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博物院藏滑石镜概述
1
作者 覃璇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2年第1期366-379,13-14,共16页
湖南博物院藏有数量众多的滑石器,均为随葬用的明器,其中有五十六件滑石镜,除湖南外其他地区少见。本文通过对其中颇具特色的三十余枚滑石镜进行整理和比较研究,发现其纹饰不仅有自身独特的特色,也与当时其他不同质地的器物,如铜镜、漆... 湖南博物院藏有数量众多的滑石器,均为随葬用的明器,其中有五十六件滑石镜,除湖南外其他地区少见。本文通过对其中颇具特色的三十余枚滑石镜进行整理和比较研究,发现其纹饰不仅有自身独特的特色,也与当时其他不同质地的器物,如铜镜、漆器、玉璧及滑石璧等有诸多相似之处,充分反映了该时期不同质地和种类的器物在装饰技法与纹样上的相互借鉴与效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博物院 滑石镜 圈点
原文传递
西汉连弧纹镜考述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金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24-28,共5页
西汉连弧纹镜是中国古代流行最广的铜镜,它在战国连弧纹镜的基础上采用连弧纹、铭文圈和镜缘素边构成其主要设计样式,并随时代的发展,由早期对天地的崇拜转向个人的情趣。并在铸镜工艺和加工技术方面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 早期 田字云 日光铭带镜 多字铭
下载PDF
长沙出土战国连弧纹铜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邓秋玲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227-238,共12页
连弧纹镜是出现于战国晚期楚镜中的新镜种,过去对该镜群的起始年代意见分歧较大。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博物馆所藏24件长沙出土的连弧纹镜的分型分式和对同墓伴随所出仿铜陶礼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比较研究,对不同纹饰的连弧纹镜进行了不同... 连弧纹镜是出现于战国晚期楚镜中的新镜种,过去对该镜群的起始年代意见分歧较大。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博物馆所藏24件长沙出土的连弧纹镜的分型分式和对同墓伴随所出仿铜陶礼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比较研究,对不同纹饰的连弧纹镜进行了不同的断代分析。本文还对该镜群的纹饰起源及其发展演变进行了探讨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连弧纹其实就是一种太阳光芒纹,连弧纹镜的纹饰其实就是太阳崇拜、祭祀太阳的一种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 战国时期 年代 饰与源流
原文传递
东汉连弧纹镜考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金平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6,共5页
东汉“长宜子孙流云纹连弧纹镜”、“长宜子孙连弧纹镜”和“素面连弧纹镜”是在西汉连弧纹镜基础上逐渐衍生出的一种世俗化、平民化的镜种,它们基于各自的设计理念而展开,并在冶炼铸造和研磨技术上较西汉铜镜更为精湛华美。从出土的铜... 东汉“长宜子孙流云纹连弧纹镜”、“长宜子孙连弧纹镜”和“素面连弧纹镜”是在西汉连弧纹镜基础上逐渐衍生出的一种世俗化、平民化的镜种,它们基于各自的设计理念而展开,并在冶炼铸造和研磨技术上较西汉铜镜更为精湛华美。从出土的铜镜来看,镜体外表色相多数取决于制镜材料、工艺技术和墓室的小环境,与南北方大的气候、湿度并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铜镜 铭文镜 素面镜
下载PDF
西安北郊秦汉墓出土的铜镜 被引量:1
5
作者 岳连建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7,共6页
1998年5月至2001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配合西安北郊高新技术开发区基本建设过程中,发掘了500余座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文物,其中不乏大量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精品,铜镜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 西安市 秦汉墓 铜镜 墓葬 陕西 考古工作 花叶 素面镜 蟠螭菱 圈带云雷
下载PDF
东汉连弧纹镜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7,共10页
通过对考古出土的东汉时期连弧纹镜的收集和整理,认为云雷纹连弧纹镜出现于两汉之际,以西安东汉墓的发现最为显著;凹带连弧纹镜出现于东汉早期,自东汉中期流行,魏晋时仍可见到,以洛阳地区发现最为集中。分布上呈现出自西向东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考古出土的东汉时期连弧纹镜的收集和整理,认为云雷纹连弧纹镜出现于两汉之际,以西安东汉墓的发现最为显著;凹带连弧纹镜出现于东汉早期,自东汉中期流行,魏晋时仍可见到,以洛阳地区发现最为集中。分布上呈现出自西向东的发展趋势,东汉中期开始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东汉连弧纹镜的形制源于西汉圈带铭文连弧纹镜。本文还对日本福冈平原1号墓出土连弧纹镜的年代进行了相关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考古类型学
下载PDF
天水市博物馆藏Z0933清白连弧纹铜镜初探天水--“清白”铭文释读及“大定十年成纪黑洪字号□(花押)”题记考释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红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藏青铜镜种类丰富,较完整地展现了陇东天水地区遗存古代青铜镜的艺术发展及演变。馆藏编号Z0933清白连弧纹铜镜保存相对完整,铜镜纹饰图案清晰,外缘有题记,形制典型,被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二级珍贵文物。本文... 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藏青铜镜种类丰富,较完整地展现了陇东天水地区遗存古代青铜镜的艺术发展及演变。馆藏编号Z0933清白连弧纹铜镜保存相对完整,铜镜纹饰图案清晰,外缘有题记,形制典型,被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二级珍贵文物。本文就此面铜镜"清白"铭文进行解读,并对镜背外缘题记作一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馆藏 清白铜镜 铭文解读 题记考释
下载PDF
天水市博物馆藏Z0933清白连弧纹铜镜再探——铜镜铸造年代和铸造背景的进一步探讨
8
作者 陈红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12期78-79,共2页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11期刊登了笔者的《天水市博物馆馆藏Z0933清白连弧纹铜镜初探》一文,就铜镜铭文、外缘题记做了解读和考释。本文围绕此铜镜的铸造年代和铸造背景,再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天水市博物馆藏 清白铜镜 铸造年代 文化背景
下载PDF
战国云纹地连弧纹镜的保护修复
9
作者 杨海艳 杨平 陈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3期91-93,共3页
云纹地连弧纹镜为圆形,三弦钮,圆钮座,修复前共断裂为11块,部分缺失。该铜镜背面呈黑褐色,有轻微点腐蚀,局部有红色锈蚀物,其病害主要有残缺、断裂、点腐蚀、锈蚀等,正面局部呈水银古。铜镜本体及锈蚀产物的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铜镜... 云纹地连弧纹镜为圆形,三弦钮,圆钮座,修复前共断裂为11块,部分缺失。该铜镜背面呈黑褐色,有轻微点腐蚀,局部有红色锈蚀物,其病害主要有残缺、断裂、点腐蚀、锈蚀等,正面局部呈水银古。铜镜本体及锈蚀产物的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铜镜锡和铅的含量分别为36.2%和4.27%,为高锡低铅铜镜。拉曼光谱分析表明该铜镜锈蚀产物种类较少,以赤铜矿(Cu_2O)为主,未发现有害锈。文章根据铜镜病害情况选择传统焊接法进行修复,修复后其观赏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修复 焊接 补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