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宗教光环下的尘俗治平求索──论世本《西游记》的文化特征 |
张锦池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3
|
|
2
|
托尔斯泰“道德自我完善”的重新评价 |
林学锦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3
|
浅析托尔斯泰主义 |
朱湘莲
|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4
|
重评列夫·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 |
雷永生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
2004 |
3
|
|
5
|
从《断头台》到《卡桑德拉印记》——论艾特玛托夫的宗教观 |
任光宣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6
|
论《罗摩拉》中道德问题的现实意义 |
杜隽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托尔斯泰的伦理道德思想——《复活》中的道德自我完善思想 |
洪二林
王卫华
|
《道德与文明》
|
1988 |
3
|
|
8
|
托尔斯泰伦理化宗教哲学思想论析 |
吴衍发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2 |
3
|
|
9
|
《复活》的人物设置与托尔斯泰主义 |
祖国颂
|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
1997 |
1
|
|
10
|
从《苔丝》看哈代的柔情与女性意识 |
丁芸
|
《台州师专学报》
|
1997 |
1
|
|
11
|
果戈理后期创作浅谈 |
马宏
|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2
|
托尔斯泰创作中聂赫留朵夫的形象 |
易漱泉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81 |
2
|
|
13
|
《复活》的人物形象分析 |
高杰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4
|
“道德自我完善”与“道德自我立法”——试析康德的道德哲学对托尔斯泰小说的影响 |
刘淑梅
|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托尔斯泰主义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
吴泽林
|
《苏联文学联刊》
CSSCI
|
1992 |
2
|
|
16
|
试论《复活》中的“托尔斯泰主义” |
郑君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7
|
清丽当年雏凤声──读《童年·少年·青年》 |
文秉勋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1995 |
1
|
|
18
|
从《罗摩拉》看乔治·艾略特道德理想的范式 |
周群强
李晶
|
《芒种(下半月)》
|
2015 |
0 |
|
19
|
负心与反省同在 希望与怪圈并存——聂赫留朵夫与周朴园反省意识之比较 |
何祖健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20
|
心灵颤动的轨迹——《列夫·托尔斯泰日记》 |
雷成德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