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锥编》“观其会通”新释
1
作者 沈喜阳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3年第2期589-601,共13页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即特别重视“观其会通”。“会通”概念从最初的阴阳会合、乾坤交通,引申为会天下之理、通古今之道。钱锺书的“会通”观,从前辈学者的“熔铸今古”进一步扩充为“熔铸今古”“会通中西”和“贯串学科”,体现出“跨国...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即特别重视“观其会通”。“会通”概念从最初的阴阳会合、乾坤交通,引申为会天下之理、通古今之道。钱锺书的“会通”观,从前辈学者的“熔铸今古”进一步扩充为“熔铸今古”“会通中西”和“贯串学科”,体现出“跨国别、跨时代、跨学科”的特点。钱锺书意在探索人类共同的“文心”,以期“通天下之志”。钱锺书是既结合“专门之精”“兼览之博”,又能够“心有所识”而“达于大道”的“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通 跨国别 跨时代 跨学科 通人
原文传递
冯雪峰《鲁迅传》手稿初读
2
作者 李浩 《上海鲁迅研究》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陈漱渝在《<鲁迅传>的几个版本》1中说:早在1942年,苏联塔斯社分社社长罗果夫就研究鲁迅文学遗产问题书面采访许广平,询问:“在现代中国作家中,谁是被认为先生文学遗产及其手稿最优秀的通人?”许广平回答:“自到上海以后(1927年至... 陈漱渝在《<鲁迅传>的几个版本》1中说:早在1942年,苏联塔斯社分社社长罗果夫就研究鲁迅文学遗产问题书面采访许广平,询问:“在现代中国作家中,谁是被认为先生文学遗产及其手稿最优秀的通人?”许广平回答:“自到上海以后(1927年至1936年)的十年间,以冯雪峰比较可以算是他的通人。”(1945年9月29日上海《周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广平 冯雪峰 文学遗产 书面采访 陈漱渝 研究鲁迅 通人 现代中国作家
原文传递
“南阳通人”张衡
3
作者 田心 《少儿国学》 2023年第16期34-37,共4页
张衡,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发明了地动仪的大科学家,他可是一位了不起的“通才”,不仅擅长机械发明,还在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数学、绘画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因他出生于河南南阳,人称“南阳通人”。
关键词 地动仪 河南南阳 张衡 通人 发明 了不起
原文传递
论汉晋间之尚通意趣与浮华士风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文学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63-67,共5页
汉晋时期 ,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风气习俗 ,一是尚通 ,二是浮华。尚通是就学术取径而言 ,崇尚通博 ,贬斥章句。浮华是就士人风范而言 ,尚交游 ,贵放达 ,轻俗功 ,贱守节。尚通是对传统章句学风的反叛 ,浮华是对汉代砥砺名节之风的对抗。尚通... 汉晋时期 ,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风气习俗 ,一是尚通 ,二是浮华。尚通是就学术取径而言 ,崇尚通博 ,贬斥章句。浮华是就士人风范而言 ,尚交游 ,贵放达 ,轻俗功 ,贱守节。尚通是对传统章句学风的反叛 ,浮华是对汉代砥砺名节之风的对抗。尚通是浮华的知识背景。在尚通的知识背景和浮华的时代士风之基础上崛起了一个新型人物群体———通人。他们向上结束了汉代章句之学 ,向下开启了魏晋玄学 ,是汉学向玄学过渡之中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时期 尚通意趣 浮华士风 通人
下载PDF
冯雪峰的名字,将镌刻在民族精神的丰碑上
5
作者 王锡荣 《上海鲁迅研究》 2023年第2期4-8,共5页
120年前的6月2日,一个后来令人肃然起敬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与鲁迅的联络人,能够直接影响鲁迅先生的人,也是被誉为鲁迅研究“通人”的先辈哲人,诞生于浙江义乌,他就是冯雪峰。冯雪峰他为什么能在党内没有任何职务的时候,成为党与鲁迅... 120年前的6月2日,一个后来令人肃然起敬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与鲁迅的联络人,能够直接影响鲁迅先生的人,也是被誉为鲁迅研究“通人”的先辈哲人,诞生于浙江义乌,他就是冯雪峰。冯雪峰他为什么能在党内没有任何职务的时候,成为党与鲁迅的联络人?他为什么能影响鲁迅?又为什么能被称为鲁迅研究的“通人”?而且,他是唯一同时具有这三种身份的人,没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冯雪峰 联络人 浙江义乌 通人 共产党员
原文传递
《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序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培贵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2-154,共3页
中国书法,作为目前属于“艺术”大类下“美术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在当代经过了特别的历程。许多中国传统学问,都先于中国书法而经过这种历程,比如中国画,也同属美术学下的“特设二级学科”。
关键词 书法研究 二级学科 美术学 沈曾植 中国画 通人 一级学科 历程
原文传递
马一浮书法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龚鹏程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9,共14页
马一浮是近代中国少数的通人,通人,就是孔子所说:“君子不器”的君子,于学无所不窥,故“儒、佛”“汉、宋”“诗人、学人”之葑畛均遭打破,于每个领域都比得上久在该领域钻研的大专家。
关键词 马一浮 法的价值 “君子不器” 意义 近代中国 通人 孔子
原文传递
姚华的治曲方法与现代学术转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定坤 《戏曲研究》 2019年第2期294-309,共16页
治曲名家贵筑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是民国时期"旧京城的一代通人",近代名流如梁启超、陈师曾、鲁迅、梅兰芳、郑天挺、黄秋岳等,或为友朋,或为子弟,皆与之过从甚密,倍加赞誉。而以"通人"和艺苑独标的&qu... 治曲名家贵筑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是民国时期"旧京城的一代通人",近代名流如梁启超、陈师曾、鲁迅、梅兰芳、郑天挺、黄秋岳等,或为友朋,或为子弟,皆与之过从甚密,倍加赞誉。而以"通人"和艺苑独标的"诗画之名"所容易造成的真相遮蔽,加之其治曲成就及名声又稍次于同代的王国维、吴梅①往往今人对他作为学者的一面关注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师曾 姚华 通人 王国维 郑天挺 梅兰芳 梁启超 民国时期
原文传递
《说文》的释义方式浅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会同 《呼兰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说文>> 释义方式 通人 一日 一云 连绵字
下载PDF
人赃俱获的背后——“百名红通人员”闫永明归案纪实 被引量:2
10
作者 吉追逃 《中国纪检监察》 2017年第16期57-58,共2页
2016年11月12日,在中央追逃办的统筹协调下,经中国和新西兰两国执法部门密切合作。潜逃海外15年之久的“百名红通人员”第5号闫永明回国投案自首。
关键词 通人 纪实 统筹协调 执法部门 投案自首 新西兰
原文传递
在作家与学者之间:以渡也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之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普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7-191,共15页
作家渡也以其丰硕的新诗和散文创作在台湾文坛有着重要影响。渡也又是一位知名学者,在中国文学研究特别是诗歌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作家和学者一身二任的渡也,其创作与研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互渗关系。渡也创作的主题开掘、形式探索... 作家渡也以其丰硕的新诗和散文创作在台湾文坛有着重要影响。渡也又是一位知名学者,在中国文学研究特别是诗歌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作家和学者一身二任的渡也,其创作与研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互渗关系。渡也创作的主题开掘、形式探索,与其文学研究关系密切,而其研究的选择,也往往因创作而变化。当代中国,通人传统几乎断绝。在此背景下,从通人传统的回响的角度研究渡也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互通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也 文学创作 学术研究 关系 通人
下载PDF
从“通人之学”到“人间思想”--兼论当代中国知识与艺术状况
12
作者 高世名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33,共3页
本期[锐评]从近代学人的“通人之学”谈起,认为当下中国人文知识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与生活现场的隔膜。因此,需要扎根人们的精神生活,建构历史解释与精神表达。并且,要运用艺术教育,打破当代学术与现实的高度隔膜,打通学科知识、社会知识... 本期[锐评]从近代学人的“通人之学”谈起,认为当下中国人文知识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与生活现场的隔膜。因此,需要扎根人们的精神生活,建构历史解释与精神表达。并且,要运用艺术教育,打破当代学术与现实的高度隔膜,打通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重建有情有义的知识、身心俱足的思想、知行合一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当代学术 近代学人 隔膜 通人 人文知识 运用艺术 有情有义
原文传递
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专多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鸿莉 《太原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4-36,共3页
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面对不断新增的栏目时,应当培养自己一专多能的业务素质。从狭义上讲,就是要在本专业内,尝试各种类型的主持工作;从广义上讲,要介入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成为"通人"。
关键词 电视节目 主持人 一专多能 通人
下载PDF
《说文解字》所引“通人”说新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红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1-96,共6页
许慎《说文解字》所称引的汉代"通人"说中,不少古文经学者的说法体现了古文字结构特点和使用规律,有的可在甲骨文、金文或战国文字中找到具体例证。很多古文字知识和理论在隶书通行的汉代仍然为古文经学者所通晓并加以传授,... 许慎《说文解字》所称引的汉代"通人"说中,不少古文经学者的说法体现了古文字结构特点和使用规律,有的可在甲骨文、金文或战国文字中找到具体例证。很多古文字知识和理论在隶书通行的汉代仍然为古文经学者所通晓并加以传授,充分说明了师承相传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通人 古文
下载PDF
试论司马迁对两汉“通人”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渭清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3期178-183,共6页
"通人"群体的崛起是两汉时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内涵经过前汉的驳杂期,在两汉之际初步形成,至后汉中晚期,"通人"观基本定型。司马迁的思想对"通人"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博... "通人"群体的崛起是两汉时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内涵经过前汉的驳杂期,在两汉之际初步形成,至后汉中晚期,"通人"观基本定型。司马迁的思想对"通人"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博学;二是胆识;三是通变;四是融合古今;五是不务鬼神。两汉"通人"的崛起纠正了文化发展的偏向,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通人"观的形成是士人思想在经历了漫长的曲折之后,学术品格和主体精神的回归,司马迁于此功莫大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通人 影响
下载PDF
高校通识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梦琳 《决策探索》 2018年第4期35-36,共2页
通识教育所传达的是一种全面均衡发展、独立自主、人格健全的和谐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由"专才"转为"通才",通识教育资源的共享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探究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途径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人 必要性 实施途径
下载PDF
通人之学·通人之书·寐草——沈曾植学术、诗学与书学贯通研究
17
作者 王谦 《中国书画》 2022年第12期40-47,共8页
有关晚清沈曾植(1850-1922,号寐叟)书法艺术的研究,近年渐成热点,报刊文章、学位论文以此为主题者多见。除新资料的发现之外,一般性的研究业已进入较大面积的观点雷同、难出新意的重复论述境地,相当比例的学者甚至是在对文献的集体性误... 有关晚清沈曾植(1850-1922,号寐叟)书法艺术的研究,近年渐成热点,报刊文章、学位论文以此为主题者多见。除新资料的发现之外,一般性的研究业已进入较大面积的观点雷同、难出新意的重复论述境地,相当比例的学者甚至是在对文献的集体性误读的基础上作无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文章 学位论文 沈曾植 书法艺术 通人 集体性
下载PDF
农家书屋藏“黄金”——昭通农家书屋侧记
18
作者 马光逵 《今日民族》 2011年第1期60-61,共2页
早就听说昭通人爱学习,这句话可不假。2010年10月有幸到昭通参观了解当地的农家书屋,其间的所见所闻,让记者对昭通人爱学习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 农家书屋 昭通 侧记 黄金 2010年 学习 通人 记者
下载PDF
王充的知识分子论述略
19
作者 曹文彪 《当代社科视野》 2013年第2期21-26,共6页
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特定含义上的知识分子的人,在王充那里被称为儒生。据王充的观点,和文吏不同的是,儒生具有这样几个独特的品质,即"所学者为道"、"得圣人之操"以及"报长吏以道",此外,儒生还存在着儒生、... 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特定含义上的知识分子的人,在王充那里被称为儒生。据王充的观点,和文吏不同的是,儒生具有这样几个独特的品质,即"所学者为道"、"得圣人之操"以及"报长吏以道",此外,儒生还存在着儒生、通人、文人以及鸿儒这样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再者,在王充看来,尽管鸿儒总是仕途多舛,但是,第一,这恰恰展示出鸿儒之贤,第二,这也正好表明一个时代的"将是否明以及道是否行",最后第三,这对鸿儒来说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吏 儒生 通人 文人 鸿儒
下载PDF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助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
20
作者 窦克林 《中国纪检监察》 2019年第1期18-19,共2页
年终岁末,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再下一城。2018年12月28日,外逃13年的百名红通人员王清伟从加拿大回国投案。这是第56名也是自党的十九大以来追回的第8名百名红通人员。
关键词 反腐败 体制改革 国家监察 追逃 国际 加拿大 通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