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主要辩证分型及选穴配伍规律,为失眠患者的穴位按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穴位按摩治疗失...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主要辩证分型及选穴配伍规律,为失眠患者的穴位按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5日。使用Excel建立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腧穴数据库,并利用SPSS 25.0对数据库中的腧穴进行频次、频数统计,通过SPSS Modeler 18.0所提供的Apriori版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描述各腧穴之间的配伍关联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37篇,共含腧穴97个,多数腧穴分布在头面部,其中最常用腧穴依次为百会、太阳、神门、印堂,经络以足太阳膀胱经(18.5%)和督脉(14.8%)为主。失眠辩证分型以虚证为主,其中以心脾两虚为主要证型,其次为心肾不交。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常用配伍腧穴为太阳-印堂和太阳-印堂-百会。结论数据挖掘可有效分析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常用腧穴、主要证型及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护理人员选穴提供可靠依据。配伍腧穴符合中医"以循经为主,证因标本相结合"的配穴规律,其治疗失眠效果更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PU)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PU选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针灸治...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PU)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PU选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针灸治疗PU临床报道和临床研究的文章,并根据PU的证型和症状梳理选穴规律。结果:获取文章110篇,应用频率较高的前5个腧穴依次为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内关。主穴取中脘、足三里,根据不同证型配穴:1脾胃虚寒证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穴;2气滞血瘀证主要配伍胃俞、脾俞、内关、膈俞穴;3肝郁气滞证配伍胃俞、脾俞、期门穴;4肝气犯胃证配伍内关、太冲穴;5脾胃虚弱证配伍胃俞、脾俞;6胃寒证配伍胃俞、脾俞、内关、公孙穴;7胃阴不足证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三阴交穴;8痰湿壅滞证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阴陵泉、肝俞穴。根据不同症状配穴:1泛酸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太冲;2腹胀多配伍胃俞、内关、天枢、公孙;3胃痛难忍多配伍胃俞、内关、梁丘、公孙;4乏力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气海、公孙。结论: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选穴以中脘、足三里为主,并注重辨证配穴和随症加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PU)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PU选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针灸治疗PU临床报道和临床研究的文章,并根据PU的证型和症状梳理选穴规律。结果:获取文章110篇,应用频率较高的前5个腧穴依次为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内关。主穴取中脘、足三里,根据不同证型配穴:1脾胃虚寒证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穴;2气滞血瘀证主要配伍胃俞、脾俞、内关、膈俞穴;3肝郁气滞证配伍胃俞、脾俞、期门穴;4肝气犯胃证配伍内关、太冲穴;5脾胃虚弱证配伍胃俞、脾俞;6胃寒证配伍胃俞、脾俞、内关、公孙穴;7胃阴不足证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三阴交穴;8痰湿壅滞证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阴陵泉、肝俞穴。根据不同症状配穴:1泛酸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太冲;2腹胀多配伍胃俞、内关、天枢、公孙;3胃痛难忍多配伍胃俞、内关、梁丘、公孙;4乏力多配伍胃俞、脾俞、内关、气海、公孙。结论: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选穴以中脘、足三里为主,并注重辨证配穴和随症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