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2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ORF转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芷英 孙亚洲 +1 位作者 商铭 明利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构建了含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ORFs(nt83-855)片段和HPV16长控制区(LCR)加E6E7ORFs片段(nt7007-7904/0-879)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21和pH18质粒,利用... 构建了含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ORFs(nt83-855)片段和HPV16长控制区(LCR)加E6E7ORFs片段(nt7007-7904/0-879)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21和pH18质粒,利用Lipofectin分别将它们导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中,经过筛选获得G418抗性的病毒包装细胞,产生的重组病毒H21和H18感染的NIH3T3细胞都具有恶性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并能在裸鼠体内形成肿瘤。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上述两基因片段都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本实验结果说明HPV16-E6E7基因片段是HPV16转化NIH3T3细胞的关键早期区,其自身LCR区在该转化过程中没有显示出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转化 逆转病毒
原文传递
猴D型逆转录病毒和猴艾滋病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志斌 贲昆龙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93-199,共7页
1983年在加里福利亚和新英格兰灵长类研究中心先后发现了与人艾滋病的表现相似的猴艾滋病(Smian AIDS,SAIDS)(Letvin et al.,1983;Henrickson et al.,1983)。引起SAIDS的病原体有猴艾滋病D型逆转病毒(Simian AIDS Type D)Retrovirus,SRV... 1983年在加里福利亚和新英格兰灵长类研究中心先后发现了与人艾滋病的表现相似的猴艾滋病(Smian AIDS,SAIDS)(Letvin et al.,1983;Henrickson et al.,1983)。引起SAIDS的病原体有猴艾滋病D型逆转病毒(Simian AIDS Type D)Retrovirus,SRV)和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ency Virus,S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滋病 D型逆转病毒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以逆转病毒介导对人脐血CD_(34)^+造血细胞进行人MDR1基因转染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邵晓枫 熊冬生 +7 位作者 罗梅华 卓家才 姜蓉 韩明哲 许元富 杨铭 杨天楹 杨纯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89-693,共5页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MDR1基因转导入脐血CD34+细胞的最佳方法,为MDR1基因转导的临床应用打基础。方法: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含有人全长MDR1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aMDR1/A转到包装细胞PA317中,建立产病毒细胞系,以人脐血中分离的CD34+造血...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MDR1基因转导入脐血CD34+细胞的最佳方法,为MDR1基因转导的临床应用打基础。方法: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含有人全长MDR1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aMDR1/A转到包装细胞PA317中,建立产病毒细胞系,以人脐血中分离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为靶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转染,转导的条件为:与含病毒的上清液共培养12天,每天更换病毒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IL-3,IL-6和SCF三种造血生长因子(HGF),转染后用集落培养法测定对COL的耐药性,用PCR检测14~17天所形成集落的MDR1cDNA,计算转染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的阳性程度,并观察不同时间间隔加HGF对脐血CD34+细胞的扩增和转染的影响。结果:脐血CD34+细胞转染阳性为86.4%,P170的阳性率为77.0%,77.1%的集落对6ng/ml的COL耐受,57.4%的集落对7ng/ml的COL耐受。结论:此转染系统既能有较好的转导效果,也有较好的扩增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病毒介导 脐血 CD34^+ 造血细胞 MDR1基因 实验研究 基因转染
下载PDF
批量快速测定法测定标志基因为GFP的重组病毒滴度 被引量:37
4
作者 江千里 王健民 +2 位作者 温丽敏 江汕 周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34-1035,共2页
关键词 基因治疗 逆转病毒 病毒 滴度
下载PDF
HIV感染者检测晚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5
作者 汤后林 毛宇嵘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9-1051,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以来,HAART在减少HIV传播和AIDS患者死亡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HIV检测晚(lateHIV diagnosis)是导致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HIV感染的早期检测发现在...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以来,HAART在减少HIV传播和AIDS患者死亡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HIV检测晚(lateHIV diagnosis)是导致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HIV感染的早期检测发现在控制HIV传播中也非常重要,AIDS患者通过检测获得及时的治疗,能够取得HIV相关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的最大成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早期检测 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 AIDS患者 HIV传播 HAART 机会性感染 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免费抗病毒治疗降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豆智慧 赵燕 +7 位作者 何云 何文生 计国平 徐臣 马烨 赵德才 于兰 张福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策略在控制AIDS患者病死率方面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在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展较早地区以典型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驻马店市和安徽省阜阳市,选... 目的探讨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策略在控制AIDS患者病死率方面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在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展较早地区以典型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驻马店市和安徽省阜阳市,选取2008年8月30日前确诊的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整理其发病、死亡等相关信息,采用Cox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ANDS患者10394例,平均年龄(41.7±9.3)岁,男性占50.3%(5233/10394),在婚者占85.0%(8808/10394),农民占95.1%(9880/10394),既往不安全有偿采供血(浆)感染者占81.2%(8438/10394)。调查对象中免费抗病毒治疗比例从2002年的5.2%上升到2008年的66.5%。AIDS患者总病死率从2002年的35.4/100人年降到2008年的5.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AIDS患者最主要死亡风险是没有抗病毒治疗(HR:4.3,95%CI:4.0~4.7),治疗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50个/μl、50~199个/μl者死亡风险均高于≥200个/μl者(风险比HR分别为7.9、2.8),治疗基线合并机会性感染症状数多者死亡风险高(HR=2.1),其他不可变死亡风险为男性、年龄≥50岁、既往不安全有偿采供血(浆)以外其他感染途径或途径不详者(HR分别为1.4,1.6,1.8)。结论我国农村免费抗病毒治疗显著降低并且稳定遏制了AIDS患者病死率,提示扩大治疗覆盖率可进一步降低AIDS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逆转病毒治疗 高效 死亡率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艾滋病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4
7
作者 孙晓云 阮玉华 +1 位作者 邢辉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3期302-304,307,共4页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但HAART需长期或终身服药,服药依从性差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HIV/AIDS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非常重要。有关依从性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较多,但在中国相关研究及文献报...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但HAART需长期或终身服药,服药依从性差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HIV/AIDS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非常重要。有关依从性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较多,但在中国相关研究及文献报道数量有限。该文就国际、国内有关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从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王红红 周俊 +1 位作者 黄玲 李现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湖南、湖北、安徽3省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308名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现场调查。采用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究抗逆转录病毒用药自陈式问...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湖南、湖北、安徽3省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308名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现场调查。采用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究抗逆转录病毒用药自陈式问卷(CPCRA)和SF-36生活质量问卷,通过面对面访谈收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服药平均依从程度为94.0%,有20.5%的患者属于服药依从性差。SF-36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服药依从程度好的患者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领域得分优于依从程度差的患者(P<0.05)。吸毒、治疗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机会性感染影响生活质量。结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偏低。为达到治疗目标,需通过综合干预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同时应管理患者吸毒行为、机会性感染及药物不良反应,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逆转病毒治疗 高效 病人依从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艾滋病病毒耐药现状 被引量:39
9
作者 吴亚松 马烨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艾滋病病毒(HIV)耐药产生和传播将妨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防控艾滋病的策略的实施。我国从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逐步推进HIV耐药监测和检测活动,形成HIV检测监测相结合耐药防控方案。中国目前主要开展传播性耐药监测、治疗前耐药... 艾滋病病毒(HIV)耐药产生和传播将妨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防控艾滋病的策略的实施。我国从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逐步推进HIV耐药监测和检测活动,形成HIV检测监测相结合耐药防控方案。中国目前主要开展传播性耐药监测、治疗前耐药和治疗后耐药评估等。全国多数地区传播性耐药处于低水平,治疗前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耐药流行率低于10%。病毒学失败患者约半数以上存在耐药突变。目前我国HIV耐药相对较低,部分地区耐药增加趋势,需进一步规范实施耐药监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耐药 监测 逆转病毒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干预现状 被引量:39
10
作者 陈亚丹 绳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5-377,共3页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简称服药依从性)是指艾滋病患者严格遵从医务人员治疗处方方案服用药物,包括在正确时间服用正确剂量的药物。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逆转病毒 病人依从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AIDS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毒副作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周伟 危剑安 +3 位作者 孙利民 黄霞珍 陈宇霞 宋春鑫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AIDS 高效抗逆转病毒疗法 毒副作用 艾滋病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鸡尾酒疗法
下载PDF
辽宁省2003-2015年7255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姚书杰 吕娅妮 +1 位作者 王莉 姚文清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辽宁省2003-2015年7 255例接受HAART的人...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辽宁省2003-2015年7 255例接受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相关信息,用寿命表法分析其生存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7 255例HIV/AIDS为研究对象,HAART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95%、93%,6~12年的累积生存率均为92%;其中HAART后艾滋病相关死亡269例,总病死率为1.99/100人年;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59岁(HR=0.330,95%CI:0.203~0.538)、>59岁组(HR=0.569,95%CI:0.395~0.820)与<30岁组相比死亡风险低;文化程度初中(HR=0.503,95%CI:0.324~0.780)、高中及中专(HR=0.284,95%CI:0.200~0.405)、大专及以上组(HR=0.254,95%CI:0.169~0.381)与小学及以下组相比死亡风险低,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组与同性传播组相比死亡风险低(HR=0.540,95%CI:0.383~0.763);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与<50个/μl组相比死亡风险低(HR=0.316,95%CI:0.201~0.499);BMI≥24.0 kg/m^2组与<18.5 kg/m^2组相比死亡风险低(HR=0.459,95%CI:0.344~0.611)。结论辽宁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稳定,5年生存率水平较高。疾病早期进行规范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逆转病毒治疗 高效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代扩大检测的策略 被引量:38
13
作者 陈曦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0-1214,共5页
自1981年发现艾滋病以来,历经30余年的努力,艾滋病已从一种不可治愈的传染性和致死性极高的疾病发展成可以控制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The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总结了全球2000—2014年1... 自1981年发现艾滋病以来,历经30余年的努力,艾滋病已从一种不可治愈的传染性和致死性极高的疾病发展成可以控制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The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总结了全球2000—2014年15年间的艾滋病防治成就,主要包括:全球避免新增3 000万感染者;2014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约3 690万例,新增感染例数比2000年下降35%;2014年全球约40%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获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85个国家遏制并逆转了艾滋病流行的趋势;实施母婴阻断后,2014年儿童新发感染例数比2000年下降53%;孕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比例上升至73%,古巴成为首个消除母婴传播的国家;艾滋病相关死亡率下降41%,死亡人数减少了近800万例[1]。基于此,UNAIDS进一步提出了2020年实现三个"90%",即90%的感染者通过检测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90%已经确诊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的病毒得到抑制;以及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2]。上述成绩的取得,除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外,主要得益于扩大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的普及。当前世界各国在普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面临着同样的困扰,那就是HIV感染者的晚发现问题,不仅导致继续传播扩散艾滋病,也错过了接受治疗的最佳时机。全世界约有55%的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HIV,在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20%[3]。我国约30%的HIV感染者尚未得到诊断,这些感染者还在不知不觉中继续传播扩散艾滋病,同时也错过了接受治疗的最佳时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逆转病毒治疗 高效 扩大检测
原文传递
HIV/AIDS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群辉 高艳青 +5 位作者 孙欣 刘意 叶江竹 计云霞 孙丽君 张可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评价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人的病毒载量及CD4^+淋巴细胞。结果对... 目的评价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人的病毒载量及CD4^+淋巴细胞。结果对接受HAART 12个月后的98例病人测定病毒载量,平均病毒载量为(2.03±0.17)log10拷贝/ml,其中53人(58.24%)治疗24个月后血浆中检测不到HIV。98例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平均增高(197.27±51.71)个/μl(19~506个/μl);治疗2年以上者CD4^+淋巴细胞平均升高(235.92±77.45)个/μl。病人机会性感染得到明显控制,能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的比例,由治疗前的15.31%上升到治疗后的32.65%。结论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应及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 效果 临床评价
下载PDF
263例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陈敬芳 王惠珍 《护理学报》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程度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寻求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对策。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究抗逆转录病毒用药自陈式问卷,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程度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寻求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对策。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究抗逆转录病毒用药自陈式问卷,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深圳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263例艾滋病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收集资料。结果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1.27±5.91)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抗病毒治疗服药的平均依从程度为95.1%,85.2%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14.8%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与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偏低,影响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社会支持 服药依从性 逆转病毒治疗
下载PDF
免疫2号方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阶 林洪生 +16 位作者 李勇 汤艳莉 潘菊华 吴欣芳 刘杰 黄世敬 樊移山 秦海洸 梁健 方路 李广文 洪立珠 卓燊 邓鑫 段呈玉 张祖英 谭云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23-92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免疫2号方对艾滋病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艾滋病HAART治疗1年以上,免疫重建不全患者2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6例)和治疗组(127例),最终完成随访233例,其中治疗组116... 目的观察中药免疫2号方对艾滋病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艾滋病HAART治疗1年以上,免疫重建不全患者2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6例)和治疗组(127例),最终完成随访233例,其中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7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每次6.2g,每天2次)联合HAART治疗[齐多夫定(AZT)300mg+拉米夫定(3TC)150mg+奈韦拉平(NVP)20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HAART治疗基础上+免疫2号方(每次6.2g,每日2次)。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细胞绝对计数、免疫重建有效率、症状体征积分及症状体征改善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免疫重建有效率为34.48%,对照组为21.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CD4+细胞绝对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CD4+绝对计数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各项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甚至消失,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乏力、肌肉关节痛、皮肤瘙痒、气短等症状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2号方能够提高患者CD4+细胞绝对计数,提高免疫重建有效率,改善部分临床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2号方 艾滋病 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 症状体征 CD4+细胞
原文传递
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晓琪 吴尊友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3期225-227,229,共4页
关键词 药物治疗依从性 艾滋病患者 干预策略 逆转病毒治疗 AIDS患者 联合药物治疗 艾滋病病毒 执行医嘱 临床实践 免疫功能 病毒复制 疾病进程 生活质量 感染者 接受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两年的效果和副作用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春迎 陈军 +8 位作者 郑煜煌 雷建华 周华英 张永红 何艳 罗开忠 蒋永芳 欧秋英 黄竹林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4-496,共3页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副作用 HAART 机体免疫功能 HIV复制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HIV-1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结构改造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振宇 徐开林 +4 位作者 潘秀英 鹿群先 何徐彭 孙海英 主鸿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病毒载体 HIV-1 转导 逆转病毒 病毒载体 免疫反应 细胞 目的基因 分裂 质粒
原文传递
病毒感染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29
20
作者 施志慧(综述) 史训龙 +1 位作者 朱海燕 周珮(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
病毒感染和氧化损伤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广泛的氧化应激反应,并进一步加重疾病。本文针对RNA、DNA及逆转录病毒,尤其侧重于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从病毒感染诱导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病毒感染和氧化损伤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广泛的氧化应激反应,并进一步加重疾病。本文针对RNA、DNA及逆转录病毒,尤其侧重于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从病毒感染诱导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能力、病毒与ROS的相互影响、病毒在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中发挥的作用、抗氧化剂在病毒感染中的治疗作用等方面对病毒感染和氧化应激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DNA病毒 逆转病毒 氧化应激 活性氧自由基 抗氧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