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温酸性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海晖 罗胜联 +1 位作者 陈金华 旷亚非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研究了酸性化学镀镍体系镀液的主要成分、pH值和施镀温度对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 ,获得了优选的中温酸性化学镀镍工艺配方 ,并测定了镀层的结合力、硬度和耐蚀性。
关键词 化学 中温 NI-P合金 镍-磷合金 工艺 酸性
下载PDF
酸性镀锡液稳定性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4
2
作者 倪光明 严怡芹 《上海电镀》 1994年第4期1-7,共7页
关键词 酸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酸性镀铜液中铁的光度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丘星初 傅亮红 丘山 《电镀与精饰》 CAS 2000年第3期35-36,共2页
研究了铁 ( )与磺基水杨酸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在稀醋酸介质中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0 0 nm处 ,铁 ( )浓度介于 0~ 0 .1 6 mg/1 0 m L遵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50 0 =2 .76× 1 0 3L/(... 研究了铁 ( )与磺基水杨酸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在稀醋酸介质中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0 0 nm处 ,铁 ( )浓度介于 0~ 0 .1 6 mg/1 0 m L遵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50 0 =2 .76× 1 0 3L/( mol·cm)。酸铜镀液中大量铜离子和光亮剂的干扰 ,能用试样空白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酸性
下载PDF
酸性镀锡液中杂质铁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淑杰 杨维友 《电镀与精饰》 CAS 1999年第1期37-38,共2页
在弱酸性溶液中,铁(Ⅱ)与邻菲口罗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于512nm处为最大吸收。方法应用于酸性镀锡溶液中杂质铁的直接测定。分析范围在0.005~0.60g/L,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相对标准偏差1.9%~3.3%。
关键词 酸性 吸光度 杂质
下载PDF
酸性镀锡体系电化学振荡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文锐 郭德济 +1 位作者 韩志义 虞伟权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8-30,共3页
研究了Sn(Ⅱ)-H_2SO_4溶液中,Sn(Ⅱ)还原过程在控电流条件下的电势振荡规律,考察了甲醛、聚乙二醇、β-萘酚等添加剂对振荡的影响,对该体系的振荡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一种目前未见报道的电化学振荡类型.
关键词 电化学振荡 酸性
下载PDF
酸性镀铜光亮剂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付丽荣 曲波 曹玮 《山西化工》 1997年第1期19-20,45,共3页
本文研究了碱性条件下合成2,5-二巯基-1,3,4-噻二唑(简称DMTD)的反应过程,通过改变系列反应条件和原料配比,确定了合成DMTD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探讨了酸化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 光亮剂 酸性
下载PDF
酸性镀锌液中铁离子对铝测定影响的探讨
7
作者 刘瑞贤 邢宝忠 刘荫藩 《电镀与精饰》 CAS 1994年第5期39-42,共4页
1 前言 在镀锌液中高铁是测定铝含量的最大干扰,当Fe^(3+)离子的量是Al^(3+)量的5倍时,产生的误差是6.7%,而当Fe^(3+)离子的量高于Al^(3+)离子量的10倍时,其误差高达34.9%。因此对于研究Fe^(3+)离子对铝的滴定影响尤为重要。
关键词 酸性 铁离子 测定
下载PDF
Zincalux100酸性镀锌工艺在轿车制动系统铸铁件镀锌上的应用
8
作者 徐汉杰 《上海电镀》 1998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铸铁件 酸性 轿车 制动系统
下载PDF
二极管酸性镀锡工艺
9
作者 胡光军 《电镀与精饰》 CAS 1998年第6期25-26,共2页
二极管是电子行业中使用较普遍的元器件,其管脚的镀锡层对抗氧化性、可焊性的要求都很高。我们采用D-1新型酸性镀锡工艺,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工艺流程酸蚀→二次清洗→电镀→二次清洗→温水洗→浸防变色剂→离心脱水→烘干→... 二极管是电子行业中使用较普遍的元器件,其管脚的镀锡层对抗氧化性、可焊性的要求都很高。我们采用D-1新型酸性镀锡工艺,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工艺流程酸蚀→二次清洗→电镀→二次清洗→温水洗→浸防变色剂→离心脱水→烘干→包装。2工艺规范2.1酸蚀25%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二极管 酸性
下载PDF
新型酸性无氰镀镉工艺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0-255,共6页
开发了酸性无氰镀镉新工艺NCC-617。镀液组成为:氯化镉35-40 g/L,配位剂120-160 g/L,氯化钾140-180 g/L,光亮剂1.5-2.5 m L/L,辅助剂25-35 m L/L,p H 6.0-7.0。工艺条件为:挂镀──温度15-35℃,阴极电流密度0.5-1.5 A/dm^2;滚镀温度15... 开发了酸性无氰镀镉新工艺NCC-617。镀液组成为:氯化镉35-40 g/L,配位剂120-160 g/L,氯化钾140-180 g/L,光亮剂1.5-2.5 m L/L,辅助剂25-35 m L/L,p H 6.0-7.0。工艺条件为:挂镀──温度15-35℃,阴极电流密度0.5-1.5 A/dm^2;滚镀温度15-30℃,槽电压4-7 V,滚筒转速3-5 r/min。在电流密度1 A/dm2下,镉的沉积速率为0.33μm/min。NCC-617镀液的电流效率为73%,均镀能力为41%-52%,深镀能力为9.2。镀镉层经低铬彩色钝化后中性盐雾试验2 000 h仍无白锈生成,其耐蚀性实现了重大突破。镀层的氢脆性和结合力合格。总之,NCC-617镀镉工艺具有镀液稳定,镀层性能优良,电镀废水容易处理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 酸性 层性能 维护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中温酸性光亮化学镀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鑫 贺子凯 蔡晓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48,共3页
 研究了酸性化学镀镍体系中络合剂、促进剂、光亮剂及工艺参数对镀速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中温酸性光亮化学镀镍工艺,镀层光亮,耐磨耐蚀性良好。
关键词 化学 中温 酸性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酸性化学镀镍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志华 田立朋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在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中添加稀土元素(La、Pr、Nd),研究了其对镀速的影响。对镀层进行了XRD分析,用SEM观测表面形貌,EDX分析镀层组成,并进行了耐腐蚀极化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稀土离子能显著降低镀速,甚至完全终止Ni-P的... 在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中添加稀土元素(La、Pr、Nd),研究了其对镀速的影响。对镀层进行了XRD分析,用SEM观测表面形貌,EDX分析镀层组成,并进行了耐腐蚀极化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稀土离子能显著降低镀速,甚至完全终止Ni-P的沉积。镀液中添加稀土时,镀层中不含稀土元素,镀层仍为非晶态结构,但P含量略有降低,镀层的表面形貌发生了变化。镀液中含稀土(La、Pr、Nd)时,所得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腐蚀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稀土元素 酸性
下载PDF
一种测定酸性镀铜熔液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敬娥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介绍了一种酸性镀铜液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分析了镀液成分、镀液温度及其它离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酸性 氯离子含量
下载PDF
高分散全光亮酸性镀锡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欧阳智章 刘仁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8,共2页
介绍了酸性光亮镀锡添加剂的选择 ,高分散能力全光亮酸性镀锡的工艺及其操作条件 ,讨论了影响光亮镀锡分散能力的因素 ,说明各种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以及合理的工艺条件有利于改善分散能力。介绍了二液型添加剂的优点 ,其综合了光亮剂 ,稳... 介绍了酸性光亮镀锡添加剂的选择 ,高分散能力全光亮酸性镀锡的工艺及其操作条件 ,讨论了影响光亮镀锡分散能力的因素 ,说明各种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以及合理的工艺条件有利于改善分散能力。介绍了二液型添加剂的优点 ,其综合了光亮剂 ,稳定剂 ,走位剂和无机添加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亮添加剂 分散能力 高分散全光亮酸性
下载PDF
酸性镀铜镀液中氯离子的分析测定及调整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强 欧阳贵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56-58,共3页
概括了酸性镀铜液中氯离子的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包括络合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比浊法、离子色谱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等。对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氯离子的调整方法总结如下:当C l-含量偏低时,可以通过加入氯化钠、盐酸或氯化铜补充;当C l-过... 概括了酸性镀铜液中氯离子的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包括络合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比浊法、离子色谱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等。对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氯离子的调整方法总结如下:当C l-含量偏低时,可以通过加入氯化钠、盐酸或氯化铜补充;当C l-过量时,则可以加入硝酸银或硫酸银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氯离子 测定 调整
下载PDF
酸性光亮镀锡稳定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根厚 《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73-78,68,共7页
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镀液中加入酒石酸体系添加剂可明显改善镀液稳定性,该添加剂具有抗*“-氧化,抑制Sn“”,3n““水解的作月,镀液中加入该添加剂能维持镀液长期稳定,清嫩透明S他提高阴极化值,增强锭液的分散能力及屎镀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镀液中加入酒石酸体系添加剂可明显改善镀液稳定性,该添加剂具有抗*“-氧化,抑制Sn“”,3n““水解的作月,镀液中加入该添加剂能维持镀液长期稳定,清嫩透明S他提高阴极化值,增强锭液的分散能力及屎镀能力,获得结晶细致、结合力强的银白色光亮镀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亮 稳定剂 酸性 化工材料质量 性能测试
下载PDF
低主盐浓度酸性锌−镍合金电镀工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士军 季雪明 张存福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609-1611,共3页
介绍了低浓度主盐酸性体系Zn–Ni合金电镀工艺的镀液组成、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Zn–Ni合金镀层的主要性能。
关键词 锌−镍合金 酸性 低主盐浓度 工艺控制 耐蚀性
下载PDF
酸性镀液铝合金表面沉积Ni-Mo-P三元合金非晶镀层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波 刘静 卢冠宇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23-527,共5页
采用酸性化学镀液在铝合金表面沉积Ni-Mo-P三元合金非晶镀层。利用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EDS)等现代分析手段,对镀层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钼酸钠浓度和热处理对镀层纳米压痕硬度的影响... 采用酸性化学镀液在铝合金表面沉积Ni-Mo-P三元合金非晶镀层。利用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EDS)等现代分析手段,对镀层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钼酸钠浓度和热处理对镀层纳米压痕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下,化学镀Ni-Mo-P三元合金镀层为致密非晶态镀层,镀层中Mo元素分布均匀,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热处理可促使非晶镀层晶化,产生Ni和Ni3P晶相,获得了纳米压痕硬度为15.12 GPa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化学 NI-MO-P合金 铝合金 热处理
下载PDF
应用快速笔涂电镀工艺修复机床导轨划伤的试验
19
作者 刘世参 梁志杰 《设备维修》 1983年第3期24-25,共2页
机床导轨划伤是机床常见的一种损伤。最近,我们应北京市技术交流站等单位的邀请,试用快速笔涂电镀工艺对机床导轨划伤进行了修复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效果。快速笔涂电镀工艺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灵活、镀层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结合强度高... 机床导轨划伤是机床常见的一种损伤。最近,我们应北京市技术交流站等单位的邀请,试用快速笔涂电镀工艺对机床导轨划伤进行了修复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效果。快速笔涂电镀工艺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灵活、镀层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结合强度高、镀积速度快、镀后一般不需要加工等优点。对于野外检修或局部不解体修理更有突出的意义。这种电镀法不需要镀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机床导轨 划伤 修复试验 初步效果 溶液 碱性 酸性
下载PDF
镀液pH值对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艳芳 李倩 +3 位作者 苌清华 高战 韩剑 熊毅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49,共3页
通过研究酸性镀液中pH值对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性能的影响,寻求最佳pH值。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后,能使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可焊性能和电接触性能得到提高,镀层与铝基体间结合力好,外观漂亮,而且通过镀覆不同的镍基合金... 通过研究酸性镀液中pH值对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性能的影响,寻求最佳pH值。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后,能使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可焊性能和电接触性能得到提高,镀层与铝基体间结合力好,外观漂亮,而且通过镀覆不同的镍基合金,可赋予铝及其合金各种新的性能,如磁性能、润滑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表面技术 化学 PH值 酸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