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鄚氏河仙政权(“港口国”)与18世纪中南半岛局势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庆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92,163,共12页
明清易代之际,中国正处于改朝换代的持续动乱中,大批不满清朝统治的民众迁往海外,广东雷州海康人鄚玖(Mac Cuu)举族“越海南投真腊国为客”,在河仙地区建立起以华人为主体、具有相当独立性的政权,把河仙经营成为人烟辐辏、“华夷杂处...
明清易代之际,中国正处于改朝换代的持续动乱中,大批不满清朝统治的民众迁往海外,广东雷州海康人鄚玖(Mac Cuu)举族“越海南投真腊国为客”,在河仙地区建立起以华人为主体、具有相当独立性的政权,把河仙经营成为人烟辐辏、“华夷杂处”、经济繁荣的国际性港埠,后向广南阮氏称臣.鄚玖之子鄚天赐(Mac Thien Tu)在缅甸侵暹战争中成为清朝在南海的“耳目”,复在军事与外交上与暹罗相颉颃,成为18世纪30~70年代左右中南半岛国际政局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
鄚
玖
鄚
天赐
河仙
中南半岛
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世纪湄公河三角洲的多元华商﹕鄚天赐的事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杭行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2期70-83,共14页
河仙于18世纪蓬勃发展成为东亚海域的主要贸易中转站。在中越混血儿鄚天赐的领导下,它进一步成为文化生产场地﹑区域情报中心﹑以及广南﹑柬埔寨和暹罗这三个敌对政体的中立政治调解员。河仙是东亚海域多个地区,包括马六甲﹑曼谷和巴达...
河仙于18世纪蓬勃发展成为东亚海域的主要贸易中转站。在中越混血儿鄚天赐的领导下,它进一步成为文化生产场地﹑区域情报中心﹑以及广南﹑柬埔寨和暹罗这三个敌对政体的中立政治调解员。河仙是东亚海域多个地区,包括马六甲﹑曼谷和巴达维亚,普遍出现的新生而充满活力的跨国华侨社区的其中一个例子。然而﹐河仙的繁荣建基于儒家朝贡体系与东南亚的曼德拉外交框架之间不稳定的平衡﹑以及清朝对移民和海外贸易充满矛盾的政策。这些矛盾最终导致河仙这座自治港口政体的垮台,并于19世纪被纳入越南。尽管如此,鄚天赐的多元化商业模式成功调和与结合了一个复杂﹑多民族的边陲区域,并从1735年至1775年接近半个世纪实现了巨大的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商业模式
东南亚
鄚
天赐
郑昭
海外华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诗歌定空间:河仙总督莫琮(鄚天赐)《河仙十咏》考
3
作者
杭行
《国家航海》
2020年第2期14-27,共14页
18世纪的河仙镇不仅是一个商业港口,更是东亚海域里横向整合的一个跨国文学平台。莫玖去世后,其长子莫琮依靠他的关系网络以及从海外贸易所获取的资本,致力于把这个边陲地方塑造成整个东亚区域内持不同政见的人的另类文明中心。他所设...
18世纪的河仙镇不仅是一个商业港口,更是东亚海域里横向整合的一个跨国文学平台。莫玖去世后,其长子莫琮依靠他的关系网络以及从海外贸易所获取的资本,致力于把这个边陲地方塑造成整个东亚区域内持不同政见的人的另类文明中心。他所设立的招英阁除了在河仙推广儒学外,还成了活跃的跨国学术平台。文人透过诗词表达他们在自己社会无法安全表示的情绪与想法。本文通过对《河仙十咏》的考察,猜测莫琮以及其他参与者想表达的想法和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仙
莫琮
鄚
天赐
安南
明朝遗民
原文传递
题名
鄚氏河仙政权(“港口国”)与18世纪中南半岛局势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庆新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92,16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批准号:12&ZD14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18世纪华人南渡与越南社会>(批准号:08BZS052)
文摘
明清易代之际,中国正处于改朝换代的持续动乱中,大批不满清朝统治的民众迁往海外,广东雷州海康人鄚玖(Mac Cuu)举族“越海南投真腊国为客”,在河仙地区建立起以华人为主体、具有相当独立性的政权,把河仙经营成为人烟辐辏、“华夷杂处”、经济繁荣的国际性港埠,后向广南阮氏称臣.鄚玖之子鄚天赐(Mac Thien Tu)在缅甸侵暹战争中成为清朝在南海的“耳目”,复在军事与外交上与暹罗相颉颃,成为18世纪30~70年代左右中南半岛国际政局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18世纪
鄚
玖
鄚
天赐
河仙
中南半岛
国际关系
Keywords
the18 thcentury
Mac Cuu
Mac Tien Tu
Ha Tie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international relation
分类号
D819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世纪湄公河三角洲的多元华商﹕鄚天赐的事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杭行
机构
美国布兰戴斯大学
出处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2期70-83,共14页
文摘
河仙于18世纪蓬勃发展成为东亚海域的主要贸易中转站。在中越混血儿鄚天赐的领导下,它进一步成为文化生产场地﹑区域情报中心﹑以及广南﹑柬埔寨和暹罗这三个敌对政体的中立政治调解员。河仙是东亚海域多个地区,包括马六甲﹑曼谷和巴达维亚,普遍出现的新生而充满活力的跨国华侨社区的其中一个例子。然而﹐河仙的繁荣建基于儒家朝贡体系与东南亚的曼德拉外交框架之间不稳定的平衡﹑以及清朝对移民和海外贸易充满矛盾的政策。这些矛盾最终导致河仙这座自治港口政体的垮台,并于19世纪被纳入越南。尽管如此,鄚天赐的多元化商业模式成功调和与结合了一个复杂﹑多民族的边陲区域,并从1735年至1775年接近半个世纪实现了巨大的利润。
关键词
多元商业模式
东南亚
鄚
天赐
郑昭
海外华侨
Keywords
Diversified Commercial Mode
Southeast Asia
Mac Thiên Tú
Taksin
Overseas Chinese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诗歌定空间:河仙总督莫琮(鄚天赐)《河仙十咏》考
3
作者
杭行
机构
美国布兰代斯大学
出处
《国家航海》
2020年第2期14-27,共14页
文摘
18世纪的河仙镇不仅是一个商业港口,更是东亚海域里横向整合的一个跨国文学平台。莫玖去世后,其长子莫琮依靠他的关系网络以及从海外贸易所获取的资本,致力于把这个边陲地方塑造成整个东亚区域内持不同政见的人的另类文明中心。他所设立的招英阁除了在河仙推广儒学外,还成了活跃的跨国学术平台。文人透过诗词表达他们在自己社会无法安全表示的情绪与想法。本文通过对《河仙十咏》的考察,猜测莫琮以及其他参与者想表达的想法和情怀。
关键词
河仙
莫琮
鄚
天赐
安南
明朝遗民
Keywords
HàTiên
Mo Cong
Mac Thiên Tú
Cochinchina
Ming Loyalist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鄚氏河仙政权(“港口国”)与18世纪中南半岛局势
李庆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8世纪湄公河三角洲的多元华商﹕鄚天赐的事例
杭行
《海交史研究》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诗歌定空间:河仙总督莫琮(鄚天赐)《河仙十咏》考
杭行
《国家航海》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