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腐殖质还原菌特性及其在河道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士伟 张超 +1 位作者 黄建军 孙井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86-2994,共9页
腐殖质呼吸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可参与环境污染生物降解的微生物能量代谢方式,腐殖质可作为氧化还原介体促进其他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还原,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菌株Citrobacter freundii的生长条件... 腐殖质呼吸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可参与环境污染生物降解的微生物能量代谢方式,腐殖质可作为氧化还原介体促进其他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还原,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菌株Citrobacter freundii的生长条件,并探究厌氧条件下Citrobacter freundii的醌还原广谱性;通过红外测定4种沉积物的官能团结构,探究Citrobacter freundii应用于河道沉积物修复领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当碳源比(葡萄糖/葡萄糖+柠檬酸钠)为0.691,碳源浓度为3.24 g·L^(−1),C/N(碳氮比)为15.096时,Citrobacter freundii的OD_(600)与α-AQS还原率的最大预测值分别为0.481及36.84%;Citrobacter freundii对萘醌和蒽醌类的醌类物均具有还原活性;所选4种河道沉积物均含有C=O官能团,与醌类物结构相似;优化后的Citrobacter freundii削减沉积物有机质速度远高于未优化的削减速度,42 d有机质削减率为14.61%.本研究验证了Citrobacter freundii醌还原特性,拓展了腐殖酸还原菌的应用领域,为沉积物修复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呼吸 还原 响应曲面 河道修复
下载PDF
醌化合物强化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 被引量:21
2
作者 方连峰 王竞 +2 位作者 周集体 李丽华 吕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考察了醌还原菌群利用氧化还原介质对偶氮染料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该菌群以AQDS(2,6-二磺酸蒽醌)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可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活性艳红KE-3B脱色的适宜条件为pH6-9;外加葡萄糖浓度0.05%-0.10%;AQDS浓度... 考察了醌还原菌群利用氧化还原介质对偶氮染料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该菌群以AQDS(2,6-二磺酸蒽醌)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可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活性艳红KE-3B脱色的适宜条件为pH6-9;外加葡萄糖浓度0.05%-0.10%;AQDS浓度10-100mg/L;染料起始浓度≤600mg/L.在此条件下,最大脱色率约为90%,达到最大脱色率的时间〈18h.该菌群能以多种蒽醌染料中间体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强化偶氮染料活性艳红KE-3B的生物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菌群 氧化还原介质 偶氮染料 强化 脱色
下载PDF
酸性偶氮染料还原产物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隆 王竞 +2 位作者 周集体 李丽华 吕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7-241,共5页
考察醌还原菌群利用酸性偶氮染料的生物还原产物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酸性红B等酸性偶氮染料的还原产物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可以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当酸性红B还原产物浓度为0.2mol/L时,其对活性艳红KE-3B最佳脱... 考察醌还原菌群利用酸性偶氮染料的生物还原产物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酸性红B等酸性偶氮染料的还原产物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可以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当酸性红B还原产物浓度为0.2mol/L时,其对活性艳红KE-3B最佳脱色pH值为7~11,在4~40℃范围内脱色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根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酸性红B还原产物的分析结果,推测起氧化还原介体作用的物质是2-氨基-4-磺酸基-1-萘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菌群 酸性红B 偶氮染料 氧化还原介体 脱色
下载PDF
茶叶防癌有效组分对NAD(P)H-醌还原酶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祁禄 韩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3-326,共4页
通过检测体外培养的HepG2肝肿瘤细胞中NAD(P)H-醌还原酶(QR)的活性,对茶叶中多种组分及单体诱导代谢解毒酶活性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茶多酚、茶色素、混合茶对QR活性均有较明显的诱导作用;茶色素成分茶红... 通过检测体外培养的HepG2肝肿瘤细胞中NAD(P)H-醌还原酶(QR)的活性,对茶叶中多种组分及单体诱导代谢解毒酶活性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茶多酚、茶色素、混合茶对QR活性均有较明显的诱导作用;茶色素成分茶红素、茶多酚单体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也显示了一定的诱导作用,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茶黄素、茶类黄醇、茶多糖和茶咖啡因的诱导作用不明显。结果表明:茶叶多种组分和单体均具有对体内解毒酶QR活性的诱导作用,而其中混合成份比单体成份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茶叶的抗氧化作用应是以茶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肿瘤 预防 茶叶
下载PDF
蒽醌染料中间体催化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 被引量:14
5
作者 苏妍彦 王竞 +2 位作者 周集体 吕红 李丽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86-1991,共6页
考察了醌还原菌群利用6种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催化强化作用.结果表明,溴氨酸(1-氨基-4-溴蒽醌-2-磺酸,BAA)的催化强化效果最好;游离态菌群以BAA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可催化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酸性大红3R脱... 考察了醌还原菌群利用6种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催化强化作用.结果表明,溴氨酸(1-氨基-4-溴蒽醌-2-磺酸,BAA)的催化强化效果最好;游离态菌群以BAA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可催化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酸性大红3R脱色的适宜条件为pH 6-9之间;外加葡萄糖浓度400-600 mg/L;BAA浓度19-34.2 mg/L,染料起始浓度≤900 mg/L.在此条件下,最大脱色率约为95%、达到最大脱色率的时间〈7 h.同时发现,投加氧化还原介体BAA浓度为38-57 mg/L时,固定化菌群降解酸性大红3R(180 mg/L)的最大脱色率在14 h内达到93%;在不补加BAA的情况下,固定化菌群经7次循环使用后,脱色率仍保持在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偶氮染料 溴氨酸 氧化还原介体 生物脱色 废物资源化
下载PDF
醌还原酶-醌类化合物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觅 柳广飞 +3 位作者 周集体 金若菲 陈明翔 王艳青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0-1817,共8页
外加醌类化合物作介体,利用细菌胞内的醌还原酶考察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YB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能力,以及甲基氢醌预处理对E.coliJM109和厌氧污泥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介体2-羟基-1,4-萘醌(lawsone,LQ)的存在对胞内过量表达醌还原酶... 外加醌类化合物作介体,利用细菌胞内的醌还原酶考察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YB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能力,以及甲基氢醌预处理对E.coliJM109和厌氧污泥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介体2-羟基-1,4-萘醌(lawsone,LQ)的存在对胞内过量表达醌还原酶AZR的E.coliYB的脱色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0.2 mmol.L-1LQ存在下,苋菜红(1 mmol.L-1)在2 h内可脱色75%.LQ存在时E.coliYB对高浓度的染料也有脱色效果,8 h可使苋菜红(5 mmol.L-1)脱色50%左右.与LQ相比,甲萘醌作为介体对脱色的促进效果较差,2.5 mmol.L-1甲萘醌存在下脱色70%需12 h.LQ存在时E.coliYB对苋菜红的重复脱色能力稳定,12 h内能完成4次重复脱色.LQ的存在对于结构较复杂的2种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和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也有促进作用,在最适LQ浓度下,分别在9 h和30 h脱色70%.甲基氢醌预处理对E.coliJM109和厌氧污泥的脱色能力都有促进作用.预处理后在LQ存在下,E.coliJM109在5 h可脱色苋菜红(1 mmol.L-1)80%左右,而污泥可在11 h脱色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菌 还原 氧化还原介体 偶氮染料
原文传递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ortulaca oleracea and their bioactivities 被引量:13
7
作者 Tianyun Jin Tao Shen +7 位作者 Mingxing Zhou Ailing Li Da Feng Bolun Zheng Jie Gong Jiawei Sun Lingyu Li Lan Xiang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898-905,共8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intensively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especially organic acids from a medicinal plant Portulaca oleracea L., and screen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nd quinone reductase (QR, a ph...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intensively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especially organic acids from a medicinal plant Portulaca oleracea L., and screen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nd quinone reductase (QR, a phase II detoxyfication enzyme) inductive activity. A total of 20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ased on spectroscopic methods, as succinic acid (1), mono-methyl succinate (2), L-malic acid (3), L-l-methyl malate (4), L-4-methyl malate (5), L-dimethyl malate (6), L-6-ethyl citrate (7), L-1-methyl citrate (8), L-1,5-dimethyl citrate (9), 4-hydroxy-5-methylfuran-3-carboxylic acid (10), 5-hydroxymethyl-furoic acid (11), stearic acid (12), L-pyroglutamic acid (13), cyclo-(tyrosine-leucine) (14), L-isoleucine (15), (-)-dehydrovomifoliol (16), (-)-epiloliolide (17), 3,4-dihydroxyphenylethanol (18), succinimide (19), and uracil (20). Among them, 14 compounds (2, 4-8, 10, 11, 13-18) were isolated from P. oleracea for the first time. Compotmd 18 (12.5 μM) exhibited poten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n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macrophage cells (RAW264.7) by reducing NO production, and it also increased QR activity in Hepa lclc7 cells. Compound 16 (50 μM) showed weak QR inductive activity. None of other compounds showed anti-inflammatory or QR inductive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tulaca oleracea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TI-INFLAMMATORY QR inductive activity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诱导小鼠肝癌细胞醌还原酶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佐 王璐 +7 位作者 陈忠正 劳扬 刘杏宜 高雄 燕妮 林晓蓉 张媛媛 李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3-200,共8页
为筛选鉴定出溪黄草中抗癌活性组分,本研究以溪黄草为材料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利用小鼠肝癌细胞Hepa1c1c7体外模型测定分离产物对细胞存活率和醌还原酶(quinone reductase,QR/NAD(P)H:reductase 1,N... 为筛选鉴定出溪黄草中抗癌活性组分,本研究以溪黄草为材料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利用小鼠肝癌细胞Hepa1c1c7体外模型测定分离产物对细胞存活率和醌还原酶(quinone reductase,QR/NAD(P)H:reductase 1,NQO1)诱导活性。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分析鉴定组分结构;采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p38、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5种蛋白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确定冬凌草甲素诱导QR活性的信号转导通路,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QO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从溪黄草中筛选鉴定出一较强诱导QR活性组分为冬凌草甲素;2)冬凌草甲素质量浓度为0.94μg/m L时,即可诱导QR活性倍增;3)PI3K抑制剂处理显著抑制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而ERK抑制剂处理显著促进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但PKC、p38和JNK抑制剂处理对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无明显影响;4)冬凌草甲素显著提高细胞内NQO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溪黄草中的冬凌草甲素具有抗癌活性,其抗癌活性通过提高Hepa1c1c7细胞中NQO1基因的转录及翻译水平以增加QR活性实现,并且其抗癌功能主要通过激活PI3K通路、抑制ERK通路进行信号传导。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溪黄草和冬凌草甲素的癌症化学预防研究奠定前期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冬凌草甲素 还原 Hepa1c1c7细胞株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三种菊科植物抗癌抗炎组分分离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斌 魏超田 +6 位作者 劳扬 张媛媛 高雄 陈琼 林晓蓉 路海燕 陈忠正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20-1626,共7页
本研究以甜叶菊、蒲公英、野菊花三种菊科植物为材料,采用水、乙醇/乙酸乙酯、甲醇和正己烷4种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TLC分离纯化,以小鼠肝癌细胞Hepa 1c1c7和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通过测定醌还原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抑制率,筛选... 本研究以甜叶菊、蒲公英、野菊花三种菊科植物为材料,采用水、乙醇/乙酸乙酯、甲醇和正己烷4种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TLC分离纯化,以小鼠肝癌细胞Hepa 1c1c7和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通过测定醌还原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抑制率,筛选具有抗癌和抗炎的活性组分。结果:甜叶菊、蒲公英、野菊花的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后得到最强活性组分,其诱导醌还原酶倍增的浓度分别为0.26-1.59μg/mL、0.45-3.73μg/mL和0.60-0.92μg/mL;甜叶菊、蒲公英组分一氧化氮抑制率达到50%的浓度分别为14.02-19.04μg/mL、48.90-86.05μg/mL。这一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菊科植物抗癌抗炎功能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机理打下了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蒲公英 野菊花 还原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共固定化醌还原菌群与蒽醌促进偶氮染料生物脱色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竞 苏妍彦 +3 位作者 李丽华 吕红 金若菲 周集体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可加速偶氮染料厌氧生物脱色,但会随出水而流失,造成二次污染.将醌还原菌群与非水溶性介体——蒽醌共固定化,考察了其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影响.克隆和RIS片段测序结果表明,醌还原菌群主要包括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 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可加速偶氮染料厌氧生物脱色,但会随出水而流失,造成二次污染.将醌还原菌群与非水溶性介体——蒽醌共固定化,考察了其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影响.克隆和RIS片段测序结果表明,醌还原菌群主要包括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共固定化醌还原菌群与蒽醌对10种不同结构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速率提高1.3~2.1倍;共固定化菌球经10次循环使用后,对活性艳红KE-3B脱色率仍保持在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菌群 共固定化 偶氮染料 生物脱色
下载PDF
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向先 李志芳 +2 位作者 王丽冰 张建斌 卢祖洵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长治地区食管癌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201对研究对象进行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NQO1C609T多态性... 目的探讨长治地区食管癌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201对研究对象进行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NQO1C609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携带突变(T)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7,P<0.01);NQO1基因3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P<0.01),且携带有NQO1突变杂合子(C/T)和突变纯合子(T/T)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比携带野生纯合子(C/C)个体高,OR(95%CI)值分别为2.53(1.56~4.10)和2.68(1.60~4.48)。NQO1易感基因型与经常食用腌制食品存在交互作用(S=2.29,API=0.48)。结论NQO1突变基因型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型,与该地食管癌发生的易感性有关,且与腌制食品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还原酶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下载PDF
延胡索中9种生物碱对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菁 李元圆 +2 位作者 崔勤敏 陈婷 上官盈盈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对延胡索的生物碱类成分及其醌还原酶(QR)诱导活性进行系统研究。方法运用色谱学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单体进行QR诱导活性测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紫堇碱(Ⅰ)、去氢... 目的对延胡索的生物碱类成分及其醌还原酶(QR)诱导活性进行系统研究。方法运用色谱学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单体进行QR诱导活性测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紫堇碱(Ⅰ)、去氢海罂粟碱(Ⅱ)、四氢巴马汀(Ⅲ)、原阿片碱(Ⅳ)、α-别隐品碱(Ⅴ)、四氢非洲防己碱(Ⅵ)、去氢紫堇碱(Ⅶ)、小檗碱(Ⅷ)、巴马汀(Ⅸ)。QR诱导活性筛选结果表明d-紫堇碱(Ⅰ)和四氢非洲防己碱(Ⅵ)显示了一定的QR诱导活性。结论首次对延胡索中的生物碱单体进行了QR诱导活性测定,考察结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生物碱 还原
原文传递
Nrf2、NQO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强 许鹏 +2 位作者 郭岩松 冯腾飞 黎玮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21-423,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Nrf2)、醌氧化还原酶(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quinine oxidoreductase,NQO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肾透明细胞癌及正...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Nrf2)、醌氧化还原酶(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quinine oxidoreductase,NQO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肾透明细胞癌及正常肾组织(癌旁>4cm处正常肾组织,病理学检测证实)Nrf2、NQO1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6例肾透明细胞癌及正常肾组织Nrf2、NQO1mRNA的表达。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Nrf2、NQ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同时Nrf2蛋白表达与NQO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_s=0.594,P<0.05)。结论 Nrf2与NQO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可能成为评价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还原酶类
下载PDF
莱菔硫烷对人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单毓娟 吴坤 夏薇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人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为离体研究对象,通过AO/EB荧光染色观察SFN诱导T24细胞凋亡核形态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FN对T24细胞周期的影响;RT-PCR法和We...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人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为离体研究对象,通过AO/EB荧光染色观察SFN诱导T24细胞凋亡核形态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FN对T24细胞周期的影响;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验SFN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对TrxR表达的影响。结果:(1)10μmol/L和20μmol/LSFN作用T24细胞24h和48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碎裂和凋亡小体的出现。(2)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SFN能使T24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20μmol/LSFN作用48h后,在G0/G1峰之前出现凋亡峰。(3)RT-PCR结果:10μmol/LSFN作用T24细胞4h,10h,24h,TrxRmRNA表达有所增加,20μmol莱菔硫烷作用10h,24h后,TrxRmRNA表达明显增加。(4)Westernblot分析表明,10μmol/LSFN作用T24细胞24h和20μmol/LSFN作用T24细胞8h和24h后,TrxR蛋白表达有明显增加。结论:SFN能抑制T24细胞的生长,诱导T24细胞凋亡并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其作用机制与诱导TrxR的转录和翻译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膀胱癌 硫氧还蛋白还原 还原
下载PDF
矿石中金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喜堂 《青海科技》 2011年第6期89-91,共3页
本文阐述了用泡沫塑料吸附氢醌还原滴定法测定矿石中金含量的实验方法,并提出了该方法的最佳条件选择。
关键词 金含量 矿石 泡沫塑料吸附氢还原滴定法
下载PDF
延胡索酸二甲酯对大鼠醌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立新 林三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延胡索酸二甲酯(DMF) 对大鼠主要脏器醌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诱导作用和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 大鼠饮食中补充0 .2 % DMF,于6 、24 、72 小时、1 和2 周后取血并处死动物,用酶动力学... 目的 探讨延胡索酸二甲酯(DMF) 对大鼠主要脏器醌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诱导作用和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 大鼠饮食中补充0 .2 % DMF,于6 、24 、72 小时、1 和2 周后取血并处死动物,用酶动力学法测定大鼠腺胃、肝、肺、肾和心脏中的醌还原酶(QR) 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活性,并按此法测定血清QR、GPT和乳酸脱氢酶含量。结果 服用DMF24 、72 小时、1 和2 周后可观察到腺胃、肝、肺、肾脏中QR 和GSTs 活性显著增高( P< 0 .000 1 或P< 0 .01) ,同时血清QR 活性也显著增高( P< 0 .01 ,或P< 0 .000 1) 。DMF对血清GPT 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则无影响。结论 DMF对大鼠腺胃、肝、肺、肾和血清中的QR 和GSTs 活性具有诱导作用,DMF有望成为人类抗氧化损伤的保护剂和解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酸二甲酯 还原 GST 化学保护 解毒剂
原文传递
肿瘤乏氧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华 覃君霞 +1 位作者 谭必穗 王孜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5-633,共9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大众生命健康,给我国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乏氧已成为大多数实体瘤的关键特征之一,肿瘤乏氧的发展与其侵袭性和耐药性密切相关,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大众生命健康,给我国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乏氧已成为大多数实体瘤的关键特征之一,肿瘤乏氧的发展与其侵袭性和耐药性密切相关,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子探针能对乏氧进行可视化检测,有望实现乏氧肿瘤的准确影像,已成为当前恶性肿瘤诊治的交叉学科前沿之一。本文基于不同生物标志物[硝基还原酶(Nitroreductase, NTR)、偶氮还原酶和氢醌还原酶(Quinone Oxidoreductase, hNQO1)]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肿瘤乏氧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乏氧分子探针的设计方法、检测机理、传感性能和生物应用,并对肿瘤乏氧分子探针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乏氧 分子探针 硝基还原 偶氮还原 还原
下载PDF
2(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对HBV转基因小鼠肝肿瘤的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金莹 王立新 林三仁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观察抗氧化剂2(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对HBV转基因小鼠肝肿瘤的防护作用。方法26只HBV转基因和24只非转基因小鼠,用生化法测定肝脏醌还原酶(Q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丙二醛(MD... 观察抗氧化剂2(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对HBV转基因小鼠肝肿瘤的防护作用。方法26只HBV转基因和24只非转基因小鼠,用生化法测定肝脏醌还原酶(Q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免疫组化法研究肝肿瘤PCNA表达。结果转基因小鼠BHA组肝癌发生率0,显著低于普饲组42%(5/12例)。BHA诱导肝脏QR和GST活性升高3~7倍,降低MDA。BHA组肝腺瘤PCNA标记指数3.49±2.42%,显著低于普饲组(5.48±2.29%)。结论BHA长期应用有效延缓了HBV转基因小鼠肝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转基因小鼠 肝肿瘤 还原 BHA
下载PDF
郑州和桂林地区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维伟 陈国勇 +3 位作者 孙建军 汤高枫 谢占涛 周翰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36-840,共5页
目的探讨郑州与桂林两地区间肝癌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NQ0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郑州人民医院146例肝癌患者为郑州病例组,选择同期该院的151例无肿瘤患者为郑州对照组;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6例肝癌患者为桂林病例组,选择... 目的探讨郑州与桂林两地区间肝癌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NQ0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郑州人民医院146例肝癌患者为郑州病例组,选择同期该院的151例无肿瘤患者为郑州对照组;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6例肝癌患者为桂林病例组,选择同期该院的123例无肿瘤患者为桂林对照组进行肝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荧光探针(TaqmanMGB)技术检测NQ01的C609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NQ01的C609T位点基因型在两地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07,P〈O.05),且携带有NQ01突变杂合子(C/T)和突变纯合子(T/T)的个体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携带野生纯合子(C/C)个体高(OR-2.476,CI:1.518~4.038)。郑州地区Nq01易感基因型与饮酒可以增加罹患肝癌风险(OR-4.005,CI:1.841~8.715);桂林地区NQ01易感基因型与经常吸烟可以增加罹患肝癌风险(OR-2.643,CI:1.379~5.066)。结论郑州、桂林两地区NQ01基因型频率可能不同,NQ01基因多态性在郑州、桂林地区肝癌发生过程中,突变基因型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且与吸烟、饮酒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还原酶类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熊果酸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QO1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元镇 王春波 +4 位作者 辛辉 张蕊 田嘉伟 张进松 姚如永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2019-2023,共5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经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醌还原氧化酶1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熊果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经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醌还原氧化酶1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熊果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分组处理,每组n=5。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ox-LDL组,加入ox-LDL培养24h,终浓度为20mg/L;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先加入ox-LDL(浓度20mg/L)孕育半小时,然后与熊果酸(浓度1.5μmlo/L)共同培养24h;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先加入ox-LDL(浓度20mg/L)孕育半小时,然后与熊果酸(浓度4.5μmlo/L)共同培养24h;采用MTT试验测定细胞吸光度值,检测熊果酸对ox-LDL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RT-PCR法检测NQO1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QO1蛋白的表达。结果:熊果酸减弱ox-LDL对HUVECs的损伤作用;ox-LDL组NQO1mRNA的表达量(0.624±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0.521±0.007),P<0.01。熊果酸呈浓度依赖性的提高NQO1mRNA的表达量(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722±0.058 vs 0.624±0.009,P<0.01;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826±0.059 vs 0.624±0.009,P<0.01)。ox-LDL组NQO1蛋白的表达量(0.624±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0.521±0.007),P<0.01。熊果酸呈浓度依赖性的提高NQO1蛋白的表达量(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710±0.058 vs 0.574±0.024,P<0.01;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831±0.034 vs 0.574±0.024,P<0.01)。结论:熊果酸可上调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QO1的表达,表明其可能具有抗氧化应激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还原氧化酶1 氧化应激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