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的邻点强可区别的Ⅵ-全染色 被引量:8
1
作者 程辉 谢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01,共5页
提出了图的邻点强可区别的Ⅵ-全染色的概念,即:AST-Ⅵ-染色,并讨论了它的基本性质及路、圈、完全二部图、完全图、树、3-正则图的邻点强可区别的Ⅵ-全色数.
关键词 强边染色 强可区别染色 强可区别-染色
下载PDF
冠图S_n○P_m和S_n○C_m的邻点强可区别的Ⅵ-全染色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秀丽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研究了两类冠图SnoPm和SnoCm的邻点强可区别的Ⅵ-全染色.根据冠图的结构特征,构造了一个从集合V(G)∪E(G)到色集合{1,2,…,k}的函数,给出了一种染色方案,得到了它们的邻点强可区别的Ⅵ-全色数.
关键词 区别染色 强可区别-染色 强可区别-色数 冠图
原文传递
图的邻点强可区别的EI-全染色 被引量:4
3
作者 程辉 王志勇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2,共5页
提出了图的邻点强可区别的EI-全染色的概念,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得到了路,扇,轮,圈,完全二部图,完全图,树,Petersen图的邻点强可区别的EI-全色数。
关键词 区别染色 强可区别染色 强可区别EI-染色
原文传递
齿轮图的邻点强可区别的全染色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东翰 李超 《江西科学》 2014年第4期493-494,500,共3页
利用穷举法和组合分析法讨论了齿轮图Wn(n≥3且n≠4)的邻点强可区别的全染色,通过构造具体染色得到了齿轮图Wn(n≥3且n≠4)的邻点强可区别的全色数。
关键词 齿轮图 强可区别染色 强可区别色数
下载PDF
一类P_m×C_n图的邻点强可区别全染色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旭卫 马刚 马少仙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4-26,共3页
图的一个正常的全染色满足相邻点的点及其关联边染色的色集不同时,称为邻点强可区别全染色,其所用最少染色数称为邻点强可区别全色数。经证明得到了一类积图Pm×Cn的邻点强可区别色数。
关键词 积图 强可区别染色 强可区别色数
下载PDF
D(p_n)图的邻点强可区别全染色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旭卫 马少仙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4-25,共2页
设f为用k色时G的正常全染色法,对任意的边uv∈E(G),其端点的色集合满足C(u)≠C(v),其中C(u)={f(u)}∪{f(v)|uv∈E(G)}∪{f(uv)|uv∈E(G)},则称f是G的k邻点强可区别的全染色法(简记作k-AVSDTC),且称ast(G)=min{k|G的所有k-AVSDTC}为G的... 设f为用k色时G的正常全染色法,对任意的边uv∈E(G),其端点的色集合满足C(u)≠C(v),其中C(u)={f(u)}∪{f(v)|uv∈E(G)}∪{f(uv)|uv∈E(G)},则称f是G的k邻点强可区别的全染色法(简记作k-AVSDTC),且称ast(G)=min{k|G的所有k-AVSDTC}为G的邻点强可区别全色数.本文得到D(pn)图的邻点强可区别全色数,其中pn为n阶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图 强可区别染色 强可区别色数
下载PDF
蛛形图的D(2)-点强可区别的全染色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粉红 《河南科学》 2015年第11期1894-1896,共3页
通过分析蛛形图的结构和计算它的组合度,利用穷举法和组合分析法研究了蛛形图的D(2)-点强可区别的全染色.通过构造具体染色,得到了蛛形图的D(2)-点强可区别的全色数.
关键词 蛛形图 染色 D(2)-强可区别染色
下载PDF
图的D(b)-点强可区别的全染色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东翰 李超 赵健 《河南科学》 2014年第11期2221-2223,共3页
提出了图的D(b)-点强可区别的全染色的概念并给出了几个基本定理,通过穷举法和组合分析法研究了b=2时,路图的具体染色,最后提出了一个猜想.
关键词 染色 D(b)-强可区别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