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本活动论题的张力及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春忠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90-95,共6页
选本活动是一种特定的文学活动方式,一种特定的文学史运作方式与文学批评方式。经典相关于选本,选本活动本身即是一个经典化、去经典化与再经典化的过程。从构成及其现实运作的意义上言之,由于选本活动是由众多的质素或环节构成的,其体... 选本活动是一种特定的文学活动方式,一种特定的文学史运作方式与文学批评方式。经典相关于选本,选本活动本身即是一个经典化、去经典化与再经典化的过程。从构成及其现实运作的意义上言之,由于选本活动是由众多的质素或环节构成的,其体现为一种整合性的动态系统,并存有着自身多元化的意向。这样,虽然选本活动的确存有着批评的质素,但却并非仅仅作为一种批评形态而存在,选本批评的命名在某种意义上遮蔽了选本活动的综合性与集合性。与选本、选本批评等相关概念相比较,选本活动的概念更具有理论张力、现实针对性与方法论意义,其极大地开拓了选本研究的视野,健全了选本研究的意识观念,强化了其现实感。当下选本活动研究可在以下论域中展开,亦即其一,选本活动的理论研究;其二,选本活动的历史研究;其三,选本活动的统计学-实证研究;其四,选本活动的应用研究;其五,选本活动规范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 选本批评 选本活动 经典化 文化活动
下载PDF
选本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之一 被引量:5
2
作者 方志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31-33,41,共4页
选本批评是一种以选寓评或选中兼评的文学批评样式。选编者的主体意识使选本批评显现了审美主体的文学观念;科举考试的实际需要使选本成为揣摩法则的写作范本;选本的历史意识是文学史的独特书写;序、论、赞、评的批评方式使选本呈现出... 选本批评是一种以选寓评或选中兼评的文学批评样式。选编者的主体意识使选本批评显现了审美主体的文学观念;科举考试的实际需要使选本成为揣摩法则的写作范本;选本的历史意识是文学史的独特书写;序、论、赞、评的批评方式使选本呈现出多元话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批评 主体性 实用性 历史性 多元性
下载PDF
论选本的文体批评功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党圣元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共10页
“选本批评”是传统文体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选本的文体批评具有多指向性、多功能性,其在文体形态、文体观念、文体分类、辨体四个批评指向方面对中国文体形态发展和文体观念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对文体形态的“定样”和... “选本批评”是传统文体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选本的文体批评具有多指向性、多功能性,其在文体形态、文体观念、文体分类、辨体四个批评指向方面对中国文体形态发展和文体观念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对文体形态的“定样”和文体观念的“形塑”所产生的批评功能不可低估。以《文选》为代表的历代总集和选本等在文体观念、辨体、文体分类等方面所发挥的批评功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历代总集、选本、书目等所代表的“选本批评”,在文体批评方面是一种强势话语,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文体批评的“话语”制高点,并且使传统诗文评论著中大量存在的文体批评话语,往往因“选本批评”之存在,反倒显得有些淹而不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 总集 文选 文体 选本批评 分类与辨体
下载PDF
《采菽堂古诗选》编选之隐形标准 被引量:4
4
作者 宋雪玲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2-97,共6页
从选本批评的意义上看,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之编选,与他在《凡例》中宣称的"以言情为本"的选诗标准并不完全符合。在此之外,还存在着与此相矛盾的隐形标准,实际上该选本并不仅仅以指导后学为目的,也不纯粹以体现选者的兴... 从选本批评的意义上看,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之编选,与他在《凡例》中宣称的"以言情为本"的选诗标准并不完全符合。在此之外,还存在着与此相矛盾的隐形标准,实际上该选本并不仅仅以指导后学为目的,也不纯粹以体现选者的兴趣、识力为目的,而是以呈现汉魏六朝诗歌的总体风貌为宗旨,这体现了编选者宏大的诗史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菽堂古诗选》 编选标准 选本批评 诗史观念
下载PDF
金圣叹的选本批评与文学的经典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樊宝英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96-99,共4页
选录诗文的人,都会显出自己鉴别取去的眼光。作为一位选家,金圣叹从深广繁富的典籍之中选出"六才子书",并成为天下妙文,这实际上已面临着文学作品如何经典化的问题。金圣叹对"六才子书"的解读方式显然是一种形式化... 选录诗文的人,都会显出自己鉴别取去的眼光。作为一位选家,金圣叹从深广繁富的典籍之中选出"六才子书",并成为天下妙文,这实际上已面临着文学作品如何经典化的问题。金圣叹对"六才子书"的解读方式显然是一种形式化的解读。他以文学的准则,通过形式化的解读,将"六才子书"与经史隔离开来,从而确立了自己独立的美学品格,建立了与儒家经典不同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选本批评 经典化
下载PDF
文体规范下的艳情文学观──《玉台新咏序》和《花间集序》的选本批评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雅莉 《武陵学刊》 2015年第6期80-95,共16页
从《玉台新咏序》与《花间集序》观之,《玉台新咏》与《花间集》的产生,既有"诗道不出乎变复"的历时性原因,二者以艳情主题、女性形象、情采诉求之"变"实现对正统文学的悖逆;也有"群体的选择与互动"的共... 从《玉台新咏序》与《花间集序》观之,《玉台新咏》与《花间集》的产生,既有"诗道不出乎变复"的历时性原因,二者以艳情主题、女性形象、情采诉求之"变"实现对正统文学的悖逆;也有"群体的选择与互动"的共时性时空背景,二者都产生于衰世乱局的宫廷与贵族文人的文艺沙龙里,相对于胡夷里巷歌谣或敦煌民间曲子词,是雅文学。《玉台新咏》与《花间集》娱乐、抒情、审美和重视读者的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了文学的功能。《花间集》对《玉台新咏》的接受,是艳情话语在特定时空中的影响效应,完成了对《玉台新咏》的反思和超越。《玉台新咏》和《花间集》文体本身的社会期许与历史定势,尤其是作品对审美愉悦和情感思想内涵追求的差异,是导致二序文学史地位及评价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体诗 《玉台新咏》 《花间集》 艳情词 选本批评
下载PDF
中古赋论批评形态之类型、特征与影响
7
作者 彭安湘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5-41,共7页
中古赋论论题广泛、内涵博赡,以重"情"尚"丽"迥别于两汉赋论的依"经"立论。而且,中古赋论批评形态也非常丰富。在汉代批评形态甚为单调的情状下,中古出现了诸如赋序、史传、笔记、选本以及赋学专论等形... 中古赋论论题广泛、内涵博赡,以重"情"尚"丽"迥别于两汉赋论的依"经"立论。而且,中古赋论批评形态也非常丰富。在汉代批评形态甚为单调的情状下,中古出现了诸如赋序、史传、笔记、选本以及赋学专论等形貌各异的批评形态。它们呈显状貌繁富、表述随感漫议、行文外呈骈俪、内蕴情感,存在状态渐显独立品格的特征。尤其是赋序批评、笔记批评及选本批评的演进历程表明它们在古代赋论批评形态学史上具有示范作用与生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赋论 批评形态类型 特征 赋序批评 笔记批评 选本批评
下载PDF
钱澄之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年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6,共3页
钱澄之是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博学多才,一生著述宏富,诗文尤负重名。其诗文集因涉及时讳,自乾隆中叶后屡遭禁毁,《藏山阁集》更因"以诗存史"的现实性而仅以抄本流传,对其人及诗文的研究相对较少,可分为其当世的前研... 钱澄之是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博学多才,一生著述宏富,诗文尤负重名。其诗文集因涉及时讳,自乾隆中叶后屡遭禁毁,《藏山阁集》更因"以诗存史"的现实性而仅以抄本流传,对其人及诗文的研究相对较少,可分为其当世的前研究阶段、光绪末至民国中期的近现代阶段和建国后的当代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澄之研究 选本批评 《藏山阁集》 《清诗纪事》 《钱澄之全集》
下载PDF
风雅观念与元人选元诗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建伟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年第2期438-452,共15页
元人选录本朝人诗作的总集中,两部《皇元风雅》和《大雅集》等都与风雅观念有关。他们继承了《诗大序》的情性论,主张诗歌反映政治,认同教化论。元人选诗推崇忠义节孝,与理学有关,但是超越了理学家轻视文学的观念。元人诗歌选本认同&qu... 元人选录本朝人诗作的总集中,两部《皇元风雅》和《大雅集》等都与风雅观念有关。他们继承了《诗大序》的情性论,主张诗歌反映政治,认同教化论。元人选诗推崇忠义节孝,与理学有关,但是超越了理学家轻视文学的观念。元人诗歌选本认同"美",而很少提及"刺",他们提倡诗歌温柔敦厚,选诗标准从政治与道德转化为审美。这与民族政权下文人追求独立品格有关,也标志着文学的独立。元人选元诗体现出的风雅观念,是选本批评中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雅 元诗总集 元代文学 选本批评
原文传递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与唐人选本批评风尚的嬗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燕新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共7页
唐人选唐诗至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无论是选本批评对象,还是选本的批评特征、对女性诗人的态度、编选家的时代感及其遴选的审美标准等,与其前人相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唐人选唐诗至中唐高仲武,其选本批评风尚已嬗... 唐人选唐诗至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无论是选本批评对象,还是选本的批评特征、对女性诗人的态度、编选家的时代感及其遴选的审美标准等,与其前人相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唐人选唐诗至中唐高仲武,其选本批评风尚已嬗变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 选本批评 嬗变
原文传递
选本批评与当代诗歌创作场域的构筑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106,共13页
选本批评是当代诗歌批评的重要方式,其以选和编的方式有效地参与到诗歌场域的构筑中去。诗歌选本与诗歌创作现场之间构成一种语境上下文关系。就当代中国诗歌创作场域的构筑论,选本批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年主体的呼唤;二... 选本批评是当代诗歌批评的重要方式,其以选和编的方式有效地参与到诗歌场域的构筑中去。诗歌选本与诗歌创作现场之间构成一种语境上下文关系。就当代中国诗歌创作场域的构筑论,选本批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年主体的呼唤;二是诗学观念的表达;三是诗歌流派的建构。相比小说等其他文类选本,诗歌选本批评的独特性在于它的敞开性、阐释性和有效性三方面的结合。这与诗歌选本所发挥的独特的“判断、分类、解释”等批评功能有关。从这个角度看,诗歌选本批评是批评作用的最集中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批评 诗歌选本 诗歌场域 批评作用
下载PDF
论选本的文体批评功能
12
作者 党圣元 《中国文学年鉴》 2020年第1期945-947,共3页
“选本批评”是传统文体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选本的文体批评具有多指向性、多功能性,其在文体形态、文体观念、文体分类、辨体四个批评指向方面对中国文体形态发展和文体观念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对文体形态的“定样”和... “选本批评”是传统文体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选本的文体批评具有多指向性、多功能性,其在文体形态、文体观念、文体分类、辨体四个批评指向方面对中国文体形态发展和文体观念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对文体形态的“定样”和文体观念的“形塑”所产生的批评功能不可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形态 文体观念 文体批评 辨体 多功能性 选本批评 文体分类 批评功能
原文传递
《唐百家诗选》选本批评刍议
13
作者 杨慎 《品位·经典》 2019年第7期11-13,46,共4页
北宋王安石的唐诗选本《唐百家诗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宋人所编的通代唐诗选本,该选本由于编选标准暗晦不明,自问世以来争议不断。本文特从选本批评的视野对其进行价值意义的阐发,以期获致较为全面的认知。
关键词 唐百家诗选 选本 选本批评
下载PDF
清代词学与选词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沙先一 《阅江学刊》 2010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选本学"是中国古代"书写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特有的一种建构方式。作为选本批评的一种,所谓"选词",是指根据一定的需要和意图,有意识地选取词家、词作汇集成书。清代选词学的成就较为突出,对清词流派的形... "选本学"是中国古代"书写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特有的一种建构方式。作为选本批评的一种,所谓"选词",是指根据一定的需要和意图,有意识地选取词家、词作汇集成书。清代选词学的成就较为突出,对清词流派的形成、清代词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探讨清代选词学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清代选词学的选源和选则;二是清代选词学与清代词史建构的关系;三是清代选词学与清代词学理论建构的关系。总之,通过对清代选词学的系统研究,可以深入地认识清代词学的建构及中国古代选学批评。同时,20世纪以来人们接受的"词史",最初在相当程度上是清代的"选词学"提供的。因此,以清代"选词学"研究为基础和起点,进而回溯唐五代至清以前的选词学,不失为一条扎实的学术路径,有利于梳理古代"选词学"从早期的音乐文学立场逐渐向文本文学立场的转移,有助于更切实地阐释音乐文学向文本文学蜕变的历史走向,也有助于对古代"文学史"的建构方式予以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选本批评 选词学
下载PDF
选本批评与桐城派文论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海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编纂散文选本是桐城派构建与宣扬其文论主张的一项重要举措,方苞所编的《古文约选》、《钦定四书文》是其"义法"理论的具体体现,姚鼐的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统一,"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等理论也是通过... 编纂散文选本是桐城派构建与宣扬其文论主张的一项重要举措,方苞所编的《古文约选》、《钦定四书文》是其"义法"理论的具体体现,姚鼐的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统一,"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等理论也是通过编纂《古文辞类纂》来进一步构建与实践的。方、姚的选本批评及其构建起来的桐城文论对桐城后学的散文选本编纂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后来桐城派选本选文定篇、文风取向的自觉理论依据。这种独特的选本批评视野对于深入考察桐城派的文论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批评 桐城派 文论思想
下载PDF
论《才调集》在李商隐诗歌接受史上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源源 《西部学刊》 2020年第9期150-152,共3页
唐末的著名唐诗选集《才调集》是最早大量选录李商隐诗歌的重要作品集,编选者韦縠注意到了李商隐在炼饰文采、追求秀致的唯美内涵之外还有着自伤身世、心忧家国的失意之感,其呈现出来的李商隐与今天我们眼中的李商隐相去不远.《才调集... 唐末的著名唐诗选集《才调集》是最早大量选录李商隐诗歌的重要作品集,编选者韦縠注意到了李商隐在炼饰文采、追求秀致的唯美内涵之外还有着自伤身世、心忧家国的失意之感,其呈现出来的李商隐与今天我们眼中的李商隐相去不远.《才调集》推崇的诗人李商隐被后人发现、重视、学习,对以后历代诗词名家在李商隐影响下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在李商隐诗歌的接受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选本批评 《才调集》 接受史
下载PDF
选本批评与清代词坛的统序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沙先一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清代词坛以选本批评的方式建构起了各种统序,略分风格、地域、体裁和师法四种样式。选本批评的形态优势使得词选中的统序具有先天的权威性、鲜明的主观性和充分的展示性。选家综合利用统序的这些特性,可以有效连接传统与当下,以获得身... 清代词坛以选本批评的方式建构起了各种统序,略分风格、地域、体裁和师法四种样式。选本批评的形态优势使得词选中的统序具有先天的权威性、鲜明的主观性和充分的展示性。选家综合利用统序的这些特性,可以有效连接传统与当下,以获得身份的认同与行为的依据;或者通过源流比照来区分正变、确立正统、树立正声;抑或通过统序中所展示的典范作品与相关评点为学词者开示门径。统序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对典范词人的选择与阐释,选家对此颇具匠心:或通过挖掘文献来新立宗主;或转换角度,对其他统序中的典范词人进行重新阐释;或沿波讨源,明确祖祢,树立新宗;或自我展示,传承统序。选本批评凭借特有的"统序效应"推进了词人的经典化进程,切实提升了词体地位,有效推动了清词创作与词派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批评 统序建构 清代词坛 统序效应
原文传递
从选本编纂看桐城派骈散观的演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新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8,共10页
骈散之争是清代文章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以古文擅场的桐城派对待骈散二体的态度是清代骈散之争的重要构成,亦是桐城派文章观念的重要体现。而桐城派文章选本系列则集中反映了桐城派骈散观念的演进:前期选本编纂出于创派垂统的需求,尊古文... 骈散之争是清代文章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以古文擅场的桐城派对待骈散二体的态度是清代骈散之争的重要构成,亦是桐城派文章观念的重要体现。而桐城派文章选本系列则集中反映了桐城派骈散观念的演进:前期选本编纂出于创派垂统的需求,尊古文为文章正宗,轻视和排斥骈体;后期选本编选受嘉道以降文坛沟通骈散潮流的影响,在维护古文正统的同时,部分选本对骈文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或骈散兼收,或在评点中打通骈散,甚至专选骈文。桐城文士沟通骈散的目的并不是要完全消泯二者的界限,而是欲通过骈散互参更好地完善古文创作,或以古文之气改造和提升骈文品格。他们秉承了古代文体互参中"以高行卑"的体位原则,认为以散运骈明显高于以骈济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选本批评 骈散之争
下载PDF
论《宋词举》的编选过程与体例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沙先一 罗克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6-61,共6页
陈匪石是民国重要的词学家,《宋词举》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词学著作之一。文章考察了《宋词举》编选的学术背景、编选体例等,探讨《宋词举》独特的选词学价值与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民国词学观念的演进以及陈匪石的师承、交游与创作,分析... 陈匪石是民国重要的词学家,《宋词举》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词学著作之一。文章考察了《宋词举》编选的学术背景、编选体例等,探讨《宋词举》独特的选词学价值与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民国词学观念的演进以及陈匪石的师承、交游与创作,分析了陈氏的词学思想的渊源与特色。对陈匪石这部苦心孤诣的选本加以深入研究,不仅对于准确把握陈匪石的词学思想,透辟地分析陈氏词学与晚近词学的关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清晰理解和认识民国词学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而为民国词学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提供细致的个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匪石 《宋词举》 选本批评 逆溯法
下载PDF
竟陵派诗人黄传祖的诗学转向及其批评策略
20
作者 邓晓东 《中国诗歌研究》 2023年第2期138-153,共16页
在明末清初挞伐竟陵派的声浪中,竟陵派诗人黄传祖适时调整自己的诗学观念,在提振诗人自信的前提下,重提诗歌的社会价值,以“重记述”“切情事”“仿比兴遗则”来调和复古派与性灵派的诗学主张。作为“穷而在下者操文柄”的典型个案,他... 在明末清初挞伐竟陵派的声浪中,竟陵派诗人黄传祖适时调整自己的诗学观念,在提振诗人自信的前提下,重提诗歌的社会价值,以“重记述”“切情事”“仿比兴遗则”来调和复古派与性灵派的诗学主张。作为“穷而在下者操文柄”的典型个案,他的诗学活动,充分显示了明末清初的诗学批评与文学思潮、时局变迁、世俗名利、商业运作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为明清诗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传祖 明末清初 选本批评 文学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