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追尾碰撞预警系统开发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晓霞 李百川 +1 位作者 侯德藻 陈光武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3-95,共3页
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 ,设计开发了汽车追尾碰撞预警测控系统 ;经阶段性装车试验 ,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预警系统是有效和可行的 ;最后分析指出了本系统尚需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追尾碰撞 跟车距离 汽车 预警系统 开发
下载PDF
车辆追尾碰撞避免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晓霞 李百川 +1 位作者 侯德藻 陈光武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7,共4页
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 ,讨论了实现追尾碰撞避免的主要影响因素 ,即跟车距离测试技术、行驶环境、驾驶员因素以及追尾碰撞报警方式和报警频度 ,并指出了追尾碰撞避免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追尾碰撞 跟车距离 测距 报警 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避碰技术
下载PDF
汽车低速追尾碰撞中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肖志 杨济匡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9-1243,共5页
利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BioRIDII假人、座椅和安全带在内的追尾碰撞模型,研究了在追尾碰撞中,座椅特性和乘员位置对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头枕位置、靠背刚度、靠背倾角调节器特性和乘员乘坐姿... 利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BioRIDII假人、座椅和安全带在内的追尾碰撞模型,研究了在追尾碰撞中,座椅特性和乘员位置对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头枕位置、靠背刚度、靠背倾角调节器特性和乘员乘坐姿势对乘员头颈部的动力学响应有很大影响,通过合理的座椅设计可以显著降低颈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颈部损伤 汽车座椅 仿真
下载PDF
高速公路车辆防追尾碰撞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尹小琴 朱喜行 张盼盼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0-1084,1116,共6页
针对汽车追尾碰撞事故频发和事故中驾乘人员头颈部易受损伤等问题,利用激光雷达测距和机电控制相结合的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系统,对高位制动灯和主动式头枕进行控制。首先利用激光雷达和本车状态信息对行车环境进行预测;接着... 针对汽车追尾碰撞事故频发和事故中驾乘人员头颈部易受损伤等问题,利用激光雷达测距和机电控制相结合的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系统,对高位制动灯和主动式头枕进行控制。首先利用激光雷达和本车状态信息对行车环境进行预测;接着对后车分液压和气压两种制动形式进行行车安全车距的分析,推导出临界安全车距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AT89C51单片机系统预设的程序,将实际行车间距与临界安全车距进行比较,并据此控制高位制动灯的开闭和主动式头枕控制系统的执行。所提出的方法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设计 控制 激光雷达 安全车距
下载PDF
汽车碰撞事故的速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崔海梁 王忠义 +1 位作者 吴社强 许力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6,共3页
通过对交通事故中汽车的碰撞问题的简化 ,运用动量守恒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着重研究了正面碰撞、追尾碰撞和侧面碰撞三种情况下 ,汽车碰撞前动量和速度的求解方法 ,为交通事故模拟和再现提供了一种更为实用的方法 ,并为科学处理交通事故... 通过对交通事故中汽车的碰撞问题的简化 ,运用动量守恒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着重研究了正面碰撞、追尾碰撞和侧面碰撞三种情况下 ,汽车碰撞前动量和速度的求解方法 ,为交通事故模拟和再现提供了一种更为实用的方法 ,并为科学处理交通事故、明确事故责任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速度分析 交通事故 正面碰撞 追尾碰撞 侧面碰撞
下载PDF
高速公路追尾碰撞事故起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壮林 张宏璐 杨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
为分析显著影响追尾碰撞事故的因素,分别采用负二项(NB)回归模型和零堆积负二项(ZINB)回归模型建立追尾碰撞事故起数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和准确性检验,对比2种模型的优劣,采用弹性分析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以200... 为分析显著影响追尾碰撞事故的因素,分别采用负二项(NB)回归模型和零堆积负二项(ZINB)回归模型建立追尾碰撞事故起数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和准确性检验,对比2种模型的优劣,采用弹性分析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以2006—2008年某高速公路发生的追尾碰撞事故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ZINB回归模型比NB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准确性;在ZINB回归模型中,曲度、曲线比例、车道宽度与追尾碰撞事故起数显著正相关,曲率变化率、相邻路段坡差和弯坡组合与追尾碰撞事故起数显著负相关;车道宽度、曲率变化率和曲度对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追尾碰撞 事故起数预测 负二项(NB)回归模型 零堆积负二项(ZINB)回归模型 弹性分析
下载PDF
乘用车-货车追尾碰撞事故分析及其试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白中浩 马伟杰 +1 位作者 曹立波 张前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742-1747,共6页
对湖南省内高速公路追尾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高速公路上货车安装后下部防护架的情况进行了道路抽样测量,结果表明现有后防护装置约三分之二不符合法规要求,易发生钻入碰撞,造成乘用车乘员的严重伤亡。开展了槽钢、矩形钢管和... 对湖南省内高速公路追尾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高速公路上货车安装后下部防护架的情况进行了道路抽样测量,结果表明现有后防护装置约三分之二不符合法规要求,易发生钻入碰撞,造成乘用车乘员的严重伤亡。开展了槽钢、矩形钢管和钢板折弯三种结构后防护装置的实车追尾碰撞试验,建立了乘用车-货车和刚性MB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车速和不同离地高度下的动态仿真计算。研究表明,现有的后防护架结构整体刚度设计不合理,GB 11567.2-2001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道路运行条件,应该开展相应的修订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后防护架 试验与仿真 事故调查
下载PDF
轿车高速追尾碰撞中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济匡 唐超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620,共5页
轿车在高速追尾碰撞事故中油箱破裂导致燃油泄漏可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为了提高轿车追尾碰撞结构耐撞性及降低燃油泄漏的风险,根据北美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新FMVSS301要求,建立了轿车整车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高速追尾碰撞仿真分析... 轿车在高速追尾碰撞事故中油箱破裂导致燃油泄漏可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为了提高轿车追尾碰撞结构耐撞性及降低燃油泄漏的风险,根据北美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新FMVSS301要求,建立了轿车整车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高速追尾碰撞仿真分析。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OED)和综合平衡法对后纵梁及后保险杠的板厚、材料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油箱的最大有效塑性应变值为主要评价指标,后纵梁和后保险杠的总吸能量及油箱周围结构的变形为辅助指标,得到了后纵梁和后保险杠的参数最优组合,即后纵梁厚度为1.5mm,材料为DP800,后保险杠厚度为2.0mm,材料为DP1000时结果为最优,油箱最大有效塑性应变值减小了50.07%。改进前后的仿真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主要结构部件的参数优化设计是提高追尾碰撞中车辆耐撞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正交试验设计 综合平衡法 耐撞性 结构优化
下载PDF
追尾碰撞颈部挥鞭伤害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郑祖丹 吴斌 +1 位作者 于峰 胡伟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7-50,共4页
论述了低速追尾颈部伤害的损伤机理,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要鞭打试验方法在波形、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上的异同。基于某款车型座椅进行了追尾碰撞鞭打试验,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座椅特征参数对座椅颈部伤害指标的影响。通过降低头后间隙对... 论述了低速追尾颈部伤害的损伤机理,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要鞭打试验方法在波形、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上的异同。基于某款车型座椅进行了追尾碰撞鞭打试验,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座椅特征参数对座椅颈部伤害指标的影响。通过降低头后间隙对该座椅进行了优化改进,结果表明,降低头后间隙后挥鞭伤害峰值呈减少趋势,有效提高了低速追尾乘员颈部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挥鞭伤害 鞭打试验
下载PDF
汽车追尾碰撞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锐 陈荫三 +1 位作者 洪鹏 高延令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86,共6页
本文介绍了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成的汽车追尾碰撞模拟试验台,对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一组试验数据。该试验台不仅在汽车碰撞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它的研制成功也是对小投资建碰撞试验... 本文介绍了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成的汽车追尾碰撞模拟试验台,对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一组试验数据。该试验台不仅在汽车碰撞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它的研制成功也是对小投资建碰撞试验台的有益尝试,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耐撞性 追尾碰撞 试验台 汽车试验
下载PDF
汽车红外线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智新 胡建军 张世义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9-102,共4页
在高速公路上,尤其是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何避免汽车追尾碰撞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立汽车安全距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红外线防碰撞控制器,当车距小于安全距离时,该控制器发出警告,并在紧急情况下执行制动.
关键词 追尾碰撞 测距 报警 制动
下载PDF
汽车座椅头枕和调角器匹配对挥鞭伤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景旭 宋学伟 +2 位作者 黄炫 崔泰松 尹长青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80-1286,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座椅的防挥鞭伤性能,研究了座椅头枕和调角器参数匹配对乘员挥鞭伤的影响.基于CNCAP鞭打试验工况,建立并验证了某乘用车座椅鞭打试验力学模型.为研究座椅各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采用多参数多目标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追尾...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座椅的防挥鞭伤性能,研究了座椅头枕和调角器参数匹配对乘员挥鞭伤的影响.基于CNCAP鞭打试验工况,建立并验证了某乘用车座椅鞭打试验力学模型.为研究座椅各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采用多参数多目标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追尾碰撞中汽车座椅设计参数匹配对乘员颈部伤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头枕位置距离头部较近、较高时,应匹配较大的调角器刚度;当头枕接触刚度及其旋转铰刚度较大时,应匹配较大的调角器刚度,反之则匹配较小的调角器刚度.2种匹配方式均可降低颈部伤害,为改进汽车座椅的防挥鞭伤性能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挥鞭伤 座椅调角器 座椅头枕
下载PDF
一种车辆防碰撞预警及自动刹车系统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甜 陈德海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运用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交通流理论,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和单片机控制的车辆防碰撞预警及自动刹车系统,并且在降低系统虚警率、误警率和系统参数设置等方面作了相关研究,该系统能够减少最具代表性、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追尾碰撞事... 运用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交通流理论,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和单片机控制的车辆防碰撞预警及自动刹车系统,并且在降低系统虚警率、误警率和系统参数设置等方面作了相关研究,该系统能够减少最具代表性、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自动刹车 预警
下载PDF
基于假人头部受力分析的鞭打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商恩义 陈现岭 +1 位作者 师玉涛 刘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57,共5页
通过对追尾碰撞中乘员运动情况和颈部损伤机理进行分析,结合鞭打试验中假人头部加速度与颈部受力间的关系,探讨了假人头部受力的分析方法,并就头部与头枕接触时刻、碰撞强度在座椅和头枕改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时刻... 通过对追尾碰撞中乘员运动情况和颈部损伤机理进行分析,结合鞭打试验中假人头部加速度与颈部受力间的关系,探讨了假人头部受力的分析方法,并就头部与头枕接触时刻、碰撞强度在座椅和头枕改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时刻越早越有利于降低颈部NIC指标及头部碰撞强度;头部碰撞强度低、z向受力向下将有利于降低颈部各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鞭打试验 头部受力分析 颈部伤害
下载PDF
仿真追尾碰撞中驾驶员转向反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有 许洪国 +2 位作者 李显生 王维旭 许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3期94-99,共6页
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反应时间对研究驾驶员可靠性、交通事故致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调查问卷、驾驶员的三个主要静态指标(深度知觉、注意力集中能力、注意分配能力)的测量以及基于驾驶模拟器的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测定基础上,利用线性回... 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反应时间对研究驾驶员可靠性、交通事故致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调查问卷、驾驶员的三个主要静态指标(深度知觉、注意力集中能力、注意分配能力)的测量以及基于驾驶模拟器的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测定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对驾驶员的转向反应时间建模,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发现在95%水平上,影响因素与因变量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预测合格率为79%,判断出驾驶员反应时间在受到一些心理因素、驾驶经验与年龄的影响外,外界随机因素的影响不可忽略.这种方法为研究驾驶员应急反应行为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驾驶员转向反应特性 临界反应时间 线性回归
下载PDF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岳昕 康文 +1 位作者 李会 徐凯宏 《森林工程》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在对汽车制动过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实用安全跟车距离计算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激光雷达探测自车与前车的距离,采用各种传感器收集行车环境信息,并且通过工控计算机来处理这些信息。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追尾碰撞 预警系统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追尾碰撞时乘员头颈部损伤力学响应与风险评估
17
作者 于振浩 敬霖 黄志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9,共13页
基于代表我国50th百分位男性人体特征的假人模型,构建了列车-假人一体化被动安全性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列车追尾碰撞过程中乘员的运动姿态,探讨了乘员头/颈部的生物力学响应特征,揭示了座椅排次对乘员头/颈部损伤响应的影响机制,... 基于代表我国50th百分位男性人体特征的假人模型,构建了列车-假人一体化被动安全性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列车追尾碰撞过程中乘员的运动姿态,探讨了乘员头/颈部的生物力学响应特征,揭示了座椅排次对乘员头/颈部损伤响应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基于生物力学参数的乘员头/颈部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追尾列车中乘员面部与前排座椅的碰撞接触可能会引起原发性脑干损伤,乘员颈部前/后弯曲均会导致下颈部颈椎出现较大应力,而颈部前/后弯曲分别导致上颈部和下颈部椎间盘出现较大应力;现有标准中规定的Nij耐受限值会显著低估列车追尾碰撞中乘员颈部的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追尾碰撞 全体段缩放方法 力学响应 损伤评估
下载PDF
山区公路下坡路段车辆事故形态分析及设计阶段追尾风险评估
18
作者 田毕江 吴云川 +1 位作者 熊昌安 杨轸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以云南某高速为例,从交通事故车辆类型占比、交通事故形态等方面对山区高速全路段与下坡路段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下坡路段相较于全部统计路段,大型车事故比例增大64.0%,中型车事故比例增大128.9%,小型车事故比例降低93... 以云南某高速为例,从交通事故车辆类型占比、交通事故形态等方面对山区高速全路段与下坡路段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下坡路段相较于全部统计路段,大型车事故比例增大64.0%,中型车事故比例增大128.9%,小型车事故比例降低93.4%,差别较为明显。下坡路段的设计和管理方面除应重点关注大型车外,还应提升对中型车行驶安全的关注。全路段与下坡路段交通事故数据中,追尾碰撞占比均超过半数。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路段坡度及公路运营管理速度快速验证方法,考虑路段坡度、车辆速度、跟车距离、降雨环境下路面附着系数等参数,可在公路设计阶段快速简便地为下坡路段相关设计参数的验证提供辅助,并对车辆追尾碰撞风险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下坡 事故分析 追尾碰撞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开展高速公路出入口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治理
19
《道路交通管理》 2024年第8期6-7,共2页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连接高速公路之间以及与其他公路通行的关键节点,出入口附近通行条件复杂,车辆变更通行车道多,车辆速度差异大,特别是临近出口紧急变道或错过出口紧急停车、倒车,都很容易引发追尾碰撞事故。近期,江苏、河南、天津等地...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连接高速公路之间以及与其他公路通行的关键节点,出入口附近通行条件复杂,车辆变更通行车道多,车辆速度差异大,特别是临近出口紧急变道或错过出口紧急停车、倒车,都很容易引发追尾碰撞事故。近期,江苏、河南、天津等地相继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发生较大交通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专门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高速公路出入口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工作,结合出入口交通事故暴露的问题,全面排查治理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严查违法倒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出入口 公安交管部门 交通事故 通行条件 排查治理 事故隐患 追尾碰撞 安全基础设施
下载PDF
考虑液体晃动冲击特性的油罐车追尾碰撞响应分析
20
作者 苏万琴 蒋春玲 +1 位作者 廖警 黄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196,共6页
为了研究油罐车在追尾碰撞过程中的动态响应和油罐内部液体晃动问题,以卡车和油罐车追尾碰撞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探究相对碰撞速度和充液比对罐体损伤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充液比为60%、70%、80%、90%四种工况在三种... 为了研究油罐车在追尾碰撞过程中的动态响应和油罐内部液体晃动问题,以卡车和油罐车追尾碰撞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探究相对碰撞速度和充液比对罐体损伤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充液比为60%、70%、80%、90%四种工况在三种常见相对碰撞速度下,罐体碰撞加速度峰值和罐内液体晃动冲击力变化。结果表明:罐体损伤程度随相对碰撞速度增大而加剧,反比于充液比;当相对碰撞速度为最大值60 km/h且油罐车空载时,罐体碰撞变形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均为最大,分别是64.19 mm和545.4 MPa;罐体碰撞加速度峰值和罐内液体晃动冲击力随充液比增加而减小,其中最易发生失效的部位为封头T2和隔舱板G,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是357.8、248.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罐车 追尾碰撞 充液比 SPH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