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泽雨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4,共7页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作为系统而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作为系统而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结晶。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理论
资本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国两制”
“三步走”战略
原文传递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产生及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闵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一国两制”
毛泽东思想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
新构想
体制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研究综述
3
作者
韩同友
《北京党史》
2002年第5期24-26,共3页
多年来,学术界对邓小平思维方式的研究是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研究,又是邓小平思维方式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有关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研究的论文约有70篇,学者们主要围绕邓小...
多年来,学术界对邓小平思维方式的研究是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研究,又是邓小平思维方式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有关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研究的论文约有70篇,学者们主要围绕邓小平创造性(或创新性)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产生原因、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系以及对现实启示与巨大影响等方面作了探讨。本文试就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研究的情况加以扼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方式
邓小平
理论
创新
思维模式
创造性思维方法
研究综述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对
邓小平
主要特征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原文传递
论邓小平创新精神的认识论基础
4
作者
曹志刚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理论中的许多东西,在“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是“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的”,它是邓小平用“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认识论基础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社会主义实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邓小平
同志
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
“特色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5
作者
肖荣峰
谭焱玺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4-67,共4页
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肖荣峰,谭焱玺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苏联也随之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了低谷。然而,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却取得了当今世界最为重大的发展。因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马克思...
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肖荣峰,谭焱玺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苏联也随之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了低谷。然而,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却取得了当今世界最为重大的发展。因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灵活自如地运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解放思想
改革和建设
华民族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创新
与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哲学断想
6
作者
曹志刚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实际出发
历史唯物主义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理论联系实际
开拓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创新精神浅论
7
作者
王亚琴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7,共3页
洋溢着创新精神的邓小平理论,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产生的契机、内容和现实意义研究邓小平创新精神,对于在新时期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才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产生奈件
内容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只有创新 才有发展
8
作者
张海赴
邵洪兴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理论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马克思主义者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创造性
人类社会发展
解放思想
不竭动力
勇于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干部的公证、宽容、创新、有效
9
作者
李灿华
《党政干部论坛》
1998年第5期33-34,共2页
干部的素质,用八个字概括,这就是公正、宽容、创新、有效。公正宽容是谈“德”,创新有效是谈“才”。 公正。公正就是公道正派。有一所大学的领导调任省委组织部长,临行前,一位老师,也是他的一个好朋友送他两句话:“正派公道用人,用正...
干部的素质,用八个字概括,这就是公正、宽容、创新、有效。公正宽容是谈“德”,创新有效是谈“才”。 公正。公正就是公道正派。有一所大学的领导调任省委组织部长,临行前,一位老师,也是他的一个好朋友送他两句话:“正派公道用人,用正派公道人。”这两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公道正派”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用这四个字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处理一个案子,解决一个问题,提拔一个干部,招聘一名职员等等,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处在亲与非亲之间能否做到公道正派呢?在权与法之间,是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呢?在现实生活中,任人唯亲,以权代法的现象并不少见。做到公道,必须以党的利益、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大凡搞阴谋诡计,排除异己,打击报复,贪污腐化,唯利是图的人是谈不上公道正派的。只有立身惟正,清介自守的人,才能不徇私情,不避亲故,秉公执法。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刚正不阿的气节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道正派
领导干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公证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现实生活
三次历史性巨变
邓小平
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10
作者
张瑞昆
李湘军
《前沿》
1998年第12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社会主义观念
社会主义本质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发展生产力
毛泽东思想
对外开放
资本主义
阶级斗争为纲
原文传递
对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馆长素质的思考
11
作者
周坚
《理论学习与探索》
1999年第6期84-85,共2页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馆长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看对图书馆馆长素质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与繁荣直接依赖于智力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和信息在社...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馆长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看对图书馆馆长素质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与繁荣直接依赖于智力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和信息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图书馆馆长
图书馆管理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图书馆事业
新时期
选拔和培养
科研工作
领导艺术
馆长素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12
作者
明中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Z1期16-16,共1页
邓小平创新精神主要贯穿、渗透和体现在他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 1、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邓小平不仅坚决否定“两个凡是”和支持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坚决反对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郑重提出:我们必须...
邓小平创新精神主要贯穿、渗透和体现在他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 1、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邓小平不仅坚决否定“两个凡是”和支持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坚决反对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后来,邓小平又提出了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把“否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对旧的事物,采取实事求是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抛”、“扬”结合。 2、从经典结论中发展新认识的睿智。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一大特点是根据形势的发展拓展已有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列主义所做出的一个至今讲来依然正确的结论。邓小平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主要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新构想
市场经济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两个凡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小平创新精神与创造性实践
13
作者
谭东升
《江南论坛》
1998年第9期12-12,共1页
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五大做出历史性决策,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在继承中敢于突破,即坚持解放思想、实...
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五大做出历史性决策,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在继承中敢于突破,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问题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实践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邓小平
理论
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思想解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谈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性
14
作者
陈修敏
《唯实》
CSSCI
1997年第Z1期66-66,共1页
费尔巴哈有句名言:“创造者的光辉,只是建立在他的创造品上”,邓小平和他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所闪现的正是这种创造性思想的光辉.对此,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十分钦佩地赞叹说:“我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看,‘一国两制’是最富天才的创...
费尔巴哈有句名言:“创造者的光辉,只是建立在他的创造品上”,邓小平和他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所闪现的正是这种创造性思想的光辉.对此,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十分钦佩地赞叹说:“我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看,‘一国两制’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种构想看起来是简单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邓小平
“一国两制”
科学构想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费尔巴哈
创造性思想
撒切尔夫人
民族统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创新思想的重要特征
15
作者
郑伯梁
《新湘评论》
1995年第4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思想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
社会主义本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泽雨
机构
中共上海海运学院委员会宣传部
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4,共7页
文摘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作为系统而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结晶。党...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理论
资本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国两制”
“三步走”战略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产生及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闵娟
机构
河南省<党史博览>杂志社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一国两制”
毛泽东思想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
新构想
体制改革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研究综述
3
作者
韩同友
机构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
出处
《北京党史》
2002年第5期24-26,共3页
文摘
多年来,学术界对邓小平思维方式的研究是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研究,又是邓小平思维方式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有关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研究的论文约有70篇,学者们主要围绕邓小平创造性(或创新性)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产生原因、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系以及对现实启示与巨大影响等方面作了探讨。本文试就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研究的情况加以扼要综述。
关键词
邓小平
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方式
邓小平
理论
创新
思维模式
创造性思维方法
研究综述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对
邓小平
主要特征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分类号
B804.6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邓小平创新精神的认识论基础
4
作者
曹志刚
出处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文摘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理论中的许多东西,在“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是“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的”,它是邓小平用“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认识论基础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社会主义实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邓小平
同志
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
“特色理论”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5
作者
肖荣峰
谭焱玺
机构
成都军区后勤部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4-67,共4页
文摘
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肖荣峰,谭焱玺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苏联也随之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了低谷。然而,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却取得了当今世界最为重大的发展。因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灵活自如地运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解放思想
改革和建设
华民族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创新
与发展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哲学断想
6
作者
曹志刚
机构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实际出发
历史唯物主义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理论联系实际
开拓
创新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创新精神浅论
7
作者
王亚琴
机构
吕梁教育学院
出处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7,共3页
文摘
洋溢着创新精神的邓小平理论,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产生的契机、内容和现实意义研究邓小平创新精神,对于在新时期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才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产生奈件
内容
现实意义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只有创新 才有发展
8
作者
张海赴
邵洪兴
机构
海军政治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理论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马克思主义者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创造性
人类社会发展
解放思想
不竭动力
勇于
创新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干部的公证、宽容、创新、有效
9
作者
李灿华
机构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
出处
《党政干部论坛》
1998年第5期33-34,共2页
文摘
干部的素质,用八个字概括,这就是公正、宽容、创新、有效。公正宽容是谈“德”,创新有效是谈“才”。 公正。公正就是公道正派。有一所大学的领导调任省委组织部长,临行前,一位老师,也是他的一个好朋友送他两句话:“正派公道用人,用正派公道人。”这两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公道正派”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用这四个字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处理一个案子,解决一个问题,提拔一个干部,招聘一名职员等等,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处在亲与非亲之间能否做到公道正派呢?在权与法之间,是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呢?在现实生活中,任人唯亲,以权代法的现象并不少见。做到公道,必须以党的利益、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大凡搞阴谋诡计,排除异己,打击报复,贪污腐化,唯利是图的人是谈不上公道正派的。只有立身惟正,清介自守的人,才能不徇私情,不避亲故,秉公执法。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刚正不阿的气节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
关键词
公道正派
领导干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公证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现实生活
三次历史性巨变
邓小平
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10
作者
张瑞昆
李湘军
机构
中共林西县委党校
出处
《前沿》
1998年第12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社会主义观念
社会主义本质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发展生产力
毛泽东思想
对外开放
资本主义
阶级斗争为纲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馆长素质的思考
11
作者
周坚
机构
济南铁路局党校
出处
《理论学习与探索》
1999年第6期84-85,共2页
文摘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馆长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看对图书馆馆长素质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发展与繁荣直接依赖于智力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和信息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图书馆馆长
图书馆管理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图书馆事业
新时期
选拔和培养
科研工作
领导艺术
馆长素质
分类号
G251.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12
作者
明中
出处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Z1期16-16,共1页
文摘
邓小平创新精神主要贯穿、渗透和体现在他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 1、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邓小平不仅坚决否定“两个凡是”和支持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坚决反对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后来,邓小平又提出了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把“否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对旧的事物,采取实事求是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抛”、“扬”结合。 2、从经典结论中发展新认识的睿智。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一大特点是根据形势的发展拓展已有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列主义所做出的一个至今讲来依然正确的结论。邓小平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主要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新构想
市场经济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两个凡是”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小平创新精神与创造性实践
13
作者
谭东升
机构
武汉市委办公厅
出处
《江南论坛》
1998年第9期12-12,共1页
文摘
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五大做出历史性决策,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在继承中敢于突破,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问题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的时候。
关键词
创造性实践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邓小平
理论
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思想解放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谈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性
14
作者
陈修敏
出处
《唯实》
CSSCI
1997年第Z1期66-66,共1页
文摘
费尔巴哈有句名言:“创造者的光辉,只是建立在他的创造品上”,邓小平和他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所闪现的正是这种创造性思想的光辉.对此,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十分钦佩地赞叹说:“我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看,‘一国两制’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种构想看起来是简单的想法。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邓小平
“一国两制”
科学构想
邓小平
创新
精神
费尔巴哈
创造性思想
撒切尔夫人
民族统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创新思想的重要特征
15
作者
郑伯梁
机构
中共新田县委
出处
《新湘评论》
1995年第4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创新
思想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
的
创新
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
社会主义本质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刘泽雨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4
原文传递
2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产生及特征
闵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方式研究综述
韩同友
《北京党史》
2002
0
原文传递
4
论邓小平创新精神的认识论基础
曹志刚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弘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肖荣峰
谭焱玺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哲学断想
曹志刚
《理论学刊》
CSSCI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邓小平创新精神浅论
王亚琴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只有创新 才有发展
张海赴
邵洪兴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谈干部的公证、宽容、创新、有效
李灿华
《党政干部论坛》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张瑞昆
李湘军
《前沿》
1998
0
原文传递
11
对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馆长素质的思考
周坚
《理论学习与探索》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明中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邓小平创新精神与创造性实践
谭东升
《江南论坛》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谈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性
陈修敏
《唯实》
CSSCI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邓小平创新思想的重要特征
郑伯梁
《新湘评论》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