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工智能体的道德确立与伦理困境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宁晨希
-
机构
渤海大学
-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18-,120,共2页
-
文摘
目前,经过多年测试的谷歌无人驾驶的汽车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这一事件的出现,在一次的将人工智能体的发展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上面。人工智能体的研究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的争议的。很多的专家学者认为,不同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在研究人工智能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哲学思考与哲学预想,关于这一问题的发展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一定得困境。
-
关键词
人工智能体
道德确立
伦理思考
-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ral establishment
ethical thinking
-
分类号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中国耻感文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信仰的启示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罗诗钿
-
机构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
-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
文摘
黑格尔认为,道德意志是一个辨证的完整的概念,只有在对善和恶的扬弃即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良心,从而确立真正的道德信仰。因此,作为对善的愉悦的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就成为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强调注重正面教育环节("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环节("耻感"教育),道德教育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中国古代先贤特别重视"耻感"在道德信仰确立中的作用,并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信仰确立的"耻感"文化。研究和借鉴"耻感"以及中国"耻感"文化,从个体自我肯定评价活动(荣感)与个体自我否定评价活动(耻感)的辨证统一中能完整地理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信仰确立的评价论机制。
-
关键词
耻感
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信仰的确立
自我评价活动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浅析现代道德体系确立的出发点
- 3
-
-
作者
冯芸
于文金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张店一中
-
出处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
文摘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系列传统美德。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时,必须要批判地吸收传统美德的合理内核,同时,还要容纳时代精神。
-
关键词
传统美德
现代道德体系确立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耻感”文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 4
-
-
作者
罗诗钿
-
机构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78,共5页
-
文摘
作为对善的愉悦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是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注重正面教育("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耻感"教育)。道德教育中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应当重视"耻感"教育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耻感
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信仰的确立
自我评价活动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