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大都城与明清北京城 被引量:21
1
作者 侯仁之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79年第3期3-21,38,共20页
元大都城是今日北京城的前身,它的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日后北京城的城市建设。因此它在北京城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建设的一个典型。
关键词 元大都 都城 紫禁城 金水河 重要地位 宫城 通惠河 郭守敬 玉泉山 明清
原文传递
北京都市發展过程中的水源問題 被引量:18
2
作者 侯仁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1期142-168,共27页
一、緒論北京在華北大平原的北端,三面有叢山環繞,中間形成一個小平原,可以叫做北京小平原,因为其形势猶如海灣,所以又叫做“北京灣”?本┏侵肪嚯x西山最近,正當古代永定河冲積扇的背脊,地形由西山山麓向東逐漸傾斜(圖一),同時京西山地... 一、緒論北京在華北大平原的北端,三面有叢山環繞,中間形成一個小平原,可以叫做北京小平原,因为其形势猶如海灣,所以又叫做“北京灣”?本┏侵肪嚯x西山最近,正當古代永定河冲積扇的背脊,地形由西山山麓向東逐漸傾斜(圖一),同時京西山地又是華北降水量最多的中心地區之一,因此北京地下水的儲量相當豐富,鑿井汲水,問題不大。但城郊附近,除有少數泉流分佈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惠河 金水河 都城 郭守敬 高梁河 中心地 西山 宫苑 玉泉山 河渠
原文传递
量天尺考 被引量:17
3
作者 伊世同 《文物》 1978年第2期10-17,共8页
1975年10月,北京古观象台联合调查研究小组(参加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天文馆)曾去宁沪一带,对几件现存南方的北京古观象台天文仪器及有关文物进行考察、研究。工作过程中,发现了明初量天尺的残存刻度... 1975年10月,北京古观象台联合调查研究小组(参加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天文馆)曾去宁沪一带,对几件现存南方的北京古观象台天文仪器及有关文物进行考察、研究。工作过程中,发现了明初量天尺的残存刻度,据此复原了隋唐以来的量天尺。这是我国天文史和度量衡史上的重要发现。成果喜人,简介如下。一,量天尺量天尺即影表尺,有时也叫天文尺,主要用来测定表影的长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天文仪器 郭守敬 圭表 度量衡 观象台 天文学 平均值 观星台 天文史 南京紫金山
原文传递
登封观星台和元初天文观测的成就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家泰 《考古》 1976年第2期95-102,142,共9页
座落于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的观星台,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重要的天文建筑遗迹。仔细考察观星台的建筑遗存结构,可以使我们对元朝初年天文学的成就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整理祖国天文学遗产,宣传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林彪、孔老二... 座落于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的观星台,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重要的天文建筑遗迹。仔细考察观星台的建筑遗存结构,可以使我们对元朝初年天文学的成就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整理祖国天文学遗产,宣传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林彪、孔老二的唯心论的先验论,认识阶级斗争及儒法斗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星台 天文观测 元初 郭守敬 授时历 成就 天文志 元朝 登封县 先验论
原文传递
论我国古代冬至时刻的测定及郭守敬等人的贡献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美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1期51-60,共10页
冬至时刻的测定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课题之一。历代历算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留下了一批测量成果。随着圭表测量技术的进步与冬至时刻计算方法的改进,这些成果日趋精密,到郭守敬时达到了最高峰。讨论历代冬至时刻测定的演进和郭... 冬至时刻的测定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课题之一。历代历算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留下了一批测量成果。随着圭表测量技术的进步与冬至时刻计算方法的改进,这些成果日趋精密,到郭守敬时达到了最高峰。讨论历代冬至时刻测定的演进和郭守敬等人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贡献,是本文的中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守敬 我国古代 冬至日 时刻 测定 重要贡献 回归年长度 计算方法 大明历 误差
下载PDF
元代“四海测验”中的南海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金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35-42,共8页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平定南宋后,即诏令设立太史院,改治新历,以在全国疆宇内统一历法。太史院为了取得实测数据,派员分赴全国各地举行"四海测验"。其测验中的南海,既是选定先测的六个测点的起点,又是位于以大...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平定南宋后,即诏令设立太史院,改治新历,以在全国疆宇内统一历法。太史院为了取得实测数据,派员分赴全国各地举行"四海测验"。其测验中的南海,既是选定先测的六个测点的起点,又是位于以大都为中心的南北子午线的南端,故显得特别重要。元世祖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特敕令郭守敬亲抵南海测验晷景。郭守敬通过实测得来的一些宝贵数据,成为我们今天考定当时南海测点、地理位置的重要科学依据。按其夏至晷景和昼夜时刻推算,当时的南海测点应位于北纬15°12',东经116.7°,也就是今天我国的西沙群岛一带,在当时测量技术较为简陋的条件下,误差一度系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元代把南海作为"四海测验"中最南的一个测点、进行测验的史实,说明当时的西沙群岛就在元朝的疆域之内,元朝政府已对之行使了主权和管辖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四海测验 南海 郭守敬
原文传递
元代通惠河的修治 被引量:7
7
作者 路征远 王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6,共5页
通惠河是在金代旧河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元中统三年八月就开始了修治的策划与准备。在疏浚中郭守敬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元代 通惠河 修治 郭守敬
下载PDF
宋濂和王祎的史学成就 被引量:5
8
作者 朱仲玉 《史学史研究》 1983年第4期41-48,共8页
明太祖洪武二年二月丙寅,诏修《元史》,以宋濂和王祎为总裁。宋濂以“博极群书,为文醇深”著称于世,是明代“台阁体”文风的先驱;王祎于奉使招谕云南时壮烈牺牲,列名《明史·忠义传》。他们二人,一个是文学上的成就掩盖了史学;一个... 明太祖洪武二年二月丙寅,诏修《元史》,以宋濂和王祎为总裁。宋濂以“博极群书,为文醇深”著称于世,是明代“台阁体”文风的先驱;王祎于奉使招谕云南时壮烈牺牲,列名《明史·忠义传》。他们二人,一个是文学上的成就掩盖了史学;一个是气节掩盖了史学,他们虽然撰有《元史》和其他史著,但是史学史上很少谈到他们。本文预备谈谈他们的史学成就。(一)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又号龙门子、玄真子,先世为金华潜溪人,至濂时迁居浦江,遂为浦江人。他自幼英敏强记,初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后又游柳贯、黄(氵晋)之门,二人皆亟逊谦,自谓勿如。元顺帝至正年间,元廷大臣拟荐擢濂为将仕佐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自古以来,布衣人史馆,乃儒者之特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 元史 宋濂 史学成就 四库全书总目 论赞 郭守敬 元顺帝 学术渊源 云南
下载PDF
元明清时期的“西北水利议”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培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20,共8页
元明清时期.江南人如虞集、归有光、徐贞明、冯应京、徐光启、顾炎武等,为了寻求江南重赋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发展西北水利思想。他们所说的西北,指的是黄河流域包括今天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广... 元明清时期.江南人如虞集、归有光、徐贞明、冯应京、徐光启、顾炎武等,为了寻求江南重赋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发展西北水利思想。他们所说的西北,指的是黄河流域包括今天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万历十三年,在明神宗支持下,徐贞明在京东地区实施西北水利建设。但由于受到占有大量荒地的北方官员和宦官的反对,西北水利最终没有完成,而只是成为这一时期江南人的一种理想。但是他们关于西北水利的理论,对今天西北地区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水利 徐贞明 徐光启 潞水客谈 修水利 清时期 虞集 郭守敬 西北地区 《农政全书》
下载PDF
郭守敬《授时历转神注式》新考
10
作者 赵江红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元代太史令郭守敬撰有《授时历转神注式》一书,流传过程中析分为《转神选择》、《上中下三历注式》二种,至明末已淹没不传。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有一册《转神法式》,此书当是《转神选择》的朝鲜刻本。又通过对序... 元代太史令郭守敬撰有《授时历转神注式》一书,流传过程中析分为《转神选择》、《上中下三历注式》二种,至明末已淹没不传。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有一册《转神法式》,此书当是《转神选择》的朝鲜刻本。又通过对序文、各册内容和体例的比较,判定今存明抄本《大统万年历》是明人改换《授时历转神注式》书名、内容而成的,保存了原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授时历转神注式》是元代官方颁定的注历书,结合出土的授时具注历残片,可以进一步确认该书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守敬 《授时历转神注式》 《大统万年历》 授时具注历 注历
下载PDF
读古代观测仪器——简仪(下)
11
作者 马瑞红 《天文爱好者》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接上篇)窥管改为窥衡,提高观测精度郭守敬把浑仪上的窥管改为了窥衡。因为浑仪上的窥管,孔的直径有一寸大,从下端圆孔中去观测天空时,宽阔的视野使得观测者难以分辨目标。而且眼睛晴越靠近管口,看到的天空范围就越广,所测的目标天体不... (接上篇)窥管改为窥衡,提高观测精度郭守敬把浑仪上的窥管改为了窥衡。因为浑仪上的窥管,孔的直径有一寸大,从下端圆孔中去观测天空时,宽阔的视野使得观测者难以分辨目标。而且眼睛晴越靠近管口,看到的天空范围就越广,所测的目标天体不能断定它刚好处于视线的中心,并且窥管的结构是方形的,边宽有20多毫米,从它的一侧边上的中点来定四游环上的读数,很容易产生误差。为了提高观测天体的测量精度,郭守敬进行了创新,将窥管改为了窥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者 郭守敬 观测仪器 观测精度 测量精度 天体
原文传递
京中轴线揽胜——万宁桥与什刹海
12
作者 宋涛 靳晨(摄影) 《健康》 2024年第8期52-55,共4页
古时,桥梁作为北京的主要交通要道,承载着太多的意义。在北京中轴线上曾有七座古桥——永定门桥、天桥、正阳桥、金水桥、内金水桥、神武桥、万宁桥。其中,最古老的桥当属万宁桥。有道是“桥河相伴”,要说起万宁桥,那还得从大运河说起... 古时,桥梁作为北京的主要交通要道,承载着太多的意义。在北京中轴线上曾有七座古桥——永定门桥、天桥、正阳桥、金水桥、内金水桥、神武桥、万宁桥。其中,最古老的桥当属万宁桥。有道是“桥河相伴”,要说起万宁桥,那还得从大运河说起。郭守敬与大运河。1272年,元朝正式定都北京。1281-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任命郭守敬为“总设计师”重修大运河。1289年,元世祖下令开凿会通河即山东运河,使南方到北京的运河比隋朝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千米。但是,新修的大运河最北只能到达通州,距离元大都还有几十千米,运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世祖忽必烈 山东运河 郭守敬 会通河 元大都 主要交通要道 大运河 北京中轴线
原文传递
《元史》诸志与《经世大典》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慎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2-78,共7页
《经世大典》一书是修纂《元史》采用材料的重要来源,这在《明实录》和当时徐一夔向王祎提仪的书翰中已经明确指及;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的《元朝实录及经世大典考》,余元(?)的《元史志、表部分史源之探讨》已对《元史》所采用《经世大典... 《经世大典》一书是修纂《元史》采用材料的重要来源,这在《明实录》和当时徐一夔向王祎提仪的书翰中已经明确指及;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的《元朝实录及经世大典考》,余元(?)的《元史志、表部分史源之探讨》已对《元史》所采用《经世大典》的材料一一作了考索和判断。现就他们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将《经世大典》再作应有的叙介,对《元史》诸志怎样采用取材的问题提出一些补充和看法。《经世大典》一书,在《元史》编成之后,明成祖永乐五年编定的《永乐大典》再次将其内容材料分编入有关的以韵为类的名字目之下,可能在永乐十九年将南京藏书运至北京之后即有散佚。正统六年编录的《文渊阁书目》已经注有“阙”字。至清乾隆三十七年纂辑《四库全书》时,已完全佚失无存。至于分编入《永乐大典》内各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 永乐大典 地理志 日本学者 十七年 四库全书 天文志 明实录 郭守敬 修纂
下载PDF
中轴竟从水中来
14
作者 苏畅 《少先队小干部(综合版)》 2024年第7期36-37,共2页
“欢迎大家来到第二展厅。在这里,您将了解到郭守敬对元大都水利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决定在金中都旧城东北郊营建大都城,授命郭守敬负责都城的水利事宜……”
关键词 水利系统 郭守敬 元大都 金中都 忽必烈 规划和建设
原文传递
郭守敬在日影测量工具上的突破(Ⅰ):八尺圭表-景符日影测量系统
15
作者 原杰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1,共7页
郭守敬在日影测量上的突破之一,是对传统的立杆测影进行改进。本文结合系统论基本原理,认为郭守敬在日影测量的第一项突破,可以称作“八尺圭表-景符日影测量系统”。进一步,应用高等数学,研究了“八尺圭表-景符日影测量系统”本身的特征... 郭守敬在日影测量上的突破之一,是对传统的立杆测影进行改进。本文结合系统论基本原理,认为郭守敬在日影测量的第一项突破,可以称作“八尺圭表-景符日影测量系统”。进一步,应用高等数学,研究了“八尺圭表-景符日影测量系统”本身的特征,给出了本影长度、窍高、影宽、相对精度、横梁影子对称性、光斑宽、光斑对称性、影宽/光斑宽、光斑右/光斑左等八个变量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应用该结果,说明了郭守敬改进的“八尺圭表-景符日影测量系统”,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该系统为后期的“四海测验”提供了坚实的仪器基础;该系统是一次成功的小型实验,为后期建设更大的日影测量系统——四丈高表-景符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参考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守敬 八尺圭表-景符日影测量系统 四海测验 笛卡尔坐标系
下载PDF
汪望望望远镜指南
16
作者 林熠伟 刘泽鑫(图)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4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前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是哪一台?提起我国“最大”的望远镜,你可能会想到我们介绍过的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但它是一台射电望远镜,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位于河北兴隆。与FAST一样,这台光学望远镜也有一个很“高大上”... 目前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是哪一台?提起我国“最大”的望远镜,你可能会想到我们介绍过的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但它是一台射电望远镜,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位于河北兴隆。与FAST一样,这台光学望远镜也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全称: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为了纪念我国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它也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望远镜 球面射电望远镜 LAMOST FAST 郭守敬
下载PDF
浅谈郭守敬治水成就及成功经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建坤 孟朋文 《邢台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3-35,共3页
通过阐述郭守敬一生中治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扼要概括了郭守敬治水成功的经验,以期为全方位进行郭守敬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郭守敬 治水 成就 经验 水利
下载PDF
元代圭表复原探索 被引量:6
18
作者 伊世同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因而对以天象和物候为标志的农时非常注重,用圭表测影的历史也极为悠久,其起源大体与文字形成的时期相当或者还要长些。回顾中国天文学史,不难看出历法改革与天文学进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而改历的依据或新历之验证,往...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因而对以天象和物候为标志的农时非常注重,用圭表测影的历史也极为悠久,其起源大体与文字形成的时期相当或者还要长些。回顾中国天文学史,不难看出历法改革与天文学进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而改历的依据或新历之验证,往往要靠圭表测影来决定取舍。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圭表 元代 高表 郭守敬 复原 天文仪器 中国天文学史 景符 表尺 横梁
下载PDF
艺术-科技文明·古代天文仪器
1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简仪藏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简仪为13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天文测量仪器之一,是郭守敬在浑仪的基础上加以简化而创制的。简仪的发明不仅延伸了观测范围,提高了观测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读数精度。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 天文仪器 天文测量 观测范围 观测效率 郭守敬 13世纪
下载PDF
论元朝文化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晓方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5期36-41,共6页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统治的时间并不算长,前后不过百年,就是从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开始,至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应昌退出中原,也只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但是,元朝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统治的时间并不算长,前后不过百年,就是从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开始,至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应昌退出中原,也只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但是,元朝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何估计元文化的历史地位,目前学术界认识尚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宋元之际,由于进一步推广理学,阻碍乃至窒息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有的认为,蒙古入主中原前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尚无文字,文化极为落后,入主中原后又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压抑了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位 元文化 蒙古族 统治者 中国封建文化 元代文化 郭守敬 阿拉伯 中亚 漠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