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耕还林与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分形特征的影响——以宁夏荒漠草原为例 被引量:24
1
作者 常海涛 赵娟 +3 位作者 刘佳楠 刘任涛 罗雅曦 张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25,共12页
以宁夏荒漠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农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和天然草地为研究样地,研究了退耕还林与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分形维数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含水量、pH和电导率既受到退耕还林与还草措施的影响,亦受到季... 以宁夏荒漠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农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和天然草地为研究样地,研究了退耕还林与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分形维数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含水量、pH和电导率既受到退耕还林与还草措施的影响,亦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2)农田实施退耕还林与还草工程后,退耕还草地的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最高,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60%和5.93%。3)农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黏粉粒含量分别为10.87%、7.47%、8.73%和6.53%;极细沙含量分别为39.07%、35.20%、38.87%和31.00%;细沙含量分别为29.73%、34.93%、32.80%和36.73%;粗沙粒含量分别为20.27%、21.93%、19.60%和25.73%。退耕还林地与天然草地相比土壤粒径在各粒级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退耕还草地与天然草地相比仅极细沙和粗沙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4)分形维数介于1.87~2.08。土壤分形维数(D)值从高到低表现为农田(2.08)>退耕还林地(2.01)>退耕还草地(1.94)>天然草地(1.87)。5)土壤黏粉粒与土壤电导率达到正相关水平(P<0.05),与土壤碳氮比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细沙粒与土壤pH为负相关关系(P<0.05),与电导率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与碳氮比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土壤分形维数与电导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土壤极细沙粒和粗沙粒与各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6)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与细沙粒含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而与极细沙粒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与黏粉粒含量呈对数相关关系(P<0.01),但与粗沙粒含量未表现出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在宁夏荒漠草原区实施退耕还林与还草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粒径分布和分形维数特征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天然草地相比,退耕还草地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粒径分布 荒漠 生态恢复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中退耕还林的制度保护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晖颖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生态保护是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 ,西部江河源头实行退耕还林是实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实质性举措。退耕还林不仅涉及西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之间的关系 ,而且涉及中西部同东部之间、西部同全国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此 ,必须建立合理规范... 生态保护是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 ,西部江河源头实行退耕还林是实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实质性举措。退耕还林不仅涉及西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之间的关系 ,而且涉及中西部同东部之间、西部同全国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此 ,必须建立合理规范的法律制度 ,包括资金及技术保障制度、利益补偿机制、公众参与制度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利益平衡 资金技术保障 制度保护
下载PDF
青海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益分析
3
作者 卢成保 吴有林 《青海草业》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以黄土沟壑区、高寒草原草甸区和西部风沙区3个类型为对象,结合监测数据,分析青海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科学总结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发挥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物质量 价值量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 被引量:85
4
作者 黄富祥 康慕谊 张新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1-478,共8页
经济补偿作为一项政策措施 ,对保障当前西部开发进程中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顺利展开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作为我国植被生态建设中一个全新的举措 ,目前经济补偿政策的实施刚刚开始 ,有关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循着... 经济补偿作为一项政策措施 ,对保障当前西部开发进程中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顺利展开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作为我国植被生态建设中一个全新的举措 ,目前经济补偿政策的实施刚刚开始 ,有关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循着“为什么要补偿 ?→补偿多少 ?→如何补偿 ?”的思路 ,建立了经济补偿的概念模型 ,着重探讨了补偿标准的确定以及多层次补偿制度建立等问题 ,并对目前处于试点示范中的经济补偿政策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经济补偿 Logistic增长曲线
下载PDF
中外退耕还林还草之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76
5
作者 李世东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7,共6页
在全面回顾总结世界各国退耕还林还草概况的基础上 ,论述了中外退耕还林还草的三大不同特点 ,分析了国外退耕还林还草的历史实践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的四方面启示 ,以期推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世界 特点 中国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7
6
作者 胡霞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70,共8页
新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而且,最终还取决于以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为特点的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事例的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业土地使用在向集... 新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而且,最终还取决于以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为特点的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事例的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业土地使用在向集约化和商业化转变,农村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该地区正在逐渐摆脱单纯依赖种植业收入的格局。但是,这种变化尚在初级阶段,缺少稳定性,今后仍需国家政策性补贴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结构 政策实施 宁夏南部山区 实证分析 退耕还林政策 种植结构调整 农村就业结构 农业劳动力 种植业收入 政策性补贴 产业转移 贫困山区 土地使用 收入结构 初级阶段 分析表 商业化 集约化 稳定性 预期 内部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6
7
作者 彭珂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朱总理针对 1 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 2 2 5 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 ,于 1 999年 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 ,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 朱总理针对 1 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 2 2 5 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 ,于 1 999年 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 ,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章在上述背景下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 ;2解决好退耕后脱贫 ;3推进东西部合作政策 ;4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 ;5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 ;6提出合理的措施 ;7健全保障机制 ;8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供同类地区的干部和群众为退耕还林 (草 ) ,搞好植树造林 ,治理水土流失 ,脱贫致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坡耕地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生物固氮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宁国赞 刘惠琴 马晓彤 《中国草地》 CSCD 2001年第4期69-72,共4页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需要大面积播种豆科灌木和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是解决大面积人工林、草场“氮缺乏”问题的有效措施。在贫瘠的土地上豆科植物接种根瘤菌可增加生长量 15%~ 50 % ,每年可增收干草 750~ 12 0 0kg/hm2...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需要大面积播种豆科灌木和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是解决大面积人工林、草场“氮缺乏”问题的有效措施。在贫瘠的土地上豆科植物接种根瘤菌可增加生长量 15%~ 50 % ,每年可增收干草 750~ 12 0 0kg/hm2 。豆科根瘤菌接种的技术关键包括优良菌种、优质菌剂选择和种子丸衣化接菌技术。目前 ,国家农业微生物菌种中心保藏着几百株豆科根瘤菌菌种 ;国内根瘤菌剂生产企业可以生产锦鸡儿、沙打旺、苜蓿、三叶草等十几种根瘤菌剂产品 ;丸衣接种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面积已超过 133.33万hm2 。根瘤菌接种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豆科植物 根瘤菌接种 生物固氮技术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安塞县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秋菊 傅伯杰 +1 位作者 陈利顶 赵文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6-148,152,共4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全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重点区域之一。运用典型相关分析,通过对典型区安塞县耕地数量、耕地...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全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重点区域之一。运用典型相关分析,通过对典型区安塞县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变化驱动要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县域耕地变化的驱动要素,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对诊断结果进行了检验。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供借鉴,为该区土地利用的合理调整和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县域耕地变化 驱动要素 安塞县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退耕还林
下载PDF
关于退耕还林还草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永安 钟艳 孙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该文主要针对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规划设计、政策补助、基层单位工作经费及工作负荷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建议 :对退耕还林还草年度计划的制订、下达时间进行调整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规划原则 ,慎重规划经济林 (兼... 该文主要针对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规划设计、政策补助、基层单位工作经费及工作负荷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建议 :对退耕还林还草年度计划的制订、下达时间进行调整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规划原则 ,慎重规划经济林 (兼用林 ) ;延长补助年限 ,并尽快以政策形式确定下来 ;适当提高种苗费补助标准 ;关注基层林业单位的工作经费和工作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年度计划 经济林 补助 工作经费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蓄水性能——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梁伟 白翠霞 +1 位作者 孙保平 齐举一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对退耕还林还草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山杏和刺槐)、灌木、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变化范围为1.92%~15.73%,林地比农田增加约75.31%。0—40cm土层土壤蓄... 对退耕还林还草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山杏和刺槐)、灌木、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变化范围为1.92%~15.73%,林地比农田增加约75.31%。0—40cm土层土壤蓄水量为228.30~251.07t/hm^2,林地比农田增加约8%。刺槐林地的蓄水性能好于山杏。研究成果对于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壤改良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蓄水量 土壤改良
下载PDF
胡麻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18
12
作者 党占海 《农产品加工》 2008年第7期20-21,共2页
1、我国胡麻生产明显下滑 (1)胡庥种植面积据国家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胡麻的播种面积为55.1万hm^2,本世纪我国胡麻种植面积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走势,年平均近45万hm^2,比“九五”期间年平均59.8万hm^2减少... 1、我国胡麻生产明显下滑 (1)胡庥种植面积据国家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胡麻的播种面积为55.1万hm^2,本世纪我国胡麻种植面积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走势,年平均近45万hm^2,比“九五”期间年平均59.8万hm^2减少近15万hm^2,下降近30%。其原因:一是胡麻的主要产区是高寒、干旱、土壤瘠薄的山旱地,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得这类地区的作物种植面积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发展对策 产业现状 种植面积 “九五”期间 生态环境建设 退耕还林 统计资料
下载PDF
大规模生态退耕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县南沟和燕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国建 李锐 +1 位作者 杨勤科 王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48-52,共5页
为探讨大规模退耕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以快速农村评估法为理论基础 ,对县南沟和燕沟 2条小流域 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 ,流域社会经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退耕虽造成当地粮食减产和粮食收入减少 ,但也促进了... 为探讨大规模退耕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以快速农村评估法为理论基础 ,对县南沟和燕沟 2条小流域 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 ,流域社会经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退耕虽造成当地粮食减产和粮食收入减少 ,但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家庭收入的多元化。针对退耕负面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经济 生态退耕 大规模 家庭收入 退耕还林工程 农业产业结构 减产 小流域 陕北丘陵沟壑区 粮食
下载PDF
延长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期限的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明洪 《四川财政》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大开发 经济结构 中央财政 退耕还林 补偿期限
下载PDF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志东 黄选瑞 +2 位作者 张玉珍 聂犇 胡玉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5,共6页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行了粮食安全评价 ,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 ,以确保退耕还林 (草 )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北县 退耕还林工程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调控机制
下载PDF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闰平 陈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404-409,共6页
通过研究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现状及问题,指出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致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退耕补偿政策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以及退耕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面临潜在... 通过研究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现状及问题,指出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致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退耕补偿政策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以及退耕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面临潜在威胁。据此提出了合理界定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操作区域,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实行分区调控政策,适当细化退耕补偿标准,建立长期的退耕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监测评价体系 退耕补偿政策
下载PDF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廷辅 段巧甫 +2 位作者 王正秋 刘利年 柳诗众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13,共4页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13 75万km2 ,年平均输沙量 9 2亿t ,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 1/5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 5万km2 。 1999年遥感普查 ,土壤侵蚀面积仍有 12 89万km2 。退耕还林还草要把草灌作为陕北植被重建的主...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13 75万km2 ,年平均输沙量 9 2亿t ,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 1/5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 5万km2 。 1999年遥感普查 ,土壤侵蚀面积仍有 12 89万km2 。退耕还林还草要把草灌作为陕北植被重建的主体 ,纳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议水土保持在观念、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都要创新 ;国家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统一管理 ,依法由水土保持部门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 陕西省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响应 被引量:12
18
作者 段亚锋 王克林 +3 位作者 冯达 吴敏 张伟 陈洪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60-1568,共9页
基于定点回顾实验设计,通过对比分析2005年初(退耕还林还草初期)和2014年底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土壤碳氮格局变化,探讨石漠化治理工程实施后,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积累和碳氮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退耕还林还草10a后,示范区... 基于定点回顾实验设计,通过对比分析2005年初(退耕还林还草初期)和2014年底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土壤碳氮格局变化,探讨石漠化治理工程实施后,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积累和碳氮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退耕还林还草10a后,示范区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显著增加1.3g/kg,但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变化;就空间格局而言,退耕还林还草初期土壤碳氮高值聚类区主要分布在坡脚旱地和荒地(荒草)类型区,退耕还林还草10a后其高值聚类区主要分布在荒地(灌丛和荒草)类型区,而10a前后土壤碳氮的低值聚类区始终分布在洼地旱地类型区;2005年和2014年土壤有机碳半变异函数的拟合模型相同,均为球状模型,在退耕还林还草10a后空间异质性增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格局受土壤母质和植被结构的影响增强;而土壤全氮半变异函数的拟合模型不同,由指数模型变为球状模型,在退耕还林还草10a后空间异质性减弱,土壤全氮的空间格局受随机因素影响增强。研究结果对石漠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空间格局 退耕还林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世东 《林草政策研究》 2021年第1期8-19,共12页
退耕还林还草是世界著名生态工程,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文中在分析退耕还林还草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退... 退耕还林还草是世界著名生态工程,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文中在分析退耕还林还草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核心内容和政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高质量发展 基本思路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下载PDF
Both climate and socioeconomic drivers contribute to vegetation greening of th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12
20
作者 Shahid Naeem Yongqiang Zhang +4 位作者 Xuanze Zhang Jing Tian Sawaid Abbas Lili Luo Hadush Kidane Meresa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2期1160-1163,M0003,共5页
The Loess Plateau(LP)is an ecologically fragile region due to its sensitivities to climate variations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1].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ognized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P and impleme... The Loess Plateau(LP)is an ecologically fragile region due to its sensitivities to climate variations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1].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ognized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P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policies since 1999.Revegetation of degraded ecosystems of the LP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These policies are led by Grain for Green(GFG)project,supported by some vegetation conservation programs.The GFG project,also known as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Program,was launched in 1999,and the LP is one of the pilot regions of this project.The first phase of GFG was implemented between 1999 and 2014,and the second phase started in 2015.The local farmers were accommodated by providing grain and cash subsidies for converting their agriculture land into forests and/or grasslands[2].The GFG program has converted approximately 16,000 km^(2)of rain-fed agriculture land to grassland and forests,resulting in a 25%increase in vegetation cover of the LP during 1999 and 20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刺激政策 黄土高原区 退耕还林工程 气候变化 环境保护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主导因子 气候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