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9
1
作者 薛德志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0,共3页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要体现为借助数字技术驱动生产力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借助数字技术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乡村建设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入融合,依靠数字生产力、数字农业、数字化...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要体现为借助数字技术驱动生产力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借助数字技术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乡村建设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入融合,依靠数字生产力、数字农业、数字化服务从整体上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业农村 高质量发展 逻辑实践
下载PDF
ChatGPT的税务应用逻辑与实践:价值分析、局限性及创新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昌 曹晓敏 王艺琳 《商业会计》 2024年第2期4-11,共8页
基于ChatGPT的技术框架与应用逻辑的分析,文章系统阐释了ChatGPT在税务领域的实践应用,重点聚焦于ChatGPT税务应用场景,对其提高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改变第三方涉税服务机构的工作重心、创新企业税务实践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技术局... 基于ChatGPT的技术框架与应用逻辑的分析,文章系统阐释了ChatGPT在税务领域的实践应用,重点聚焦于ChatGPT税务应用场景,对其提高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改变第三方涉税服务机构的工作重心、创新企业税务实践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技术局限性、应用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并对ChatGPT在税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提出三大政策建议:一是借助ChatGPT推进智慧税务建设,二是审慎推进ChatGPT的接入试点,三是建立健全ChatGPT税务应用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税务应用 逻辑实践 ChatGPT价值分析 ChatGPT局限性 ChatGPT创新路径 智慧税务
下载PDF
卓越与均衡的张力: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逻辑审视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甜 邓磊 罗玉霜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89,共6页
从功能单一、管理封闭的“象牙塔”,到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现代大学,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走过了曲折漫长的道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重视优势高校,还应保证体系协调。美国大学历经近四个世纪发展,从依附到独立、从整合到分裂,其体... 从功能单一、管理封闭的“象牙塔”,到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现代大学,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走过了曲折漫长的道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重视优势高校,还应保证体系协调。美国大学历经近四个世纪发展,从依附到独立、从整合到分裂,其体系建设有益经验可供借鉴,教训值得反思。二战后三十年,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致力于整合,既促进精英大学追求卓越,又鼓励各级各类高校特色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公信力下降和经济政策转型导致教育支出大幅削减,高等教育体系走向分裂,马太效应愈发严重。由美国的经验和教训可知,政府应引导高等教育体系兼顾卓越与均衡,高校要根据自身定位致力于特色发展和自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卓越均衡 多维立体 逻辑实践
原文传递
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的哲学问题探寻
4
作者 吴海峰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第30期51-54,共4页
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是认识生物生理、发育和进化中一切现象的前提,对它所涉及的“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逻辑与实践、偶然与必然”等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探寻,渗透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揭示生命的奥秘和真谛。
关键词 形式内容 现象本质 逻辑实践 偶然必然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具体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滨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2年第6期123-134,共12页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目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文从贯彻系统观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目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文从贯彻系统观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护生态环境三个维度阐述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围绕生态、产业、创新和交通四个方面分析总结当前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就此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协同发展 逻辑实践 系统观念
下载PDF
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黄龙光 杨晖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1,共11页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语言的功能逐渐转型而使乡村语言生活面临新语境、新需求和新服务。语言助力乡村振兴存在文化、社会、制度与经济等4重内在逻辑,相应地形成锚定重点人群双向语言学习、推进乡村语言治理现代化、适度开...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语言的功能逐渐转型而使乡村语言生活面临新语境、新需求和新服务。语言助力乡村振兴存在文化、社会、制度与经济等4重内在逻辑,相应地形成锚定重点人群双向语言学习、推进乡村语言治理现代化、适度开发利用语言资源、整体性保护传承乡村语言等4条实践路径。语言助力乡村振兴没有普适性通用路径,必须根据具体乡村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创造性实践。对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必须回到乡村语言生活现场,全面描写、记录地方性、民族性乡村语言事实和经验,深度阐释各地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在地机制和深层规律,为社会语言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乡村言语事实和语言法则,提高语言学关注当下、聚焦民生的学术阐释力和学科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重点人群双向语言学习 乡村语言的治理乡村的语言治理
下载PDF
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绍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4期133-136,共4页
开展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它既是传承体育精神,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通过对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整理分析,论述了当前开展高校... 开展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它既是传承体育精神,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通过对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整理分析,论述了当前开展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足球文化教育、体育精神、足球精神等思政元素,并运用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手段和方法,将足球课程思政贯穿到教学育人的全过程,实现高校足球课程对学生精神、意志、品质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升华,为国家培养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足球 课程思政 逻辑实践路径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逻辑与实践——基于剑川个案的研究
8
作者 杨艳 王健 《民族论坛》 2024年第2期52-61,共10页
针对当前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需求,以文化空间理论为视角,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为个案展开田野调查,从历史文化空间、经济地理空间和文化价值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个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逻辑与实践。历史文化空... 针对当前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需求,以文化空间理论为视角,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为个案展开田野调查,从历史文化空间、经济地理空间和文化价值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个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逻辑与实践。历史文化空间的存续与复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生活场域,经济地理空间的转型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文化价值空间的传承与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了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空间正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活态空间”。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个案形式对其空间逻辑与实践进行学术思考,研究范式上较具创新意义,可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西南边疆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空间逻辑实践 边疆个案研究
原文传递
税收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人类贡献
9
作者 付志宇 马金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2-93,F0002,153,154,共15页
中国式现代化属于“迟发”现代化类型,面对殖民掠夺、资源短缺、人口矛盾以及要素排列混乱等后发劣势,中国立足本土制度规则与要素支持系统,通过税收等手段的综合利用,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以税收为手段完善初... 中国式现代化属于“迟发”现代化类型,面对殖民掠夺、资源短缺、人口矛盾以及要素排列混乱等后发劣势,中国立足本土制度规则与要素支持系统,通过税收等手段的综合利用,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以税收为手段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税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又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价值体系。将环境税、资源税等融入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方式。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税收体系,维护多边主义的全球税收治理,形成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国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税收治理模式,避免了“迟发”现代化国家在复制西方模式时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具有理论和实践原创性贡献,开辟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税收治理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 中国式现代化 税收治理模式 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下载PDF
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逻辑、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亚奇 李新鹏 +3 位作者 李发毅 邸小宁 刘丹 山成英 《青海金融》 2016年第2期4-9,共6页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通过开展定向操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成为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新动向。本文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特征、操作逻辑和实践,对比国外,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存在直接投放基础货币、总量较大、额度和期限不明确等区别。本文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通过开展定向操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成为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新动向。本文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特征、操作逻辑和实践,对比国外,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存在直接投放基础货币、总量较大、额度和期限不明确等区别。本文进一步选取13个变量,从直接和间接两个层面考察了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结论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非常规操作,属于中央银行的相机抉择,在引导信贷流向和促进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弱化市场功能、财政赤字货币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等不足。建议中央银行短期内健全结构性政策操作,中长期内应回归总量政策,实现调控的市场化。同时,政府应深化改革,打破经济金融中的制度藩篱,优化货币政策操作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操作逻辑实践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社会企业的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互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阳敏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8期21-37,共17页
本文在访谈调查及《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白皮书》基础上,从社会管理学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并进行质性与量性研究,发现社会企业:(1)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之间存在着互斥现象;(2)即使在社会性和无偿性(辅助条件)不够显著的产业中,鲁棒性... 本文在访谈调查及《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白皮书》基础上,从社会管理学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并进行质性与量性研究,发现社会企业:(1)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之间存在着互斥现象;(2)即使在社会性和无偿性(辅助条件)不够显著的产业中,鲁棒性和长期性作为核心条件也会驱动社会企业社会绩效的提升;(3)这种互斥现象是由制度资本分配比例倾斜、社会企业家精神缺失、政府导致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及社会企业转型惯性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绩效测量 社会企业逻辑实践行为非一致性 社会企业社会绩效经济绩效互斥
下载PDF
广东建设有限政府三十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过程
12
作者 蒋红军 《岭南学刊》 CSSCI 2009年第6期58-62,共5页
走向有限政府,是解读广东政府三十年转型的一种重要视角。对全能主义与集权主义的双重突破,构成了广东建设有限政府三十年的理论逻辑。遵循这种逻辑,可以将其实践过程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省政府与市县分权;二是政府还权于企业;三是政府... 走向有限政府,是解读广东政府三十年转型的一种重要视角。对全能主义与集权主义的双重突破,构成了广东建设有限政府三十年的理论逻辑。遵循这种逻辑,可以将其实践过程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省政府与市县分权;二是政府还权于企业;三是政府与社会分权;四是法律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30年 广东 建设有限政府 理论逻辑实践
下载PDF
教会团契的建立及其“群分”的逻辑与实践
13
作者 翁翠琴 《金陵神学志》 2011年第1期86-100,共15页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团契肢体之间联络得合式是教会增长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关系群分"、"功能群分"、"年龄差异"、"分工需要"四方面阐释教会团契群分的逻辑与实践,期待能对今日教会的团契牧养实...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团契肢体之间联络得合式是教会增长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关系群分"、"功能群分"、"年龄差异"、"分工需要"四方面阐释教会团契群分的逻辑与实践,期待能对今日教会的团契牧养实践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团契“群分”的逻辑实践
原文传递
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逻辑理路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淋 唐静静 +1 位作者 李慧芬 游子 《理论观察》 2013年第8期16-18,共3页
生产力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连带的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在自然、社会、精神生态业已失衡的现实语境中,各种功利主义、投机主义盛行。在"唯发展论"、"经济先行"的旗帜下,自然生态遭受毁灭性破坏,... 生产力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连带的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在自然、社会、精神生态业已失衡的现实语境中,各种功利主义、投机主义盛行。在"唯发展论"、"经济先行"的旗帜下,自然生态遭受毁灭性破坏,社会生态由失衡走向断裂,精神生态裂变后的社会焦虑日趋蔓延。欲恢复生态系统的效能,需厘清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三者逻辑理路与实践反思的视角,从观念、制度等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逻辑理路实践反思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视阈中的“三个代表”
15
作者 王新建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理论考察“三个代表”,可以看出:“三个代表”这一具体概念形式的形成,是一个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体现了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三个代表”是具有丰富内涵和理想形态的概念体系,是自觉逻辑构架与强烈实践取向...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理论考察“三个代表”,可以看出:“三个代表”这一具体概念形式的形成,是一个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体现了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三个代表”是具有丰富内涵和理想形态的概念体系,是自觉逻辑构架与强烈实践取向的统一。切实实现“三个代表”摹写现实与规范现实的巨大作用,努力做到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应成为我们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具体概念 辩证体系 理想形态 逻辑构架实践取向
下载PDF
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逻辑教学与实践思考
16
作者 张震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20年第8期46-46,共1页
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逻辑教学,并将逻辑教学思维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能够为学生呈现连贯的体育教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强化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基于此,本文分析职业体院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逻辑教学具体对策,... 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逻辑教学,并将逻辑教学思维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能够为学生呈现连贯的体育教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强化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基于此,本文分析职业体院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逻辑教学具体对策,推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体育教学 逻辑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