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逃荒行》赏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姜桂海
-
机构
承德职业学院
-
出处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23-125,共3页
-
文摘
郑板桥的诗有杜甫遗风,《逃荒行》就是典型的代表,反映了贫民的疾苦,揭示了康乾盛世的黑暗。身为父母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经常到民众中去,亲自询桑问麻,熟悉农事,体察下情。灾荒之年,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救灾振贷,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认为竹子的一枝一叶,都关联着民情。
-
关键词
郑板桥
逃荒行
反映
贫民疾苦
-
Keywords
Zhengbanqiao
the Travel of Evading Famine
reflect
sorrow of poor peasants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郑板桥与佛门因缘
- 2
-
-
作者
蔡惠明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26-28,共3页
-
文摘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知县,后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被罢官。出仕前后均在扬州卖画,擅绘兰竹,以草中竖长撇法运笔,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能诗文。有《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名篇。
-
关键词
郑板桥
孤儿行
逃荒行
悍吏
韬光庵
撇法
江苏兴化
透脱
诗僧
不如归去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郑板桥评传(三)
- 3
-
-
作者
郭味蕖
-
出处
《荣宝斋》
2008年第5期255-265,共11页
-
文摘
二郑板桥的思想(一)十八世纪末叶,在清代历史上说,正是所谓康乾升平之世。这一百余年中,清廷已经稳定了它对全国的统治,在文治武备方面,都达到了全盛期。在武备方面,全国各地归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在文治方面,尊儒崇经,提倡理学。
-
关键词
板桥
苦难
封建社会
封建制社会
诗文书画
瑞鹤仙
王原祁
郑燮
悍吏
逃荒行
范县
-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谈板桥的诗书画印
- 4
-
-
作者
京玉
-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
文摘
郑燮,号板桥,清康熙三十二年生于江苏省兴化县城。他少时就聪明好学,三岁时,他父就教他识字写字,五、六岁时就教他读诗背诵。六岁以后,教他读四书五经,要他抄写熟记,八、九岁,教他作文联对。郑板桥青少年时是一直受着他父亲的直接教育与舅父汪翊文的开导与教学。汪翊文是隐居不仕的有奇才博学的人,对郑板桥后来成为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有影响的。乾隆三年,郑板桥中了进士,后来出任山东范县、潍县两任知县。他为政清廉公道,忤大吏、疏富豪,亲百性,深得两县黎民喜爱。
-
关键词
诗书画印
郑板桥
兴化县
为政清廉
郑燮
扬州八怪
逃荒行
六分半书
王时敏
扬州画派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汲取板桥民本思想精华培养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 5
-
-
作者
褚应前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
-
出处
《中外企业文化》
2017年第8期62-64,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将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汲取板桥民本思想精华,培养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
-
关键词
思想精华
宗旨意识
价值观培育
市中心支行
地方传统文化
逃荒行
平民百姓
民间疾苦
中华优秀传统
营业室
-
分类号
F71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绝、怪、奇泰州文化“名片”郑板桥
- 6
-
-
作者
邹祥凤
-
机构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
出处
《唯实》
2013年第10期86-88,共3页
-
文摘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清扬州府兴化县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七品县令,兼擅诗、词、曲、文、联、印、书、画,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卒于乾隆三十年(1766年),享年73岁。板桥一生坎坷,历经磨难,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然则板桥以其入仕、辞官、卖画的传奇经历,书法、诗文、绘画的独特风格,狂怪不羁、标新立异的思想品德,刚正不阿、胸襟坦然的文人形象,以及思想奇、风格怪、艺术绝而独步古今,享誉四海!
-
关键词
板桥
题画
兰竹
竹石
逃荒行
难得糊涂
乱石铺街
-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作主子文章,不作奴才文章
- 7
-
-
作者
孙桤
-
出处
《语文学习》
1994年第3期47-47,共1页
-
文摘
"凡作文者,当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这是郑板桥的名言。这位大艺术家提倡乱写、乱画,不拘一格。他不仰人鼻息,没有酸文假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曾刻一方图章:"郑为东道主",就是要读主子书,写主子文章。三百年来,他的作品在人民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关键词
艺术风格
郑板桥
抚孤行
济苍生
唯歌
逃荒行
元白
李杜
夭桃
书画篆刻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听凤阳花鼓所感
- 8
-
-
作者
毛书征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7期10-10,共1页
-
文摘
“咚咚咚呛,咚咚咚呛,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首凤阳花鼓词,可以说家喻户晓,是当年凤阳人苦难辛酸生活的写照。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凤阳天灾人祸不断,每有灾百姓死者不计其数,幸存者灾后也只好抛家舍业、身背花鼓、拖儿带女外出逃荒,男女老少唱着花鼓词沿街乞讨,真是歌从口中出,泪往肚里流。 今年6月以来。
-
关键词
凤阳花鼓
特大洪水
饱经风雨
郑板桥
发过
山东潍县
逃荒行
挺而走险
党的领导
在生死线上挣扎
-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政治学]
D6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