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分析 |
冯达成
|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
2006 |
5
|
|
2
|
论良心在道德接受活动中的作用 |
邓兆明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3
|
接受心理规律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
卢凤菊
|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4
|
论道德移情 |
贺更行
曾钊新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97 |
5
|
|
5
|
道德移情的特征分析 |
耿信
曾钊新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1
|
|
6
|
试论道德接受的主体心理机制 |
王强
|
《青海师专学报》
|
2004 |
1
|
|
7
|
选择 承诺 传习 理性——读《道德接受论》而来的感悟 |
晏开利
|
《思想理论教育》
|
1996 |
0 |
|
8
|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现路径探究 |
谈娅
李洪普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9
|
试论道德接受的心理过程 |
唐际昂
|
《湖湘论坛》
|
2003 |
0 |
|
10
|
要从道德接受的角度加强道德建设 |
陈亦骏
|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1
|
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
陈金容
|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
2008 |
2
|
|
12
|
“灌输德育”之终结与超越 |
郭志峰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3
|
人应当而且能够走向崇高──兼论道德接受的动力机制 |
张琼
|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4
|
试论道德接受 |
朱冬梅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
2004 |
1
|
|
15
|
论从道德需要入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
农兴强
|
《学术论坛》
CSSCI
|
1999 |
0 |
|
16
|
论道德教育的接受机制 |
胡龙华
|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2006 |
2
|
|
17
|
“道德接受”——学校道德教育新视界 |
郭志峰
张小兵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97 |
0 |
|
18
|
也论“灌输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兼与葛新斌同志商榷 |
郭志峰
|
《教育导刊(上半月)》
|
1997 |
0 |
|
19
|
接受理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
马颂行
|
《班主任》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20
|
主体心理机制与道德认同 |
魏守丽
李丽
|
《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