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衡话语权:公共政策合法性的保障——从“郎顾之争”看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4
1
作者 罗辉 江红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6-99,共4页
由"郎顾之争"所引发的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将公共政策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显现出来。"郎顾之争"首先表现为话语权问题,而话语权与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分配社会利益的公共政策,其制定过程中正常的利益诉求以及... 由"郎顾之争"所引发的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将公共政策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显现出来。"郎顾之争"首先表现为话语权问题,而话语权与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分配社会利益的公共政策,其制定过程中正常的利益诉求以及合理的目标直接决定了政策的合法性。最后本文对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话语权 利益 效率 公平
下载PDF
从“郎顾之争”到“中国问题”——一个法律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贵忠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40,共5页
“郎顾之争”反映了在经济改革中广泛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和实质合法性危机、形式合法性危机 ,“中国问题”则对古典的法律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提出挑战。问题不同 ,实质是相通的 ,就是如何处理法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何处理经济改革与法... “郎顾之争”反映了在经济改革中广泛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和实质合法性危机、形式合法性危机 ,“中国问题”则对古典的法律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提出挑战。问题不同 ,实质是相通的 ,就是如何处理法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何处理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之间存在的冲突。“不完备法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问题” 合法性危机 不完备法律理论
下载PDF
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的冲突——评“郎顾之争”的法理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贵忠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郎顾之争”虽然是在经济学家中展开 ,但也反映出深刻的法理学上的问题。在经济改革中广泛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和实质合法性危机、形式合法性危机 。
关键词 正当性 形式合法性 实质合法性
下载PDF
法学界的“郎顾之争”——《物权法》“叫停”的背后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娟 鲁楠 《法律与生活》 2006年第2期30-32,共3页
更明白地说,《物权法(草案)》的被通过,至少又被推迟了一年。这就意味着,2006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它不会被提交表决了。
关键词 神圣不可侵犯 全国人大会议 民法通则 王利明 巩献田 尹田 个人财产 杨立新 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目标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迟 《上海企业》 2011年第8期62-64,共3页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国有企业的话题又再度升温,某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去除各种补贴等收入,2001年至2008年问,国有企业整体上是处在亏损的状态。其实,在30余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中,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辩论也一直相伴相随,不绝于...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国有企业的话题又再度升温,某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去除各种补贴等收入,2001年至2008年问,国有企业整体上是处在亏损的状态。其实,在30余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中,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辩论也一直相伴相随,不绝于耳。其中以2004年的“郎顾之争”及2008年以来关于“国进民退”辩论最为引人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目标 2008年 2001年 改革历程 辩论 收入
原文传递
聚焦风声中“国进民退” 被引量:1
6
作者 任达轩 《北京教育(德育)》 2010年第2期7-9,42,共4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中国经济崛起的版图中,国有企业的身影似乎始终呈现着逐渐淡化的趋势。在社会公共话题的讨论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直是暴风雨般急剧开展的国退民进。"郎顾之争"、&qu...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中国经济崛起的版图中,国有企业的身影似乎始终呈现着逐渐淡化的趋势。在社会公共话题的讨论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直是暴风雨般急剧开展的国退民进。"郎顾之争"、"国有资产权贵私有化"等,关于国退民进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公正缺失等问题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退民进 国有企业 中国经济崛起 企业竞 公共话题 融资过程 融资优势 企业扩张 利润上
原文传递
“郎顾之争”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7
作者 焦斌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8,共4页
“郎顾之争”的实质在于人力资本是否应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事实上,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社会发展阶段、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所在行业性质、企业类型、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条件。“郎顾之争”所争的是对这些条... “郎顾之争”的实质在于人力资本是否应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事实上,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社会发展阶段、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所在行业性质、企业类型、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条件。“郎顾之争”所争的是对这些条件的判断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益分配 条件
下载PDF
国企改革:经济学家的困扰与抉择
8
作者 刘开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共3页
近来发生的"郎顾之争"和"郎张之争",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的确,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进行国企产权改革,这是长期困惑我们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关键词 国有资产 流失 国退民进 产权改革
下载PDF
郎顾之争:糟糕的危机公关
9
《现代营销(下)》 2006年第9期26-28,共3页
2004年,顾雏军被笼罩在是非不断的口水战当中。他在疲于应付之际,连连感叹“流年不利”,对记者诉苦“要买本《易经】好好研究研究”。顾雏军是自我解嘲还是真的买了《易经》去研究?这并不重要。在笔者看来,作为顾雏军的心里话。
关键词 危机公关 流年不利 科龙 咸平 自我解嘲 国退民进 门户网 柯尔 律师函
下载PDF
环球笔记
10
《天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9-204,共6页
国外媒体关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提法主要来自外国媒体,"中国模式"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也源自西方世界的关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越来越显现,国外关于"中国模式"
关键词 美国路径 资本主义模式 美军士兵 变形金刚 新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并购狂人严介和
11
作者 杜博奇 《资本市场》 2015年第11期80-99,共20页
严介和,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现任苏商集团董事局主席、太平洋商学院院长。严介和创建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多个总承包一级资质及若干专业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跻身中国大企业集团1000强前50强。严介和创建了中国打包重组模... 严介和,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现任苏商集团董事局主席、太平洋商学院院长。严介和创建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多个总承包一级资质及若干专业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跻身中国大企业集团1000强前50强。严介和创建了中国打包重组模式,并被誉为"中国BT模式鼻祖"。严介和一手创办了中国最大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太平洋建设集团,他在2004~2005年一年时间内财富增加了115亿元,以125亿元身家跻身2005年胡润富豪榜第二名,"黑马富豪"的他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又备受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介和 太平洋建设集团 一级资质 富豪榜 董事局主席 胡润 商学院院长 工程公司 二名
原文传递
和作者的对话
12
作者 张述刚 《现代营销(下)》 2006年第9期40-41,共2页
2005年7月29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声名赫赫的资本运作高手顾雏军在北京首都机场被公安部门采取强制措施。今年,中国证监会对他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发端于2004年8月“郎顾之争”的国企产权改革辩论,被一度抬升至中国改... 2005年7月29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声名赫赫的资本运作高手顾雏军在北京首都机场被公安部门采取强制措施。今年,中国证监会对他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发端于2004年8月“郎顾之争”的国企产权改革辩论,被一度抬升至中国改革路线之争。随着对辩论的主角——顾雏军案的进一步宣判,这场有关“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公案终于拨云见目。2006年7月16日,记者从中国证监会获悉,科龙电器原董事长顾雏军已被给予警告、处以30万元罚款,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科龙变局》的作者正是以局内人的身份深入剖析了顾氏科龙在2005年发生的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龙 中国证监会 北京首都机场 国退民进 声名赫赫 追究刑事责任 康拜恩 改革路线 海信
下载PDF
国企改制:在热战中冷思考
13
作者 晓舟 《时代潮》 2004年第24期17-19,共3页
当2004年即将逝去时,国有经济留给我们的不仅有中国某些垄断行业挺进世界 500 强的荣耀,也不仅有东北国有企业的改革曙光,一个更厚重的身影就是以“郎顾之争”为标志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讨论,这是一个至今都没有定论的大讨论,然而它却... 当2004年即将逝去时,国有经济留给我们的不仅有中国某些垄断行业挺进世界 500 强的荣耀,也不仅有东北国有企业的改革曙光,一个更厚重的身影就是以“郎顾之争”为标志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讨论,这是一个至今都没有定论的大讨论,然而它却为我们敲响了国有资产保护的警钟,这是中国式经济转轨中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咸平 国有资产流失 红狮 国企改革 社会事件 张文魁 管理层收购 银行债务
下载PDF
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的冲突——评“郎顾之争”的法理问题
14
作者 何贵忠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7-139,共3页
“郎顾之争”虽然是在经济学家中展开,但也反映出深刻的法理学上的问题。本文先阐述了“郎顾之争”中反映出的在经济改革中广泛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和实质合法性危机、形式合法性危机,然后总结并在法理上分析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的冲突。
关键词 正当性 形式合法性 实质合法性
下载PDF
深化改革 完善功能——论国有企业目标模式的建立
15
作者 胡迟 《中国中小企业》 2011年第6期34-37,共4页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同有企业的话题又再度升温,媒体上也不断爆出各种新闻来延续该话题的讨论。特别是今年“两会”期间某政协委员的观点更是把该讨论推向了高潮。该政协委员根据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如果去除各种补贴等收入,2001年至2...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同有企业的话题又再度升温,媒体上也不断爆出各种新闻来延续该话题的讨论。特别是今年“两会”期间某政协委员的观点更是把该讨论推向了高潮。该政协委员根据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如果去除各种补贴等收入,2001年至2008年间,围有企业整体上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其实,在30余年的罔有企业改革历程中,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辩论也一直相伴相随,不绝于耳。其中以2004年的“郎顾之争”及2008年以来关于“圈进民退”辩论最为引人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目标 改革历程 完善功能 2008年 政协委员 2001年
下载PDF
论物权法的性质及其地位
16
作者 王启珊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39-41,49,共4页
《物权法》自公开征求意见时起,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有人认为,这部草案的基本原则违背宪法,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是一部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随着《物权法》的颁布,争议声虽渐小但余音无穷。笔者认为,物权法是一部充分体... 《物权法》自公开征求意见时起,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有人认为,这部草案的基本原则违背宪法,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是一部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随着《物权法》的颁布,争议声虽渐小但余音无穷。笔者认为,物权法是一部充分体现平等保护原则,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法律。在物权法即将施行之际,深入宣传和深刻理解《物权法》的精神实质和地位作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 平等保护原则 社会和谐
下载PDF
郎顾之争:重回原点的法律意义
17
作者 刘燕 《金融法苑》 CSSCI 2016年第2期3-13,共11页
郎顾之争涉及的诸多议题可分为个案、问题与主义三个层次。个案层面涉及顾氏并购策略,特别是公司重组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层面包括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家信托责任、国退民进等。针对上述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背后是不同的价值倾向,如'... 郎顾之争涉及的诸多议题可分为个案、问题与主义三个层次。个案层面涉及顾氏并购策略,特别是公司重组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层面包括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家信托责任、国退民进等。针对上述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背后是不同的价值倾向,如'新自由主义'或'新威权主义'。法律适用于个案层面,其对事实的认定本应构成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对郎氏指控的分析表明,无论是'七板斧'还是'洗个大澡'都未完成法律所要求的证明过程,且与国有资产流失无涉。从法律视角复盘郎顾之争,不仅展示了当下中国式辩论的荒诞,也拷问法律在社会变革特别是国企改革中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板斧 洗个大澡 国退民进
原文传递
财富集中与中国经济改革——对“郎顾”之争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晓鹏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最近,素有“民企杀手”之称的郎咸平教授通过对大量数据的举证,公开地指责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进而指出在中国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有必要停止目前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以此为起点,一场关于产... 最近,素有“民企杀手”之称的郎咸平教授通过对大量数据的举证,公开地指责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进而指出在中国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有必要停止目前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以此为起点,一场关于产权改革的大讨论如火如荼的开始了。本文认为,郎顾”之争不仅仅是对中国国企改革负面效应的思考,也不仅仅是对自由主义学派“杀贫济富”改革理念的抨击,更是对中国26年改革历程的重新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集中 经济改革 反思
下载PDF
善待民营企业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晓力 《中国经济报告》 2014年第4期46-46,共1页
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和红线,依法保护民企财产,是民营企业家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基本保障30多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无论从历史还是未来看,它都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源... 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和红线,依法保护民企财产,是民营企业家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基本保障30多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无论从历史还是未来看,它都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源泉。当年的"郎顾之争"由个人恩怨发展成了经济学界和法学界都极为关注的,关于中国发展路径的大讨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郎顾之争"以及之后的顾雏军入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恩怨 科龙 中国经济史 金娃娃 有错必纠 不安全感 司法案件 咸平 海信
下载PDF
股权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正平 《管理观察》 2005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上市公司治理 股权集中度 绝对控股地位 公司运作 上市流通 市场资源配置 市盈率 关联方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