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 被引量:8
1
作者 汪才明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关键词 道德认知 道德内容 道德形式 道德认知能力
下载PDF
论道德认知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才明 《滁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押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20世纪西方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 押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20世纪西方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 道德内容 道德形式 道德认知能力
下载PDF
巴别塔
3
作者 M.奥克肖特 冯克利 《天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5-183,共9页
英国为近代保守主义思想的重镇 ,不但其传统与学理之完备为世人所称道 ,并且它已深深渗入英国政制 ,成了一种难以动摇的生活方式。这种气氛甚至使一些左翼激进政策也只能以保守温敦的方式加以落实。在当代英国 ,代表着这种本土文化而又... 英国为近代保守主义思想的重镇 ,不但其传统与学理之完备为世人所称道 ,并且它已深深渗入英国政制 ,成了一种难以动摇的生活方式。这种气氛甚至使一些左翼激进政策也只能以保守温敦的方式加以落实。在当代英国 ,代表着这种本土文化而又成大师气象的 ,便是剑桥哲学家奥克肖特 (M.Oakeshott,1901 -1990)。读者这里看到的 ,是他写于1948年、登在《剑桥杂志》(CambridgeJournal)第二卷上的名篇。彼时欧陆狼烟甫散 ,检讨西方文明的弊端也一时蔚成风气。奥克肖特在此文中把欧洲文明引起的灾难归咎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乍一看怪怪的视角。他这里所说的理想追求 ,乃是一种有理性主义或科学精神鼎力相助的追求 ,它对一切无法理性化的现象皆不予认可 ,因此不断破坏着“道德习俗”的稳定性———这造成了一种类似于歌德笔下浮士德所面对的困境。不过他并非完全反对这样的追求 ,而是认为此事个人或团体可为 ,整个社会则断断不可为。这种见识既合于我们的常识———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真的好危险———也与奥氏历来反对保守主义哲学化的立场十分相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理想 基督教道德 道德生活 道德行为习惯 巴别塔 道德教育 道德形式 道德意识 道德规则 人类行为
原文传递
评弗洛伊德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国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5期42-46,共5页
弗洛伊德在完成了其潜意识心理学和性欲理论的研究体系之后,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推广到研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本文专门评论他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一、禁忌是人类最早的道德形式弗洛伊德颇清楚地证明,最早的道德体现在图... 弗洛伊德在完成了其潜意识心理学和性欲理论的研究体系之后,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推广到研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本文专门评论他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一、禁忌是人类最早的道德形式弗洛伊德颇清楚地证明,最早的道德体现在图腾制的禁忌之中。按照他的意见,图腾(totem)一般是原始氏族所崇拜和迷信的一种动物,并被视为这个氏族的祖先和守护者。崇拜同一图腾的氏族成员,都必须尊重和保护自己的图腾,不得杀害和食用它,否则将自取祸害:生病或者死亡。他们男女之间还不准结婚和发生性关系,违者将受到全氏族人的严厉惩罚。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大家出于同一祖先,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这个描述其实是其他科学提供的,并非弗洛伊德的发现和猜测。他的独到之处在于据此就得出结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道德形式 道德起源 矛盾情感 图腾崇拜 潜意识 禁忌 道德观念 集体心理 道德规范
下载PDF
略论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的批判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克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9-14,共6页
在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史上 ,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认为私人幸福学说不仅不能说明道德的来源而且从根本上颠覆了道德。与幸福论伦理学相对应 ,他建构了博大的德性论伦理思想体系 ,讴歌道德的崇高价值 ,论述道德的一般形式... 在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史上 ,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认为私人幸福学说不仅不能说明道德的来源而且从根本上颠覆了道德。与幸福论伦理学相对应 ,他建构了博大的德性论伦理思想体系 ,讴歌道德的崇高价值 ,论述道德的一般形式特征和道德主体性 ,对伦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在今天仍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其在理论方法上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论 德性论 道德价值 道德形式 道德主体性 伦理学
下载PDF
谈谈道德典范的社会效能
6
作者 张润光 《岭南学刊》 1990年第5期70-71,共2页
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与结晶,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凸现出来的道德理想典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指观念上的道德内容;其二是指行为上的道德形式。这两重含义相互联系。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内容的集中体现,同时,... 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与结晶,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凸现出来的道德理想典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指观念上的道德内容;其二是指行为上的道德形式。这两重含义相互联系。道德典范是一定道德内容的集中体现,同时,道德典范又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确立、充实、完善和发展道德内容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典范 社会效能 道德内容 道德规范 道德原则 道德理想 道德形式 阶级
下载PDF
浅谈德育工作的他律与自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树龙 《宿州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23-24,共2页
每个教育实践者对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些败德现象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每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都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尽管在不同的现象之间,主客观原因的大小和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但孤立发生、单一原因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全... 每个教育实践者对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些败德现象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每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都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尽管在不同的现象之间,主客观原因的大小和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但孤立发生、单一原因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德育工作的他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律与自律 学校德育工作 自律精神 败德 学生行为 道德形式 奖惩 教育实践者 他律和自律 道德行为
下载PDF
道德文明建设应坚持文质并重
8
作者 郭永军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2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道德文明 “文” “质” 形式建设 文质并重 文明礼仪 内在素质 道德形式 思想品德教育 内在精神
下载PDF
道德自我,是动力还是阻力
9
作者 柳潇 周紫薇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13,29,共3页
一些现代道德教育学家认为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发展动力,而一些相关研究则支持了其对立面,即道德自我本身具有阻碍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因素和内体制。实际上,从道德自我具有经验性内容和抽象形式的角度看,两者的出发点并不一致,道德自我的... 一些现代道德教育学家认为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发展动力,而一些相关研究则支持了其对立面,即道德自我本身具有阻碍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因素和内体制。实际上,从道德自我具有经验性内容和抽象形式的角度看,两者的出发点并不一致,道德自我的形式具有一些不依赖经验性内容而能单独起作用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 自我意识 道德形式
下载PDF
哥林多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论《哥林多前书》第5、6章
10
作者 王梓 《圣经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320-335,共16页
结合当前学术界对《哥林多前书》第5、6章主题的讨论,本文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解读视角。以保罗对基督徒新生命的理解为整体背景,本文认为保罗在这两章中从道德原则和伦理叙事两个层面阐释了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他在肯定基督徒从人... 结合当前学术界对《哥林多前书》第5、6章主题的讨论,本文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解读视角。以保罗对基督徒新生命的理解为整体背景,本文认为保罗在这两章中从道德原则和伦理叙事两个层面阐释了基督徒新生命的伦理内涵。他在肯定基督徒从人性上获得解放的同时,强调了这一自由的新生命所具有的道德形式,并提醒哥林多基督徒,这一新生命的道德形式亟待在此世的存在关系中获得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林多前书》第5、6章 基督徒新生命 道德形式 此世的存在关系
下载PDF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述论
11
作者 朱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40-45,共6页
孟子的思想理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一份独特的思想遗产。正是由于孟子的开创和奠基作用,使得“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关键词 孟子 “天人合一”思想 “天” 述论 孔子 道德形式 人的主体作用 寡欲 思想遗产 以德配天
下载PDF
原始生命的艺术呈现——解读沈从文的《看虹录》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朝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6-89,共4页
沈从文的《看虹录》以湘西的原始自然文化为母体,以表现人性美为创作目的。他在继承老庄"道法自然,物我合一"哲学内核的基础上,对人类原始生命进行了自然而又含蓄的描写,进而展现了人类健康优美、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原始内... 沈从文的《看虹录》以湘西的原始自然文化为母体,以表现人性美为创作目的。他在继承老庄"道法自然,物我合一"哲学内核的基础上,对人类原始生命进行了自然而又含蓄的描写,进而展现了人类健康优美、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原始内生命形式和"天人合一"式的自然道德形式,使他的作品彰显出了独特的现代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看虹录》 内生命形式 自然道德形式
下载PDF
论老子对道德形式主义的批判及其道德真精神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素平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8-19,共2页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德行至上的国家,道德的至善既是人生的目的,又是一个人获取功利名声,建功立业,大有为天下的必由之路,对道德的重视也导致了道德形式主义泛滥,道德形式主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痼疾,《道德经》里所含的重实质,轻形式...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德行至上的国家,道德的至善既是人生的目的,又是一个人获取功利名声,建功立业,大有为天下的必由之路,对道德的重视也导致了道德形式主义泛滥,道德形式主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痼疾,《道德经》里所含的重实质,轻形式的道德真精神对克服自古及今的道德形式主义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德形式主义 批判 道德真精神
下载PDF
论道德认知 被引量:25
14
作者 窦炎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20,共6页
"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从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中有可能大体上理解和把握以"实践—精神"为方式的道德认知机... "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从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中有可能大体上理解和把握以"实践—精神"为方式的道德认知机制。道德认知的功能在于,以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方式为中介,将社会道德应然性及时、恰当、有效地转化为认知—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实现德心与德行的结合,塑造和养成人类的德性,从而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内容 道德认知形式 道德认知机制 道德认知功能 道德认知评价
下载PDF
巴比塔——论人类道德生活的形式 被引量:32
15
作者 M.奥克肖特 张铭 《世界哲学》 200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关键词 人类 道德生活形式 历史 神话 社会 行为习惯 西方 生活现实
原文传递
关于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前进 郑淑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期刊编辑道德结构一般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形式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期刊编辑的道德结构,并把某些本质方面的认识,用概念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寻求建立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加强对期刊编辑道... 期刊编辑道德结构一般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形式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期刊编辑的道德结构,并把某些本质方面的认识,用概念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寻求建立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加强对期刊编辑道德结构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可调整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实现编辑工作的道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编辑工作 编辑 道德结构 理论分析 道德意识 道德规范 道德活动形式
原文传递
论作为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
当前,工程伦理呈现为一种规范式话语系统,它主要以职业伦理章程的形式表达了对工程行为者如何"正当行动"的指导和约束。但是,工程伦理的哲学实践仅仅关注"正当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以实现"好的生活"... 当前,工程伦理呈现为一种规范式话语系统,它主要以职业伦理章程的形式表达了对工程行为者如何"正当行动"的指导和约束。但是,工程伦理的哲学实践仅仅关注"正当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以实现"好的生活"为最终诉求,在面对"我"、"我-你"和"我-它"关系的生活亲证中,权衡各种道德义务,平衡各种责任关系。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工程伦理,应真诚地以"我"、"你"、"它"存在之"是"为伦理行动的起点,主动探究"我"在工程-人-自然-社会整体存在中如何"是其所应是"的行动和生活,即,维持和确认工程与人的生活世界的统一,实践并实现工程与人、自然、社会的繁荣共生、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道德生活形式 规范式话语系统 亲证性实践
原文传递
论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环境伦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海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1,共7页
环境伦理在"好生活"和"正当行动"问题上遭遇外部反对和内部纷争。从最抽象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在一种理想的冲突中进入人类道德的亲证性实践,它改变了哲学实践的方式。在与"好生活"相关的意义上,它面对&qu... 环境伦理在"好生活"和"正当行动"问题上遭遇外部反对和内部纷争。从最抽象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在一种理想的冲突中进入人类道德的亲证性实践,它改变了哲学实践的方式。在与"好生活"相关的意义上,它面对"自然主义谬误"之诘难,通过秉持"生态善"的理念,扩展了"道德善"的内涵。在与"正当行动"相关联的意义上,环境伦理受到常规伦理与道德相对论之困扰,它试图改变"道德权利"的用法。一种面向生态实践的环境伦理,虽然在道德生活形式上存在着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但不同形式的环境伦理探究共同指向道德和精神的价值轴线,而对它的探问乃是透过环境伦理论争深入到对其道德生活形式之探寻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道德生活形式 好生活 正当行动
下载PDF
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19
作者 龙兴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2-37,共6页
本文认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举措,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的概念、必要性、内容选择、主要形式和实施机制。文章认为:进行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要解决它的有效性... 本文认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举措,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的概念、必要性、内容选择、主要形式和实施机制。文章认为:进行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要解决它的有效性问题,其内容有一定限度和层次;其形式主要是与行政法律制度相结合;其关键是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道德 道德制度化 道德制度化形式
下载PDF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20
作者 伍盈盈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但近年来由于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会计基本职能 违反职业道德主要形式 职业道德规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