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送友人》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昂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对于李白名诗《送友人》翻译的批评多从文学的角度作出,从关联翻译理论对其四种译文进行比较与分析不失为一种尝试,其可用以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环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等概念在诗歌翻译批评中的可行性,其作用就在于诗歌文... 对于李白名诗《送友人》翻译的批评多从文学的角度作出,从关联翻译理论对其四种译文进行比较与分析不失为一种尝试,其可用以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环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等概念在诗歌翻译批评中的可行性,其作用就在于诗歌文本翻译的多元阐释中,为诗歌翻译批评提出另一个可供参照的指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友人 关联翻译理论 最佳关联对等
下载PDF
唐人送别诗译者群体行为批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领顺 孙如莹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102,共15页
唐人送别诗久负盛誉,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本文以李白送别诗《送友人》的三个译本为例,对洛威尔、小畑薰良和裘克安三位国内外译者形成的译者群体进行了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从翻译外而言,三位译者的身份分别为美国、日本和中国译者... 唐人送别诗久负盛誉,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本文以李白送别诗《送友人》的三个译本为例,对洛威尔、小畑薰良和裘克安三位国内外译者形成的译者群体进行了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从翻译外而言,三位译者的身份分别为美国、日本和中国译者,其翻译诗学观和读者接受度存在差异。从翻译内而言,在叙述主体、意象叠加和时间变化三个方面,三位译者的译法也表现出差异性,而行为的差异性,皆源于译者身份、翻译态度和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差异,并最终表现为译文务实度的差异。文章最后对总的群体译者行为研究和传统译者行为研究思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别诗 送友人 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诗词中的天文学——天上的宫殿
3
作者 宋媛媛 肖猷洪(图)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到四川任职,于是借天上的星星向友人表达了赞颂与希冀。你能猜出诗中写了哪些星星吗?“煌煌大毛照坤维”中的“煌煌”是光彩明亮的意思,“坤维”指的是西南方。这句的意思是明亮的大毛照耀在西南方。大毛是...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到四川任职,于是借天上的星星向友人表达了赞颂与希冀。你能猜出诗中写了哪些星星吗?“煌煌大毛照坤维”中的“煌煌”是光彩明亮的意思,“坤维”指的是西南方。这句的意思是明亮的大毛照耀在西南方。大毛是什么呢?这源于我国北方的民谚:“大毛郎出,二毛郎赶,三毛郎出来白瞪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友人 西南方 别诗 天文学 星星 明亮
下载PDF
浅说“班马”
4
作者 杨辉 《语文学习》 2023年第2期75-76,共2页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出自李白的《送友人》。让很多老师头疼的是,句中的“班马”常被学生误写成“斑马”。学生之所以会犯这个错误,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班马”的含义。
关键词 马鸣 送友人 班马
原文传递
送灵澈上人
5
作者 刘长卿(唐) 《当代学生》 2023年第6期27-27,48,共2页
苍苍竹林寺,杏杏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文化常识】送别诗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钱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 苍苍竹林寺,杏杏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文化常识】送别诗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钱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或表达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或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挂念,或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等等。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流水等。诗歌题目通常有“赠、别、送”等字眼。代表诗篇有:《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友人》(李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诗 送友人 灵澈上人 离情别绪 王昌龄 元二使安西》 竹林寺 《芙蓉楼辛渐》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唐诗《送友人》之弗莱彻英译研究
6
作者 刘金凤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4期114-116,共3页
唐诗是中国诗歌文学的瑰宝,唐诗《送友人》是“诗仙”李白的佳作。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探索弗莱彻英译《送友人》时进行的适应性选择,从而阐释弗莱彻的唐诗翻译策略,以期助力中国唐诗的英译。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送友人 弗莱彻 翻译
下载PDF
从《送友人》英译看许渊冲在诗歌翻译中的美学追求
7
作者 李锦池 《大众文摘》 2023年第9期160-162,共3页
中国古典诗歌因其独特的文学体裁和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该文将以翻译家许渊冲的译诗“三美论”为切入点,展开对李白《送友人》一诗许渊冲英译本的研究,以探索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美学追求,以... 中国古典诗歌因其独特的文学体裁和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该文将以翻译家许渊冲的译诗“三美论”为切入点,展开对李白《送友人》一诗许渊冲英译本的研究,以探索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美学追求,以及“三美论”对传播中国古典诗歌之美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论 许渊冲 诗歌翻译 送友人
下载PDF
李白《送友人》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海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67-68,共2页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诗歌的翻译要做到忠实达意已是不易,若要保持其语言、形式上的艺术价值就更难。本文以波兰文艺理论家英伽登的艺术作品结构的层次理论为基础,对庞德和许渊...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诗歌的翻译要做到忠实达意已是不易,若要保持其语言、形式上的艺术价值就更难。本文以波兰文艺理论家英伽登的艺术作品结构的层次理论为基础,对庞德和许渊冲翻译的李白的《送友人》作对比分析,探讨层次理论基础上他们的译文对汉诗英译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友人 翻译 层次理论
下载PDF
呵一道剑气给月光(下)——品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
9
作者 常华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3年第9期16-17,共2页
上一期,主要讲了李白的出蜀漫游,如果继续按照这样一条轨迹行进,李白可能还只是一个经历简单的剑客和诗人,直到当他四十二岁这年有过一段进入皇宫禁苑的短暂经历,李白,才成为真正的李白。正是这短短的长安三年,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不的... 上一期,主要讲了李白的出蜀漫游,如果继续按照这样一条轨迹行进,李白可能还只是一个经历简单的剑客和诗人,直到当他四十二岁这年有过一段进入皇宫禁苑的短暂经历,李白,才成为真正的李白。正是这短短的长安三年,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不的诗人剪影和自由的文人之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友人 剑气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传递
诗歌翻译中的概念流利——以李白《送友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羽 高圣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古汉诗英译始于一个多世纪前,随之而来的译文评论也从未间断过。本文尝试从达内西和莫利卡(Danesi&Mollica)提出的概念流利理论对古汉诗英译进行评论,通过分析和比较李白《送友人》原诗的蕴涵与译诗的蕴涵,从而得出无论是词汇层面... 古汉诗英译始于一个多世纪前,随之而来的译文评论也从未间断过。本文尝试从达内西和莫利卡(Danesi&Mollica)提出的概念流利理论对古汉诗英译进行评论,通过分析和比较李白《送友人》原诗的蕴涵与译诗的蕴涵,从而得出无论是词汇层面还是句法层面译诗都应尽量与原诗的概念底层结构相匹配,给译文读者带来与原文读者相类似的感受,这样才能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概念流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友人 概念流利 蕴涵 诗歌翻译
下载PDF
论李白《蜀道难》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毅 逢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68-72,共5页
一、诸家观点之检讨 关于此诗的旨意,自中唐以来,众说纷纭,几如聚讼。今列举代表意见如下: 1.唐范摅《云溪友议》说《蜀首难》是为严武镇蜀欲危害房琯、杜甫而作。此说为《新唐书·严武传》采纳。 2.宋沈括《梦溪笔谈》认为《蜀道... 一、诸家观点之检讨 关于此诗的旨意,自中唐以来,众说纷纭,几如聚讼。今列举代表意见如下: 1.唐范摅《云溪友议》说《蜀首难》是为严武镇蜀欲危害房琯、杜甫而作。此说为《新唐书·严武传》采纳。 2.宋沈括《梦溪笔谈》认为《蜀道难》是为讽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而作。 3.元萧士赟说《蜀道难》是讽玄宗天宝之乱幸蜀而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难》 剑南节度使 云溪友议 严武 范摅 剑阁赋 《招魂》 送友人 《梦溪笔谈》 磨牙吮血
下载PDF
语篇分析视角下古诗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以《送友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雪玲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3-45,共3页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文章主要以前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比李白《送友人》的不同译本,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古诗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在翻译古诗时,要理清古诗内在的逻辑关系,恰当运...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文章主要以前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比李白《送友人》的不同译本,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古诗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在翻译古诗时,要理清古诗内在的逻辑关系,恰当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保持自然和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分析 古诗翻译 衔接 连贯 送友人
下载PDF
浅谈“神似”理论在唐诗英译中的重要作用——以《送友人》的两个英译版本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狄东睿 赵俊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8-120,共3页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拥有优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唐诗也不例外。英译唐诗时,应以再现诗作精神内容风貌为主,即以达到"神似"为翻译第一目标,才能更好地保持唐诗的原貌。本文选择李白《送友人》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了&...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拥有优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唐诗也不例外。英译唐诗时,应以再现诗作精神内容风貌为主,即以达到"神似"为翻译第一目标,才能更好地保持唐诗的原貌。本文选择李白《送友人》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了"神似"理论在唐诗英译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似 唐诗英译 送友人
下载PDF
李白《送友人》之“友人”事迹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3-177,共5页
李白名诗《送友人》之"友人"为谁,学界至今不得其解。从种种资料来看,"友人"实为范崇凯。范崇凯是唐玄宗开元四年状元,后应诏作《花萼楼赋》,为天下第一。李白此诗,盖是他15岁时在蜀中送别范崇凯赴长安赶考前之作... 李白名诗《送友人》之"友人"为谁,学界至今不得其解。从种种资料来看,"友人"实为范崇凯。范崇凯是唐玄宗开元四年状元,后应诏作《花萼楼赋》,为天下第一。李白此诗,盖是他15岁时在蜀中送别范崇凯赴长安赶考前之作。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今传范崇凯所作的《花萼楼赋》并《序》,并非范氏所为,而是高盖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送友人 《花萼楼赋》 范崇凯 高盖
下载PDF
中国典籍诗歌英译的意义识解——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婧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9-92,共4页
对于诗歌翻译这一特殊的体裁,译者对原诗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文章将中国典籍诗歌与认知语义识解观相结合,通过语义的主观识解性,从识解观的五个主要维度,对李白《送友人》的三个英译文进行评析,正确识解原诗意义,准... 对于诗歌翻译这一特殊的体裁,译者对原诗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文章将中国典籍诗歌与认知语义识解观相结合,通过语义的主观识解性,从识解观的五个主要维度,对李白《送友人》的三个英译文进行评析,正确识解原诗意义,准确传达原作者在原文中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识解 诗歌翻译 送友人
下载PDF
关联理论视角下李白《送友人》的英译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宏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95-397,共3页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对李白《送友人》一诗及其三种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关联翻译理论中的交际意图、认知语境、最佳关联等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从认知语用角度为中国古诗英译和诗歌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关联理论 送友人 交际意图 认知语境 最佳关联
原文传递
象声词修辞功能初探
17
作者 卢盛萱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39-44,38,共7页
象声词是指用语音来摹拟事物或自然界声音的词。汉语的象声词丰富多采,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就有许多摹拟各种声音的词。例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尚书·益稷》“启呱呱而泣”,李白《送友人》:“萧... 象声词是指用语音来摹拟事物或自然界声音的词。汉语的象声词丰富多采,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就有许多摹拟各种声音的词。例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尚书·益稷》“启呱呱而泣”,李白《送友人》:“萧萧斑马鸣”,杜甫《春宿左省》:“啾啾栖鸟过”。陆游《自咏》:“高枕静听棋剥啄”等等。发展到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呱呱而泣 小雅 送友人 修辞功能 益稷 《荷花淀》 我们夫妇之间 骆驼祥子 兵车行 日本鬼子
下载PDF
我国古代人物画的传神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絜茲 《美术》 1963年第2期41-44,70-71,共6页
“看画曾饥渴,追纵恨淼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杜甫送友人許八拾遺归江宁,忆起昔年游江宁瓦棺寺时看到的顾愷之名?毒S摩詰象》,写出了这样热情贊頌的詩句。顾愷之所塑造的維摩詰形象,我們已无从得見了,但在其他古代画迹里。
关键词 金粟影 送友人 遣归 熙载 画迹 艺术技巧 刘长卿 李公麟 艺术力量 梁楷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观照下李白《送友人》的意象美及其英译赏鉴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令君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4-68,共5页
意象是中国诗词的基本审美单元,意象的翻译是古诗词英译的灵魂所在。在生态翻译观照下对李白《送友人》一诗的意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生态结构所营造的意境进行解读,对比赏鉴国人所给的六个英译本,可以发现,译本中原作意象的缺失或者篡改都... 意象是中国诗词的基本审美单元,意象的翻译是古诗词英译的灵魂所在。在生态翻译观照下对李白《送友人》一诗的意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生态结构所营造的意境进行解读,对比赏鉴国人所给的六个英译本,可以发现,译本中原作意象的缺失或者篡改都不能传达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译者应在忠实于原作的生态意象和顺应译语的文化生态环境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送友人 生态翻译观 生态意象
下载PDF
既情深而兴雅 亦悱恻而洒落——黄周星《满庭芳·送友人还会稽》试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齐平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7-41,共5页
黄周星(1611—1682)是一位明末遗民诗人,明亡后,坚持民族气节,自言'宁为龚胜死,不作李陵生'(《慈溪孙大苏索诗……和韵奉答》)。他辗转流寓杭州、嘉兴、湖州、苏州、扬州、南京等地,结诗社,游山水,或寓僧舍,或居书塾,踪迹诡异。
关键词 会稽 黄周星 满庭芳 遗民诗人 送友人 别恨离愁 书塾 僧舍 若耶溪 惜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