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牟钟鉴 《文史知识》 1987年第5期15-21,共7页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长生不死 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信仰 古代文化 民族特点 中国的传统 道教传统文化 符篆 《太平经》
原文传递
扶风法门寺佛骨舍利的来龙去脉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绍良 《文史知识》 1987年第11期87-93,129,共8页
西方学术界曾流行一种权威的说法: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思想体系,即万物有灵,宗教和科学的世界观。在中国,似乎并没有真正的宗教时代,在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但这并不等于说... 西方学术界曾流行一种权威的说法: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思想体系,即万物有灵,宗教和科学的世界观。在中国,似乎并没有真正的宗教时代,在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但这并不等于说宗教在我们的文化积淀里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宗教在我们先民的社会生活中就是无足轻重的。恰巧相反,自汉魏以来,儒、释、道三教合一就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宗教不仅对我国传统心态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在文化上的贡献更辉煌灿烂,举世瞩目。因此,不了解宗教的本质及其对各个领域的深刻影响,就不可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透彻的理解。为此,我们曾先后编辑了'佛教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传统文化'两个专号,使广大读者对佛、道二教有基本的了解;也正为此,我们从本期起又开办'宗教与人生'这一栏目,以便广大读者对宗教文化有更广泛、深入的理解,对宗教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骨 舍利塔 道教传统文化 扶风法门寺 三教合一 宝函 道二 碎身舍利 汉魏 僧彻
原文传递
我爱读《文史知识》——为纪念《文史知识》创刊四十周年而作
3
作者 牟钟鉴 《文史知识》 2021年第7期13-14,共2页
我与《文史知识》接触始于1987年。当时该刊编辑部负责人之一胡友鸣先生向我约稿,说是编辑部要组约关于儒、道、佛三家的研究文章,希望我予以支持。由于我对儒家和道家的研究有些积累,我说可以写关于儒、道两家的文章,但对佛学所知不多... 我与《文史知识》接触始于1987年。当时该刊编辑部负责人之一胡友鸣先生向我约稿,说是编辑部要组约关于儒、道、佛三家的研究文章,希望我予以支持。由于我对儒家和道家的研究有些积累,我说可以写关于儒、道两家的文章,但对佛学所知不多,不敢着笔。于是我写了《道教与传统文化》一文,刊载在《文史知识》1987年第5期"道教与传统文化专号"上。该期有道教研究名家任继愈、李养正、卿希泰、钟肇鹏等先生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养正 卿希泰 编辑部负责人 道教研究 任继愈 道教传统文化 儒家和道家 佛学
原文传递
从“文史知识”得到教益
4
作者 乐时鸣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我是传统诗歌的爱好者。从《千家诗》启蒙,就模仿着写诗。我只上过初中,根底太浅,当然写不出稍为像样的东西。参加革命后,一直在军队工作,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倒没有忘掉对诗词的爱好,想把自己的感情与经历用诗词形式记录下来,写了一些... 我是传统诗歌的爱好者。从《千家诗》启蒙,就模仿着写诗。我只上过初中,根底太浅,当然写不出稍为像样的东西。参加革命后,一直在军队工作,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倒没有忘掉对诗词的爱好,想把自己的感情与经历用诗词形式记录下来,写了一些。记得我们几个读过几年书的'小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敌后的残酷斗争环境里,还有兴趣互相唱和。有一次各自背诵一二首诗词,以遣'雅兴',还背诵了好几首李后主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家诗 李后主 文史知识 斗争环境 婉约派 清代诗 年过古稀 明妃曲 少年时代 道教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编后
5
《文史知识》 1987年第5期128-128,共1页
自从去年第十期'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出版以来,编辑部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同志们对'佛教专号'表示了极大的欣赏,同时还希望我们编辑出版'道教专号'。广大读者的要求是合理的。因为儒、释、道三教并称,自古以... 自从去年第十期'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出版以来,编辑部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同志们对'佛教专号'表示了极大的欣赏,同时还希望我们编辑出版'道教专号'。广大读者的要求是合理的。因为儒、释、道三教并称,自古以未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何况道教文化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与我们民族的传统心态和传统思维性格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宗教文化 三教 道教传统文化 《大藏经》 五色斑斓 口耳相传 《道藏》 封建统治者 功法
原文传递
本刊将于今年第五期出版“道教与传统文化专号”
6
《文史知识》 1987年第3期119-119,共1页
本刊于1986年10月编辑'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之后,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来信热情洋溢,既有对'佛教专号'由衷的肯定,又有对我们今后工作的殷切期望。广东读者陈正来信说:'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编辑了‘佛教与中国文化... 本刊于1986年10月编辑'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之后,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来信热情洋溢,既有对'佛教专号'由衷的肯定,又有对我们今后工作的殷切期望。广东读者陈正来信说:'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编辑了‘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这是贵刊编辑上新的突破。过去我一直认为祖国文化就是孔孟之道、儒家学说,佛教不外是和尚、神佛、寺庙之类。看了‘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之后,纠正了我对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很多偏见和错误看法,使我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江苏读者高延录同志说:'我是一位音乐教师,在小县城工作,宗教见闻甚少,公开出版物也很少介绍这类知识,贵刊‘佛教专号’独辟蹊径,全面地介绍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 有对 历史事件
原文传递
卿希泰教授赴台讲学
7
作者 方非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卿希泰 中国 台湾省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