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保乳术后正向与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涛 卢洁 +6 位作者 尹勇 刘同海 陈进琥 林秀桐 朱健 白瞳 刘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的正向和逆向2种设计模式的区别。方法针对6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应用Pinnacle3 7.4f计划系统,分别设计正向和逆向调强放疗计划,在射野方向相同、保证处方剂量线包绕95%靶区体积的前提下,比较2种... 目的比较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的正向和逆向2种设计模式的区别。方法针对6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应用Pinnacle3 7.4f计划系统,分别设计正向和逆向调强放疗计划,在射野方向相同、保证处方剂量线包绕95%靶区体积的前提下,比较2种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和加速器总跳数。结果2种调强计划相比,正向及逆向调强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适形度指数值分别为0.67±0.06和0.66±0.06(t=2.423,P〉0.05),均匀性指数值分别为(Z8.2±6.0)%和(26.1±6.8)%(t=2.164,P〉0.05);左肺V20分别为(18.7±3.3)%和(17.0±2.8)%(t=5.087,P〈0.05),V30分别为(15.5±3.0)%和(14.0±2.6)%(t:7.272,P〈0.05);心脏‰分别为(4.1±3.1)%和(3.5±2.5)%(z=1.916,P〉0.05);机器跳数分别为(262±5)MU和(308±14)MU(t=7.515,P〈0.05)。结论与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相比,乳腺癌逆向调强计划中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无差别,左肺受量降低,心脏受量无差别;但机器跳数显著增加,增加了机器的磨损和治疗实施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保留术 正向调强放射治疗 逆向调强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牟妍舒 何方琦 王忠民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548-549,共2页
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增高,国内的中位发病年龄也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的肿瘤生物学特性与中青年有所不同。笔者对36例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了逆向调强放疗,并进行了临床观察。
关键词 逆向调强放射治疗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人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观察 肿瘤生物学特性 人口老龄化 发病年龄 调强放疗
原文传递
刚体碰撞检测方法及其在放疗计划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鹏 Jonathan Yao +1 位作者 尧德中 李智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在适形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中,机械碰撞问题是一个治疗计划的物理可实现性的基本问题。本工作建立了一种应用刚体运动知识来解决放射治疗计划实施中是否会发生机械碰撞的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刚体运动的计算方法,碰撞检测的原理,以及通... 在适形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中,机械碰撞问题是一个治疗计划的物理可实现性的基本问题。本工作建立了一种应用刚体运动知识来解决放射治疗计划实施中是否会发生机械碰撞的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刚体运动的计算方法,碰撞检测的原理,以及通过定义‘父’与‘子’的关系来处理连动的方法等。最后介绍了由VARIAN 80 0CC治疗机进行的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计划 检测方法 逆向调强放射治疗 VARIAN 基本问题 治疗计划 计划实施 运动知识 计算方法 刚体运动 碰撞检测 治疗 机械
下载PDF
同步整合加量逆向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剂量学参数及对放射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苏王辉 安雷 +5 位作者 李宇星 马秀龙 贾辉 何赟 郭亚 许琨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同步整合加量逆向调强放射治疗(SIB-I-IMRT)食管癌的剂量学参数及对放射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16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整合加量正向调强放射治疗(SIB-F-IM... 目的:探讨同步整合加量逆向调强放射治疗(SIB-I-IMRT)食管癌的剂量学参数及对放射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16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整合加量正向调强放射治疗(SIB-F-IMRT),观察组采用SIB-I-IMRT治疗,比较两组放射治疗相关指标(机器总跳数、单次治疗时间、治疗总时间)、靶区计划靶体积(PTV)剂量学参数[最大剂量(D_(max))、最小剂量(D_(min))、平均剂量(D_(mean))、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OAR)剂量学参数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跳数为(924.59±58.67)MU,高于对照组,单次治疗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分别为(10.27±2.30)min和(304.22±28.63)min,长于对照组(t=27.158,t=11.506,t=29.473;P<0.05);观察组靶区PTV剂量学参数D_(max)、D_(mean)及HI低于对照组,D_(min)、CI高于对照组(t=2.690,t=6.113,t=3.046,t=8.963,t=10.079;P<0.05);观察组肺D_(mean)、肺V_(10)、心脏D_(mean)、心脏V_(30)、心脏V_(40)、心脏V_(45)、心脏V_(50)剂量低于对照组,肺V_(5)剂量高于对照组(t=2.034,t=3.426,t=2.274,t=3.918,t=4.675,t=3.235,t=3.092,t=2.158;P<0.05);观察组≥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3.79%和3.45%,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0,χ^(2)=4.921;P<0.05)。结论:SIB-I-IMRT与SIB-F-IMRT相比,可在满足靶区剂量的基础上减少对OAR的剂量,进而降低治疗中的放射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整合加量逆向调强放射治疗(SIB-I-IMRT) 剂量学 放射性损伤
下载PDF
野中野正向调强与固定野逆向调强在全脑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潘香 李娅 +1 位作者 朱思瑾 杨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12-16,共5页
目的比较全脑放疗的野中野正向静态调强(FIF-IMRT)与固定野逆向优化调强(FFIO-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需行全脑放疗患者20例,采用Pinnacle39. 10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2种计划均用6 MV X射线,处方剂量均为40 Gy,2 Gy/次,... 目的比较全脑放疗的野中野正向静态调强(FIF-IMRT)与固定野逆向优化调强(FFIO-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需行全脑放疗患者20例,采用Pinnacle39. 10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2种计划均用6 MV X射线,处方剂量均为40 Gy,2 Gy/次,共20次。FIF-IMRT计划选270°、90°为主野,适当调整准直器角度,使双眼球重叠,在每个主野方向手动添加1~2个子野降低高剂量。FFIO-IMRT计划7野均分调强,通过反复改变优化参数来达到临床要求的剂量分布。比较2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①靶区方面:与FFIO-IMRT计划相比,FIF-IMRT计划的计划靶区(PTV)的V105%、D50%升高,Dmin、Dmax、V95%、V110%、D2%、D9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FIF-IMRT计划的CI低于FFIO-IMRT,HI却高于FFIO-IM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FIF-IMRT计划子野数、机器跳数MU、治疗时间、计划设计时间均较FFIO-IMRT显著降低(P <0. 05)。②危及器官左右晶体、左右眼球、脊髓、左右视神经方面,FIF-IMRT计划低于FFIO-IMRT计划,晶体尤为明显,除左右视神经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①2种计划的靶区均达到临床剂量学要求。②FIF-IMRT计划在靶区的适形性上虽差于FFIO-IMRT计划,但在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远好于FFIO-IMRT计划。③由于FIF-IMRT计划的单次治疗时间显著减少,因此降低了器官运动带来的误差,同时减少了机器的损耗,提高了机器执行效率。④FIF-IMRT计划设计简单易行,在基层医院也较容易实现。故全脑放疗推荐野中野正向静态调强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放疗 野中野正向调强放射治疗 固定野逆向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妇科肿瘤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和疗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倪千喜 唐迪红 张九堂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487-4490,共4页
目的:探讨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的技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Ⅰ~Ⅲ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例。Ⅰb期2例,Ⅱa期4例,Ⅱb期12例,Ⅲa期2例。病理分型:鳞癌16例,腺癌4例。以上诊断... 目的:探讨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的技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Ⅰ~Ⅲ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例。Ⅰb期2例,Ⅱa期4例,Ⅱb期12例,Ⅲa期2例。病理分型:鳞癌16例,腺癌4例。以上诊断均经过病理学证实。平均年龄55.67岁(32岁~65岁)。A组病例行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采用Inverse Planning Simulated Annealing(IPSA)技术进行剂量优化设计,B组病例行三维适形后装放射治疗。A、B组患者均采用3根施源器,进行腔内照射并同步箱式四野等中心外照射,剂量为46 Gy/23次。依据曼彻斯特剂量学系统,给予A点(宫口上2 cm,宫腔中轴线左右旁开2 cm处为A点位置)处方剂量6 Gy/次,照射次数5次,2次/周。对比分析A、B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受量,放射性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靶区剂量适形度和均匀性均好于B组患者。患者0.5年~1.0年的肿瘤局部和区域控制率:A组患者分别为96%(95%CI,85%~99%)和95%(95%CI,81%~99%)。B组患者局分别为93%(95%CI,85%~99%)和92%(95%CI,81%~99%)。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受量:A组患者的直肠、膀胱最大受量比B组患者小约35%。A组患者的直肠、膀胱75%处方剂量受照体积V75约只为B组患者的二分之一。放射性并发症:RTOG 1级反应:A组患者为1例,B组患者为6例。RTOG 2级反应:A组患者为0例,B组患者为3例。RTOG 3级反应:A组患者为0例,B组患者为1例。近期疗效:在A、B组患者放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几乎所有患者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CR+PR)均为92%以上。结论: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具有近期疗效明显,靶区剂量适形度、均匀性好,危及器官受量低,放射性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危及器官 放射性并发症
下载PDF
肿瘤放射治疗新技术——IGRT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伟 马照 李军霞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6期53-53,共1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医学影像技术的革新。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和结构上的虚拟三维结构重建技术,改进了放射物理剂量的计算方法,使放射治疗的形状和强度更适合肿瘤的形状和强度,即三维立体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医学影像技术的革新。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和结构上的虚拟三维结构重建技术,改进了放射物理剂量的计算方法,使放射治疗的形状和强度更适合肿瘤的形状和强度,即三维立体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出现,随后又发展到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IMRT是3DCRT的高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治疗 IGRT 三维立体适形放疗 逆向调强放射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