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胃轻瘫的识别及临床处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慧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6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临床处理 迷走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胃轻瘫 迷走神经切除术 识别 发病机制 胃排空障碍
原文传递
针刺内关穴对正常麻醉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智君 李为民 Thomas Friedemann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采用不同手法手针刺激大鼠前肢内关穴,观察分析针刺引起的血压波动效应。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后微量注射泵给予1%戊巴比妥钠PBS溶液(0.75~1mL/h)持续静脉麻醉,在人工呼吸及恒定体温控制条件下,对动物进行左侧... 目的采用不同手法手针刺激大鼠前肢内关穴,观察分析针刺引起的血压波动效应。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后微量注射泵给予1%戊巴比妥钠PBS溶液(0.75~1mL/h)持续静脉麻醉,在人工呼吸及恒定体温控制条件下,对动物进行左侧内关穴的手针手法刺激。手法刺激分为捻转、提插和捻转加提插三种,频率均为1Hz,持续30s。手法刺激同时通过大鼠右颈动脉插管记录平均动脉压变化。部分动物进行迷走神经切除和颈部(C2)脊髓横切术。结果上述三种手法针刺大鼠内关穴均能引起大鼠平均动脉压下降(P<0.05),且此效应在迷走神经切除后更为明显。其中提插手针组和捻转加提插手针组降压效应强于捻转手针组降压效应。而行脊髓横切术后上述效应消失。结论手针刺激正常大鼠内关穴能够引起大鼠平均动脉压下降,手针信号的中枢降压作用部位可能位于脊上中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压 迷走神经切除术 脊髓横切 大鼠 内关 手捻针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的今昔观 被引量:4
3
作者 伍晓汀 庄文 周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外科治疗 Du 胃大部切除术 腹腔镜手 迷走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伟刚 《右江医学》 2013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比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治疗组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对照组应用... 目的比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治疗组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对照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89%,对照组为91.7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77%,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都很显著,但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具有诸多优势而更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胃大部分切除术 迷走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盆腔神经切除术的演变 被引量:2
5
作者 邰海凤 陈姝彤 童晓文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7期599-601,共3页
纵观神经切除术的发展史,道路坎坷,甚至曾因手术操作困难、并发症等被临床医生放弃。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们对神经解剖知识的深入了解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神经切除术又逐渐受到重视,并再次用于临床。本文就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 纵观神经切除术的发展史,道路坎坷,甚至曾因手术操作困难、并发症等被临床医生放弃。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们对神经解剖知识的深入了解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神经切除术又逐渐受到重视,并再次用于临床。本文就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及盆腔神经切除术治疗慢性盆腔痛的演变史做一综述,重点阐述神经切除术在妇产科的演变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神经切断 慢性盆腔痛 高强度聚焦超声 迷走神经切除术 肾交感神经消融
下载PDF
胃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和改良式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观察
6
作者 陈炳 朱世辉 《上海医学》 CAS 1982年第3期129-131,181,共4页
本文报道30例胃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术和50例改良式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术后胃液分析与术前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随访半年至3年半,近期疗效均属优、良。作者认为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食管下端至少要剥离5厘米以上,... 本文报道30例胃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术和50例改良式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术后胃液分析与术前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随访半年至3年半,近期疗效均属优、良。作者认为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食管下端至少要剥离5厘米以上,膈下食管旁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切断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 高选迷切 胃窦切除 胃液分析 第十对脑神经 副交感神经系统 迷走神经切除术 改良式
下载PDF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新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4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手术不同划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6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手术不同划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6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并发症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手术优势更为显著,值得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选择性 迷走神经切除术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多虑平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8
作者 于亨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57-58,共2页
多虑平(doxeplne)系三环类抗抑郁剂,主要应用于各类以抑郁为主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神经性抑郁,反应性抑郁等治疗。近年来临床应用研究中发现多虑平有许多新用途,本文综合资料对其概述如下:一、治疗消化性溃疡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多虑... 多虑平(doxeplne)系三环类抗抑郁剂,主要应用于各类以抑郁为主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神经性抑郁,反应性抑郁等治疗。近年来临床应用研究中发现多虑平有许多新用途,本文综合资料对其概述如下:一、治疗消化性溃疡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多虑平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尤其对常规治疗无效者。Mangla报告1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甲氰咪呱、抗酸剂、普鲁本辛甚至胃迷走神经切除术或幽门成形术治疗无效,口服多虑平50~100mg,每晚1次,6周后有8例溃疡愈合,杨照徐等给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服多虑平12.5mg,每日3次,与安慰剂对照差异显著,有效率高达96%。其机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虑平 消化性溃疡 迷走神经切除术 反应性抑郁 溃疡愈合 幽门成形 三环类抗抑郁剂 郁症 临床应用 安慰剂对照
下载PDF
消除幽门螺杆菌可防止十二指肠穿孔单纯修补后的复发
9
作者 王红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穿孔 单纯修补 奥美拉唑 溃疡复发率 内镜检查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HP阳性 迷走神经切除术 次枸橼酸铋
原文传递
高选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10
作者 张振忠 么景满 《神经药理学报》 1990年第3期13-14,共2页
我院自1982年6月—1990年1月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HSV)治疗十二指肠及溃疡引起的穿孔、出血并发症共76例,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76例中男性69例,女性7例。年龄19~55岁。临床症状自觉上腹部疼痛55例。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切除术 出血并发症 腹部疼痛 临床症状 幽门梗阻 拉氏神经 小弯侧 胃体小弯 胃液分泌 胃排空功能
下载PDF
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术后幽门螺杆菌、胃酸、胃泌素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11
作者 文亚渊 王代科 +1 位作者 崔晓会 鉴翠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0-93,共4页
通过测定3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术(HSV+MA)前后胃窦粘膜幽门螺杆菌(HP)、胃酸、血清胃泌素值的变化,以了解HSV+MA对其影响及HP与胃酸、胃泌素的关系。结果显示:①HSV+MA后3~6... 通过测定3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术(HSV+MA)前后胃窦粘膜幽门螺杆菌(HP)、胃酸、血清胃泌素值的变化,以了解HSV+MA对其影响及HP与胃酸、胃泌素的关系。结果显示:①HSV+MA后3~6月及3~7年胃窦粘膜HP感染率明显低于术前;②HSV+MA后3~6月及3~7年血清胃泌素水平空腹及蛋白餐后15,30,45,60分钟均低于术前,术后3~7年较3~6月有所升高,但不显著;③胃粘膜HP阳性组胃酸分泌明显高于阴性组;血清胃泌素水平空腹及蛋白餐后15分钟较阴性组升高,但不显著;餐后30,45,60分钟明显高于阴性组,相差显著。提示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和复发有密切关系。结果表明,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术能明显地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降低胃酸、术后不发生高胃泌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切除术 螺杆菌属 胃酸 胃泌素 HSV+MA
下载PDF
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一个可选择性治疗计划
12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幽门螺杆菌 选择性治疗 穿孔性 迷走神经切除术 联合药物治疗 十二指肠造影 治疗 保守治疗 造影剂
原文传递
2种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晓茹 那朝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6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愈率和远期复发率。方法 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单纯缝合修补术,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愈率和远期复发率。方法 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单纯缝合修补术,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术中探查、术后恢复情况及治愈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14.3%,试验组总治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愈率均较高,但是单纯缝合修补术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后者,临床效价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单纯缝合修补 胃大部切除术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修补
下载PDF
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忠刚 李庆丰 高增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1年间经手术治疗的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并对手术方法进行评价。结果10例均经手术治愈,无死亡...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1年间经手术治疗的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并对手术方法进行评价。结果10例均经手术治愈,无死亡,随访半年~2年,无溃疡病复发。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穿孔的诊断不能完全依赖于病史,要综合分析,一旦确诊应紧急手术,手术方法以大网膜覆盖穿孔缝合术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溃疡病 急性穿孔 大网膜覆盖穿孔缝合 X线透视检查 腹腔穿刺 迷走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编译)
15
作者 张延龄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WorldJSurg 2 0 0 0年 3卷刊登了多篇文章 ,述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手术指征、迷走神经切除术的地位。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 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术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
原文传递
半胃切除加改良性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溃疡病9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慕秀 李如昌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2-783,共2页
目的评价半胃切除加改良性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施行半胃切除加改良性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除术获得随访的 96例与同期施行胃大部切除术范围随访的 87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半胃切除加改良性 SV降酸肯定。按 Visik分级法... 目的评价半胃切除加改良性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施行半胃切除加改良性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除术获得随访的 96例与同期施行胃大部切除术范围随访的 87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半胃切除加改良性 SV降酸肯定。按 Visik分级法评定疗效 ,半胃切除加改良性 SV组优良率为优于胃大部切除术组。两组术后一年复查血清胃泌素均显著低于术前 (P<0 .0 1)。结论半胃切除加改良性 SV既能有效控制胃酸分泌 ,又使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符合生理。该研究为手术方法改进及评价手术疗效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胃切除 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 消化性溃疡 治疗
原文传递
简化选迷切加半胃切除加毕I式吻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分析
17
作者 林乃弓 封光华 +2 位作者 贾忠 杨祺俊 夏金声 《浙江实用医学》 2002年第5期259-259,262,共2页
目的 探讨简化迷切 +毕I式吻合 (RSV +H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DU)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993~ 2 0 0 0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 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RSV +HG10 0例 (62 5 % ) ,常规胃大部分切除 +毕I式吻合 (SG) 60例 (3 7 5 % )... 目的 探讨简化迷切 +毕I式吻合 (RSV +H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DU)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993~ 2 0 0 0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 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RSV +HG10 0例 (62 5 % ) ,常规胃大部分切除 +毕I式吻合 (SG) 60例 (3 7 5 % )。随访 7年 ,比较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及Visick分级。结果 RSV +HG组在倾倒综合征、溃疡复发率与SG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RSV +HG组返流性胃炎、营养障碍发生率分别为 6%和 2 % ,SG组分别为 3 0 %和 2 5 %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96%的RSV +HG组病人Visick分级达到 1~ 2级 ,其中 70 %为 1级。而SG组术式病人Visick1级为 43 % ,与RSV +H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RSV +HG可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具有满意的远期疗效 ,是一种治疗DU的简单有效 ,合理可行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Ⅰ式吻合 十二指肠溃疡 远期疗效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
18
作者 任丽娟 孙玉倩 +1 位作者 李晓强 张立国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 综述 HP感染 近端胃迷走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分析高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通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情况
19
作者 刘广勇 秦宪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80-83,共4页
本文研究案例选择高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主要探讨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整体效果,同时对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情况进行对比。方法 研究案例为我院接收治疗的68例高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按照患者办理的住院号先后顺序将其分... 本文研究案例选择高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主要探讨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整体效果,同时对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情况进行对比。方法 研究案例为我院接收治疗的68例高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按照患者办理的住院号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数量均为34例。对两种患者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缝合修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不同时间复发情况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更短,手术过程中观察组出血量更少,经计算可知,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出血以及肠梗阻数量分别为1例、2例、2例、3例,占比分别为2.94%、5.88%、5.88%和8.82%,经计算可知,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3%。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不同时间复发情况进行对比,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数量为0例,复发率为0.00%;手术后1年复发数量为1例,复发率为2.94%;手术后2年复发数量为4例,复发率为11.76%;手术后3年复发数量为3例,复发率为8.82%。对照组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数量为2例,复发率为5.88%;手术后1年复发数量为2例,复发率为5.88%;手术后2年复发数量为7例,复发率为20.59%;手术后3年复发数量为13例;复发率为38.24%,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于高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来说,推荐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联合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方法,整体来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感染率更低,治疗效果更好,临床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不同手方法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 复发率
下载PDF
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
20
作者 方在旺 高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确诊的106例十二指肠溃疡(或并发穿孔、出血),采用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并设对照组90例。手术前、后进行基础胃酸分泌... 目的探讨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确诊的106例十二指肠溃疡(或并发穿孔、出血),采用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并设对照组90例。手术前、后进行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和高峰胃酸分泌量(PAO)测定。结果治疗组均获治愈,获得12个月至10年随访者87例(82%),溃疡复发1例(0.94%)。对照组术后近期死亡1例(1.10%),吻合口狭窄4例(4.40%),胃炎15例(16.60%),吻合口溃疡3例(3.30%),溃疡复发3例(3.30%)。治疗组术后测定BAO、.PAO和MAO较术前下降显著(P<0.01)。结论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达到病因、病灶双治疗,且不改变其正常解剖位置和胃的正常容积,疗效显著,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或并发穿孔、出血)的优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局部切除 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