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部冻土环境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绍令 《青海环境》 1993年第4期173-177,共5页
青藏高原东部是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岛状冻土和深季节冻土的过渡和交错地带。属高寒、干旱及半干旱气候,受西北冷空气袭击,多大风,极易引起风蚀和之沙化,生态环境脆弱。目前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场资源,破坏了草场的生态平衡,造成大面积草... 青藏高原东部是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岛状冻土和深季节冻土的过渡和交错地带。属高寒、干旱及半干旱气候,受西北冷空气袭击,多大风,极易引起风蚀和之沙化,生态环境脆弱。目前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场资源,破坏了草场的生态平衡,造成大面积草场退化及沙化,致使多年冻土呈区域性退化状态,由此而引起一系列自然灾害,对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草场退化十分严重近数十年来,高原东部地区(95°E以东)随着生产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掠夺式利用草场资源,使草地生态环境失调。随着冻土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据有关资料,虽然引起草地生态失调的原因,有如开垦草地、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破坏植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草场退化 草地生态 草场资源 冻土环境 连续多年冻土 岛状冻土 沼泽化草甸 环境失调 涵养水分
下载PDF
多年冻土地区厚层地下冰对铁路的危害与防治 被引量:1
2
作者 苑福 《路基工程》 1992年第6期14-17,共4页
一、概况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最北部边疆,位于多年冻土地区的铁路共长1635公里,它包括牙林线、嫩林线、及以北各条铁路,俗称大兴安岭寒区铁路(简称寒区铁路)。该地区最低气温-52.3℃(漠河),年平均气温-2°~-5℃,多年冻土厚度达120米... 一、概况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最北部边疆,位于多年冻土地区的铁路共长1635公里,它包括牙林线、嫩林线、及以北各条铁路,俗称大兴安岭寒区铁路(简称寒区铁路)。该地区最低气温-52.3℃(漠河),年平均气温-2°~-5℃,多年冻土厚度达120米(满归)。大兴安岭北部铁路分别处于:Ⅰ、Ⅱ、Ⅲ类多年冻土区内,见多年冻土分区图1。Ⅰ类多年冻土属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Ⅱ类冻土属于岛状融区地带,Ⅲ类属于岛状多年冻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冰 多年冻土分区 连续多年冻土 冻土厚度 融区 林线 岛状多年冻土 热融 多年冻土上限 路基沉陷
下载PDF
连续多年冻土上人工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
3
作者 丁靖康 王吉良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5期79-81,共3页
根据我国连续多年冻土的工程地质特点及地基、基础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连续多年冻土地区人工地基及基础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人工地基、基础在施工过程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及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连续多年冻土 人工地基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攻克“三座大山” 创新建设工程
4
作者 岳巍 王彪 《湖北电业》 2011年第5期9-12,共4页
跨过第一座大山:在多年冻土层"动土"青藏联网工程线路走廊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连续多年冻土地段长达565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多年冻土带。所谓冻土。
关键词 联网工程 多年冻土 连续多年冻土 冻土 创新建设 铁塔基础 国家电网公司 线路走廊 武警水电指挥
下载PDF
连续多年冻土区渠道冻土地基地温观测初步研究
5
作者 韩洪武 郑郧 +2 位作者 李玉恩 穆彦虎 柴明堂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在多年冻土区进行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下伏多年冻土热状况,进而影响到冻土地基承载力和工程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结合高海拔连续多年冻土区某渠道工程,针对溢口开展了多年冻土地温监测系统的建设与地温连续观测。基于获得的2019—... 在多年冻土区进行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下伏多年冻土热状况,进而影响到冻土地基承载力和工程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结合高海拔连续多年冻土区某渠道工程,针对溢口开展了多年冻土地温监测系统的建设与地温连续观测。基于获得的2019—2020年冬季监测数据,分析了溢口开挖施工过程及后期过水对下伏多年冻土的热影响规律和程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受积水和过水影响,溢口下伏浅层地温对环境气温的季节波动响应不明显,与天然场地浅层地温变化过程显著不同。溢口下伏多年冻土地温较天然场地地温高,且越靠近过水断面,两者差异越大,现有结果表明这一差异为0.4℃左右。鉴于冻土地基强度与变形行为的温度依赖性,建议加强溢口沉降变形及水深、流速、水温等过流水体的关键参数监测工作,为溢口长期热力稳定性预测与预警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地温 溢口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单脉冲雷达测量日本中部Kuranosuke地下冰及多年雪原的内部结构
6
作者 K. yamamoto M. yoshida 汪安泰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89年第3期62-65,共4页
单脉冲雷达测量在研究山区湿雪原内部结构方面很有用。雷达测量剖面表明,多年冰厚度为30米,这在日本可能是最厚的.在2~9米深处存在一个大致平行延伸的大范围不整合面,这个面把冰分成两部分.
关键词 单脉冲雷达 Kuranosuke 雷达测量 多年 地下冰 不整合面 连续多年冻土 雷达探测 冰体 电磁波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