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牛初乳素中免疫球蛋白IgG 被引量:13
1
作者 项新华 尹香君 +1 位作者 赵丹慧 李成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建立检测牛初乳素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常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方法〕分离纯化小牛血清中IgG,以牛IgG免疫新西兰兔,获得抗牛IgG的血清,分离纯化,制备兔抗牛IgG。〔结果〕1000ng/孔兔抗牛IgG饮被酶联板,3倍... 〔目的〕建立检测牛初乳素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常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方法〕分离纯化小牛血清中IgG,以牛IgG免疫新西兰兔,获得抗牛IgG的血清,分离纯化,制备兔抗牛IgG。〔结果〕1000ng/孔兔抗牛IgG饮被酶联板,3倍比稀释牛IgG,夹心法检测。〔结果〕在牛IgG0.031mg/ml-2.50mg/ml范围,浓度与吸光度值线性相关,方程为:y=0.358+0.767x,相关系数为r=0.995,当添加50mmIgG时,回收率为88.4%,变异系数为6.1%。〔结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灵敏和分析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素 IGG 免疫抗体夹心 兔抗牛IgG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细胞因子及神经激素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彬 黄艳霞 +3 位作者 廖玉华 郭和平 王敏 李明惠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4期5006-5007,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神经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神经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的浓度,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浓度,荧光测定法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浓度。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13.09±2.47)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TNF-α水平呈进行性增高[Ⅱ级(18.85±2.82)ng/L,Ⅲ级(26.65±9.78)ng/L,Ⅳ级(38.01±19.21)ng/L];IL-6水平在心功能Ⅲ,Ⅳ级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18.72±8.28),(24.63±10.76)和(14.71±1.30)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而心功能Ⅱ级组[(16.24±4.02)n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心功能Ⅲ、Ⅳ级组心力衰竭患者血中肾素活性、AngⅡ、儿茶酚胺、N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TNF-α与肾素活性、AngⅡ、儿茶酚胺、NE呈正相关(r=0.439,0.608,0.440,0.441,P<0.01),IL-6与肾素活性、儿茶酚胺、NE呈正相关(r=0.319,0.411,0.420,P<0.01)。结论神经激素-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功能 细胞因子 神经激素 免疫抗体夹心 测定
下载PDF
乳腺癌围术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占东 戚辉 +2 位作者 杨超 袁媛 王振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47-148,共2页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外科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及激素治疗为主,虽然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但仍未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来控制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外科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及激素治疗为主,虽然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但仍未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来控制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大量研究[3]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促进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抗体夹心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血浆D-二聚体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素英 于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7-238,共2页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体外循环 (CPB)前后血浆D 二聚体 (D D)的变化。方法 :应用ELISA法和日本产CA 5 0型血凝仪 ,对 4 5例CPB患者分别在麻醉后、全身肝素化后、转流 8min、转流结束肝素被中和 10min时检测D D、凝血酶原时间 (PT...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体外循环 (CPB)前后血浆D 二聚体 (D D)的变化。方法 :应用ELISA法和日本产CA 5 0型血凝仪 ,对 4 5例CPB患者分别在麻醉后、全身肝素化后、转流 8min、转流结束肝素被中和 10min时检测D D、凝血酶原时间 (PT)。结果 :D D和PT随CPB的进行而增加 (P <0 .0 1)。结论 :随CPB的进行 ,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强 ,应尽可能缩短CPB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凝血 D-二聚体 心内直视手术 免疫抗体夹心
下载PDF
二十一味寒水石丸抗溃疡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颖晨 王颖 +2 位作者 王兴达 李蕾 韩泳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丸对抗溃疡的药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幽门结扎型动物胃溃疡模型,观察该制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测量大鼠胃溃疡面积,测定胃液量以及胃蛋白酶活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谷氨酰转肽酶、CO... 目的:探讨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丸对抗溃疡的药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幽门结扎型动物胃溃疡模型,观察该制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测量大鼠胃溃疡面积,测定胃液量以及胃蛋白酶活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谷氨酰转肽酶、COX-2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NO、NOS、SOD和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十一味寒水石丸给药量300mg/kg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胃液量和胃蛋白酶活性,并且能够能明显降低血中谷氨酰转肽酶和COX-2含量;二十一味寒水石丸给药量300mg/kg剂量组中NO含量明显升高,但对NOS含量均无明显影响;二十一味寒水石丸给药量300mg/kg剂量组能明显减少模型动物血中MDA含量,但各剂量组对模型动物血中SOD含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二十一味寒水石丸对小鼠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一味寒水石丸 抗溃疡 免疫抗体夹心
原文传递
六味木香丸治疗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铎 吕露阳 +5 位作者 曾锐 鲁建美 张吉仲 刘圆 张志锋 任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观察藏药六味木香丸对溃疡大鼠血清中胃泌素(GAS)、环氧合酶-2(COX-2)、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分析其抗溃疡机制。方法通过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 目的观察藏药六味木香丸对溃疡大鼠血清中胃泌素(GAS)、环氧合酶-2(COX-2)、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分析其抗溃疡机制。方法通过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GAS、COX-2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NO、NOS、SOD及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木香丸高、中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GAS的含量;高剂量能明显抑制血清中COX-2、NO的含量;低剂量能明显升高血清中SOD的水平;六味木香丸各剂量对NOS和MDA的影响均不大。结论六味木香丸抗溃疡的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GAS的产生,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其抗炎机制可能是减少COX-2的产生,升高NO、SOD的含量,从而达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木香丸 藏药 胃泌素 环氧合-2 超氧化物歧化 免疫抗体夹心 胃溃疡 抗炎
原文传递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对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淼 沈玉祥 +2 位作者 袁建军 翟亚萍 商保军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6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Ⅲ(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研究期间,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发现,左心房和/或左心耳血栓者10例,另有外周动脉明确血栓栓...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Ⅲ(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研究期间,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发现,左心房和/或左心耳血栓者10例,另有外周动脉明确血栓栓塞并发症者8例,共18例为血栓组;行 TEE 检查未发现 LA 和/或 LAA 血栓且排除血栓栓塞并发症病史者为无血栓组(17例);未行 TEE 检查及排除外周动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房颤患者54例为房颤组,对照组33例为无房颤组。各组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 TAT、D-D 浓度和 AT-Ⅲ活性,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F 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血栓,其 TAT 及 D-D 含量均明显高于无房颤组(P<0.05),AT-Ⅲ活性明显低于无房颤组(P<0.05)。血栓组患者 TAT、DD 水平明显高于无血栓组(P 均<0.05)。结论房颤患者可引起凝血系统的激活;检测房颤患者血浆中 TAT 可能成为评估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抗凝血Ⅲ复合物 栓塞危险性 心房颤动患者 价值 血栓栓塞并发症 免疫抗体夹心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房颤患者 凝血系统 外周动脉 AT-Ⅲ 分子标志物 左心耳血栓 发色底物 TAT 浓度变化 对比分析 患者血浆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春万 李挺 邓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F8)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以77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α、INF8,空腹和餐后2h血糖(BG)、胰岛素(...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F8)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以77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α、INF8,空腹和餐后2h血糖(BG)、胰岛素(IS)和C肽(CP)释放试验,并计算IS/BG和CP/BG,各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ACS患者中TNFα、INF8、空腹IS、IS/BG和CP/BG与餐后2h的BG、IS、IS/BG和CP/B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NFα及INF8与空腹IS、IS/BG和CP/BG呈明显正相关;与餐后2hBG、IS、IS/BG和CP/BG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结论ACS患者中TNFα、INF8明显升高,同时存在IR。TNFα、INF8与IR明显相关。TNFα、INF8可能参与了IR的形成,并可作为ACS严重程度与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血糖 胰岛素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胰岛素抵抗(IR) 急性冠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8 免疫抗体夹心 血清TNF-Α 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ACS
原文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GMP-14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云 孙一荣 +2 位作者 郭秀欣 徐玉鹏 田秀军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浆GMP-140的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40例分为两个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为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为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为SAP组,另外随机选择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用酶...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浆GMP-140的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40例分为两个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为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为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为SAP组,另外随机选择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GMP-140的含量。结果(1)血浆GMP-140的含量在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2)对照组与SAP组血浆GMP-140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GMP-140参与了AC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以反映其严重程度,可作为监测ACS不稳定斑块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GMP-140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水平变化 临床意义 患者 免疫抗体夹心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ELISA 不稳定斑块 ACS 对照组 含量差异 生理过程 严重程度 生化指标 UAP AMI SAP 正常人 显著性 随机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TAT水平变化对评价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刘淼 沈玉祥 +2 位作者 袁建军 翟亚萍 商保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 (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45例慢性房颤患者中 9例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出左房血栓或有栓塞病史 ,为血栓阳性组 ,余...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 (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45例慢性房颤患者中 9例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出左房血栓或有栓塞病史 ,为血栓阳性组 ,余 3 6例房颤患者为阴性组 ,另选临床情况相似的 2 1例窦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各组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T、D D浓度和AT Ⅲ活性 ,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F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血栓 ,其TAT及D D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窦律组(P <0 0 5 ) ,AT 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窦律组 (P <0 0 5 )。血栓组患者TAT、D D水平较血栓阴性组明显升高(P均 <0 0 5 )。房颤患者TAT与D D水平呈正相关性 (rs=0 3 0 6,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可引起凝血系统的激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浆 TAT 血栓栓塞 临床价值 免疫抗体夹心 发色底物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凝血系统
下载PDF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快速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检测法的比较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11
作者 蔡美艳 叶建人 李程巧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采用快速检测法(浙江大学和安德珍各自生产的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对棚栽嫁接西瓜疑似感病植株叶片和显症植株叶片进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检测,结果发现,疑似感病叶片中,阳性率:DAS-ELISA法86.36%>浙大快速检测法59.09%>... 采用快速检测法(浙江大学和安德珍各自生产的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对棚栽嫁接西瓜疑似感病植株叶片和显症植株叶片进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检测,结果发现,疑似感病叶片中,阳性率:DAS-ELISA法86.36%>浙大快速检测法59.09%>安德珍快速检测法34.09%,DASELISA法与快速检测法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极显著(χ~2=25.03,P<0.01),与浙大快速检测法符合率72.72%,与安德珍快速检测法符合率为47.72%,2家快速检测法之间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57,P<0.05);显症病叶中,阳性检出率浙大快速检测法高于安德珍快速检测法,当样品在冰箱中保存后,快速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会下降,影响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快速检测 免疫抗体夹心 比较 应用
下载PDF
肾移植围手术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其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雅兰 彭雪梅 +4 位作者 王小平 段善娥 胡冬华 邹鹏 叶永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2-713,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机体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监测 2 5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血浆TNF -α的浓度 ,根据手术后肾功能情况将 2 5例肾移植患者分肾功能稳定组...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机体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监测 2 5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血浆TNF -α的浓度 ,根据手术后肾功能情况将 2 5例肾移植患者分肾功能稳定组为A组 18例、急性排斥组为B组 7例 ,将A组和B组所测的TNF -α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排斥反应组TNF -α显著高于术后稳定组 (P <0 0 1) ,排斥组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冲击有效时TNF -α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血浆TNF -α的测定可作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也是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麻醉和手术、输血 ,对血浆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肾移植 肿瘤坏死因子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抗体夹心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雷树勇 黄承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15-316,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观察对象分为 4组 ;前列腺癌组 34例、前列腺增生组 98例、泌尿系其它疾病组 2 8例 ,健康对照组 134例 ,测定血清 PSA,并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人的年龄与血清PSA浓度...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观察对象分为 4组 ;前列腺癌组 34例、前列腺增生组 98例、泌尿系其它疾病组 2 8例 ,健康对照组 134例 ,测定血清 PSA,并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人的年龄与血清PSA浓度呈直线相关 (r=0 .341,P <0 .0 1) ,前列腺癌的血清 PSA与其它各组比较 ,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以血清 PSA≤ 4μg/ L 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界值适用于我国男性 ;血清 PSA浓度受诸多因素影响 ,应用 PSA定量分析进行诊断时应结合直肠指检和超声直肠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特异性抗原 免疫抗体夹心二步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冠心病血清总胆红素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5
14
作者 刘显初 郑利平 +5 位作者 黄胜贤 杜贤 阳茂春 马升俊 朱旭 王第惠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9-480,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清总胆红素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日立 7170A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X LDL。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为 (9 3 1± 3 85) ...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清总胆红素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日立 7170A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X LDL。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为 (9 3 1± 3 85) μmol/L ,血浆OX LDL为 (73 63±2 1 62 )mmol/L ,直线相关分析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r =-0 52 8,P <0 0 1;健康组血清总胆红素为 (12 86± 5 16) μmol/L ,血浆OX LDL为 (3 6 58± 2 4 82 )mmol/L ,相关系数r =-0 12 9,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结论 在冠心病中血清胆红素参与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作用 ,从而抑制了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总胆红素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血红素氧化 免疫吸附试验抗体夹心
原文传递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凝指标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金晶 傅鑫 张湘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病人各项血凝指标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47例 CHF病人及 2 0例正常人血浆 Von Willebrand因子 (v WF)、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GMP-140 )、血浆 D-二聚体 (D- D...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病人各项血凝指标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47例 CHF病人及 2 0例正常人血浆 Von Willebrand因子 (v WF)、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GMP-140 )、血浆 D-二聚体 (D- Dimer)水平。结果 :CHF病人体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并随心力衰竭加重而增加 ,伴房颤病人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特别是心衰严重 ,伴有房颤的病人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血浆Von Willerand因子 血浆D-二受体 免疫吸附抗体夹心 CHF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任婕 黄林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0-491,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吸附抗体夹心 转化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环氧化酶-2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中富 曾春 +5 位作者 赵锋 唐皓 廖晓星 梁艳冰 叶海宁 熊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39-541,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eion ,AMI)患者血清环氧化酶 - 2 (COX- 2 )活性 ,探讨COX - 2与AMI病情的关系。方法 将样本分为AMI组和正常对照组 ,AMI组均于急性发病后 1 (治疗前 )、 2、 3、 7、 1 4d各抽一次...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eion ,AMI)患者血清环氧化酶 - 2 (COX- 2 )活性 ,探讨COX - 2与AMI病情的关系。方法 将样本分为AMI组和正常对照组 ,AMI组均于急性发病后 1 (治疗前 )、 2、 3、 7、 1 4d各抽一次空腹肘静脉血 2 0ml:正常对照组从体检健康人群中抽空腹肘静脉血 2 0ml,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COX - 2的活性。结果 COX - 2活性在AMI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AMI组COX - 2活性在 1、2、 3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小于 0 0 1 ) ,于 7、 1 4d它们与对照组比较则均差异显著性 (P >0 0 5 ) ;且COX - 2的活性变化与AMI患者的血清CK -MB含量的变化、临床积分、梗死面积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COX - 2活性与AMI患者的病情变化相一致 ,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病情减轻而下降 ,提示COX - 2可能参与了AMI的病理生理过程 ,CO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2 急性心肌梗死 病情 检测 免疫吸附抗体夹心
原文传递
IGF-1、IGFBP-4和PAPP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汤敏 潘泓 +3 位作者 黄耀元 吴俊伟 唐诗聪 刘德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9-44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regnancy-associ...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在IGFBP-4依赖IGF-1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关注。本研究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IGF-1、IGFBP-4和PAPPA的浓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82例NSCLC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GF-1、IGFBP-4和PAPPA的浓度,3者血清浓度相关性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NSCLC危险程度与3者血清浓度之间关系运用计算优势比(OR)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SCLC患者血清中IGF-1、IGFBP-4和PAPPA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与PAPP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35,P=0.000),而IGF1与IGFPB-4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12,P=0.000);血清中IGFBP-4与PAPPA的表达量也呈显著负相关(r=-0.673,P=0.000)。NSCLC危险程度随血清中IGF-1(OR=2.28,95%CI:1.25-4.36,P=0.008)和PAPPA(OR=1.64,95%CI:0.89-3.01,P=0.046)的表达水平升高而增加,而高表达IGFBP-4(OR=0.54,95%CI:0.30-1.01,P=0.047)可降低NSCLC危险程度。结论:检测NSCLC患者血清中的IGF-1、IGFBP-4和PAPPA的浓度对肺癌的辅助诊断和生物学行为预测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IGFs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各因子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是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 免疫吸附抗体夹心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为民 韩薇 +3 位作者 李曦 谢宝栋 赵继义 王岚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蛋白表达和血浆一氧化氮(NO)、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探讨房颤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接...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蛋白表达和血浆一氧化氮(NO)、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探讨房颤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接受外科手术者,分为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和慢性房颤组,手术时取左右心房组织各100mg,通过Westernblot检测eNOS和PAI1蛋白表达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表达位置,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PAI1和vWF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浓度。结果慢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左心房eNOS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AI-1蛋白表达上调,右心房无显著变化。慢性房颤组血浆vWF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慢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血浆PAI-1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NO明显低于窦性心律组。结论房颤能引起左心房心内膜功能受损,导致抗血栓物质eNOS蛋白表达下调,促血栓物质PAI1蛋白表达上调,血栓形成与溶解平衡失调,这可能是房颤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血栓形成 心房颤动患者 机制研究 免疫吸附抗体夹心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 纤溶原激活剂抑制物 PAI-1 阵发性房颤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方 Western 蛋白表达 窦性心律 慢性房颤 慢性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GMP-140、vWF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黛莉 孙晓 +1 位作者 时艺珊 张湘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 140 (GMP- 140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 ,及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 30名糖尿病无并发症、 35名糖尿病伴...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 140 (GMP- 140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 ,及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 30名糖尿病无并发症、 35名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 ,35名正常人的血浆 GMP- 140、 v WF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 GMP-140 ,v WF水平高于正常组 (P<0 .0 1) ,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的患者上述变化更显著 (P<0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加 ,易于形成血栓 ,与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140 合并症 大血管病变 血栓形成 免疫吸附抗体夹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