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沛全 刘幸海 +3 位作者 孙宏伟 王宝雷 李正名 赖城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93-1701,共9页
采用MCCE,Autodock及密度泛函方法对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KARI活性位点中的Mg2+在活性位点残基的离子化状态、活性位点的静电性质以及与抑制剂结合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同时,抑制剂在结... 采用MCCE,Autodock及密度泛函方法对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与其抑制剂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KARI活性位点中的Mg2+在活性位点残基的离子化状态、活性位点的静电性质以及与抑制剂结合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同时,抑制剂在结合方式、前线轨道布居及静电势等方面与酶促反应中间体(HOIV)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可电离的羧基是当前发现的靶向KARI抑制剂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推广可认为潜在的抑制剂应该拥有可电离成负电荷的功能团.在药物设计中考虑到以上结论,将有利于发现和改造靶向KARI的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醇还原异构酶(kari) 抑制剂 Possion-Boltzmann方程 分子对接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含4-正庚/正辛氧基苯基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2
作者 王宝雷 马瑞典 +2 位作者 赵卫光 李正名 李永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
通过研究苯甲脒类抑制剂与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对接的结合模式,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正庚氧基及正辛氧基苯基的杂环化合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26个目标产物(其中22个是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初... 通过研究苯甲脒类抑制剂与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对接的结合模式,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正庚氧基及正辛氧基苯基的杂环化合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26个目标产物(其中22个是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水稻KARI酶抑制活性和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9a和9b在200μg/mL浓度下对KARI酶的抑制率分别为65.7%和71.1%,在100μg/mL浓度下对双子叶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的抑制率分别达78.6%和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正庚/正辛氧基苯甲脒 合成 酮醇还原异构酶(kari) 除草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