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是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郑成思教授的建议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慧星 《人大法律评论》 2001年第2期45-88,共44页
引言2001年6月、7月、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接连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郑成思教授的三篇文章,建议不制定物权法而制定财产法,并对中国民法学界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鉴于郑成思教授的建议,事关国家民事立法走向,涉及民法学术... 引言2001年6月、7月、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接连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郑成思教授的三篇文章,建议不制定物权法而制定财产法,并对中国民法学界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鉴于郑成思教授的建议,事关国家民事立法走向,涉及民法学术上的重要理论,如民法调整对象、物权的本质、民法典的结构体例、对“物”、“物权”、“财产权”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看待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高科技和知识产权等等,无庸讳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法 人身关系 民法典起草委员会 民法调整对象 法国民法典 财产关系 郑成思 财产概念
原文传递
试论宋代版权保护的有无——兼评安守廉、郑成思之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欢 赵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6-67,共2页
世界范围内对于宋代的版权问题有着激烈的讨论。其中,安守廉和郑成思的争论最为引人关注。二人分别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相异的结论。但是考诸史实,二人对宋代版权保护的考察有失偏颇。安守廉认为,20世纪以前中国所有表明国家努力... 世界范围内对于宋代的版权问题有着激烈的讨论。其中,安守廉和郑成思的争论最为引人关注。二人分别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相异的结论。但是考诸史实,二人对宋代版权保护的考察有失偏颇。安守廉认为,20世纪以前中国所有表明国家努力提供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事例,都完全是"帝国控制观念传播的努力"的论断过于简单;而郑成思对于版权史的考察是从西方现代法制的话语出发来寻找中国古代相类的东西,并非"就中国论中国"。在对两个人的结论反思之后,从"新法律史"的角度对中国固有的版权制度进行了有限度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守廉 郑成思 宋代版权
下载PDF
《法学研究》1983年总目录(总第24—29期) 被引量:1
3
《法学研究》 1983年第6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刑事犯罪 经济法调整对象 投机倒把罪 证明力 证据力 秦律 刘海年 《法学研究》 王家福 郑成思 李步云 目录 检索工具
原文传递
序言节录
4
《网络法律评论》 2015年第2期1-2,共2页
在中国,开网络法律课程,出版网络法方面的系列论文集,有必要,而且有益处。这有助于唤起学术界及立法界对这方面的注意。实际上司法界已早就不得不注意了。如果我国学术界、立法界再不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落后。不仅是必然落... 在中国,开网络法律课程,出版网络法方面的系列论文集,有必要,而且有益处。这有助于唤起学术界及立法界对这方面的注意。实际上司法界已早就不得不注意了。如果我国学术界、立法界再不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落后。不仅是必然落在发达国家后面,还可能落在经济实力本来不及我们的发展中国家后面。正如北大的王选教授说过的:我们可能会错过一个时机,但我们不应错过一个时代(大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界 法律评论 王选 法律人才 法律课程 交叉学科 中国法学界 电子签章 软件保护 郑成思
原文传递
序言节录
5
《网络法律评论》 2008年第1期7-8,共2页
在中国,开网络法律课程,出版网络法方面的系列论文集,有必要,而且有益处。这有助于唤起学术界及立法界对这方面的注意。实际上司法界已早就不得不注意了。如果我国学术界、立法界再不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落后。不仅是必然落... 在中国,开网络法律课程,出版网络法方面的系列论文集,有必要,而且有益处。这有助于唤起学术界及立法界对这方面的注意。实际上司法界已早就不得不注意了。如果我国学术界、立法界再不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落后。不仅是必然落在发达国家后面,还可能落在经济实力本来不及我们的发展中国家后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课程 立法界 法律人才 中国法学界 版权问题 郑成思 法学理论 王选 法律评论 电子签章
原文传递
深切缅怀郑成思先生——写在郑成思先生四周年祭
6
作者 王洪虎 《中国版权》 2010年第5期42-42,46,共2页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郑成思先生于我既是良师更是挚友。与郑先生交往之前,我和大多数无缘亲炙先生风范的人一样,初初知道郑先生的名讳,并不是说郑先生的知名度不高,而是由于我初涉社会,对他的了...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郑成思先生于我既是良师更是挚友。与郑先生交往之前,我和大多数无缘亲炙先生风范的人一样,初初知道郑先生的名讳,并不是说郑先生的知名度不高,而是由于我初涉社会,对他的了解都是在他著作的字里行间逐渐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法律 郑成思 专利代理
原文传递
《法学研究》1986年(总第42—47期)总目录
7
《法学研究》 1986年第6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法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王家福 民法通则 郑成思 《法学研究》 犯罪构成理论 检索工具 目录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入典”的思考
8
作者 邱淑妙 《法治论坛》 2016年第2期362-369,共8页
2002年12月23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以下简称《民法(草案)》)进行了审议,标志着我国第四次编纂民法典的序幕正式拉开。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引发了人们的热烈关注,其中知识产权制度与民法典... 2002年12月23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以下简称《民法(草案)》)进行了审议,标志着我国第四次编纂民法典的序幕正式拉开。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引发了人们的热烈关注,其中知识产权制度与民法典的关系问题也得到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客体 单行法 吴汉东 梅夏英 一般性规定 人格利益 郑成思 立法体系 编排形式 徐国栋
原文传递
是制订“物权法”还是制订“财产法”?——郑成思教授的建议引发的思考
9
作者 梁慧星 《私法》 2003年第1期1-54,共54页
民法法典化过程中是制订'物权法'还是'财产法'的问题,郑成思教授刊发了三篇文章论述。针对郑成思教授的有关论述,文章进行了相反的论证和批判,提出以下的观点:(一)我国民法学者一直以民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认识... 民法法典化过程中是制订'物权法'还是'财产法'的问题,郑成思教授刊发了三篇文章论述。针对郑成思教授的有关论述,文章进行了相反的论证和批判,提出以下的观点:(一)我国民法学者一直以民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认识基础,并未认为民法是调节人与物的关系的观点;(二)在物权的本质问题上,我国大陆民法学者没有认为它是一种人对物的关系;(三)国外民法典立法成例有三编制、四编制、五编制、六编制、七编制、九编制和十编制等,远非仅有法国民法典的三编制,将民法典归纳为三个部分(即人、财产权和债权)也并非更加合理和科学;(四)财产、财产权和财产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和区分,债权可以属于广义上的财产权;(五)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制订取决于各自的法律传统和学术背景,与历史唯物主义无关;(六)法国民法典没有采用物权概念是受到当时法学发展程度的限制,现在的法国民法理论已广泛采纳物权概念和体系;(七)人类社会的生活以有形财产为基础,但也并不排除无形财产在当今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制订中的物权法并不是旨在制订一部调整一切财产关系的基本法,而只是以调整有形财产归属关系为主的基本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成思 物权法 财产法 立法模式 批判
原文传递
法律护航 知识产权力促自主创新
10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6年第4期33-34,共2页
[郑成思:知识产权保护更要保护源] 知识产权界的领军人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郑成思说,在我们以现有的由发达国家决定框架的"知识产权"为基础,制定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时,切不可忽视一大部分尚... [郑成思:知识产权保护更要保护源] 知识产权界的领军人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郑成思说,在我们以现有的由发达国家决定框架的"知识产权"为基础,制定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时,切不可忽视一大部分尚未列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内的信息财产.因为这些恰恰是我国的长项.我们应在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的同时,把生物多样化、传统知识纳入知识产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知识产权保护 权力 知识产权战略 郑成思 国际知识产权 生物多样化 中国社会 研究中心 信息财产 人大代表 保护框架 发达国家 地理标志 科学院 人物 基础
下载PDF
创刊序言节录
11
《网络法律评论》 2005年第1期6-7,共2页
在中国,开网络法律课程,出版网络法方面的系列论文集,有必要,而且有益处。这有助于唤起学术界及立法界对这方面的注意。实际上司法界已早就不得不注意了。如果我国学术界、立法界再不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落后。不仅是必然落... 在中国,开网络法律课程,出版网络法方面的系列论文集,有必要,而且有益处。这有助于唤起学术界及立法界对这方面的注意。实际上司法界已早就不得不注意了。如果我国学术界、立法界再不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落后。不仅是必然落在发达国家后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界 法律课程 版权问题 郑成思 王选 中国法学界 法学理论 法律评论 电子签章 法律问题研究
原文传递
徐家力:从好律师到专业管理者的转变
12
作者 李云虹 《法律与生活》 2021年第4期26-29,共4页
熟悉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徐家力的人都知道,他身上的标签不仅繁多,而且相当炫目:北大学子,师从著名法学家郑成思教授,并成为首位知识产权博士后,建立首家全部由法学硕士组成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律师事务所 法学硕士 知识产权 合作制 北大学子 郑成思 博士后 合伙人
原文传递
万众呼唤的郑成思
13
作者 王正发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7年第10期21-22,共2页
2006年9月11日清晨,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春田在电话中沉重地告诉我郑成思去世的消息时,我心里深感悲痛。
关键词 郑成思 著作等身 知识产权 智力成果权 财产权 柯尼希 译法 稿费 稿酬 商标法 商法
下载PDF
对知识产权的传播学解读
14
作者 程德安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7年第2期81-83,共3页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说是以特定智力创造成果为客体的排他权、对世权。智力创造成果本质上是优化...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说是以特定智力创造成果为客体的排他权、对世权。智力创造成果本质上是优化的信息,因此知识产权构成信息产权的核心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基本概念 郑成思 商标公告 施拉姆 智力成果权 财产权 专利文献 知识产权法 民法 传播学 沟通学
下载PDF
序言节录
15
《网络法律评论》 2011年第1期7-8,共2页
在中国,开网络法律课程,出版网络法方面的系列论文集,有必要,而且有益处。这有助于唤起学术界及立法界对这方面的注意。实际上司法界已早就不得不注意了。如果我国学术界、立法界再不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落后。不仅是必然落... 在中国,开网络法律课程,出版网络法方面的系列论文集,有必要,而且有益处。这有助于唤起学术界及立法界对这方面的注意。实际上司法界已早就不得不注意了。如果我国学术界、立法界再不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落后。不仅是必然落在发达国家后面,还可能落在经济实力本来不及我们的发展中国家后面。正如北大的王选教授说过的:我们可能会错过一个时机,但我们不应错过一个时代(大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界 法律课程 王选 法律评论 法律人才 中国法学界 郑成思 电子签章 交叉学科 虚拟世界
原文传递
从郑成思案看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国瑞 张辉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4,共2页
2004年1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郑成思等七位知识产权法学专家诉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书生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在《法制日报》上公开致歉,并赔偿7位专家经济损失及其他费用共21万余元。至... 2004年1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郑成思等七位知识产权法学专家诉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书生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在《法制日报》上公开致歉,并赔偿7位专家经济损失及其他费用共21万余元。至此,一度沸沸扬扬的权威专家对垒数字产业领袖的著作权之诉暂时告一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成思 数字图书馆 著作权 侵权行为
原文传递
文化市场也要打击“假冒伪劣”
17
作者 玉树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3年第8期49-49,共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郑成思著文呼吁,文化市场也要打击“假冒伪劣”。文中指出,近年,有一部分国家正式批准出版单位,以合法书号,合法出版途径,出版了一批赢利较高的“全书”、“大全”、“辞典”、“手册”等汇编型图书,大量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郑成思著文呼吁,文化市场也要打击“假冒伪劣”。文中指出,近年,有一部分国家正式批准出版单位,以合法书号,合法出版途径,出版了一批赢利较高的“全书”、“大全”、“辞典”、“手册”等汇编型图书,大量抄袭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甚至抄袭他人已过时的作品,找人写序捧为“最新成果”,欺骗读者,形成一批文化市场的假冒伪劣作品。综合抄袭后形成的“全书”、“大全”等不仅出书容易,售价也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单位 郑成思 法学所 出版行政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中 抄袭者 版权管理 民族道德 处罚权
下载PDF
郑成思教授来我院讲学
18
作者 佚名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26-126,共1页
近日,著名知识产权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郑成思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做了《国际知识产权制的走向及我们的选择》专题报告。院学报、图书馆、科研处、法律系、宣传部的负责人及有关老师、法律系部分学生及其他各系师生... 近日,著名知识产权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郑成思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做了《国际知识产权制的走向及我们的选择》专题报告。院学报、图书馆、科研处、法律系、宣传部的负责人及有关老师、法律系部分学生及其他各系师生约270多人聆听了郑教授的报告。郑成思教授立足国际,运用大量的案例,介绍了世界知识产权制的走向及其重要性,特别强调了知识产权法作为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成思 中国 知识产权制度 民法 民族品牌
下载PDF
MIP杂志评选出50位最具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人物
19
《WTO经济导刊》 2004年第9期76-76,共1页
7月20日,国际上有很高权威性的英国《知识产权》杂志,刊登了该杂志评出的世界上最有影响的50位知识产权人物。
关键词 MIP杂志 《知识产权》杂志 英国 知识产权人物 吴仪 蒋志培 王景川 郑成思
下载PDF
《中国法学丛书》即将出版
20
作者 郑平 《法学研究》 1988年第2期71-,共1页
为了帮助国内外广大读者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建设成就,普及有关我国的法律和法学知识,四川人民出版社特地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副研究员及有关的法学专家编写了《中国法学丛书》。该丛书主要以中等文化水平的政法业部... 为了帮助国内外广大读者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建设成就,普及有关我国的法律和法学知识,四川人民出版社特地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副研究员及有关的法学专家编写了《中国法学丛书》。该丛书主要以中等文化水平的政法业部门的干部、政法院校学生和法学研究工作为对象。包括《法律基本理论》(吴大英)、《宪法》(王叔文)、《行政法》(罗耀培)、《民法》(梁慧星)、《民事诉讼法》(程延陵)、《刑法》(陈宝树)、《刑事诉讼法》(徐益初)、《知识产权法》(郑成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 法学知识 民事诉讼法 郑成思 政法院校 徐益 法制建设 四川人民出版社 梁慧星 王叔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