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萨满文化与鄂伦春族文化艺术的融合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一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萨满是满———通古斯语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万物有灵”是萨满教崇信观念的基础。萨满祭祀仪式中的法器、服饰、歌、舞等 ,构成萨满文化的一体。受这一原始宗教的影响 ,鄂伦春族游猎文化艺术中 ,包含了部分萨满教意识的内容 ,它们之... 萨满是满———通古斯语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万物有灵”是萨满教崇信观念的基础。萨满祭祀仪式中的法器、服饰、歌、舞等 ,构成萨满文化的一体。受这一原始宗教的影响 ,鄂伦春族游猎文化艺术中 ,包含了部分萨满教意识的内容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与融合 ,对鄂伦春族远古文化艺术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 鄂伦春族文化 融合
下载PDF
鄂伦春族文化传播现状分析及媒体产业对策研究
2
作者 汤觐歌 延依静 康婷 《商业观察》 2024年第31期114-116,120,共4页
鄂伦春族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艺术资源、经济资源。然而,在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之下,许多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衰退甚至消亡的境遇。文章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收集到的数据对鄂伦... 鄂伦春族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艺术资源、经济资源。然而,在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之下,许多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衰退甚至消亡的境遇。文章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收集到的数据对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问题,最后从文化媒体产业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促进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播和鄂伦春族文化媒体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文化 文化媒体产业 文化传播
下载PDF
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3
作者 汤觐歌 延依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8期98-100,共3页
鄂伦春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坐落于我国的东北部。自鄂伦春族下山以后,许多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衰退的境遇。本文首先通过对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县鄂伦春族新生乡的实地调研,分析鄂伦春族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探索鄂伦... 鄂伦春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坐落于我国的东北部。自鄂伦春族下山以后,许多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衰退的境遇。本文首先通过对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县鄂伦春族新生乡的实地调研,分析鄂伦春族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探索鄂伦春族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新机遇,最后从文化传承与旅游业结合、科技赋能文化传播以及新媒体助推文化传承与发展三大方面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路径。旨在促进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鄂伦春族聚居地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文化 文化传播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鄂伦春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于爱君 《图书馆学刊》 2006年第2期67-67,75,共2页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建设鄂伦春族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实践为例,阐释建设民族文化专题数据库的意义和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 鄂伦春族文化 专题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
下载PDF
浅析《鄂伦春传统民歌》 被引量:1
5
作者 葛若玉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8-100,共3页
鄂伦春族是历史上游猎于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方处在偏远的边疆,又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的生产与生活,使鄂伦春族的文化不致失传,黑龙江省民族研... 鄂伦春族是历史上游猎于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方处在偏远的边疆,又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的生产与生活,使鄂伦春族的文化不致失传,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编辑出版了一部由王立坤主编的《鄂伦春传统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传统民歌》 民间故事 民歌风格 文学 鄂伦春族文化
下载PDF
论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6
作者 于学斌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1-75,共5页
人类文化与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一方面人类文化是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另一方面不同的生产类型产生不同的文化。鄂伦春族自古就以狩猎为生,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他们固有的狩猎文化模式。本文就以此为例论述狩猎文化的特... 人类文化与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一方面人类文化是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另一方面不同的生产类型产生不同的文化。鄂伦春族自古就以狩猎为生,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他们固有的狩猎文化模式。本文就以此为例论述狩猎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局限性。一鄂伦春族,元代称为“林木中百姓”,其远祖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室韦族。从南北朝至解放初,鄂伦春族一直以狩猎为生。狩猎生产在鄂伦春族历史上存在时间如此之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地理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鄂伦春族一直没有离开兴安岭山林。这里地处北纬48°至53°之间,是寒温带,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文化 狩猎文化 狩猎业 兴安岭 局限性 文化模式 生产活动 地理环境 物质文化 决定性作用
原文传递
北方家园——我艺术创作的源泉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香滨 《美术大观》 2004年第12期6-7,共2页
美术创作是画家生命和心灵体验的升腾、燃烧和创造。而生命和心灵的体验离不开生活和时代的冶炼,离不开地域和环境的滋养,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熏陶。 作为专业美术工作者,我热爱祖国北方家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为北方民族民俗文化的... 美术创作是画家生命和心灵体验的升腾、燃烧和创造。而生命和心灵的体验离不开生活和时代的冶炼,离不开地域和环境的滋养,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熏陶。 作为专业美术工作者,我热爱祖国北方家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为北方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而震撼。我曾多次去大小兴安岭写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北方民文化 大小兴安岭 祖国北方 少数民题材 鄂伦春 鄂伦春族文化 文化的魅力 美术工作者 自然崇拜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8
作者 杨光 《旅游与摄影》 2023年第6期64-66,共3页
在各地发展旅游文化产品的大背景下,新科技、新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创新手段,能够为旅游文化产品市场提供新的体验。文章基于增强现实技术为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文化产品提供创新的路径,还... 在各地发展旅游文化产品的大背景下,新科技、新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创新手段,能够为旅游文化产品市场提供新的体验。文章基于增强现实技术为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文化产品提供创新的路径,还原少数民族生活的栖息地,明确鄂伦春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意义,分析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提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与黑龙江鄂伦春族文化及创意产品深度融合的设计流程,从而带动黑龙江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播和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鄂伦春族文化 产品设计
原文传递
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文化及其风景美学内涵
9
作者 韩士媛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2期116-117,共2页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且呈多元化趋势,鄂伦春族作为最有文化特点的民族之一,其语言文化、狩猎文化、娱乐方式、服饰文化和手工制作方面都显现出风景美学价值。通过研究探求镶嵌在自然之中的人文元素,提炼出“有意味风景”的...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且呈多元化趋势,鄂伦春族作为最有文化特点的民族之一,其语言文化、狩猎文化、娱乐方式、服饰文化和手工制作方面都显现出风景美学价值。通过研究探求镶嵌在自然之中的人文元素,提炼出“有意味风景”的情感和文化链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审美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鄂伦春族文化 风景美学
下载PDF
从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看其丧葬习俗
10
作者 霍海霞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15期48-49,共2页
正鄂伦春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东北内陆特色的鄂伦春族文化。其中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较深。"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 正鄂伦春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东北内陆特色的鄂伦春族文化。其中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较深。"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文化 宗教信仰 丧葬习俗 萨满 死者 灵魂不死 内蒙古地区 历史悠久 历史进程 尸体
下载PDF
浅议东北地区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1
作者 吴凤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22期130-133,共4页
鄂伦春族萨满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观念、精神建设意识及文艺创作资源等,影响着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但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冲击,鄂伦春族萨满文化正在加速流失。文章从保护东北地... 鄂伦春族萨满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观念、精神建设意识及文艺创作资源等,影响着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但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冲击,鄂伦春族萨满文化正在加速流失。文章从保护东北地区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现实意义(包括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文艺创作等)角度出发,在培养人才、加速转型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浅析其保护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萨满文化 保护与发展 地区发展 文化旅游
下载PDF
鄂伦春族服饰文化的价值发展及其传承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方芳 《黑河学刊》 2013年第3期57-58,共2页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以迁徙游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他们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中,被称为"山岭上的人","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族早期以狩猎文化为主的服饰文化,显示出民族的风俗...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以迁徙游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他们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中,被称为"山岭上的人","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族早期以狩猎文化为主的服饰文化,显示出民族的风俗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标志。鄂伦春族艺术中的"狍皮制作技艺"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看出研究鄂伦春族服饰具有的划时代意义。鄂伦春服饰的所体现的多重价值包括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也都十分重要,然而鄂伦春服饰的礼服化和商品化发展的趋势不容忽视,对鄂伦春服饰的的保护也刻不容缓。其服饰文化的价值,发展及其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服饰文化 价值 发展 传承研究
下载PDF
鄂伦春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传承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佳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8期92-96,共5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次印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政策的文件。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保留了大量非遗项目,但由于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原...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次印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政策的文件。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保留了大量非遗项目,但由于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出现危机,需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保护、传承路径,而数字化手段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视角。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非遗项目的短期留存和永久性留存,如三维建模、数据库建设、建构元宇宙虚拟空间及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不仅可以有效保护传承非遗项目,还可以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激发年轻人的热情,有利于在不同受众群体中传播,也可以使鄂伦春非遗文化突破民族间语言文化障碍,实现跨民族跨国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非遗文化 保护传承 三维建模 数据库 元宇宙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鄂伦春族渔猎文化的生态意蕴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波 《才智》 2015年第3期277-277,共1页
鄂伦春族渔猎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对大自然无尚敬畏的生存观、迁徙的生存模式、恬淡和谐心态。笔者认为其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与共"的生态实践观;蕴含着"万物皆有灵、敬畏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观;蕴含着稳定、可... 鄂伦春族渔猎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对大自然无尚敬畏的生存观、迁徙的生存模式、恬淡和谐心态。笔者认为其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与共"的生态实践观;蕴含着"万物皆有灵、敬畏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观;蕴含着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渔猎文化 生态意蕴 中国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