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RS/GIS的中尺度地区退耕变化及其坡度分异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晓萍
李锐
+3 位作者
杨勤科
焦峰
温仲明
王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388-392,共5页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前后,坡耕地、疏林地、造林地、草地类间发生...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前后,坡耕地、疏林地、造林地、草地类间发生了用地调整.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幅度为35.9%;园地增加比重达28.1%;造林地面积增大到了3年前的2.03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研究区坡度分异表明,沟沿线上以8~15°、15~25°的缓坡和稍陡坡地居多,沟沿线下以>35°的陡沟坡和<3°的平地比例居多.2003年的各利用类型中,70.73%的基本农田面积<15°,63.61%的园地集中在<25°,78.18%的乔灌林地分布在>25°,草地则集中在>25°的陡坡地,比重达75.49%,在地形上的分异比较合理.但是2000年坡耕地仍有64%未退耕,32.75%的面积大于侵蚀临界角25°,形成水土流失隐患.依据地形自然分异判定其合理性,加强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是未来退耕中必需要解决的首要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地区
退耕
变化
坡度分异
RS/GIS系统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RS/GIS的中尺度地区退耕变化及其坡度分异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晓萍
李锐
杨勤科
焦峰
温仲明
王飞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388-392,共5页
基金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研究"(KZCX1-06)
中澳合作项目"中国黄土高原和澳大利亚马瑞比季流域上中游地区植被恢复重建对水资源影响研究"(LWR1/2002/018)
文摘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前后,坡耕地、疏林地、造林地、草地类间发生了用地调整.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幅度为35.9%;园地增加比重达28.1%;造林地面积增大到了3年前的2.03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研究区坡度分异表明,沟沿线上以8~15°、15~25°的缓坡和稍陡坡地居多,沟沿线下以>35°的陡沟坡和<3°的平地比例居多.2003年的各利用类型中,70.73%的基本农田面积<15°,63.61%的园地集中在<25°,78.18%的乔灌林地分布在>25°,草地则集中在>25°的陡坡地,比重达75.49%,在地形上的分异比较合理.但是2000年坡耕地仍有64%未退耕,32.75%的面积大于侵蚀临界角25°,形成水土流失隐患.依据地形自然分异判定其合理性,加强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是未来退耕中必需要解决的首要关键问题.
关键词
中尺度地区
退耕
变化
坡度分异
RS/GIS系统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Keywords
The middle scale, Converting land/land use change, Slope degree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RS/GIS的中尺度地区退耕变化及其坡度分异研究
张晓萍
李锐
杨勤科
焦峰
温仲明
王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