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9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广东洋行制度的起源 被引量:36
1
作者 彭泽益 《历史研究》 1957年第1期1-24,共24页
一一个没有解决的历史疑案研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买办商人和买办资产阶级兴起的历史:不能不溯源鸦片战争前清代广东洋行商人即十三行商的历史,广东洋行行商虽然在当时还没有获得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社会条件下真正的买... 一一个没有解决的历史疑案研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买办商人和买办资产阶级兴起的历史:不能不溯源鸦片战争前清代广东洋行商人即十三行商的历史,广东洋行行商虽然在当时还没有获得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社会条件下真正的买办意义,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海贸易 广东洋行 商人 制度 清代 起源 洋货 康熙 通商 行商
原文传递
试论1903年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 被引量:10
2
作者 崔志海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4-176,共33页
1903年的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虽然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为扩大美国在华投资和贸易提供了某些条约保障,但由于清政府国权意识的增强,该条约在主要方面并没有实现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目标,也不一定都对中国的利益构成危害。
关键词 不平等条约 通商 国权 保障 主要方面 利益 扩大 清政府 贸易
原文传递
从档案谈晚清欧洲人在华游历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忠良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游历护照 通商 总理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欧洲人 天津条约 外国人 外务部 外交部 地方官衙 同治三年 清朝政府 领事 外交人员 晚清时期 光绪二十八年 档案 在华
下载PDF
中国古代和亲与丝绸之路的拓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明德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53,146,共16页
本文以新的视角,全面考察了中国古代和亲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认为,中原王朝与乌孙、鄯善、高昌、西突厥、宁远、于阗等政权的和亲以及辽与大食的联姻,拓展和巩固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中原王朝与匈奴、柔然、突厥、回纥等政权的和亲,辽... 本文以新的视角,全面考察了中国古代和亲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认为,中原王朝与乌孙、鄯善、高昌、西突厥、宁远、于阗等政权的和亲以及辽与大食的联姻,拓展和巩固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中原王朝与匈奴、柔然、突厥、回纥等政权的和亲,辽与西夏、阻卜、回鹘的和亲,蒙元与高昌、高丽的联姻,以及满蒙之间的联姻,极大地延伸和拓展了草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与吐谷浑、吐蕃等政权的和亲以及以拉萨为中心的吐蕃和亲圈,开辟或拓展了青藏高原丝绸之路。和亲对丝绸之路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丝绸之路创造了相对安定的边疆环境;二是和亲双方积极通商;三是和亲传播了养蚕缫丝技术,带动了西域植桑养蚕业的发展;四是和亲公主努力协调双方关系,不断清除丝绸之路上的障碍;五是和亲公主对丝绸之路的监督;六是少数民族首领对丝绸之路的保护;七是部分和亲公主从事商业活动;八是与和亲相关的使团络绎不绝,活跃了丝绸之路;九是中原王朝的大量赐物丰富了丝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和亲 中原王朝 陆上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 青藏高原 缫丝技术 双方关系 少数民族 商业活动 西突厥 联姻 政权 吐谷浑 养蚕业 公主 高昌 吐蕃 回纥 通商 带动
原文传递
汉口开埠 武汉新政 被引量:5
5
作者 皮明庥 陈钧 《学习与实践》 2005年第7期37-44,共8页
关键词 武汉 开埠 汉口 新政 统治地位 自然经济 发展滞后 闭关政策 外国商品 林则徐 清政府 鸦片 社会 对外 自给 通商 设立 特许 外商 销路
下载PDF
清代广州的毛皮贸易 被引量:6
6
作者 蔡鸿生 《学术研究》 1986年第4期85-91,共7页
自雍正年间中俄签订《恰克图界约》之后,以“买卖城”著称的恰克图互市,逐步发展成“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商业重镇。不过,清代的毛皮贸易,并非只限于北地陆路通商。濒临南海的广州口岸,在乾、嘉年间也曾大量输入毛皮,并且具有与恰克... 自雍正年间中俄签订《恰克图界约》之后,以“买卖城”著称的恰克图互市,逐步发展成“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商业重镇。不过,清代的毛皮贸易,并非只限于北地陆路通商。濒临南海的广州口岸,在乾、嘉年间也曾大量输入毛皮,并且具有与恰克图不同的若干特点。研究广州毛皮市场兴起的条件,探讨十三行对皮货的经营,才能了解北皮南运的国际背景,以及陆路通商与海路通商如何相互制约,从而加深对清代中西通商史的整体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 广州市场 对外贸易 广州口岸 恰克图界约 清代 恰克图互市 皮货 通商 国际背景
下载PDF
清前期的商业政策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明富 《古代文明》 CSSCI 2016年第4期69-84,112,共16页
清朝统治的成功系多种因素交织而形成的合力所致。商业政策作为清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既非"汉化"独具的内容,也非满洲特性,不失为破解汉化史观和强调满洲特性二元对峙格局的一个考察视角。清前期的商业政策已非抑商,秦汉... 清朝统治的成功系多种因素交织而形成的合力所致。商业政策作为清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既非"汉化"独具的内容,也非满洲特性,不失为破解汉化史观和强调满洲特性二元对峙格局的一个考察视角。清前期的商业政策已非抑商,秦汉以来的制度化的抑商政策和措施已经灰飞烟灭,通商已成为清前期商业政策的基本取向。通商对经济的推动、民生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而经济发展,边疆开发,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各族皆从中受益,生存状态得到改善,经济力便会转化为追求统一的驱动力,即统一力。这既是清代多民族国家得以统一与巩固的基础,也是动力机制。于此,通商政策确有力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商业政策 多民族国家 通商 统一
下载PDF
1840年之前蒙古在中俄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白拉都格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6年第1期59-72,共14页
本文分几个阶段考察了清俄关系中的蒙古中介作用。清俄发生关系前,俄国势力已渗入西蒙古地区。在喀尔喀诸部归属清朝以前,蒙古人已开始扮演清俄关系中介角色。《尼布楚条约》订立和喀尔喀三部臣服清朝后,虽有俄国人的拉拢利诱,但喀... 本文分几个阶段考察了清俄关系中的蒙古中介作用。清俄发生关系前,俄国势力已渗入西蒙古地区。在喀尔喀诸部归属清朝以前,蒙古人已开始扮演清俄关系中介角色。《尼布楚条约》订立和喀尔喀三部臣服清朝后,虽有俄国人的拉拢利诱,但喀尔喀诸王公作为清朝命官主持对俄交涉事宜;蒙古语文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清朝对俄外交的正式官方语文之一。此外准噶尔汗国的存在曾对清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俄关系 蒙古中介 通商 交涉 蒙古语文
原文传递
明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明富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53,188,189,共16页
关于明代的商业政策,学界目前主要有"抑商说"和"重商说"两种观点。偶有提及"通商"者,但未能全面、系统地展开论述。检诸史籍,"通商"实兴起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至唐为"抑商"与"... 关于明代的商业政策,学界目前主要有"抑商说"和"重商说"两种观点。偶有提及"通商"者,但未能全面、系统地展开论述。检诸史籍,"通商"实兴起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至唐为"抑商"与"容商"所取代;宋代复兴,开启"抑商"与"通商"的新阶段,元代因之。至明代,"抑商"政策仍旧存在,但经日浸月蚀,已成强弩之末,而"通商"之意已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操作层面,贯穿于明代多项经济社会制度。至迟到万历时期,"抑商"政策落下帷幕,"通商"政策正式确立。所谓"重商"只不过是"通商"的构成内容和表征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商 重商 通商 明代 商业政策
原文传递
明万历前期开海之议下的海运与通商——以登、莱两府为中心
10
作者 赵泽全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3-100,共8页
明中后期的开海是一个由下到上、因地而异的实施情形。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陆路交通情况不便而海运相对发达的登、莱二府,应对开海与海禁的政策变动是当地官员施政的重要议题;如何妥善平衡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地方实际利益诉求,以此... 明中后期的开海是一个由下到上、因地而异的实施情形。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陆路交通情况不便而海运相对发达的登、莱二府,应对开海与海禁的政策变动是当地官员施政的重要议题;如何妥善平衡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地方实际利益诉求,以此改善地区经济环境成为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登、莱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区差异性、外部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其在海运与通商问题上的关注点与南方地区表现出了显著的非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开海思潮 海运 通商
下载PDF
晚清“公使驻京”问题与中西关系的重塑——以“天朝”体制的通商观念为视域的考察
11
作者 高亚西 霍维洮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自康熙开放海禁以来,清朝便设计一套以自己为主导地位的“贡市分流”的通商模式。既以通商的方式羁縻西洋诸国维护东南沿海的稳定,又能在互市的方式下植入柔远外夷的“天朝”观念。然而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贸易市场的扩... 自康熙开放海禁以来,清朝便设计一套以自己为主导地位的“贡市分流”的通商模式。既以通商的方式羁縻西洋诸国维护东南沿海的稳定,又能在互市的方式下植入柔远外夷的“天朝”观念。然而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贸易市场的扩张,清朝的通商模式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乾隆末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提出的使臣驻京请求成为推翻这一模式的起点,虽然清朝在此期间竭尽全力弥缝这一通商体制以维持“天朝上国”的体统,但最终在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军事暴力的冲击下,通商模式的羁縻策略宣告破产。清朝通商策略的破灭并不意味着“天朝”体制的完全崩溃,却是中西关系重塑的起点。故此,公使驻京首先打破的是清朝设置的贸易牢笼,而此牢笼也是清朝防堵西洋诸国冲击、毁灭天下共主的防线,进而动摇甚至摧毁系统性的华夷秩序观念。所以防线的突破也就使得清朝以互市通商定义的西洋“藩国”关系,演变成“与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使驻京 “天朝”体制 通商 中西关系
下载PDF
康熙初年荷兰船队来华贸易史料 被引量:5
12
作者 安双成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7,共7页
16世纪中叶,西方的殖民主义势力争先恐后地向外扩展。17世纪初,荷兰占据 了我国的台湾,并谋求与中国通商。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统率舟师南下, 从荷兰军队手中收复了台湾,以作“反清复明” 的大本营。而从台湾撤... 16世纪中叶,西方的殖民主义势力争先恐后地向外扩展。17世纪初,荷兰占据 了我国的台湾,并谋求与中国通商。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统率舟师南下, 从荷兰军队手中收复了台湾,以作“反清复明” 的大本营。而从台湾撤出的荷兰军 舰则跑到福建沿海,要协助清军攻打郑成功,并借机提出了与中国通商贸易的要求。 现从馆藏内阁满文密本档中选译有关史料刊布,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成功 史料 通商 清军 康熙 内阁 反清复明 中国 台湾省 殖民主义 中国
下载PDF
徐广缙与广州人民反英入城斗争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海岭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巡抚 总督 斗争 嘉庆 通商 广州人 进士 人民 鹿邑县
下载PDF
清末西藏邮政开办始末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武坤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4,共7页
关键词 邮政网络 中国海关 税务 东部地区 内地 中国 成立 赫德 清末 通商
全文增补中
赫德兄弟干预《藏印条约》谈判之伎俩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武坤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9-115,共7页
自公元13世纪起,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至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印度后,逐渐控制了喜玛拉雅山诸小国,特别是控制了西藏通外重要孔道的哲孟雄(锡金)之后,遂以游历通商为借口要求进入西藏,对此西藏噶厦、三大寺坚决反对,不但禁止... 自公元13世纪起,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至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印度后,逐渐控制了喜玛拉雅山诸小国,特别是控制了西藏通外重要孔道的哲孟雄(锡金)之后,遂以游历通商为借口要求进入西藏,对此西藏噶厦、三大寺坚决反对,不但禁止藏民同英人通商,且在各险要路口孔道建卡设兵,阻止英人来藏游历,断绝交往。英国侵略者为了打开进入西藏的大门,于1888年3月20日派兵进攻藏军驻守的隆吐山,经过几次激烈的争夺战,藏军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噶厦 总理衙门 雅山 赫德 印度政府 中英谈判 提案 香港 通商 英国殖民主义
下载PDF
一八七四年日本侵略我国领土台湾与李鸿章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3-58,共6页
一八七四年,《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换约一年后,日本就“背盟兴师”,“兵临我境”,侵略我国领土台湾。本文拟就日本侵台的过程和李鸿章在退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日本侵台事件对中日双方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就教于史学界的... 一八七四年,《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换约一年后,日本就“背盟兴师”,“兵临我境”,侵略我国领土台湾。本文拟就日本侵台的过程和李鸿章在退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日本侵台事件对中日双方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改革不彻底,残存的封建势力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建立起联合统治,对内残酷压迫劳动人民,对外进行疯狂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台湾高山族 日本侵略 日本侵台事件 清政府 日本政府 琉球 领土 明治维新 通商
下载PDF
何斌事迹略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碧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4期70-75,共6页
何斌在三百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中是大大有功的一个人,但《台湾外纪》、《小腆纪年》、《聖武记》、康熙《台湾府志》都把他说成贪污荷兰人公款的罪犯,其事迹很少人加以注意,因参考比较中外文记载,略加考证如次。何斌,一作何廷斌,... 何斌在三百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中是大大有功的一个人,但《台湾外纪》、《小腆纪年》、《聖武记》、康熙《台湾府志》都把他说成贪污荷兰人公款的罪犯,其事迹很少人加以注意,因参考比较中外文记载,略加考证如次。何斌,一作何廷斌,荷兰文记载作Banqua或Hophingua,盖闽南语“斌官”或“何斌官”的音译。黄宗羲《赐姓始末》云:“成功之败而归也,方谋所向。中途遇红夷船一只,其通事乃南安人,谓成功曰:公何不取台湾,公家之故士也。”此通事除何斌外没有第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印度公司 略考 郑成功收复台湾 黄宗羲 赐姓 罪犯 船只 战斗 通商 公款
下载PDF
通艺通商,前景在望
18
作者 彭一 《中华手工》 2023年第4期52-55,共4页
35年前,孙建华开启了他的“帽饰人生”。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他被公司派往南京,向老师傅学习帽子业务。关于帽子的创新发展,孙建华有诸多灵感与想法,但囿于国有企业环境的限制,许多想象不能完全落地。这与他渴求自由创作的理想是相悖... 35年前,孙建华开启了他的“帽饰人生”。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他被公司派往南京,向老师傅学习帽子业务。关于帽子的创新发展,孙建华有诸多灵感与想法,但囿于国有企业环境的限制,许多想象不能完全落地。这与他渴求自由创作的理想是相悖的。于是,他毅然选择自己开辟帽子新天地,一手创立“南通富美”帽饰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际贸易专业 帽饰 孙建华 自由创作 通商 帽子 新天地
下载PDF
简析宋代解盐之通商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三谋 李建萍 《盐业史研究》 2009年第3期24-31,共8页
宋初在解盐区实行较完全的官营盐业经济政策,由国家全面控制解盐贸易,搞所谓的"官搬官运"。解盐的生产、转运、销售各个方面,都直接由政府组织进行。只是在个别地区,如在漳河以北一带,让商人为国家代销一部分食盐,作为微弱的... 宋初在解盐区实行较完全的官营盐业经济政策,由国家全面控制解盐贸易,搞所谓的"官搬官运"。解盐的生产、转运、销售各个方面,都直接由政府组织进行。只是在个别地区,如在漳河以北一带,让商人为国家代销一部分食盐,作为微弱的调剂。继之,在官卖解盐的同时,允许商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解盐贸易。后来又全面实行"通商法",由商人经营解盐贸易,承办各地的运销事务。这样,解盐区完全型的国营盐业经济也就随之逐渐变为半国营盐业经济,即形成了官营生产与私营运销的并列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解盐 通商
下载PDF
北宋真宗朝解盐运销政策改易述论
20
作者 郝振宇 《盐业史研究》 2023年第4期33-40,共8页
宋真宗时期,解盐运销政策交错更迭。梁鼎以商人在陕西入中粮草价格虚高,影响国家财政为由,主张取消入中粮草和实行解盐榷卖。李士衡则主张实行解盐通商,将榷酤引入陕西军费体系以解决虚估加抬造成的财政问题,同时将民众从差役中解放出... 宋真宗时期,解盐运销政策交错更迭。梁鼎以商人在陕西入中粮草价格虚高,影响国家财政为由,主张取消入中粮草和实行解盐榷卖。李士衡则主张实行解盐通商,将榷酤引入陕西军费体系以解决虚估加抬造成的财政问题,同时将民众从差役中解放出来以稳定社会秩序。从具体实施效果看,李士衡的措施能够平衡解盐通商、入中粮草和军需供应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北宋经略西北边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真宗朝 解盐榷卖 通商 榷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