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与域的环境伦理思考--基于道家自然观之凭鉴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国文 蔡昕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3,188,共7页
在新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应局限于特定领域,更应放眼于整个自然界的存在。人类需要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践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从道家文化进一步提炼中国传统思想之环境伦理的自然观思想,培育公民善待自然之界与域的... 在新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应局限于特定领域,更应放眼于整个自然界的存在。人类需要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践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从道家文化进一步提炼中国传统思想之环境伦理的自然观思想,培育公民善待自然之界与域的生态观念。要将其融入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就需要理解并尊重自然环境的界与域。敬畏生态意识中对边界的限定,界在自然,域在地球。形塑边界有度而又善于追求一种自然系统整体化的观念,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创造思想基础。道家自然观之于界与域的思想精髓博大精深,围绕着当今世界国家公园建设状况展开以此为凭鉴的环境伦理思考,让人类身处于环境又融入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的环境伦理成为保护式建设国家公园的观念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域 环境伦理 道家自然观 国家公园建设
下载PDF
道家生态自然观探究——对人与自然“主客”关系的悖论的反驳
2
作者 刘庆萍 《国学(汉斯)》 2023年第2期178-183,共6页
道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观又对我国乃至全球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启示。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告诉我们万物的本源是同一的,万物都是由“道”派生而来;“道法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告诉我们“道”遵循自然万... 道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观又对我国乃至全球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启示。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告诉我们万物的本源是同一的,万物都是由“道”派生而来;“道法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告诉我们“道”遵循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让自然万物按照本性、自身的法则去生存发展,我们人类不应把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去主宰自然界,如果肆意破坏自然、违背万物的生存规律,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物无贵贱”思想告诉我们万物存在均有自己的价值及合理性,而且万物本是同源,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道家自然观又在实践层面提出“无为而治”,目的是要告诉人们不要过多干预自然界的生存发展,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要因为自身利益去破坏自然,“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要把握好“度”,既要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又要做到不伤害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自由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赢。道家生态自然观也正是医治当今全球生态问题的良方之一,对于治理当今全球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问题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物无贵贱 无为而治 道家自然观
下载PDF
论道家思想资源在《美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以道家自然观为例
3
作者 程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89-191,共3页
国内高校的《美学原理》课程内容和框架因其浓重的西方化色彩而需要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补充和平衡。在源自中国本土的传统儒释道思想中,道家思想由于其典型的非功利化和艺术化的特点,更符合美学教学本身的要求。充分挖掘、利用相关的传... 国内高校的《美学原理》课程内容和框架因其浓重的西方化色彩而需要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补充和平衡。在源自中国本土的传统儒释道思想中,道家思想由于其典型的非功利化和艺术化的特点,更符合美学教学本身的要求。充分挖掘、利用相关的传统道家思想资源,通过中西美学思想的比较和对话,能够丰富《美学原理》授课内容,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自然美的本质问题的教学中,充分吸收道家自然观以修正和补充《美学原理》教材中的传统自然美理论,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美学原理》 道家自然观 自然
下载PDF
道家自然观的跨文化阐释
4
作者 马海婷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无己、无待的自由自适之道和求自然得天趣的美学品质是道家自然观的主要理论范畴,而对道家哲学有着浓郁情结的卡夫卡,也曾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虚构,将道家自然观带入另一种文化环境,从而使得其获得一种跨文化价值阐释的可能。
关键词 道家自然观 自然 自由 跨文化
下载PDF
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的启示
5
作者 刘彦琳 《汉字文化》 2020年第6期166-167,共2页
在老子的眼里,天地万物的本源非道莫属,天地生于道。老子从简单的例子切入,从而得出天地之道,至高之理无外乎功成身退。自然法则是无形的,但自然是任何人都不可战胜的。自然规律对人和社会都有约束和启示作用。只有向自然学习,与道同行... 在老子的眼里,天地万物的本源非道莫属,天地生于道。老子从简单的例子切入,从而得出天地之道,至高之理无外乎功成身退。自然法则是无形的,但自然是任何人都不可战胜的。自然规律对人和社会都有约束和启示作用。只有向自然学习,与道同行,遵循自然,回归自然,才是人类真正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 道家自然观 自然规律
原文传递
融于自然 流于自然——论自然环境和道家自然观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6
作者 梁美英 卢荷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8-130,142,共4页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他生活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重自然是沈从文对道家精神的认同,他的作品隐含着对人与自然契合的遐想。湘西清奇灵秀的山光本色成为人心目中的美景,而淳朴善良的男女老少成为活动于景中的人,它们交相辉映形成了...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他生活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重自然是沈从文对道家精神的认同,他的作品隐含着对人与自然契合的遐想。湘西清奇灵秀的山光本色成为人心目中的美景,而淳朴善良的男女老少成为活动于景中的人,它们交相辉映形成了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创作 道家自然观 人化的自然
下载PDF
道家自然观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探讨
7
作者 安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6期12-14,共3页
在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往往会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道家思想强调无物不包,以思想境界上的领悟来生成一种特殊的思想观念。中国山水画是一种传统自然形式,可以借助道家思想来融入画家的思维。通过对道家自然观给山水画造成... 在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往往会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道家思想强调无物不包,以思想境界上的领悟来生成一种特殊的思想观念。中国山水画是一种传统自然形式,可以借助道家思想来融入画家的思维。通过对道家自然观给山水画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有效丰富山水画的意境。故此,对道家自然观下的中国山水画进行分析,并针对道家自然观对画作的影响提出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自然观 中国山水画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论玄言诗与诗歌意境的形成
8
作者 石娟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3-34,共2页
论文主要从意境的内部构造——情景交融论述玄言诗在诗歌发展中强化了景这一元,为意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以此说明、论证玄言诗在中国诗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 玄言诗 意境 二元式结构 道家自然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