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韓愈《送窮文》及其傳衍體式與抒寫意義探析
- 1
-
-
作者
鍾志偉
-
机构
臺灣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
出处
《人文中国学报》
2021年第2期47-93,共47页
-
基金
臺灣“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擬托神鬼,逐文人之厄:韓愈《送窮文》及其‘送窮’系列文章考論”(106-2410-H-110-069-)補助
-
文摘
“送窮鬼”是古代新年歲俗,以求袪癘禳災,迎富納吉。送窮成型於六朝,唐宋蔚爲風氣,流傳至今。唐憲宗元和六年,韓愈首創《送窮文》,除記録當時儀式,進而與窮鬼問對,抒情寫志,歷代續衍不絶。令人好奇的是,文人爲何一再摹寫與重述?書寫樣態具有哪些承傳與嬗變?至今未獲學界關注。本文以《送窮文》爲依據,上下求索。因韓愈仿自《逐貧賦》,首要分析揚雄寫作心態與辭賦手法,爲韓文立下基調,其次,《送窮文》在韓集中歸入“雜文”,體式介於數種文體之間,乃借鑒賦體、祝文與唐代小説,完成了以袪癘爲基型的傳衍體式。由此進入本文重心,後世仿效,常見作者身分處境與心聲,自傳性强,故以創作心態爲視角,發現抒寫類型有四:一是炫才,展示異代文人的競寫現象;二是娱情,受揚、韓二家影響,具有抒放自我的自娱需求;三是淑世,部分賡續文章跳脱“悲己”情調,兼懷天下,格局宏大;四是傳世,看似是仕途失敗者,卻從道德倫理獲得補償,重獲定位與自我認同,盼能託言垂後。探索韓愈《送窮文》文章傳衍,可以檢視書寫創變,發現遺落已久的書寫譜系。相關續衍不應視爲疊床架屋,而是不得不作,體現多元敘事心態,而且集體證明韓愈《送窮文》藴藏的修辭力量與存在價值。
-
关键词
揚雄
韓愈
送窮文
以文爲戲
傳衍
-
Keywords
Yang Xiong
Han Yu
“Sending off Poverty”
banter through literature
imitation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