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宏森 《哲学研究》 1982年第5期62-67,共6页
一般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 Bertalanffy)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它的主要目的是企图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运用完整性、集中化、等级结构、终极性、逻辑同构等概念,从而找出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或子... 一般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 Bertalanffy)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它的主要目的是企图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运用完整性、集中化、等级结构、终极性、逻辑同构等概念,从而找出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系统论 等级结构 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 逻辑同构 综合系统 完整性 逻辑 数学领域 子系统
原文传递
认真对待情绪:论纠纷化解的感性向度
2
作者 熊浩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美国著名学者卡丽·麦客梅多(Carrie Menkel-Meadow)教授提醒我们,人类的纠纷、冲突中诚然存在着与诉讼的理性逻辑同构的部分,但也存在着异构的部分。正是这些异构的部分,或者用麦客梅多的话说即“非线性逻辑”,才构成了非诉解纷机... 美国著名学者卡丽·麦客梅多(Carrie Menkel-Meadow)教授提醒我们,人类的纠纷、冲突中诚然存在着与诉讼的理性逻辑同构的部分,但也存在着异构的部分。正是这些异构的部分,或者用麦客梅多的话说即“非线性逻辑”,才构成了非诉解纷机制之理论合法性与实践有效性的本质基础。诚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矛盾纠纷与诉讼的线性结构的异构部分,但笔者认为,其中最明显、最关键的,是情绪。情绪这一高度具有主体意味的感性“活态”,构成了纠纷之非线性构成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纷机制 纠纷化解 非诉 美国著名学者 矛盾纠纷 线性结构 合法性 逻辑同构
原文传递
论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亚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9-73,共5页
论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李亚明语言因有意义而存在。由于意义在人的认识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怎样看待意义,便关系到怎样看待认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甚而可以认为,有什么样的意义论,便有什么样的认识论,与其相应... 论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李亚明语言因有意义而存在。由于意义在人的认识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怎样看待意义,便关系到怎样看待认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甚而可以认为,有什么样的意义论,便有什么样的认识论,与其相应,近代语言哲学所注重的意义问题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再构造 语言 认识结构 主体的人 旧唯物主义 不确定性 相对性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同构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认识过程与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同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宵前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5,共6页
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多视角的,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对人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研究的中心线索。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揭示过程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依据,从一个... 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多视角的,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对人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研究的中心线索。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揭示过程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依据,从一个新的视角描述唯物史观形成的路径,更全面地理解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 逻辑同构
下载PDF
论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
5
作者 李亚明 《蒲峪学刊》 1994年第1期30-35,共6页
意义问题,一直是语言哲学乃至整个哲学所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如何看待意义,关系到如何看待认识;什么样的意义论决定了什么样的认识论。本文首先总结并评判了旧唯物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使用论和结构主义在意义问题上的理论,继而提... 意义问题,一直是语言哲学乃至整个哲学所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如何看待意义,关系到如何看待认识;什么样的意义论决定了什么样的认识论。本文首先总结并评判了旧唯物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使用论和结构主义在意义问题上的理论,继而提出;“人”是具有意向、自我意识和抉择能力的“存在物”,它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思辨和抉择;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日常的语言,在任何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某种形式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因素,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问题。本文进而归纳出了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的几种类型:1、意义与所指的逻辑同构关系是通过主体的选择机制实现的;2、有些意义由主体的认识定势和认识结构所决定;3、有些意义由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评价态度所决定;4、对“文本”的“意义再构造”由主体的理解和解释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再构造 语言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 认识结构 旧唯物主义 逻辑同构 认识论 不确定性 主体的人
下载PDF
论思维与想象的互整合机制
6
作者 胡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60-66,共7页
论思维与想象的互整合机制胡潇思想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意识最为内秘的现象。当思想作为一种意识状态出现时,它实际上包含着“思”和“想”的两个方面。“思”的方面,是理性的或逻辑的思维活动(本文特指,以下同);... 论思维与想象的互整合机制胡潇思想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意识最为内秘的现象。当思想作为一种意识状态出现时,它实际上包含着“思”和“想”的两个方面。“思”的方面,是理性的或逻辑的思维活动(本文特指,以下同);“想”的方面,则是想象活动或意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与想象 理性思维 想象活动 价值识别 逻辑 意象经营 逻辑同构 理性判断 主体精神 层次需求
下载PDF
“图式”与现代诗解读
7
作者 何锐 翟大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3,共3页
我们所说的现代诗,虽主要指70年代末至当前的诗歌创作,但也涵盖“五四”以来的新诗创作。它既包括侧重于再现性的作品,也包括那些非现实主义重在表现性的作品。需要说明的,现代诗决不是现代派诗歌的同义语。我们仍然认为诗歌中的现实主... 我们所说的现代诗,虽主要指70年代末至当前的诗歌创作,但也涵盖“五四”以来的新诗创作。它既包括侧重于再现性的作品,也包括那些非现实主义重在表现性的作品。需要说明的,现代诗决不是现代派诗歌的同义语。我们仍然认为诗歌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是有生命力的。它的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同现实保持同步关系,诗中所描绘出来的情景,因其和现实生活可以互相参照,从而使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生活所形成的麻木漠然心态,得以活跃起来,这样便会有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 现代诗 现实主义创作 逻辑同构 非现实 现代派诗歌 艺术意象 狮子 现实生活 作品
下载PDF
专用集成电路的版图验证系统
8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1998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专用集成电路 版图验证系统 用户界面 系统结构 逻辑同构 参数提取 设计思想和方法 半定制电路 门阵列设计 自动设计
下载PDF
研讨式教学范式价值维度分析——基于行政案例分析教学视角
9
作者 孔凡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第6期78-80,共3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应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研讨式教学范式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体现了全新的现代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应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研讨式教学范式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体现了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对克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范式"重统一、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启发、重传授、轻方法"的倾向,对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范式具有较强的逻辑同构性,是研讨式教学范式的一种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 行政案例 价值维度 逻辑同构
原文传递
“图式”与诗的读解
10
作者 陈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2-95,共4页
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认为,既然画家可以用线条、颜色描绘事物,音乐家用音响、旋律、节奏反映不同的感情,作家和诗人就可以用语言对事实作逻辑的摹写。这种摹写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照搬和模仿,却可以对现实生活起到相互参照的... 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认为,既然画家可以用线条、颜色描绘事物,音乐家用音响、旋律、节奏反映不同的感情,作家和诗人就可以用语言对事实作逻辑的摹写。这种摹写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照搬和模仿,却可以对现实生活起到相互参照的作用。正是基于逻辑同构,才能将诗人诗歌中的"图式"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联系在一起,它对现实生活所起的参照作用也由此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的读解 图式摹写 逻辑同构
下载PDF
爱情寓言与革命激情的逻辑同构——茅盾《幻灭》文本细读
11
作者 杨森 《肇庆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7-31,共5页
《幻灭》是茅盾小说处女作,该作品在以往学界解读中,经常被看作是动摇青年革命激情的佐证。然而在对其重新深入细读中可以发现,《幻灭》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对革命有“幻灭”隐喻,实则包含着对革命的深刻反省与鼓励。茅盾通过一场爱情寓言... 《幻灭》是茅盾小说处女作,该作品在以往学界解读中,经常被看作是动摇青年革命激情的佐证。然而在对其重新深入细读中可以发现,《幻灭》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对革命有“幻灭”隐喻,实则包含着对革命的深刻反省与鼓励。茅盾通过一场爱情寓言,揭示革命在激情过后,青年人如何应当用理性和“力”,来平衡容易破灭的激情,这非但不会削弱革命理想,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理性加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灭》 革命激情 爱情寓言 理性 逻辑同构
下载PDF
再议网络图的逻辑同构变换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之明 夏可夫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97-102,共6页
图对同一个逻辑问题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必要时需进行逻辑同构变换 ̄[1]。本文对“节点型网络向箭线型网络的逻辑同构变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三种情况的图形子模,进一步论证了逐节生长法的通用性。同时,提出了箭线型网... 图对同一个逻辑问题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必要时需进行逻辑同构变换 ̄[1]。本文对“节点型网络向箭线型网络的逻辑同构变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三种情况的图形子模,进一步论证了逐节生长法的通用性。同时,提出了箭线型网络向节点型网络逆向变换的算法:逐线收缩法。文中通过简例,给出了用上述两种变换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获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图 逻辑同构变换 网形子模
下载PDF
杨志勇|作品
13
作者 杨志勇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设计说明:本系列景观装置艺术设计作品,以戏曲文化为主题,选取戏曲艺术最具代表性的盔饰造型元素,运用逻辑同构的设计转译手法创作出“忠义亭”“状元及第”“巾帼亭”等一系列景观装置艺术,成为主题景观空间环境中的重要视觉焦点。
关键词 视觉焦点 状元及第 戏曲文化 造型元素 设计说明 逻辑同构 杨志勇 戏曲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