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孔径闪烁仪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2 位作者
郑宁
黄辉
高峻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3-1290,共8页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09年主要生长季节(5~9月)湍流通量及空气结构参数等观测数据,确定迭代法为该下垫面条件下大孔径闪烁仪(LAS)测算显热通量的计算法,测算白天大气非稳定层结状...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09年主要生长季节(5~9月)湍流通量及空气结构参数等观测数据,确定迭代法为该下垫面条件下大孔径闪烁仪(LAS)测算显热通量的计算法,测算白天大气非稳定层结状况下的显热通量(HLAS)。并采用通量印痕模型,对LAS法通量源区内由2台涡度相关系统观测得到的显热通量进行订正,得到源区内总显热通量值(HfEC)。分析LAS法与涡度相关法的显热通量测算或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LAS与HfEC的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3。说明在分析通量印痕和通量源区的基础上,采用LAS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
涡度相关系统
迭代法
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
通量
印痕
通量
源区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典型下垫面通量印痕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紫昕
仲雷
+1 位作者
马耀明
傅云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0-1171,共12页
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影响地气通量观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通量印痕分布的研究对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模拟及其天气气候影响均具有重要意义。印痕分析是研究通量观测信息空间代表性的重要方法,通量印痕模型FFP(Flux Footpr...
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影响地气通量观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通量印痕分布的研究对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模拟及其天气气候影响均具有重要意义。印痕分析是研究通量观测信息空间代表性的重要方法,通量印痕模型FFP(Flux Footprint Prediction)为计算通量印痕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西藏珠穆朗玛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5个台站2013年观测数据,利用FFP模型对通量印痕进行了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不同站点通量印痕分布的时空特点、具体影响因素,进而对观测台站架设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通量印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观测高度、风速、风向,下垫面类型为常绿针叶林的林芝站对观测高度、行星边界层高度较其他台站敏感。在青藏高原,使用三维超声风速仪观测数据得到的通量印痕的空间尺度为250~500 m。5个台站中珠峰站白天稳定层结时次最少,占白天数据点的15.69%,阿里站夜间不稳定层结时次最少,占夜间数据点的13.32%。在青藏高原5个台站夜间通量印痕比白天通量印痕范围更广、面积更大;夏季由于季风的影响,通量印痕轴线更趋向一致;纳木错站湖陆风是影响通量印痕的主要因素,珠峰站冰川风是影响通量印痕的主要因素,林芝站在5个站点中年平均风速最小,通量印痕最小,在5个站点中观测代表性最佳。为提高观测数据代表性,可考虑在珠峰站、纳木错站降低观测仪器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通量
印痕
FFP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监测农田气体通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勇志
刘建国
+2 位作者
张玉钧
陆亦怀
何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2-1076,共5页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特性,非常适合监测农田痕量气体交换过程。采用开放式光程的可调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和非分散红外光谱技术,在封丘农田进行了一个月监测试验。选择CO2作为目标气体,用两种不同光...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特性,非常适合监测农田痕量气体交换过程。采用开放式光程的可调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和非分散红外光谱技术,在封丘农田进行了一个月监测试验。选择CO2作为目标气体,用两种不同光谱技术选择不同的通量计算方法,分别获取农田排放通量。根据实验条件,提出了TDLAS的通量印痕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技术的空间代表性特性,同时分析了数据误差来源和不同外界因素对通量测量的影响特性。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气象条件下,仪器架设高度越高,光学路径越长,开放光路的TDLAS通量贡献区就越大。这些结果对通量监测中仪器安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气体
通量
通量
印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孔径闪烁仪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郑宁
黄辉
高峻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3-1290,共8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大尺度水热通量观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编号:GYHY200706046)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试验示范”(编号:2006BAD03A11)
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09年主要生长季节(5~9月)湍流通量及空气结构参数等观测数据,确定迭代法为该下垫面条件下大孔径闪烁仪(LAS)测算显热通量的计算法,测算白天大气非稳定层结状况下的显热通量(HLAS)。并采用通量印痕模型,对LAS法通量源区内由2台涡度相关系统观测得到的显热通量进行订正,得到源区内总显热通量值(HfEC)。分析LAS法与涡度相关法的显热通量测算或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LAS与HfEC的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3。说明在分析通量印痕和通量源区的基础上,采用LAS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
涡度相关系统
迭代法
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
通量
印痕
通量
源区
Keywords
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
Eddy-covariance
Air structure parameter
Mixed plantation ecosystem
Sensible heat flux
Source area
Flux footprint model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S712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青藏高原典型下垫面通量印痕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紫昕
仲雷
马耀明
傅云飞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
江苏省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
中国科学院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0-1171,共12页
基金
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6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031,91837208)。
文摘
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影响地气通量观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通量印痕分布的研究对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模拟及其天气气候影响均具有重要意义。印痕分析是研究通量观测信息空间代表性的重要方法,通量印痕模型FFP(Flux Footprint Prediction)为计算通量印痕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西藏珠穆朗玛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5个台站2013年观测数据,利用FFP模型对通量印痕进行了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不同站点通量印痕分布的时空特点、具体影响因素,进而对观测台站架设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通量印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观测高度、风速、风向,下垫面类型为常绿针叶林的林芝站对观测高度、行星边界层高度较其他台站敏感。在青藏高原,使用三维超声风速仪观测数据得到的通量印痕的空间尺度为250~500 m。5个台站中珠峰站白天稳定层结时次最少,占白天数据点的15.69%,阿里站夜间不稳定层结时次最少,占夜间数据点的13.32%。在青藏高原5个台站夜间通量印痕比白天通量印痕范围更广、面积更大;夏季由于季风的影响,通量印痕轴线更趋向一致;纳木错站湖陆风是影响通量印痕的主要因素,珠峰站冰川风是影响通量印痕的主要因素,林芝站在5个站点中年平均风速最小,通量印痕最小,在5个站点中观测代表性最佳。为提高观测数据代表性,可考虑在珠峰站、纳木错站降低观测仪器高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通量
印痕
FFP模型
Keywords
Qinghai-Xizang Plateau
flux footprint
Flux Footprint Prediction(FFP)model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监测农田气体通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勇志
刘建国
张玉钧
陆亦怀
何莹
机构
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2-107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90803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11)资助
文摘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特性,非常适合监测农田痕量气体交换过程。采用开放式光程的可调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和非分散红外光谱技术,在封丘农田进行了一个月监测试验。选择CO2作为目标气体,用两种不同光谱技术选择不同的通量计算方法,分别获取农田排放通量。根据实验条件,提出了TDLAS的通量印痕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技术的空间代表性特性,同时分析了数据误差来源和不同外界因素对通量测量的影响特性。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气象条件下,仪器架设高度越高,光学路径越长,开放光路的TDLAS通量贡献区就越大。这些结果对通量监测中仪器安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气体
通量
通量
印痕
Keywords
Tunable diode lases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race gas fluxes
Flux footprint
分类号
O433.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孔径闪烁仪法测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的可行性分析
张劲松
孟平
郑宁
黄辉
高峻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原文传递
2
青藏高原典型下垫面通量印痕特征分析
王紫昕
仲雷
马耀明
傅云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监测农田气体通量特性研究
田勇志
刘建国
张玉钧
陆亦怀
何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