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新教育与道德教育
被引量:
24
1
作者
孙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1-55,共5页
创新教育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 ,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道德教育是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我国道德教育至今还处在一种传统的模式中 ,难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现代道德素质的人 ,因此道德...
创新教育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 ,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道德教育是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我国道德教育至今还处在一种传统的模式中 ,难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现代道德素质的人 ,因此道德教育应从创新教育的高度寻求改革发展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教育
创新
道德
教育
进取性
道德
品质
创造性
道德
人格
自我教育
德育目标
德育方法
道德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全球化中的市场营销道德创新
被引量:
7
2
作者
权利霞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91,共5页
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制度差”、“信息差”在逐步缩小 ,人们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的认同感增强 ,加速了企业营销文化建设的进程 ,也使企业市场营销行为的道德化倾向日益明显。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制度 ,全球性的经济与文化的融合 ...
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制度差”、“信息差”在逐步缩小 ,人们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的认同感增强 ,加速了企业营销文化建设的进程 ,也使企业市场营销行为的道德化倾向日益明显。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制度 ,全球性的经济与文化的融合 ,孕育了市场营销道德新观念 ,主要有 ,创造顾客就是利润、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创新意识、竞争合作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市场营销
道德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社会道德冲突的教育反思与德育应对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烨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5-17,共3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多元道德文化形态登上德育舞台,它改变了传统非黑即白的道德观,使个体道德冲突发生在"两善"之间,其所引发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自我道德心理的稳定性和承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传统德育思维定势让学生真实的...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多元道德文化形态登上德育舞台,它改变了传统非黑即白的道德观,使个体道德冲突发生在"两善"之间,其所引发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自我道德心理的稳定性和承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传统德育思维定势让学生真实的、独立的、与时俱进的道德动机难以建立,成为道德冲突产生的根源。当代德育应从道德"正误"选择到道德"两善"选择构建德育理念,促使多元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确立互补共生的德育追求;应基于"道德承受"设置"道德变通"的德育内容,积极提升学生的道德心理承受和变通能力;德育策略上应推动道德管理走向道德对话,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质疑能力和道德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社会
道德
冲突
道德
价值观
道德
心理
道德
创新
道德
文化形态
道德
心理承受力
道德
对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谭嗣同“心力说”的原创性价值
4
作者
胡建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4,共6页
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政”运动的精英人物,又是近代道德转型的先驱者。因为传统中国所实行的是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的机制,因而人们对政治的态度实际上也即其道德人格诉求。谭嗣同进行“政体创新”与“道德创新”的理论武器是其“心力...
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政”运动的精英人物,又是近代道德转型的先驱者。因为传统中国所实行的是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的机制,因而人们对政治的态度实际上也即其道德人格诉求。谭嗣同进行“政体创新”与“道德创新”的理论武器是其“心力说”。“心力说”对中国近代道德转型所起的奠基作用有:在道德本质问题上,用世俗的“人欲之善”取代了传统的“天理之善”;在道德实践理性上,用近代性“平等自主”之美德扬弃了古典式“等级依附”之美德;在“集体关怀”的德性层面,用“平民主义”否定了“权威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说
谭嗣同
原创性
价值
“平民主义”
道德
转型
道德
政治化
政治
道德
化
精英人物
道德
人格
理论武器
道德
创新
本质问题
奠基作用
中国近代
实践理性
权威主义
先驱者
近代性
传统
美德
天理
人欲
扬弃
德性
关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德的起源及功能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增强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63-66,76,共5页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特有现象。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框框,而是我们作为人应该遵守的。从中国的道德起源和生成来看,它涵盖了两性关系、劳动与劳动分工、为辨别血缘和维护财产...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特有现象。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框框,而是我们作为人应该遵守的。从中国的道德起源和生成来看,它涵盖了两性关系、劳动与劳动分工、为辨别血缘和维护财产继承而制定的宗法制度、为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生活行为和交际行为而制定的礼乐制度以及为维护政权和阶级利益而确立的法律等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它具有维护生命体、维护社会个体和社会利益,促进社会文明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
起源
道德
功能
道德
创新
伦理
道德
劳动
道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道德批判能力与长效德育之思考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凤玉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0-192,共3页
长效德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是长效德育的突破口。道德批判能力是依靠道德主体所具有的判断、选择、创新能力来完成的。
关键词
大学生
长效德育
道德
批判
道德
判断
道德
选择
道德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现时代的道德建设
7
作者
熊慧群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现时代
道德
建设
传统伦理
道德
道德
创新
道德
问题
畸型家庭
道德
滑坡
道德
现状
职业
道德
教育
思想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持续性发展:发展伦理观的深刻革命与价值重构
被引量:
3
8
作者
乔法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4,共8页
可持续性发展深蕴伦理意义。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维度,它引导以市场力量为单一导向、以资本增殖为内在冲动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为以生态法则与以人为中心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避免单一的以经济增长速...
可持续性发展深蕴伦理意义。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维度,它引导以市场力量为单一导向、以资本增殖为内在冲动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为以生态法则与以人为中心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避免单一的以经济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积累总量为判断发展标准的道德评价话语体系,摒弃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急功近利的短期主义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建构面向未来的、整体的、系统的道德思维和评价尺度,以发展伦理观的深刻变革导引社会、企业、个体更加自觉地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发展
伦理观
生态法则
绿色
道德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道德创新的思路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言
《前沿》
2013年第8期54-55,共2页
在各行各业的创新高潮中,道德建设创新已势在必行了。但道德建设如何创新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道德是对经济的反映。所以,新时期的道德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道德是一种软约束,道德建设离不开制度、政策的支持和保...
在各行各业的创新高潮中,道德建设创新已势在必行了。但道德建设如何创新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道德是对经济的反映。所以,新时期的道德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道德是一种软约束,道德建设离不开制度、政策的支持和保障,离不开道德教育。新时期的道德创新也应从下文中这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创新
道德
与经济
制度建设
道德
教育
原文传递
论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修养和创新
10
作者
熊华勇
陈娅琪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83-86,共4页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领航人,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教学是高校教师工作的核心,其水平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中体现的教学道德,同样影响着学生的...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领航人,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教学是高校教师工作的核心,其水平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中体现的教学道德,同样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但当前高校教学道德实践中还存在道德活动缺乏,道德建设内容简单,道德建设意识薄弱等现实困境,应进一步引导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建设,优化教学道德修养和加强教学道德创新,从而整体提升高校教师教学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
道德
道德
修养
道德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时期道德建设应注意的几个关系问题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安应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2,共6页
本文主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创新与道德继承、道德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
道德
建设
道德
创新
道德
继承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资源
被引量:
2
12
作者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道德创新是文明创新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扬弃。这就要求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选择与现代社会契合的内容;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
道德创新是文明创新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扬弃。这就要求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选择与现代社会契合的内容;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精华成分较多的部分。一般说来,凡是具有普遍意义、契合现代社会、精华成分较多的属于优秀文化资源。比较而言,孔丘的性近习远命题、墨翟的兼爱交利命题、商鞅的易礼变法命题、庄周的朴性真情命题、佛教的众生平等命题属于更有借鉴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夸大儒家道德理论的现代价值,笼统地宣扬"传统美德"是错误的。"大陆新儒学"所主张的"全面重建儒教社会"是一条行不通的死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创新
孔丘
墨翟
商鞅
庄周
佛教
原文传递
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陈莉
张景富
《奋斗》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青年
思想
道德
建设《公民
道德
建设实施纲要》
道德
创新
道德
行为习惯
人际关系
原文传递
新世纪文学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创新
被引量:
1
14
作者
周保欣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一、文学史经验与道德创新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必须要融入到时代的精神变革与道德创新之中。这既是文学与作家的使命使然,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所累积的社...
一、文学史经验与道德创新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必须要融入到时代的精神变革与道德创新之中。这既是文学与作家的使命使然,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所累积的社会问题,社会变革所导致的价值观念重组乃至商品意识形态下形成的功利原则、个人主义等对原有道德理性的挑战,都在不同程度上诱使着人们内心深处沉沦的生命意志的复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道德
创新
当代中国
经济发展
社会变革
中国文学
社会现实
改革开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资源
15
作者
张分田
《党政干部参考》
2018年第21期31-32,共2页
道德创新是文明创新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缔造中国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化资源,恰当选择中国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与现代中国相匹配的新的道德体系,这是道德建设的关键之所在。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
道德创新是文明创新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缔造中国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化资源,恰当选择中国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与现代中国相匹配的新的道德体系,这是道德建设的关键之所在。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文化资源。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扬弃。这就要求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资源
道德
创新
重选
现代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文化
创新
伟大实践
原文传递
对“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历史与现实思考
16
作者
孙凡荣
刘政文
《党政干部论坛》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事业
政党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先进文化
国内形势
道德
创新
历史与现实
灵魂
挫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养道德创新能力是增强德育有效性的最佳途径
17
作者
彭未名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2年第24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道德
创新
能力
德育有效性
道德
精神
道德
知识
最佳途径
道德
规范
道德
行为
当代大学生
创造性
道德
能力
原文传递
略论大学生道德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
1
18
作者
彭未名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从道德创新能力的意蕴、道德能力的耦合作用出发,论述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导向性.指出只有不断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创新能力,并有效地结合其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使之升华为一种新的道德精神,我们的德育才是有效...
从道德创新能力的意蕴、道德能力的耦合作用出发,论述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导向性.指出只有不断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创新能力,并有效地结合其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使之升华为一种新的道德精神,我们的德育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德育
有效性
道德
创新
能力
道德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全教育与幼儿品德发展
19
作者
廖雅琪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49,共2页
编者按:如何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和发展路向,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优质的发展,是每一所幼儿园和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编者按:如何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和发展路向,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优质的发展,是每一所幼儿园和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实验研究,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教育
幼儿
角色游戏
安全意识
良好行为习惯
交通规则
道德
创新
能力
品德素质
品德养成
自我保护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对职业教育之看法
20
作者
郁岩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5期252-253,共2页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知识、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但是也不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两者都要...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知识、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但是也不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道德
创新
教育
实践技能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新教育与道德教育
被引量:
24
1
作者
孙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1-55,共5页
文摘
创新教育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 ,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道德教育是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我国道德教育至今还处在一种传统的模式中 ,难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现代道德素质的人 ,因此道德教育应从创新教育的高度寻求改革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
创新
教育
创新
道德
教育
进取性
道德
品质
创造性
道德
人格
自我教育
德育目标
德育方法
道德
创新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全球化中的市场营销道德创新
被引量:
7
2
作者
权利霞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91,共5页
文摘
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制度差”、“信息差”在逐步缩小 ,人们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的认同感增强 ,加速了企业营销文化建设的进程 ,也使企业市场营销行为的道德化倾向日益明显。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制度 ,全球性的经济与文化的融合 ,孕育了市场营销道德新观念 ,主要有 ,创造顾客就是利润、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创新意识、竞争合作意识等。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市场营销
道德
创新
分类号
F71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14.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社会道德冲突的教育反思与德育应对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烨
机构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5-17,共3页
文摘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多元道德文化形态登上德育舞台,它改变了传统非黑即白的道德观,使个体道德冲突发生在"两善"之间,其所引发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自我道德心理的稳定性和承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传统德育思维定势让学生真实的、独立的、与时俱进的道德动机难以建立,成为道德冲突产生的根源。当代德育应从道德"正误"选择到道德"两善"选择构建德育理念,促使多元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确立互补共生的德育追求;应基于"道德承受"设置"道德变通"的德育内容,积极提升学生的道德心理承受和变通能力;德育策略上应推动道德管理走向道德对话,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质疑能力和道德创新意识。
关键词
当代社会
道德
冲突
道德
价值观
道德
心理
道德
创新
道德
文化形态
道德
心理承受力
道德
对话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谭嗣同“心力说”的原创性价值
4
作者
胡建
机构
浙江行政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4,共6页
文摘
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政”运动的精英人物,又是近代道德转型的先驱者。因为传统中国所实行的是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的机制,因而人们对政治的态度实际上也即其道德人格诉求。谭嗣同进行“政体创新”与“道德创新”的理论武器是其“心力说”。“心力说”对中国近代道德转型所起的奠基作用有:在道德本质问题上,用世俗的“人欲之善”取代了传统的“天理之善”;在道德实践理性上,用近代性“平等自主”之美德扬弃了古典式“等级依附”之美德;在“集体关怀”的德性层面,用“平民主义”否定了“权威主义”。
关键词
心力说
谭嗣同
原创性
价值
“平民主义”
道德
转型
道德
政治化
政治
道德
化
精英人物
道德
人格
理论武器
道德
创新
本质问题
奠基作用
中国近代
实践理性
权威主义
先驱者
近代性
传统
美德
天理
人欲
扬弃
德性
关怀
分类号
B25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德的起源及功能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增强
机构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63-66,76,共5页
文摘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特有现象。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框框,而是我们作为人应该遵守的。从中国的道德起源和生成来看,它涵盖了两性关系、劳动与劳动分工、为辨别血缘和维护财产继承而制定的宗法制度、为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生活行为和交际行为而制定的礼乐制度以及为维护政权和阶级利益而确立的法律等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它具有维护生命体、维护社会个体和社会利益,促进社会文明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
道德
道德
起源
道德
功能
道德
创新
伦理
道德
劳动
道德
Keywords
morality
the origin of morality
the function of morality
moral creation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道德批判能力与长效德育之思考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凤玉
机构
百色学院社科部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0-192,共3页
文摘
长效德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是长效德育的突破口。道德批判能力是依靠道德主体所具有的判断、选择、创新能力来完成的。
关键词
大学生
长效德育
道德
批判
道德
判断
道德
选择
道德
创新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现时代的道德建设
7
作者
熊慧群
机构
湖南中医学院
出处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现时代
道德
建设
传统伦理
道德
道德
创新
道德
问题
畸型家庭
道德
滑坡
道德
现状
职业
道德
教育
思想观念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持续性发展:发展伦理观的深刻革命与价值重构
被引量:
3
8
作者
乔法容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4,共8页
文摘
可持续性发展深蕴伦理意义。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维度,它引导以市场力量为单一导向、以资本增殖为内在冲动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为以生态法则与以人为中心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避免单一的以经济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积累总量为判断发展标准的道德评价话语体系,摒弃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急功近利的短期主义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建构面向未来的、整体的、系统的道德思维和评价尺度,以发展伦理观的深刻变革导引社会、企业、个体更加自觉地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关键词
可持续性发展
伦理观
生态法则
绿色
道德
创新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道德创新的思路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言
机构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出处
《前沿》
2013年第8期54-55,共2页
文摘
在各行各业的创新高潮中,道德建设创新已势在必行了。但道德建设如何创新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道德是对经济的反映。所以,新时期的道德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道德是一种软约束,道德建设离不开制度、政策的支持和保障,离不开道德教育。新时期的道德创新也应从下文中这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
道德
创新
道德
与经济
制度建设
道德
教育
分类号
B82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修养和创新
10
作者
熊华勇
陈娅琪
机构
汉口学院
吉林外国语大学
出处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83-86,共4页
基金
汉口学院教研项目资助“创业教育生态闭环课程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2JY15)”
汉口学院课程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2kc1)的研究成果。
文摘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领航人,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教学是高校教师工作的核心,其水平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中体现的教学道德,同样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但当前高校教学道德实践中还存在道德活动缺乏,道德建设内容简单,道德建设意识薄弱等现实困境,应进一步引导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建设,优化教学道德修养和加强教学道德创新,从而整体提升高校教师教学道德。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
道德
道德
修养
道德
创新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ethics
Moral cultivation
Moral innovation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时期道德建设应注意的几个关系问题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安应民
机构
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2,共6页
文摘
本文主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创新与道德继承、道德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
道德
建设
道德
创新
道德
继承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
Keywords
moral construction moral creation moral heritage personal value social value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资源
被引量:
2
12
作者
张分田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JX13-004)
文摘
道德创新是文明创新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扬弃。这就要求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选择与现代社会契合的内容;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精华成分较多的部分。一般说来,凡是具有普遍意义、契合现代社会、精华成分较多的属于优秀文化资源。比较而言,孔丘的性近习远命题、墨翟的兼爱交利命题、商鞅的易礼变法命题、庄周的朴性真情命题、佛教的众生平等命题属于更有借鉴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夸大儒家道德理论的现代价值,笼统地宣扬"传统美德"是错误的。"大陆新儒学"所主张的"全面重建儒教社会"是一条行不通的死路。
关键词
道德
创新
孔丘
墨翟
商鞅
庄周
佛教
Keywords
moral innovation
Kong Qiu
Mo Di
Shang Yang
Zhuang Zhou
Buddhism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陈莉
张景富
出处
《奋斗》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青年
思想
道德
建设《公民
道德
建设实施纲要》
道德
创新
道德
行为习惯
人际关系
分类号
D432.6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世纪文学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创新
被引量:
1
14
作者
周保欣
机构
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伦理视野中的当代文学及其经验反思"(06czw018)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文学史经验与道德创新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必须要融入到时代的精神变革与道德创新之中。这既是文学与作家的使命使然,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所累积的社会问题,社会变革所导致的价值观念重组乃至商品意识形态下形成的功利原则、个人主义等对原有道德理性的挑战,都在不同程度上诱使着人们内心深处沉沦的生命意志的复萌。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道德
创新
当代中国
经济发展
社会变革
中国文学
社会现实
改革开放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资源
15
作者
张分田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党政干部参考》
2018年第21期31-32,共2页
文摘
道德创新是文明创新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缔造中国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化资源,恰当选择中国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与现代中国相匹配的新的道德体系,这是道德建设的关键之所在。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文化资源。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扬弃。这就要求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
关键词
传统文化资源
道德
创新
重选
现代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文化
创新
伟大实践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历史与现实思考
16
作者
孙凡荣
刘政文
机构
中共中央组织部政策法规局
出处
《党政干部论坛》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事业
政党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先进文化
国内形势
道德
创新
历史与现实
灵魂
挫折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D64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养道德创新能力是增强德育有效性的最佳途径
17
作者
彭未名
机构
武汉化工学院
出处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2年第24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道德
创新
能力
德育有效性
道德
精神
道德
知识
最佳途径
道德
规范
道德
行为
当代大学生
创造性
道德
能力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略论大学生道德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
1
18
作者
彭未名
机构
武汉化工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出处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摘
从道德创新能力的意蕴、道德能力的耦合作用出发,论述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导向性.指出只有不断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创新能力,并有效地结合其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使之升华为一种新的道德精神,我们的德育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德育
有效性
道德
创新
能力
道德
精神
分类号
G641.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全教育与幼儿品德发展
19
作者
廖雅琪
机构
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49,共2页
文摘
编者按:如何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和发展路向,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优质的发展,是每一所幼儿园和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实验研究,对...
关键词
交通安全教育
幼儿
角色游戏
安全意识
良好行为习惯
交通规则
道德
创新
能力
品德素质
品德养成
自我保护能力
分类号
G611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对职业教育之看法
20
作者
郁岩
机构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机电工程分院
出处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5期252-253,共2页
文摘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知识、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但是也不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道德
创新
教育
实践技能教育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D648.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新教育与道德教育
孙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济全球化中的市场营销道德创新
权利霞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社会道德冲突的教育反思与德育应对
刘烨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谭嗣同“心力说”的原创性价值
胡建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道德的起源及功能
杨增强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学生道德批判能力与长效德育之思考
李凤玉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我国现时代的道德建设
熊慧群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可持续性发展:发展伦理观的深刻革命与价值重构
乔法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也谈道德创新的思路
陈言
《前沿》
2013
1
原文传递
10
论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修养和创新
熊华勇
陈娅琪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新时期道德建设应注意的几个关系问题
安应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资源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原文传递
13
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
陈莉
张景富
《奋斗》
2003
0
原文传递
14
新世纪文学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创新
周保欣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资源
张分田
《党政干部参考》
2018
0
原文传递
16
对“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历史与现实思考
孙凡荣
刘政文
《党政干部论坛》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培养道德创新能力是增强德育有效性的最佳途径
彭未名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2
0
原文传递
18
略论大学生道德创新能力培养
彭未名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安全教育与幼儿品德发展
廖雅琪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我对职业教育之看法
郁岩
《科技信息》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