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慢速做青过程中乌龙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莫晓丽 成晨 +1 位作者 曾雯 黄亚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7-77,共11页
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全自动做青工艺,通过缓慢、连续地滚动或振动对茶叶造成机械损伤,使茶叶发生各种生化反应并逐渐形成其独特品质风味,以期从源头解决做青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测定五次传统做青(每次摇青4 min,晾青1.5 h)及采... 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全自动做青工艺,通过缓慢、连续地滚动或振动对茶叶造成机械损伤,使茶叶发生各种生化反应并逐渐形成其独特品质风味,以期从源头解决做青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测定五次传统做青(每次摇青4 min,晾青1.5 h)及采用滚筒长径比为1.5 m/0.7 m的摇青机缓慢连续(1.84 r/min)进行摇青7.5 h(每隔1.5 h取一次样品)的白叶单丛主要化学成分和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相同做青次数下,连续慢速做青下乌龙茶感官品质优于传统做青;水浸出物含量随做青次数增加而减少,其在晒青后出现峰值25.33%;传统做青茶多酚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其峰值出现在第四次做青(CT4),为19.71%,连续慢速做青茶样则先减少后增加,峰值为17.92%,出现在摇青1.5 h(LX1);传统做青游离氨基酸总量在第三次做青(CT3)达到峰值2.42%,而连续慢速做青下氨基酸峰值在做青3 h(LX2),为2.61%;两种工艺下儿茶素总量在晾青和摇青前期增加,摇青后期降低;两种工艺下乌龙茶香气物质有较大差异,传统做青第一次做青(CT1)和第二次做青(CT2)萜烯醇类香气物质较高;而连续慢速做青6 h(LX4)茶样杂环类香气物质较高;两种工艺下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6个基因的表达量在连续慢速做青6 h(LX4)最高。结合感官评价的结果,表明连续慢速做青是一种适用于乌龙茶加工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连续慢速 香气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