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康德的审美感受与道德感受关系论探微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程相占
-
机构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8,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自然美学通史”(项目批准号:19ZDA04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学术界在误解康德“无功利性”学说的基础上,通常借康德之说,将审美视为一种超越道德、甚至与道德无关的活动,这是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严重误解。康德曾经认真探讨过审美感受与道德感受之间的关系,甚至将道德感视为真正的鉴赏力的根基。康德从“心灵的配置与比例所形成的状态”这个角度,对比讨论了认知、审美与道德三种不同的“心灵状态”;其逐步展开的“鉴赏力的批判”的过程,其实一直也是辨析“判断”与“感受”的过程;他之所以将鉴赏力明确称为一种“共通感”,理论意图就是为了表明“鉴赏力”最终必然是一种“感受力”,其理论目的是显示鉴赏力的基础是道德感。康德所认定的鉴赏力,必然是以道德感受力为基础的审美感受力,而道德感又是需要通过道德观念来培育的。这就意味着,康德在论述道德感受与审美感受之“亲和性”的过程中,间接地表达了一种“伦理-审美范式”,这才是康德审美理论的真正面貌。生态审美是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审美,因此,这一范式可以被改造吸收到生态美学之中而成为一个关键词。
-
关键词
康德
道德感受
审美感受
共通感
真正的鉴赏力
伦理-审美范式
-
Keywords
Kant
moral feeling
aesthetic feeling
common sense
genuine taste
ethico-aesthetic paradigm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B82-054.9
-
-
题名感受——道德体验的基础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梅仲荪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2001年第12期52-53,共2页
-
文摘
案例:
之一:我曾访问过幼儿教育界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上海市长宁区实验幼儿园园长赵赫.她谈到自己成长过程时,深情地讲到:她从教40多年,体验最深的一点是:'要做孩子可亲可敬的老师,先要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她说这体会来自她小时候的亲身感受.她回忆说,在她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偶然不注意尿了裤子,在极为不安与尴尬之际,小伙伴们又因不懂事而笑话她,令她非常难堪.
-
关键词
中小学
德育工作
道德情感
感受能力
道德体验
道德感受
道德教育
-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