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肠造瘘72例围手术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分析
1
作者 谢承 姚丽雯 +3 位作者 林立华 杨怡 张淑琴 黄圣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通过对72例肠造瘘患儿围手术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层对比分析,认识小儿肠造瘘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特点,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到2022年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因不同疾病而行肠造瘘手术的72例患儿的诊疗资料,根... 目的通过对72例肠造瘘患儿围手术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层对比分析,认识小儿肠造瘘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特点,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到2022年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因不同疾病而行肠造瘘手术的72例患儿的诊疗资料,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新生儿与非新生儿组,每个年龄组内再根据造瘘病因与造瘘部位进行归类,通过统计学方法分层对比各围手术期因素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并发症率的关系。结果从造瘘部位分析,本研究样本中不同年龄组间造瘘部位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内造瘘部位的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双腔造瘘、降乙结肠双口造瘘是最常用的两种造瘘方式;结构畸形造瘘是小儿肠造瘘的主要病因(P<0.05),这种特点在不同年龄组间是一致的(P>0.05)。从并发症来看,该样本总的造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3.1%,新生儿组并发症率为40.5%,非新生儿组并发症率为45.7%,造口附近皮肤破溃皮疹及感染积液均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不同年龄组间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炎症造瘘的并发症率明显较其他病因造瘘的并发症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以及造瘘部位对并发症的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6例在我院行关瘘手术,关瘘距造瘘平均时间为(225.8±281.8)d;与其他病因和部位相比,结构畸形与大肠造瘘需要相对更长的关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P<0.05),但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1%。结论儿童造瘘最常见的原因仍是先天畸形,常用的造瘘术式为降乙结肠造瘘与回肠造瘘。造瘘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结构、造瘘术式没有必然联系,与造瘘病因有明显关系。先天畸形与大肠造瘘的关瘘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关闭 儿童
下载PDF
中老年直肠癌患者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预防策略
2
作者 陶晓波 孟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直肠癌患者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预防策略。方法筛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1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患者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发... 目的分析中老年直肠癌患者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预防策略。方法筛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1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患者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基于护理实践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总结并发症护理预防策略。结果患者造口关闭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45%(32/121),以造口皮肤并发症、造口狭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较为常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身体质量指数(BMI)、Dukes分期、腹壁外肠管长度、造口部位及基础疾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18.5 kg/m^(2)、Dukes分期C~D期、腹壁外肠管长度<2 cm、乙状结肠造口及合并基础疾病均是患者发生造口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中老年直肠癌患者造口关闭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且影响因素众多,应在加强常规预防护理的同时积极开展危险因素评估及个体化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中老年 关闭 并发症 护理预防
下载PDF
改良横结肠保护性造口及皮下腹腔外造口关闭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戴志慧 杜金林 +1 位作者 王建平 金晰函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4-716,共3页
目的评估改良的横结肠保护性造口+皮下腹腔外造口关闭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间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64例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切除术+改良的横结肠保护性造口+... 目的评估改良的横结肠保护性造口+皮下腹腔外造口关闭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间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64例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切除术+改良的横结肠保护性造口+皮下腹腔外造口关闭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无死亡病例。全组患者一期保护性造口的手术时间(26.3±10.4)min,造口相关出血量(5.2±4.2)ml,住院时间为(11.2±1.7)d、住院费用为(4.0±1.6)万元。一期手术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漏12例(18.8%),患者均无广泛的腹膜刺激症状及严重全身毒性反应,无再次手术;吻合口狭窄4例(6.2%),2例经扩肛治疗痊愈,另2例出现直肠吻合口及上方肠管的严重肠管挛缩及狭窄并导致永久性横结肠造口;造口旁感染2例(3.1%),造口局部肠壁皮肤分离1例,造口皮疹3例(4.7%),无造口回缩及造口狭窄病例。全组64患者中除2例永久性造口外,另62例于术后1~6(3.4±2.6)个月二期局部麻醉下行皮下腹腔外造口关闭。二期手术时间(19.3±12.4)min,术中出血(2.6±3.9)ml,住院时间(5.6±2.1)d,住院费用(0.4±0.2)万元。二期手术并发症:结肠瘘口修补处漏2例(3.2%),切口感染2例(3.2%)。结论改良的横结肠保护性造口及后续的皮下腹腔外造口关闭安全可行,对于伴随直肠吻合口漏高危因素的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 改良横结肠 腹膜外关闭
原文传递
直肠癌回肠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处理对策 被引量:14
4
作者 仲艳 陈苏红 +1 位作者 李敏 沈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回肠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研究并随访151例在本院接受回肠造口关闭术的直肠癌患者,统计术前、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151例患者出现术...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回肠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研究并随访151例在本院接受回肠造口关闭术的直肠癌患者,统计术前、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151例患者出现术前并发症29例,包括诊断性肠穿孔2例,造口周围皮炎27例。术后近期并发症29例,包括术后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瘘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肛门功能障碍20例(17例有轻微的前切综合症,3例有十分严重的前切除综合症)。术后远期并发症6例,包括粘连性肠梗阻2例,造口部位切口疝4例,且切口疝均为70岁以上肥胖老年患者。结论回肠造口关闭围手术期,术前注重专科检查的完善、肠道准备和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医护合作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指导患者通过科学的方式,适当的进行提肛训练,同时每日进行康复锻炼,做好肛门周围皮肤的有效护理,降低因为大便失禁而导致的皮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回肠关闭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临时性袢式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周丙梅 王银娥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年第3期1011-1012,共2页
肠造口是利用外科手术方式在腹壁上人为开口,并把-段肠管拉出腹腔,开口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临时性袢式造口术多用于肠道外伤、肠腔炎症、梗阻、肠坏死、吻合口瘘等疾病[1].袢式造口有横结肠袢式造口术、乙状结肠袢式造口、回肠袢式... 肠造口是利用外科手术方式在腹壁上人为开口,并把-段肠管拉出腹腔,开口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临时性袢式造口术多用于肠道外伤、肠腔炎症、梗阻、肠坏死、吻合口瘘等疾病[1].袢式造口有横结肠袢式造口术、乙状结肠袢式造口、回肠袢式造口等.袢式造口的病人占总肠造口人数的20%~25%.我科2012年7月—12月共收治10例行袢式造口病人,均系临时性袢式结肠造口.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袢式 关闭 护理
下载PDF
肠造口关闭术后患儿失禁性皮炎的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轶美 余雯波 季佳维 《上海护理》 2017年第4期63-65,共3页
肠造口术是临床小儿外科抢救肠道急腹症和严重肠道畸形患儿的有效手段,术后经3~6个月再行造口关闭术以恢复肠道排便和吸收功能。术后早期由于患儿肛门反射和排便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排便次数较多,肛周皮肤常处于潮湿状态,易出现失禁... 肠造口术是临床小儿外科抢救肠道急腹症和严重肠道畸形患儿的有效手段,术后经3~6个月再行造口关闭术以恢复肠道排便和吸收功能。术后早期由于患儿肛门反射和排便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排便次数较多,肛周皮肤常处于潮湿状态,易出现失禁性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 失禁性皮炎 患儿 护理
下载PDF
肠造口关闭术后皮肤切口环形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邝永龙 陈卡尔 +2 位作者 陈嘉胜 黄启豪 吴荣聪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行肠造口关闭术后皮肤切口环形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3月-2020年2月到台山市人民医院进行肠造口关闭术的患者中选取7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切口缝合技术分组,其中39例采用单纯缝合法的患者纳入A组,另外4... 目的分析行肠造口关闭术后皮肤切口环形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3月-2020年2月到台山市人民医院进行肠造口关闭术的患者中选取7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切口缝合技术分组,其中39例采用单纯缝合法的患者纳入A组,另外40例采用环形缝合技术的患者纳入B组。对比2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瘢痕增生情况、伤口疼痛、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切口愈合优良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A组,瘢痕增生、伤口疼痛程度和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且平均瘢痕宽度比A组短(P<0.05)。结论对行肠造口关闭术后皮肤切口应用环形缝合技术,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有利于组织瘢痕增生,改善切口美观程度,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 皮肤切 环形缝合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直肠癌会阴切口重建及肠造口关闭术中十字缝合法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李晓和 杨胜富 +2 位作者 粟业能 徐绍强 冯广革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28-532,共5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会阴切口重建及肠造口关闭术中十字缝合法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会阴切口重建和肠造口关闭术中腹部切口重建病人107例。分为造口传统组12例、造口十字组14例、重... 目的分析直肠癌会阴切口重建及肠造口关闭术中十字缝合法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会阴切口重建和肠造口关闭术中腹部切口重建病人107例。分为造口传统组12例、造口十字组14例、重建传统组37例、重建十字组44例。术后随访30天,对比各组效果。结果造口十字组、重建十字组手术时长、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造口传统组、重建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造口传统组、重建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口十字组、重建十字组术后1、2、3天时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均低于造口传统组、重建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口十字组、重建十字组术后切口瘢痕色泽、厚度、血管、柔软度以及总分低于造口传统组、重建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十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重建传统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口传统组与造口十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缝合法用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肠造口关闭术中切口重建,兼具通畅引流和减张缝合的特点,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会阴切重建 关闭 十字缝合法 安全性
下载PDF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小儿结肠造口关闭手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邝云莎 刘艳青 刘秋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小儿结肠造口关闭手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结肠造口术后拟行造口关闭手术的患儿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术晨(术前6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的方法进行肠道准...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小儿结肠造口关闭手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结肠造口术后拟行造口关闭手术的患儿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术晨(术前6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术前晚(术前12h)、术晨(术前1~2h)自结肠造口近端各回流洗肠1次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儿造口近端肠道清洁度、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造口近端肠道清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口服困难4例,其中2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出现剧烈哭闹、活动11例,其中因剧烈哭闹导致造口近端黏膜损伤出血3例,延期手术1例(大量出汗后上感发热),呕吐1例。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用于小儿结肠造口关闭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满意,依从性好,但少数患儿存在难以进食、呕吐等不良反应,在肠造口患儿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关闭手术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下载PDF
肛门直肠畸形患者的结肠造口术:一种会产生严重的但可预防的并发症的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Pena A. Migotto-Krieger M. +1 位作者 Levitt M.A. 刘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9期42-43,共2页
Purpose:Colostomy for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decompresses an obstructed colon,avoids fecal contamination of the urinary tract,and protects a future perineal operation. The procedure is associated with s... Purpose:Colostomy for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decompresses an obstructed colon,avoids fecal contamination of the urinary tract,and protects a future perineal operation. The procedure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medical records of 1700 cases of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 total of 230 patients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without a colostomy. Of the remaining 1470 patients,1420 had their colostomy performed at another institution (group A) and 50 did at our institution (group B) using a specific technique with separated stomas in the descending colon. Results:There were 616 complications identified in 464 patients of group A and in 4 patients in group B,an incidence of 33% vs 8% (P < 0.01). Complications in group A were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groups. The first group was mislocation (282 cases),including 116 with stomas too close to each other,97 with stomas located too distally in the rectosigmoid (which interfered with the pullthrough),30 with inverted stomas,21 with stomas too far apart from each other,and 18 with right upper sigmoidostomies. The second largest group was prolapse (119 cases),which occurred mainly in mobile portions of the colon. The third group was composed of general surgical complications after colostomy closure (82 cases),such a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47 cases),wound infection (13 cases),incisional hernia (11 cases),anastomotic dehiscence (7 cases),sepsis (3 cases),and bleeding (1 case). Two of the septic patients died. Another group included 62 patients who received a Hartmann’s procedure,which we considered to be contraindicated in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suffered from stenosis of the stoma; 29,from retraction. Conclusions:Most colostomy complications are preventable using separated stomas in the descending colon. Mislocated stomas lead to problems with appliance application,interference with the pull-through,megasigmoid,distal fecal impaction,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结肠 肠脱垂 矫形重建术 结肠关闭 肛肠外科 会阴区 医疗记录
下载PDF
肠造口关闭术1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凤 《交通医学》 2014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目的:总结肠造口关闭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肠造口关闭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身体状况评估、协助完成相关的检查和准备工作,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并做好活动、饮食等的健康教... 目的:总结肠造口关闭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肠造口关闭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身体状况评估、协助完成相关的检查和准备工作,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并做好活动、饮食等的健康教育。结果:10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回肠造口患者关闭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经充分引流、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针对性地做好肠造口关闭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梗阻性结肠癌急诊手术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玉国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梗阻性结肠癌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方法对1991年10月 ̄2003年10月急诊手术治疗的43例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治愈40例,死亡3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目的分析研究梗阻性结肠癌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方法对1991年10月 ̄2003年10月急诊手术治疗的43例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治愈40例,死亡3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①结肠癌急性梗阻经积极术前准备,进行Ⅰ期根治性切除,可获得满意效果。②对病程长,病情危重Ⅰ期切除吻合有危险者,可行Ⅰ期肿瘤切除,Ⅱ期肠造口关闭术。③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临床治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结肠癌 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围手术期处理 急诊手术治疗 Ⅰ期切除吻合 关闭 临床治愈 2003年 1991年 根治性切除 分析研究 方式选择 回顾分析 临床资料 感染 肺部感染 术前准备 急性梗阻 病情危重
下载PDF
肠造口关闭术28例分析
13
作者 李丽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关闭 术后并发症 手术时机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一步或三步操作法
14
作者 郭战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41-42,共2页
背景/目的:了解对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采用后矢状肛门直肠成形术(PSARP)进行完全一期修复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效果。方法:对113例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ARM)患儿进行随访。在113例中,48 例进行了结肠游离造口术、限局性的修... 背景/目的:了解对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采用后矢状肛门直肠成形术(PSARP)进行完全一期修复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效果。方法:对113例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ARM)患儿进行随访。在113例中,48 例进行了结肠游离造口术、限局性的修补手术和结肠造口关闭术(I组),另外65例患者进行了一期PSARP术(Ⅱ组)。应用修正的Wingspread评分法来测评肛门直肠功能,分为优、良、可、差。在钡灌肠检查时肛门直肠角被判定为清晰、不清晰和不存在,并同时观察钡剂泄露情况。在肛门直肠测压检查时测量肛门静息压(ARP)、肛门挤压压(ASP)和阳性肛门直肠反射(PAR)。结果:在I 组,评分优良率为58.3%(28/48),钡剂灌肠检查中85.4%(41/48)为肛门直肠角清晰、14.6%(7/48)为不清晰或不存在,钡剂泄露率为10.4%(5/48);在Ⅱ组, 评分优、良率为53.8%(35/65),肛门直肠角清晰的占83.1%(54/65),发生钡剂泄露者占7.69%(5/65)。在I组患者中有56.3%(27/48)发生了早期的手术并发症,在Ⅱ组则有29.2%(19/65)的患者发生了早期的手术并发症。在I组结肠造口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9.6%(19/48),泻粪和便秘是PSARP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两组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7.9%(2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钡剂灌肠检查 结肠关闭 钡灌肠检查 结肠 修补手术 限局性 便秘发生率 评分法 一期修复
下载PDF
结直肠切除吻合术后的袢式回肠造口关闭术:1500例结果
15
作者 WongKS 喻德洪 王汉涛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结直肠切除吻合术 回肠关闭 盆腔脓肿 治疗:
下载PDF
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如钱 苏志坚 林周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探究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A(39例)、B组(36例),A组在腹腔镜直肠癌... 目的:探究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A(39例)、B组(36例),A组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B组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及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及吻合口瘘情况;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吻合口瘘组(10例)与无吻合口瘘组(65例),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有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结果:①A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低于B组,P<0.05;②A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13%)、肠粘连(7.69%)及吻合口瘘(5.13%)概率显著低于B组(19.44%、25.00%、22.22%),P<0.05;③Logistic回归表明肿瘤距肛缘距离为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吻合口瘘发生概率;肿瘤距肛缘距离为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多关注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回肠远端黏膜关闭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吻合
下载PDF
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成芳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试验组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试验组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愈合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及术后切开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吻合口瘘愈合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预防性回肠远端黏膜关闭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全大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池畔 林惠铭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全大肠切除术 外科治疗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手术方法 回肠关闭
原文传递
经肠造口行腔内吻合造口关闭术11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惠民 孟竹达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腔内吻合关闭 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穿孔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回肠末端穿孔
原文传递
保护性回肠造口闭合延迟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一项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雪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45-345,共1页
为了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行回肠造口术反转后相关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它们与造口关闭时间的关系,RubioPerez等对2009~2013年期间接受回肠造口关闭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9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岁,有58%的患... 为了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行回肠造口术反转后相关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它们与造口关闭时间的关系,RubioPerez等对2009~2013年期间接受回肠造口关闭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9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岁,有58%的患者为男性,有56%的患者造口的原因是直肠癌,有37%的患者术前接受了放化疗,从造口到造口关闭的平均时间是10.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回肠 关闭 结直肠癌 感染 关闭时间 单中心 临床资料 假膜性肠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