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作、控制与共生:街道体制下的社会服务递送——基于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的实践
被引量:
2
1
作者
廖慧卿
岳经纶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CSSCI
2014年第1期93-109,共17页
本文以广州市街道家庭综合服务的递送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福利混合理论、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服务的相关理论,建构了一个社会服务递送的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的个案研究方法,抽取家庭综合服务试点的三条典型街道进行深度观察和访谈,考察了三...
本文以广州市街道家庭综合服务的递送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福利混合理论、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服务的相关理论,建构了一个社会服务递送的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的个案研究方法,抽取家庭综合服务试点的三条典型街道进行深度观察和访谈,考察了三种不同街道办事处一社会组织关系下的不同社会服务递送模式,探索了不同递送系统在结构要素和递送绩效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非社会组织独立递送模式的出现实质上根源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管理体系不同程度地涉入了原本属于社会组织较为独立的职责领域——社会服务的递送过程,三种不同的递送模式代表着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综合服务中不同的治理结构和职能定位,它们与社会服务递送组织分别是合作、控制和共生的关系,而后两种情形的广泛存在,其潜在危险是损害社会组织社会服务供给的自主性,扭曲它们的目标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办事处
社区
家庭综合服务
递送
模式
原文传递
论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递送模式的优化
2
作者
杨蒙蒙
王乐芝
《劳动保障世界》
2020年第6期67-67,共1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失能、半失能老人数越来越多,学术界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讲述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递送模式的单一现状及德国长期照护服务的多元递送模式,从而得出我国应借鉴德国多元递送模式适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失能、半失能老人数越来越多,学术界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讲述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递送模式的单一现状及德国长期照护服务的多元递送模式,从而得出我国应借鉴德国多元递送模式适当调整目前现有的递送模式,最大化实现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服务迫切需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照护
服务
递送
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作、控制与共生:街道体制下的社会服务递送——基于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的实践
被引量:
2
1
作者
廖慧卿
岳经纶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CSSCI
2014年第1期93-109,共17页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1JJD8400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4 种基金
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专项资金
中山大学社会建设论坛专项资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珠江学者支持计划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广东和谐社区研究”
文摘
本文以广州市街道家庭综合服务的递送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福利混合理论、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服务的相关理论,建构了一个社会服务递送的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的个案研究方法,抽取家庭综合服务试点的三条典型街道进行深度观察和访谈,考察了三种不同街道办事处一社会组织关系下的不同社会服务递送模式,探索了不同递送系统在结构要素和递送绩效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非社会组织独立递送模式的出现实质上根源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管理体系不同程度地涉入了原本属于社会组织较为独立的职责领域——社会服务的递送过程,三种不同的递送模式代表着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综合服务中不同的治理结构和职能定位,它们与社会服务递送组织分别是合作、控制和共生的关系,而后两种情形的广泛存在,其潜在危险是损害社会组织社会服务供给的自主性,扭曲它们的目标与行动。
关键词
街道办事处
社区
家庭综合服务
递送
模式
Keywords
Street Agency
Community
Family Integrated Service
Delivery Mode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递送模式的优化
2
作者
杨蒙蒙
王乐芝
机构
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劳动保障世界》
2020年第6期67-67,共1页
文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失能、半失能老人数越来越多,学术界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讲述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递送模式的单一现状及德国长期照护服务的多元递送模式,从而得出我国应借鉴德国多元递送模式适当调整目前现有的递送模式,最大化实现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服务迫切需求的结论。
关键词
长期照护
服务
递送
模式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作、控制与共生:街道体制下的社会服务递送——基于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的实践
廖慧卿
岳经纶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CSSCI
2014
2
原文传递
2
论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递送模式的优化
杨蒙蒙
王乐芝
《劳动保障世界》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