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碱挤压联合作用对膳食纤维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钱建亚 丁霄霖 《西部粮油科技》 1997年第2期26-29,共4页
研究了酸碱预处理与挤压联合对大豆纤维进行加工的作用,结果表明:酸的浓度和强度以及碱浓度和水的数量对可溶性纤维(SDF)的转化都有利。变化主要发生在半纤维素部分,而纤维素所受影响很小。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挤压 酸碱预处理 大豆纤维 SDF 加工
下载PDF
不同pH下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洪晨 邢奕 +2 位作者 王志强 司艳晓 周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0-857,870,共9页
为了提高污泥脱水效果,对酸碱联合表面活性剂调理下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进行研究.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调理污泥,探讨表面活性剂投加量、pH值对污泥滤饼含水率(w(H2O))和比阻(rSRF)的影响.通过分析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 为了提高污泥脱水效果,对酸碱联合表面活性剂调理下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进行研究.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调理污泥,探讨表面活性剂投加量、pH值对污泥滤饼含水率(w(H2O))和比阻(rSRF)的影响.通过分析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上清液有机酸、流变性的变化,阐明不同pH下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导致污泥上清液中EPS质量浓度ρ(EPS)发生变化,促进EPS水解,有效降低污泥表观黏度,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在强碱性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ρ(EPS)大幅增加引起rSRF快速升高,w(H2O)增大,表观黏度增大,污泥脱水性能恶化;酸性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效果较好,污泥滤饼含水率(w(H2O))明显降低.当pH值为3、表面活性剂投加量(w(表面活性剂))为93.75mg·g-1时,w(H2O)和rSRF可分别降至61.12%、0.59×1013 m·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表面活性剂 酸碱预处理 胞外聚合物 脱水性能
下载PDF
酸碱处理纯化玉米秸秆纤维素及还原糖酶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武崇辉 寇巍 +3 位作者 邵丽杰 张欢 曹焱鑫 张大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91,共6页
为提高玉米秸秆酶解还原糖产率,采用稀酸和稀碱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发现,处理后秸秆中纤维素含量由原来的39.15%增加到91.34%,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大部分被除去,而纤维素质量损失仅为2.01%;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处理后秸秆纤维素... 为提高玉米秸秆酶解还原糖产率,采用稀酸和稀碱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发现,处理后秸秆中纤维素含量由原来的39.15%增加到91.34%,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大部分被除去,而纤维素质量损失仅为2.01%;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处理后秸秆纤维素结晶度升高了124.13%;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酸碱处理后秸秆中大部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被破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处理后纤维束表面缝隙和孔洞明显增多;进一步纤维素酶解实验发现,未处理秸秆酶解还原糖产率仅为13.66%,酸碱处理后秸秆酶解还原糖产率可达65.17%,较处理前提高了377.09%,且酶解时间缩短了24h左右。结果表明,稀酸稀碱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秸秆纤维素的转化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预处理 玉米秸秆 纤维素 还原糖 酶解产率
原文传递
酸碱预处理后酶解提升丹参药渣中丹参酮类成分的提取效率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戴新新 沈飞 +5 位作者 宿树兰 张森 郭盛 江曙 钱大玮 段金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355-3360,共6页
通过酸碱预处理丹参药渣,并利用纤维素酶降解,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丹参酮类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丹参药渣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未经酸碱预处理的丹参药渣中,当酶C浓度为6 U·m L^(-1),酶解4.5 d时... 通过酸碱预处理丹参药渣,并利用纤维素酶降解,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丹参酮类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丹参药渣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未经酸碱预处理的丹参药渣中,当酶C浓度为6 U·m L^(-1),酶解4.5 d时可使大部分纤维素降解,所得葡萄糖质量分数最高为59.74 mg·g^(-1)。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评价,发现碱预处理-纤维素酶C降解后的效果最佳,葡萄糖质量分数达119.50 mg·g^(-1),相同浓度纤维素酶C酶解的酸预处理药渣次之。丹参酮的提取量经酶液降解后,与常规非酶法处理相比,丹参酮ⅡA提取量提高了82.54%,质量分数达2.451 mg·g^(-1);丹参酮Ⅰ提取量提高了81.82%,质量分数达2.373 mg·g^(-1);隐丹参酮提取量提高了64.4%,质量分数达1.080 mg·g^(-1);二氢丹参酮Ⅰ提取量提高了61.3%,质量分数达0.601 2 mg·g^(-1)。通过酸碱预处理与纤维素酶降解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丹参药渣中丹参酮类成分的提取效率,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提升丹参药渣中丹参酮类资源性化学物质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药渣 丹参酮 酸碱预处理 酶解
原文传递
酸碱预处理对三球悬铃木落叶同步糖化发酵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全国 李亚猛 +2 位作者 荆艳艳 蒋丹萍 张志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207,共6页
对三球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落叶酸碱预处理及其同步糖化发酵产氢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利用修正的冈珀茨模型(Gompertz model)对产氢曲线加以拟合,以累积产氢量和产氢速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酸碱预处理方法(添加质量分数为2%、4%、6%、8%... 对三球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落叶酸碱预处理及其同步糖化发酵产氢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利用修正的冈珀茨模型(Gompertz model)对产氢曲线加以拟合,以累积产氢量和产氢速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酸碱预处理方法(添加质量分数为2%、4%、6%、8%的H2SO4和Ca(OH)2)对三球悬铃木落叶光合生物产氢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出最佳酸碱预处理工艺条件为:稀酸预处理后的落叶试样的产氢性能优于氢氧化钙预处理后的落叶试样,其中H2SO4质量分数为4%时处理效果最佳,发酵产气中的氢气最大体积分数达66.34%,累积产氢量为369 m L,最高产氢速率11.03 m L/h。稀酸处理液可以实现3次有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球悬铃木落叶 酸碱预处理 生物制氢
下载PDF
变温以及酸、碱处理对打破3种苔草种子休眠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魏雨其 王显国 +2 位作者 孔令琪 刘芳 张义 《草业与畜牧》 2016年第2期3-9,共7页
以3种野生苔草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打破其休眠的最佳处理方法和发芽温度。采用预冷、硝酸钾预冷、NaOH溶液浸种和浓硫酸浸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在15℃~30℃之间设置3个变温梯度,进行两因素完全随机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圆囊苔草的最适发... 以3种野生苔草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打破其休眠的最佳处理方法和发芽温度。采用预冷、硝酸钾预冷、NaOH溶液浸种和浓硫酸浸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在15℃~30℃之间设置3个变温梯度,进行两因素完全随机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圆囊苔草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15℃,最佳处理为10%NaOH溶液处理10min,发芽率达91%;膨囊苔草的最适发芽温度为30/15℃,最佳处理为10%NaOH溶液处理120min,发芽率达54%,继续增加处理时间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膨囊苔草的发芽率;异穗苔草的最适发芽温度为30/20℃变温,最佳处理为20%NaOH浸种120min,发芽率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草种子 变温 酸碱预处理 发芽率
下载PDF
蔗渣预处理发酵产纤维素酶研究
7
作者 张健 覃拥灵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51-53,共3页
纤维素预处理可以使纤维素与木质素、半纤维素分开,从而提高酶类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可及度,提高纤维素水解率。本实验采用蔗渣为原料,将其粉碎后分别用40、60、80、100目的筛子过筛得到各种粗细程度不同的蔗渣。然后用2%稀硫酸和10%... 纤维素预处理可以使纤维素与木质素、半纤维素分开,从而提高酶类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可及度,提高纤维素水解率。本实验采用蔗渣为原料,将其粉碎后分别用40、60、80、100目的筛子过筛得到各种粗细程度不同的蔗渣。然后用2%稀硫酸和10%氨水联合对其进行预处理,再以预处理过的蔗渣为碳源培养绿色木霉研究其产酶情况。先以10% NH_(4)OH处理,再用2% H_(2)SO_(4)的处理经发酵后滤纸酶活为6.90 U/mL,达到最高。先以2% H_(2)SO_(4)处理再用10% NH_(4)OH的预处理方法滤纸酶活为6.79 U/mL。经过预处理的蔗渣培养所产滤纸酶活力从高到低排列:(碱/酸)预处理>(酸/碱)预处理>酸预处理>碱预处理>未处理。在同种处理方法下过80目筛子所得的蔗渣所产的滤纸酶活力最高,其酶活力从高到低排列:80目>60目>40目>100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酶 蔗渣 酸碱预处理 滤纸酶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中还原糖的预提取及其对制浆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纪丁愈 金秋野 +2 位作者 陈思瑶 段琼 李思衡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104,共6页
本研究通过碱(NaOH)和酸(HCl)预处理以提取玉米秸秆中的还原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秸秆预处理前后的形态变化,探究了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制浆性能及纸张强度性能。结果表明,在150℃,NaOH和HCl用量分别为6%,预处理时间120 min... 本研究通过碱(NaOH)和酸(HCl)预处理以提取玉米秸秆中的还原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秸秆预处理前后的形态变化,探究了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制浆性能及纸张强度性能。结果表明,在150℃,NaOH和HCl用量分别为6%,预处理时间120 min条件下,玉米秸秆的酸、碱抽提的还原糖(Trs)得率分别为34.2%和14.5%。其中,酸预处理玉米秸秆在碱用量为12%蒸煮时,纸浆得率最高,为48.1%。此外,酸和碱预处理后纸张撕裂指数分别降低了18%和13%,抗张指数也呈现下降趋势,分别降低了28%和16%,耐破指数分别降低了60%和41%。因此,预处理过程中半纤维素的损失会导致纸张强度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还原糖 酸碱预处理 制浆性能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强化膜混凝性能及其污泥资源化潜力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尚珲 徐恒 +4 位作者 常风民 胡明 李懿南 王培京 王凯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共7页
农村生活污水和污泥的就地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生物法相比,强化膜混凝技术能快速捕获污水中的碳、磷资源,目前已在北京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示范应用。为此,分析了强化膜混凝技术的示范应用效果,并以其产生... 农村生活污水和污泥的就地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生物法相比,强化膜混凝技术能快速捕获污水中的碳、磷资源,目前已在北京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示范应用。为此,分析了强化膜混凝技术的示范应用效果,并以其产生的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污泥中碳、磷的回收性能。结果表明,强化膜混凝一体化示范设备能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实现80%以上COD和TP的去除,并产生富含碳、磷且具有较好资源化潜力的污泥。酸碱预处理能有效强化污泥水解,尤其是碱性条件能促进污泥中有机物和磷酸盐的同步释放,最高浓度分别达到5 214.5 mg/L和122 mg/L。酸化发酵是实现有机物进一步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当污泥初始pH调为11时,酸化发酵效果最优,酸化产物产量达到3 419.6 mg/L(以COD计),酸化率高达77.0%“。强化膜混凝+污泥酸碱预处理+酸化发酵”有望促进农村生活污水中碳、磷资源的回收,但其后续利用方式和潜在风险需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强化膜混凝 污泥 碳、磷回收 酸碱预处理 酸化发酵
原文传递
酸碱-微波耦合预处理对污泥胞外聚合物溶裂与产甲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昱晗 潘阳 +3 位作者 张瑞良 郑朝婷 支忠祥 甄广印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25,31,共8页
对酸碱-微波耦合预处理后不同EPS组分在污泥厌氧消化行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通过产甲烷潜能实验评价其甲烷转化性能。结果表明:酸碱-微波耦合预处理通过溶出胞内有机物和改变EPS的分布来影响污泥产甲烷行为。甲烷累积产量最优预处理... 对酸碱-微波耦合预处理后不同EPS组分在污泥厌氧消化行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通过产甲烷潜能实验评价其甲烷转化性能。结果表明:酸碱-微波耦合预处理通过溶出胞内有机物和改变EPS的分布来影响污泥产甲烷行为。甲烷累积产量最优预处理条件为pH=10,微波500 W,预处理时间120 s。此时,预处理后溶解型胞外聚合物(SEPS)中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浓度达到11460 mg/L,是对照组浓度的184.5%,累积甲烷产量为89.08 mL/g,较对照组增加59.9%。碱处理(pH=10和12)时,S-EPS对累积甲烷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6.6%和30.4%,远高于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LB-EPS)与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在48 d的厌氧消化过程中,S-EPS对产甲烷的贡献率在1~4 d内快速升高,随后缓慢持续下降。因此,酸碱-微波耦合预处理通过强化污泥S-EPS中的多糖、蛋白质等有机质的溶出,促进污泥甲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胞外聚合物 酸碱预处理 微波 厌氧消化 甲烷产量
原文传递
酸碱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酶解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崇辉 武瑞娟 +4 位作者 刘懿霆 寇巍 邵丽洁 张欢 张大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8-1533,共6页
对玉米秸秆进行酸碱预处理,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还原糖转化率为影响值设计正交实验,研究温度、pH值、液固比、酶浓度及酶解时间5因素对纤维素酶解过程的影响。得出玉米秸秆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8℃、pH值4.6、液固比20、酶浓度55 ... 对玉米秸秆进行酸碱预处理,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还原糖转化率为影响值设计正交实验,研究温度、pH值、液固比、酶浓度及酶解时间5因素对纤维素酶解过程的影响。得出玉米秸秆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8℃、pH值4.6、液固比20、酶浓度55 U/g;酶解时间44 h。在此工艺条件下还原糖转化率达到80.97%。结合红外光谱对秸秆中各组分特征基团分析表明,膨化后的玉米秸秆酶解的纤维素基团特征峰变化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酸碱预处理 酶解 正交实验 还原糖产率
下载PDF
活性炭酸碱预处理最佳方案确定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海红 王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以普通市售活性炭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酸碱预处理的最佳方案.通过BET、SEM、FTIR以及碘吸附值分析活性炭微孔结构、表面形貌、官能团及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的最佳方案为:KOH的质量分数4%,煮沸时间2h,HF的质量分数5... 以普通市售活性炭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酸碱预处理的最佳方案.通过BET、SEM、FTIR以及碘吸附值分析活性炭微孔结构、表面形貌、官能团及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的最佳方案为:KOH的质量分数4%,煮沸时间2h,HF的质量分数5%,HF煮沸时间0.5h.在该条件下处理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 320m^2·g^(-1)比原样提高了26.4%,碘吸附值为1 272.0mg·g^(-1)比原样提升了14.9%;预处理后的活性炭表面及孔隙变得干净光滑,总孔容变大,微孔体积增大.酸碱预处理能使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增加,吸附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酸碱预处理 微观结构 吸附性能
下载PDF
预处理及表面活性剂对米曲霉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海燕 陆秀青 +3 位作者 秦文芳 何雪颖 韦秋艳 覃拥灵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48,共4页
本试验以米曲霉HML366为出发菌株,研究纤维素预处理及化学表面活性剂Tween 80对米曲霉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浓度的Tween 80对预处理过的蔗渣滤纸酶活的影响较为显著,蔗渣经5%氨水、5%乙酸、10%乙酸处理后,添加0.... 本试验以米曲霉HML366为出发菌株,研究纤维素预处理及化学表面活性剂Tween 80对米曲霉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浓度的Tween 80对预处理过的蔗渣滤纸酶活的影响较为显著,蔗渣经5%氨水、5%乙酸、10%乙酸处理后,添加0.8%Tween 80的滤纸酶活分别可以达到6.6、6.3 U/mL和6.1 U/mL。当Tween 80浓度增加到1.2%浓度时,滤纸酶活有所下降。预处理过的蔗渣及添加Tween 80经发酵后,其发酵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酶活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纤维素 Tween80 酸碱预处理 滤纸酶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和酸碱预处理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志平 吴宇琦 +1 位作者 谢水波 蔡婷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9-22,共4页
探讨了胞外聚合物对污水污泥性质的影响机制。通过γ-射线辐照和酸碱预处理,考察了活性污泥中EPS的变化;采用UV-vis光谱分析了EPS的组分变化;用重量法测定EPS的含量变化;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辐照条件对EPS分子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活... 探讨了胞外聚合物对污水污泥性质的影响机制。通过γ-射线辐照和酸碱预处理,考察了活性污泥中EPS的变化;采用UV-vis光谱分析了EPS的组分变化;用重量法测定EPS的含量变化;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辐照条件对EPS分子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活性污泥处理提取EPS前后的扫描电镜观测,揭示了γ-射线辐照和酸碱预处理对EPS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UV-vis谱图分析表明,在2~15 kGy范围内,污泥经过γ-射线辐照后,EPS含量比辐照前大幅增加,EPS在260~300 nm波段出现新吸收带;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PS主要功能基团蛋白质、多聚糖等受辐照条件影响很大,而且上述效果在碱预处理条件下更加显著;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相对于酸性条件(pH值2.50),碱预处理和辐照更易使污泥絮体和细胞结构发生破坏,释放的EPS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γ-射线辐照 酸碱预处理 污泥破解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结合复合酶水解蔗渣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迪 张宁 +2 位作者 郭慧星 赖卓然 吴旖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蔗渣是蔗糖加工废弃物,微生物利用蔗渣水解物作为碳源进行发酵可生产乙醇、乳酸等能源物质和化工原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采用微波加热结合酸碱处理工艺破坏蔗渣致密结构并去除木质素,比较4种商品纤维素酶对经预处理的蔗渣的酶解效果.最... 蔗渣是蔗糖加工废弃物,微生物利用蔗渣水解物作为碳源进行发酵可生产乙醇、乳酸等能源物质和化工原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采用微波加热结合酸碱处理工艺破坏蔗渣致密结构并去除木质素,比较4种商品纤维素酶对经预处理的蔗渣的酶解效果.最后针对蔗渣的复杂结构采用了复合酶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将蔗渣按1∶50固液比,在微波功率为280 w下加热,先于1%NaOH处理10 min,然后再于1%H2SO4处理5 min可有效破坏蔗渣的致密结构,去除部分木质素.采用的4种商品纤维素酶中,Yacult R-10纤维素酶酶解效果最好,最佳酶解条件为添加4 000 U/g预处理蔗渣,pH5.5,温度50℃,酶解时间12 h.采用复合酶组合(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12∶2∶3∶5)酶解蔗渣得到酶解液总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9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 微波酸碱预处理 纤维素酶 复合酶酶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