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邹学熹运用鼻渊方治疗慢性鼻窦炎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佳衡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1期2098-2099,共2页
邹学熹治疗慢性鼻窦炎从"脓毒"入手,采用清热解毒、消痈排脓、通窍止痛的治疗方法,以鼻渊方为基本方,取得佳效。
关键词 鼻渊方 慢性鼻窦炎
下载PDF
邹学熹教授运用虫类药物的治疗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余贤武 《中国农村医学》 1996年第3期60-61,共2页
邹学熹教授运用虫类药物的治疗经验余贤武610075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药专家邹学熹简介邹学熹系四川新都县人。自幼随名医廖德明习医,50年代跟蔡福裔学易学。1956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学习,1962年毕业留校任教... 邹学熹教授运用虫类药物的治疗经验余贤武610075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药专家邹学熹简介邹学熹系四川新都县人。自幼随名医廖德明习医,50年代跟蔡福裔学易学。1956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学习,196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6年被国家教委和教育工会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午蹈病 癫痫 虫类药物 昆虫药
下载PDF
邹学熹教授治疗疑难病验案 被引量:1
3
作者 佘贤武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共2页
邹学熹教授是于1991年被国家两部一局认定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治疗疑难病方面疗效卓著,他以疏肝理气、调和脾胃为主,治疗肝癌术后剧烈疼痛,止痛迅速;以扶阳固表,益阴敛汗为大法,治疗漏汗... 邹学熹教授是于1991年被国家两部一局认定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治疗疑难病方面疗效卓著,他以疏肝理气、调和脾胃为主,治疗肝癌术后剧烈疼痛,止痛迅速;以扶阳固表,益阴敛汗为大法,治疗漏汗证,获取神效;以分利水湿、涩肠止泻为治则,治疗暴泻证,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术后剧痛 漏汗证 暴泻证 辨治
下载PDF
邹学熹教授治疗肝脾肿大的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佘贤武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2-23,21,共3页
将邹学熹教授治疗肝脾肿大的经验归纳为5条。即:调理气机,用四逆散加青皮、合欢皮;活血化瘀,用自制“软肝散”;清泄痰热,用温胆汤加莱菔子、山楂;温阳利水,用真武汤加赤小豆、猪苓、苡仁;健运脾胃,早期患者用逐邪方加砂仁、白蔻仁,后期... 将邹学熹教授治疗肝脾肿大的经验归纳为5条。即:调理气机,用四逆散加青皮、合欢皮;活血化瘀,用自制“软肝散”;清泄痰热,用温胆汤加莱菔子、山楂;温阳利水,用真武汤加赤小豆、猪苓、苡仁;健运脾胃,早期患者用逐邪方加砂仁、白蔻仁,后期用参苓白术散收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家 肝肿大 脾肿大
下载PDF
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 被引量:1
5
作者 佘贤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28-30,共3页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医易学家邹学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对《伤寒论》的命名以及六经的由来及其排列次序的独特认识 ,认为《伤寒论》是仲景以自然界的六气“寒”为起点命名的 ,六经学说则是《内经》根据易经阴阳之理、六爻之论提...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医易学家邹学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对《伤寒论》的命名以及六经的由来及其排列次序的独特认识 ,认为《伤寒论》是仲景以自然界的六气“寒”为起点命名的 ,六经学说则是《内经》根据易经阴阳之理、六爻之论提出来的 ,其排列次序是以阐明伤寒传变规律予以确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
下载PDF
邹学熹教授《中医五脏病学》学术特点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佘贤武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3-16,共4页
对邹学熹教授所著《中医五脏病学》一书的学术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读书继承发展了前人以五脏为核心的辨证论治理论。其中,始终坚持以五行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是该书的主要特点。此外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临床实用性,也是该书受到国内... 对邹学熹教授所著《中医五脏病学》一书的学术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读书继承发展了前人以五脏为核心的辨证论治理论。其中,始终坚持以五行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是该书的主要特点。此外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临床实用性,也是该书受到国内、外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五脏病
下载PDF
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金匮理论的汇通
7
作者 佘贤武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2,共3页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医易学家邹学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阐明了《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之先后的真实含义和十七句之争;认为研究疾病在首先探明发病原因的同时,辨清病理传变的先后关系并确立复杂病证治疗步骤之先...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医易学家邹学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阐明了《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之先后的真实含义和十七句之争;认为研究疾病在首先探明发病原因的同时,辨清病理传变的先后关系并确立复杂病证治疗步骤之先后,是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关键。十七句中的"伤"字并非指伤害,而是制约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理论汇通
下载PDF
邹学熹教授论镇、涩法及其运用
8
作者 佘贤武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共3页
探讨了镇、涩法的理论渊源及其运用,提出了中医治疗大法只有在八法的基础上加入镇、涩两法合为十法,才能将中医的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治疗大法 涩法
下载PDF
邹学熹教授论太极含三为一法与《内经》
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1-2,7,共3页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邹学熹教授运用辩证法观点和唯物主义思想对《易经》太极图式原理在《内经》中运用的认识,认为《内经》融会了易学的太极含三为一法于其阴阳五行学说中,并落实在人体的脏腑经络实质上;并依据太极图式原理解...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邹学熹教授运用辩证法观点和唯物主义思想对《易经》太极图式原理在《内经》中运用的认识,认为《内经》融会了易学的太极含三为一法于其阴阳五行学说中,并落实在人体的脏腑经络实质上;并依据太极图式原理解释了中医“左肝右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太极 中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