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性道德教育新论 被引量:30
1
作者 易晓明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0,共3页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培养道德主体的教育。道德主体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创造性、整合性和开放性,因此,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德性创造、学生的完整德性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意向和能...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培养道德主体的教育。道德主体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创造性、整合性和开放性,因此,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德性创造、学生的完整德性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意向和能力。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条件是:生活世界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根基,交往和实践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关键,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 主体性道德教育 德育实效 德性创造 道德本质
下载PDF
传统伦理的特征与当今道德教育问题 被引量:18
2
作者 葛新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89,共8页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德育问题,但当今我国的道德现实却非常严峻。道德教育缺乏实效,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本文认为,当今德育的诸多问题,都可从传统伦理的一些特征中找到根源。最近以来,...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德育问题,但当今我国的道德现实却非常严峻。道德教育缺乏实效,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本文认为,当今德育的诸多问题,都可从传统伦理的一些特征中找到根源。最近以来,从积极的方面阐发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中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以及把这种可能性现实化的工作,已经成为时尚;但是,传统伦理的特征对当今德育的消极影响,今天似乎已不再被人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 道德教育 道德现实 道德理想 道德主体性 基本道德规范 自我定向 道德追求 受教育者 平民大众
下载PDF
论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 被引量:12
3
作者 袁雅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主体性道德教育应注重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主体性道德教育应注重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个性化原则、注重启发式原则、强调激励性评价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 德育教学 以人为本 激励性评价 道德实践
下载PDF
“算法作者”的创作思维与美学原则——算法时代电影工业美学之伦理转向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立娜 陈旭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5,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工业全方位的应用,人工智能编剧、人工智能演员、人工智能剧本医生、人工智能摄影、人工智能剪辑、人工智能营销系统的出现使电影工业链各个环节的制作流程发生了极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推动了电影的发展。算法的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工业全方位的应用,人工智能编剧、人工智能演员、人工智能剧本医生、人工智能摄影、人工智能剪辑、人工智能营销系统的出现使电影工业链各个环节的制作流程发生了极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推动了电影的发展。算法的介入使得当下电影生产的创作思维发生了新变,主要表现为:首先,人的逻辑在“算法作者”创作的电影中不再居于中心位置,人的逻辑被弱化,算法的逻辑加强。在美学原则层面,“算法驱动”下电影生产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矛盾凸显,妥善处理好技术性带来利好的同时又葆有艺术性是当下电影工业美学需要进行前瞻性思考的问题。其次,“算法作者”具有人与机的双重伦理属性,但又不仅限于人与机的二元对立,存在人与机的交叉混合地带。从自主性、互动性与适应性三个层面确立“算法作者”的道德主体性,进一步明确其在电影生产中的道德责任。“算法逻辑”驱动下的电影生产存在价值导向偏差、情感匮乏以及算法歧视加剧现实歧视与隐私自治权丧失的伦理问题,而这正是电影工业美学或电影伦理学转向需要思考的必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人工智能 “算法作者” 道德主体性 算法歧视
下载PDF
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策略 被引量:17
5
作者 石丽娟 《宁夏教育科研》 2009年第3期29-30,共2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特殊性为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研究、探索和创新学校的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特殊性为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研究、探索和创新学校的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策略 时代脉搏 信息技术 辨析能力 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主体性 交流渠道 形势教育 行为失范 思想
原文传递
论伦理建设与道德建设 被引量:11
6
作者 彭永捷 牛京辉 《现代哲学》 1999年第1期62-67,共6页
关键词 伦理建设 道德建设 伦理学 伦理与道德 社会伦理 职业伦理 道德主体性 道德意识 个体道德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试论“灌输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9
7
作者 葛新斌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试论“灌输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葛新斌“灌输教育”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剖析“灌输教育”的根源和困境,旨在尝试提出变革“灌输教育”的基本途径。要顺利实现“灌输教育”,至少应满足下述基本条件... 试论“灌输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葛新斌“灌输教育”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剖析“灌输教育”的根源和困境,旨在尝试提出变革“灌输教育”的基本途径。要顺利实现“灌输教育”,至少应满足下述基本条件:第一,教育者将要灌输的道德正确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教育” 学校 道德教育 教育方式 道德主体性 “说服教育” 道德情感
全文增补中
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巧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高校道德教育必须适应并满足网络时代对道德教育的新需求 ,在教育目的、观念、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兴利除弊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发展自己 ,自觉抵御网络的消极影响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道德影响 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 道德主体性 教育内容
下载PDF
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与教师的道德主体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义胜 叶牡丹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列维纳斯"他者"伦理中的"主体"不仅具有现代哲学中"主体"的一般内涵,同时还具有"为他性"、"伦理性"等多重特征。对教师的道德主体性有"道德代言人"、"立法者"、... 列维纳斯"他者"伦理中的"主体"不仅具有现代哲学中"主体"的一般内涵,同时还具有"为他性"、"伦理性"等多重特征。对教师的道德主体性有"道德代言人"、"立法者"、"道德完美主义者"这三个不同程度的要求。列维纳斯式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虽然难以企及,但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不仅为教师对学校伦理的本质及优化的路径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向度,而且会不断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进而引领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纳斯 “他者”伦理 教师 道德主体性
原文传递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透视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东桂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6-99,共4页
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双重影响 ,找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如对互联网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关系的定位 ;对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关系 ;对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培育的关注 ;对网络道德教育目标的确认等问题... 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双重影响 ,找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如对互联网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关系的定位 ;对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关系 ;对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培育的关注 ;对网络道德教育目标的确认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 :要明确互联网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推动道德进步的积极力量 ;要明确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一种形式 ;要加强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道德教育 高校 信息素养 计算机教育 道德主体性 受教育者 力量 确认 互联网 目标
下载PDF
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依据和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照智 江传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6-20,共5页
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探索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其理论依据在于受教育者个体是道德的主体,在自我道德发展中具有主体性,而且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是其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因。其现实根据在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缺失。采取... 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探索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其理论依据在于受教育者个体是道德的主体,在自我道德发展中具有主体性,而且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是其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因。其现实根据在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缺失。采取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对于受教育者在现实中道德素质的发展、未来社会生活中道德价值的正确把握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主体 道德主体性 主体性道德教育
下载PDF
传统德育中的道德理想主义论评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时忠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3,共4页
一、道德理想主义——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民族的早期文化都经历了一个从神本向人本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格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各民族的历史过程。中国人文精神的崛起,是由于对神的崇拜逐步削弱,... 一、道德理想主义——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民族的早期文化都经历了一个从神本向人本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格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各民族的历史过程。中国人文精神的崛起,是由于对神的崇拜逐步削弱,对天命的怀疑所致。在鬼神受到怀疑之后,究竟由什么来指导人事,决定国家的命运与社稷的安危呢?这就是“德”。 “德”,最初是获得、占有之意。所谓“德者得也”,二字可以互训。“就其社会内容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理想主义 传统德育 中国人文精神 原始儒家 道德规范 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理性 道德主体性 孟子
下载PDF
儒家思想的时代课题及其解决线索 被引量:5
13
作者 傅伟勋 《孔子研究》 1987年第4期105-119,98,共16页
一、前言近二十年来包括台湾在内的“亚洲四条龙”,紧随日本之后造成了惊人的经济奇迹,而这五个东亚地区又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传统儒家的世俗伦理深入民间,构成思想文化(亦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云“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一大要... 一、前言近二十年来包括台湾在内的“亚洲四条龙”,紧随日本之后造成了惊人的经济奇迹,而这五个东亚地区又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传统儒家的世俗伦理深入民间,构成思想文化(亦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云“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一大要素。这就引起了不少社会科学家的问题探讨:儒家伦理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意识型态层面的有利因素?为什么在印度、泰国、斯里兰卡、菲律宾等未受儒家伦理影响的其他亚洲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道德 儒家思想 道德主义 孟子 道德主体性 伦理影响 上层建筑 价值取向 伦理学 自然本能
原文传递
刍议公共精神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9
14
作者 卞桂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作为思维与意志的内在统一,公共精神是基于"公共"与"精神"的生态式联袂。其中,"公共"所凸显的是"伦理同一性",而"精神"则标示着"道德主体性"。公共精神就是以"伦理... 作为思维与意志的内在统一,公共精神是基于"公共"与"精神"的生态式联袂。其中,"公共"所凸显的是"伦理同一性",而"精神"则标示着"道德主体性"。公共精神就是以"伦理同一性"为价值根基的"道德主体性",是知与行的辩证统一。是否具有公共精神是衡量个体、民族以及国家能否迈向现代化的价值依据所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 精神 伦理同一性 道德主体性
下载PDF
论道德的主体性本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建东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2-55,共4页
道德的主体性问题讨论已有数年之久,其本质何在依然众说纷纭。从它是“一切道德的原动力”到“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等都未能回答道德的主体性与道德的历史变迁是何关系,因而使道德的主体性本质仍然浮于表面。本文拟对道德的主体性... 道德的主体性问题讨论已有数年之久,其本质何在依然众说纷纭。从它是“一切道德的原动力”到“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等都未能回答道德的主体性与道德的历史变迁是何关系,因而使道德的主体性本质仍然浮于表面。本文拟对道德的主体性本质重新加以界定,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化这一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规范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本质 道德实践活动 问题讨论 主动性 原动力 个人主义 社会经济状况 道德主体性
下载PDF
论道德主体及主体性
16
作者 汪向东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 道德规范 道德范式 行为方式 道德建设 邓小平 群体道德主体 主客体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形态 道德客体
下载PDF
美德伦理的西方镜像与中国视差——江畅《西方德性思想史》唱序 被引量:7
17
作者 万俊人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7-160,共4页
一、引言:道德/伦理类型学星座中的美德伦理 如果说,作为一种人类自律的基本方式,道德/伦理最为典型也最为内在地体现了人类理解并把握自身生活世界——包括其经验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世界——的主体自觉性,那么,在诸种不同类型... 一、引言:道德/伦理类型学星座中的美德伦理 如果说,作为一种人类自律的基本方式,道德/伦理最为典型也最为内在地体现了人类理解并把握自身生活世界——包括其经验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世界——的主体自觉性,那么,在诸种不同类型的道德/伦理中,最能充分彰显人类道德主体性的当属美德伦理无疑了。一般而言,相较于法律和政治,道德/伦理更能彰显人类自身的意志自由;相较于宗教神学,道德/伦理更能确保康德所说的“属人的”的自由尊严。由是观之,相较于其他伦理学类型,美德伦理当属于最能充分表现人类道德/伦理之自由意志与自由尊严的道德理论类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 思想史 道德主体性 西方 人类道德 德性 中国 镜像
原文传递
基于伦理视阈的公共信任意涵阐释 被引量:7
18
作者 卞桂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5,共7页
公共信任与公共不信任的本质区分在于,行为主体能否基于价值层面形成对伦理普遍性的认知、认同与践行。除此以外,公共信任是基于伦理之"公"的普遍性信任,而私人信任则是基于私人生活的"圈子信任"。因而,公共信任就... 公共信任与公共不信任的本质区分在于,行为主体能否基于价值层面形成对伦理普遍性的认知、认同与践行。除此以外,公共信任是基于伦理之"公"的普遍性信任,而私人信任则是基于私人生活的"圈子信任"。因而,公共信任就是思维与意志的同一,是基于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性。公共信任与政府信任、公众信任、信任公共品以及公共信用诸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既属于公共信任的不同侧面,同时又是对伦理普遍性与道德主体性的不同向度的诠释。培育公共信任,既有赖于私人信任的拓展,更要铸就制度信任的伦理普遍性基础,唯有如此才会实现伦理之"公"从"概念"到"理念"的转换,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预定和谐"才有生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任 伦理同一性 道德主体性 意涵
下载PDF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兼论道德内化与个体道德生成的主体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123,共7页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具有必然性。这种转化过程就是个体道德的生成过程,它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但由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过程中道德主体的自我意...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具有必然性。这种转化过程就是个体道德的生成过程,它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但由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过程中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着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的程度。因此,为实现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促进个体道德的生成,必须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张扬个体的道德主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道德 个体道德 道德内化 道德主体性
下载PDF
关于道德主体和道德主体性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窦炎国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69-76,共8页
道德主体和道德主体性问题,不仅是伦理学说史上多所论及的问题,关系到对道德的本质、功能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理解;而且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关系到对人的价值、社会进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近几年我国伦理学界关于道德主体... 道德主体和道德主体性问题,不仅是伦理学说史上多所论及的问题,关系到对道德的本质、功能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理解;而且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关系到对人的价值、社会进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近几年我国伦理学界关于道德主体和道德主体性问题的争论,对我国伦理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从中透示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伦理学研究的客观要求。当然,对于其中表现出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则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加以综合的分析和评判。本文就此略陈己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 道德行为 道德规范体系 道德活动 社会生活 社会利益关系 客观要求 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