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
被引量:
8
1
作者
汪才明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关键词
道德
认知
道德
内容
道德
形式
道德
认知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德认知
被引量:
4
2
作者
汪才明
《滁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押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20世纪西方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
押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20世纪西方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押
道德
认知
道德
内容
道德
形式
道德
认知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别塔
3
作者
M.奥克肖特
冯克利
《天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5-183,共9页
英国为近代保守主义思想的重镇 ,不但其传统与学理之完备为世人所称道 ,并且它已深深渗入英国政制 ,成了一种难以动摇的生活方式。这种气氛甚至使一些左翼激进政策也只能以保守温敦的方式加以落实。在当代英国 ,代表着这种本土文化而又...
英国为近代保守主义思想的重镇 ,不但其传统与学理之完备为世人所称道 ,并且它已深深渗入英国政制 ,成了一种难以动摇的生活方式。这种气氛甚至使一些左翼激进政策也只能以保守温敦的方式加以落实。在当代英国 ,代表着这种本土文化而又成大师气象的 ,便是剑桥哲学家奥克肖特 (M.Oakeshott,1901 -1990)。读者这里看到的 ,是他写于1948年、登在《剑桥杂志》(CambridgeJournal)第二卷上的名篇。彼时欧陆狼烟甫散 ,检讨西方文明的弊端也一时蔚成风气。奥克肖特在此文中把欧洲文明引起的灾难归咎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乍一看怪怪的视角。他这里所说的理想追求 ,乃是一种有理性主义或科学精神鼎力相助的追求 ,它对一切无法理性化的现象皆不予认可 ,因此不断破坏着“道德习俗”的稳定性———这造成了一种类似于歌德笔下浮士德所面对的困境。不过他并非完全反对这样的追求 ,而是认为此事个人或团体可为 ,整个社会则断断不可为。这种见识既合于我们的常识———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真的好危险———也与奥氏历来反对保守主义哲学化的立场十分相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理想
基督教
道德
观
道德
生活
道德
行为习惯
巴别塔
道德
教育
道德
形式
道德
意识
道德
规则
人类行为
原文传递
评弗洛伊德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国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5期42-46,共5页
弗洛伊德在完成了其潜意识心理学和性欲理论的研究体系之后,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推广到研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本文专门评论他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一、禁忌是人类最早的道德形式弗洛伊德颇清楚地证明,最早的道德体现在图...
弗洛伊德在完成了其潜意识心理学和性欲理论的研究体系之后,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推广到研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本文专门评论他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一、禁忌是人类最早的道德形式弗洛伊德颇清楚地证明,最早的道德体现在图腾制的禁忌之中。按照他的意见,图腾(totem)一般是原始氏族所崇拜和迷信的一种动物,并被视为这个氏族的祖先和守护者。崇拜同一图腾的氏族成员,都必须尊重和保护自己的图腾,不得杀害和食用它,否则将自取祸害:生病或者死亡。他们男女之间还不准结婚和发生性关系,违者将受到全氏族人的严厉惩罚。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大家出于同一祖先,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这个描述其实是其他科学提供的,并非弗洛伊德的发现和猜测。他的独到之处在于据此就得出结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道德
形式
道德
起源
矛盾情感
图腾崇拜
潜意识
禁忌
道德
观念
集体心理
道德
规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的批判
被引量:
1
5
作者
温克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9-14,共6页
在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史上 ,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认为私人幸福学说不仅不能说明道德的来源而且从根本上颠覆了道德。与幸福论伦理学相对应 ,他建构了博大的德性论伦理思想体系 ,讴歌道德的崇高价值 ,论述道德的一般形式...
在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史上 ,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认为私人幸福学说不仅不能说明道德的来源而且从根本上颠覆了道德。与幸福论伦理学相对应 ,他建构了博大的德性论伦理思想体系 ,讴歌道德的崇高价值 ,论述道德的一般形式特征和道德主体性 ,对伦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在今天仍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其在理论方法上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论
德性论
道德
价值
道德
形式
道德
主体性
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道德典范的社会效能
6
作者
张润光
《岭南学刊》
1990年第5期70-71,共2页
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与结晶,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凸现出来的道德理想典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指观念上的道德内容;其二是指行为上的道德形式。这两重含义相互联系。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内容的集中体现,同时,...
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与结晶,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凸现出来的道德理想典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指观念上的道德内容;其二是指行为上的道德形式。这两重含义相互联系。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内容的集中体现,同时,道德典范又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确立、充实、完善和发展道德内容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典范
社会效能
道德
内容
道德
规范
道德
原则
道德
理想
道德
形式
阶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德育工作的他律与自律
被引量:
1
7
作者
赵树龙
《宿州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23-24,共2页
每个教育实践者对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些败德现象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每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都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尽管在不同的现象之间,主客观原因的大小和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但孤立发生、单一原因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全...
每个教育实践者对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些败德现象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每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都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尽管在不同的现象之间,主客观原因的大小和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但孤立发生、单一原因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德育工作的他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律与自律
学校德育工作
自律精神
败德
学生行为
道德
形式
奖惩
教育实践者
他律和自律
道德
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文明建设应坚持文质并重
8
作者
郭永军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2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道德
文明
“文”
“质”
形式
建设
文质并重
文明礼仪
内在素质
道德
形式
思想品德教育
内在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自我,是动力还是阻力
9
作者
柳潇
周紫薇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13,29,共3页
一些现代道德教育学家认为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发展动力,而一些相关研究则支持了其对立面,即道德自我本身具有阻碍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因素和内体制。实际上,从道德自我具有经验性内容和抽象形式的角度看,两者的出发点并不一致,道德自我的...
一些现代道德教育学家认为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发展动力,而一些相关研究则支持了其对立面,即道德自我本身具有阻碍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因素和内体制。实际上,从道德自我具有经验性内容和抽象形式的角度看,两者的出发点并不一致,道德自我的形式具有一些不依赖经验性内容而能单独起作用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自我
自我意识
道德
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哥林多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论《哥林多前书》第5、6章
10
作者
王梓
《圣经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320-335,共16页
结合当前学术界对《哥林多前书》第5、6章主题的讨论,本文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解读视角。以保罗对基督徒新生命的理解为整体背景,本文认为保罗在这两章中从道德原则和伦理叙事两个层面阐释了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他在肯定基督徒从人...
结合当前学术界对《哥林多前书》第5、6章主题的讨论,本文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解读视角。以保罗对基督徒新生命的理解为整体背景,本文认为保罗在这两章中从道德原则和伦理叙事两个层面阐释了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他在肯定基督徒从人性上获得解放的同时,强调了这一自由的新生命所具有的道德形式,并提醒哥林多基督徒,这一新生命的道德形式亟待在此世的存在关系中获得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林多前书》第5、6章
基督徒新生命
道德
形式
此世的存在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述论
11
作者
朱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40-45,共6页
孟子的思想理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一份独特的思想遗产。正是由于孟子的开创和奠基作用,使得“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关键词
孟子
“天人合一”思想
“天”
述论
孔子
道德
形式
人的主体作用
寡欲
思想遗产
以德配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始生命的艺术呈现——解读沈从文的《看虹录》
被引量:
2
12
作者
樊朝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6-89,共4页
沈从文的《看虹录》以湘西的原始自然文化为母体,以表现人性美为创作目的。他在继承老庄"道法自然,物我合一"哲学内核的基础上,对人类原始生命进行了自然而又含蓄的描写,进而展现了人类健康优美、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原始内...
沈从文的《看虹录》以湘西的原始自然文化为母体,以表现人性美为创作目的。他在继承老庄"道法自然,物我合一"哲学内核的基础上,对人类原始生命进行了自然而又含蓄的描写,进而展现了人类健康优美、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原始内生命形式和"天人合一"式的自然道德形式,使他的作品彰显出了独特的现代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看虹录》
内生命
形式
自然
道德
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老子对道德形式主义的批判及其道德真精神
被引量:
1
13
作者
艾素平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8-19,共2页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德行至上的国家,道德的至善既是人生的目的,又是一个人获取功利名声,建功立业,大有为天下的必由之路,对道德的重视也导致了道德形式主义泛滥,道德形式主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痼疾,《道德经》里所含的重实质,轻形式...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德行至上的国家,道德的至善既是人生的目的,又是一个人获取功利名声,建功立业,大有为天下的必由之路,对道德的重视也导致了道德形式主义泛滥,道德形式主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痼疾,《道德经》里所含的重实质,轻形式的道德真精神对克服自古及今的道德形式主义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德
形式
主义
批判
道德
真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德认知
被引量:
25
14
作者
窦炎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20,共6页
"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从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中有可能大体上理解和把握以"实践—精神"为方式的道德认知机...
"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从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中有可能大体上理解和把握以"实践—精神"为方式的道德认知机制。道德认知的功能在于,以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方式为中介,将社会道德应然性及时、恰当、有效地转化为认知—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实现德心与德行的结合,塑造和养成人类的德性,从而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认知
道德
认知内容
道德
认知
形式
道德
认知机制
道德
认知功能
道德
认知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比塔——论人类道德生活的形式
被引量:
32
15
作者
M.奥克肖特
张铭
《世界哲学》
200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关键词
人类
道德
生活
形式
历史
神话
社会
行为习惯
西方
生活现实
原文传递
关于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13
16
作者
徐前进
郑淑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期刊编辑道德结构一般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形式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期刊编辑的道德结构,并把某些本质方面的认识,用概念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寻求建立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加强对期刊编辑道...
期刊编辑道德结构一般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形式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期刊编辑的道德结构,并把某些本质方面的认识,用概念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寻求建立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加强对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可调整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实现编辑工作的道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编辑工作
编辑
道德
结构
理论分析
道德
意识
道德
规范
道德
活动
形式
原文传递
论作为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
被引量:
5
17
作者
何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
当前,工程伦理呈现为一种规范式话语系统,它主要以职业伦理章程的形式表达了对工程行为者如何"正当行动"的指导和约束。但是,工程伦理的哲学实践仅仅关注"正当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以实现"好的生活"...
当前,工程伦理呈现为一种规范式话语系统,它主要以职业伦理章程的形式表达了对工程行为者如何"正当行动"的指导和约束。但是,工程伦理的哲学实践仅仅关注"正当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以实现"好的生活"为最终诉求,在面对"我"、"我-你"和"我-它"关系的生活亲证中,权衡各种道德义务,平衡各种责任关系。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应真诚地以"我"、"你"、"它"存在之"是"为伦理行动的起点,主动探究"我"在工程-人-自然-社会整体存在中如何"是其所应是"的行动和生活,即,维持和确认工程与人的生活世界的统一,实践并实现工程与人、自然、社会的繁荣共生、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道德
生活
形式
规范式话语系统
亲证性实践
原文传递
论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环境伦理
被引量:
1
18
作者
田海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1,共7页
环境伦理在"好生活"和"正当行动"问题上遭遇外部反对和内部纷争。从最抽象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在一种理想的冲突中进入人类道德的亲证性实践,它改变了哲学实践的方式。在与"好生活"相关的意义上,它面对&qu...
环境伦理在"好生活"和"正当行动"问题上遭遇外部反对和内部纷争。从最抽象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在一种理想的冲突中进入人类道德的亲证性实践,它改变了哲学实践的方式。在与"好生活"相关的意义上,它面对"自然主义谬误"之诘难,通过秉持"生态善"的理念,扩展了"道德善"的内涵。在与"正当行动"相关联的意义上,环境伦理受到常规伦理与道德相对论之困扰,它试图改变"道德权利"的用法。一种面向生态实践的环境伦理,虽然在道德生活形式上存在着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但不同形式的环境伦理探究共同指向道德和精神的价值轴线,而对它的探问乃是透过环境伦理论争深入到对其道德生活形式之探寻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道德
生活
形式
好生活
正当行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19
作者
龙兴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2-37,共6页
本文认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举措,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的概念、必要性、内容选择、主要形式和实施机制。文章认为:进行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要解决它的有效性...
本文认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举措,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的概念、必要性、内容选择、主要形式和实施机制。文章认为:进行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要解决它的有效性问题,其内容有一定限度和层次;其形式主要是与行政法律制度相结合;其关键是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道德
道德
制度化
道德
制度化
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20
作者
伍盈盈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但近年来由于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会计基本职能
违反职业
道德
主要
形式
职业
道德
规范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
被引量:
8
1
作者
汪才明
机构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
出处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文摘
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关键词
道德
认知
道德
内容
道德
形式
道德
认知能力
Keywords
Moral cognition
Moral content
Moral form
Ability of moral cognition
分类号
G46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德认知
被引量:
4
2
作者
汪才明
机构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文摘
押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20世纪西方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关键词
押
道德
认知
道德
内容
道德
形式
道德
认知能力
分类号
D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别塔
3
作者
M.奥克肖特
冯克利
机构
英国剑桥大学 [英]
出处
《天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5-183,共9页
文摘
英国为近代保守主义思想的重镇 ,不但其传统与学理之完备为世人所称道 ,并且它已深深渗入英国政制 ,成了一种难以动摇的生活方式。这种气氛甚至使一些左翼激进政策也只能以保守温敦的方式加以落实。在当代英国 ,代表着这种本土文化而又成大师气象的 ,便是剑桥哲学家奥克肖特 (M.Oakeshott,1901 -1990)。读者这里看到的 ,是他写于1948年、登在《剑桥杂志》(CambridgeJournal)第二卷上的名篇。彼时欧陆狼烟甫散 ,检讨西方文明的弊端也一时蔚成风气。奥克肖特在此文中把欧洲文明引起的灾难归咎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乍一看怪怪的视角。他这里所说的理想追求 ,乃是一种有理性主义或科学精神鼎力相助的追求 ,它对一切无法理性化的现象皆不予认可 ,因此不断破坏着“道德习俗”的稳定性———这造成了一种类似于歌德笔下浮士德所面对的困境。不过他并非完全反对这样的追求 ,而是认为此事个人或团体可为 ,整个社会则断断不可为。这种见识既合于我们的常识———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真的好危险———也与奥氏历来反对保守主义哲学化的立场十分相契。
关键词
道德
理想
基督教
道德
观
道德
生活
道德
行为习惯
巴别塔
道德
教育
道德
形式
道德
意识
道德
规则
人类行为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评弗洛伊德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国珍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5期42-46,共5页
文摘
弗洛伊德在完成了其潜意识心理学和性欲理论的研究体系之后,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推广到研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本文专门评论他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一、禁忌是人类最早的道德形式弗洛伊德颇清楚地证明,最早的道德体现在图腾制的禁忌之中。按照他的意见,图腾(totem)一般是原始氏族所崇拜和迷信的一种动物,并被视为这个氏族的祖先和守护者。崇拜同一图腾的氏族成员,都必须尊重和保护自己的图腾,不得杀害和食用它,否则将自取祸害:生病或者死亡。他们男女之间还不准结婚和发生性关系,违者将受到全氏族人的严厉惩罚。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大家出于同一祖先,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这个描述其实是其他科学提供的,并非弗洛伊德的发现和猜测。他的独到之处在于据此就得出结论说。
关键词
弗洛伊德
道德
形式
道德
起源
矛盾情感
图腾崇拜
潜意识
禁忌
道德
观念
集体心理
道德
规范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的批判
被引量:
1
5
作者
温克勤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9-14,共6页
文摘
在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史上 ,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认为私人幸福学说不仅不能说明道德的来源而且从根本上颠覆了道德。与幸福论伦理学相对应 ,他建构了博大的德性论伦理思想体系 ,讴歌道德的崇高价值 ,论述道德的一般形式特征和道德主体性 ,对伦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在今天仍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其在理论方法上的缺陷。
关键词
幸福论
德性论
道德
价值
道德
形式
道德
主体性
伦理学
Keywords
the happiness theory
the moral conduct theory
the moral value
the moral formal feature
the moral subject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道德典范的社会效能
6
作者
张润光
机构
清远市委党校
出处
《岭南学刊》
1990年第5期70-71,共2页
文摘
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与结晶,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凸现出来的道德理想典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指观念上的道德内容;其二是指行为上的道德形式。这两重含义相互联系。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内容的集中体现,同时,道德典范又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确立、充实、完善和发展道德内容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道德
典范
社会效能
道德
内容
道德
规范
道德
原则
道德
理想
道德
形式
阶级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德育工作的他律与自律
被引量:
1
7
作者
赵树龙
机构
灵璧师范学校
出处
《宿州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23-24,共2页
文摘
每个教育实践者对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些败德现象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每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都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尽管在不同的现象之间,主客观原因的大小和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但孤立发生、单一原因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德育工作的他律、
关键词
他律与自律
学校德育工作
自律精神
败德
学生行为
道德
形式
奖惩
教育实践者
他律和自律
道德
行为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文明建设应坚持文质并重
8
作者
郭永军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2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道德
文明
“文”
“质”
形式
建设
文质并重
文明礼仪
内在素质
道德
形式
思想品德教育
内在精神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自我,是动力还是阻力
9
作者
柳潇
周紫薇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13,29,共3页
文摘
一些现代道德教育学家认为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发展动力,而一些相关研究则支持了其对立面,即道德自我本身具有阻碍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因素和内体制。实际上,从道德自我具有经验性内容和抽象形式的角度看,两者的出发点并不一致,道德自我的形式具有一些不依赖经验性内容而能单独起作用的因素。
关键词
道德
自我
自我意识
道德
形式
Keywords
moral self
self-consciousness
moral form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哥林多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论《哥林多前书》第5、6章
10
作者
王梓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圣经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320-335,共16页
文摘
结合当前学术界对《哥林多前书》第5、6章主题的讨论,本文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解读视角。以保罗对基督徒新生命的理解为整体背景,本文认为保罗在这两章中从道德原则和伦理叙事两个层面阐释了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他在肯定基督徒从人性上获得解放的同时,强调了这一自由的新生命所具有的道德形式,并提醒哥林多基督徒,这一新生命的道德形式亟待在此世的存在关系中获得实现。
关键词
《哥林多前书》第5、6章
基督徒新生命
道德
形式
此世的存在关系
分类号
B971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述论
11
作者
朱林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40-45,共6页
文摘
孟子的思想理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一份独特的思想遗产。正是由于孟子的开创和奠基作用,使得“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关键词
孟子
“天人合一”思想
“天”
述论
孔子
道德
形式
人的主体作用
寡欲
思想遗产
以德配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始生命的艺术呈现——解读沈从文的《看虹录》
被引量:
2
12
作者
樊朝刚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6-89,共4页
文摘
沈从文的《看虹录》以湘西的原始自然文化为母体,以表现人性美为创作目的。他在继承老庄"道法自然,物我合一"哲学内核的基础上,对人类原始生命进行了自然而又含蓄的描写,进而展现了人类健康优美、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原始内生命形式和"天人合一"式的自然道德形式,使他的作品彰显出了独特的现代审美意义。
关键词
沈从文
《看虹录》
内生命
形式
自然
道德
形式
Keywords
Shen Congwen
"See Rainbow"
inner form of life
natural moral form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老子对道德形式主义的批判及其道德真精神
被引量:
1
13
作者
艾素平
机构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8-19,共2页
文摘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德行至上的国家,道德的至善既是人生的目的,又是一个人获取功利名声,建功立业,大有为天下的必由之路,对道德的重视也导致了道德形式主义泛滥,道德形式主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痼疾,《道德经》里所含的重实质,轻形式的道德真精神对克服自古及今的道德形式主义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老子
道德
形式
主义
批判
道德
真精神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德认知
被引量:
25
14
作者
窦炎国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所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20,共6页
文摘
"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从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中有可能大体上理解和把握以"实践—精神"为方式的道德认知机制。道德认知的功能在于,以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方式为中介,将社会道德应然性及时、恰当、有效地转化为认知—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实现德心与德行的结合,塑造和养成人类的德性,从而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
关键词
道德
认知
道德
认知内容
道德
认知
形式
道德
认知机制
道德
认知功能
道德
认知评价
Keywords
moral cognition
content of moral cognition
modality of moral cognition
mechanism of moral cognition
function of moral cognition
evaluation of moral cognition
分类号
B82-066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比塔——论人类道德生活的形式
被引量:
32
15
作者
M.奥克肖特
张铭
机构
〔英〕
出处
《世界哲学》
200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关键词
人类
道德
生活
形式
历史
神话
社会
行为习惯
西方
生活现实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C913.3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13
16
作者
徐前进
郑淑芳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文摘
期刊编辑道德结构一般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形式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期刊编辑的道德结构,并把某些本质方面的认识,用概念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寻求建立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加强对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可调整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实现编辑工作的道德要求。
关键词
期刊编辑工作
编辑
道德
结构
理论分析
道德
意识
道德
规范
道德
活动
形式
分类号
G238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作为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
被引量:
5
17
作者
何菁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学研究"(15ZDB015)
文摘
当前,工程伦理呈现为一种规范式话语系统,它主要以职业伦理章程的形式表达了对工程行为者如何"正当行动"的指导和约束。但是,工程伦理的哲学实践仅仅关注"正当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以实现"好的生活"为最终诉求,在面对"我"、"我-你"和"我-它"关系的生活亲证中,权衡各种道德义务,平衡各种责任关系。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应真诚地以"我"、"你"、"它"存在之"是"为伦理行动的起点,主动探究"我"在工程-人-自然-社会整体存在中如何"是其所应是"的行动和生活,即,维持和确认工程与人的生活世界的统一,实践并实现工程与人、自然、社会的繁荣共生、和谐共存。
关键词
工程伦理
道德
生活
形式
规范式话语系统
亲证性实践
Keywords
engineering ethics
a form of moral life
a normative discourse system
personal practice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环境伦理
被引量:
1
18
作者
田海平
机构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1,共7页
文摘
环境伦理在"好生活"和"正当行动"问题上遭遇外部反对和内部纷争。从最抽象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在一种理想的冲突中进入人类道德的亲证性实践,它改变了哲学实践的方式。在与"好生活"相关的意义上,它面对"自然主义谬误"之诘难,通过秉持"生态善"的理念,扩展了"道德善"的内涵。在与"正当行动"相关联的意义上,环境伦理受到常规伦理与道德相对论之困扰,它试图改变"道德权利"的用法。一种面向生态实践的环境伦理,虽然在道德生活形式上存在着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但不同形式的环境伦理探究共同指向道德和精神的价值轴线,而对它的探问乃是透过环境伦理论争深入到对其道德生活形式之探寻的开始。
关键词
环境伦理
道德
生活
形式
好生活
正当行动
分类号
B8 [哲学宗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19
作者
龙兴海
机构
湖南行政学院区域发展所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2-37,共6页
文摘
本文认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举措,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的概念、必要性、内容选择、主要形式和实施机制。文章认为:进行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要解决它的有效性问题,其内容有一定限度和层次;其形式主要是与行政法律制度相结合;其关键是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
关键词
公务员
道德
道德
制度化
道德
制度化
形式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20
作者
伍盈盈
机构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文摘
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但近年来由于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会计基本职能
违反职业
道德
主要
形式
职业
道德
规范
Keywords
basic accounting functions
main forms of violation to professional ethics
professionalethics code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
汪才明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道德认知
汪才明
《滁州学院学报》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巴别塔
M.奥克肖特
冯克利
《天涯》
北大核心
2004
0
原文传递
4
评弗洛伊德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
张国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略论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的批判
温克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谈谈道德典范的社会效能
张润光
《岭南学刊》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德育工作的他律与自律
赵树龙
《宿州师专学报》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道德文明建设应坚持文质并重
郭永军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道德自我,是动力还是阻力
柳潇
周紫薇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哥林多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论《哥林多前书》第5、6章
王梓
《圣经文学研究》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述论
朱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原始生命的艺术呈现——解读沈从文的《看虹录》
樊朝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老子对道德形式主义的批判及其道德真精神
艾素平
《咸宁学院学报》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道德认知
窦炎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巴比塔——论人类道德生活的形式
M.奥克肖特
张铭
《世界哲学》
2003
32
原文传递
16
关于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分析
徐前进
郑淑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3
原文传递
17
论作为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
何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
原文传递
18
论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环境伦理
田海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龙兴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伍盈盈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