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相浊积砂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韦东晓 田景春 倪新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7,21,共4页
在中国众多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浊积砂体,且其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浊积砂体在层序地层中所处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和深水... 在中国众多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浊积砂体,且其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浊积砂体在层序地层中所处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和深水型透镜状浊积岩4种类型,并分析了各自的沉积特征。综合研究表明,良好的储集砂体位于近岸浊积扇的中扇辫状水道、中扇叠置扇叶和远岸浊积扇的中扇水道以及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中,而透镜状浊积砂体储集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 远岸 三角洲前缘 滑塌 透镜状砂体 鲍玛序列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朝容 杜春彦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以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的沉积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特征 ,认为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以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储集性最好等特征而成为远岸浊积扇最重要的骨架砂体和油气储集单... 以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的沉积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特征 ,认为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以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储集性最好等特征而成为远岸浊积扇最重要的骨架砂体和油气储集单元。总结远岸浊积扇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构造沉降的关系 ,确定沙三上、中、下各亚段中的远岸浊积扇虽具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 ,但总体上具有从沙三下亚段到上亚段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面积逐渐增大、并向洼陷方向迁移加厚的趋势。通过上述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沙河街组 远岸 测井相 地震相 时空展布规律
下载PDF
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措施 被引量:13
3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1 位作者 林承焰 李燕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1-448,共8页
低渗透油田开发在中国石油工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将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远岸浊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3个亚相,其中扇中亚相划分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侧缘、扇中前缘及叶状体5个微相类型;阐明了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在中国石油工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将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远岸浊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3个亚相,其中扇中亚相划分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侧缘、扇中前缘及叶状体5个微相类型;阐明了研究区特低渗透油藏内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特征;系统总结了微构造的类型及组合模式。在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及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静态结合的分析方法阐明了研究区特低渗透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揭示了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微构造及井网条件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根据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结果,结合相关资料,指出了剩余油潜力区,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剩余油的挖潜措施,为增加剩余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特低渗透储集层 远岸 微相 微构造 储层非均质 五号桩油田
下载PDF
牛庄地区沙三段远岸浊积扇发育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虎山 吴云桐 +2 位作者 吕义军 王萍 王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牛庄地区是东营凹陷岩性油藏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其主要储集体是洼陷区的深水浊积扇体。在对牛庄洼陷沙三段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沙三段中、下亚段浊积扇的沉积特征 ,研究认为该层段除了发育与三角洲有关的滑塌浊积扇体... 牛庄地区是东营凹陷岩性油藏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其主要储集体是洼陷区的深水浊积扇体。在对牛庄洼陷沙三段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沙三段中、下亚段浊积扇的沉积特征 ,研究认为该层段除了发育与三角洲有关的滑塌浊积扇体外 ,还发育源于凹陷东南部物源体系的远岸深水浊积扇 ,该类扇体的分布主要受沉积时古地形所控制 ,是区内最主要的储油砂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庄地区 沙三段 远岸 发育 分布规律 东营凹陷 岩性油藏
下载PDF
东营中央洼陷带缓坡远岸浊积扇体系序列及其含油气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隋风贵 罗佳强 +1 位作者 郝雪峰 伍松柏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6-81,共6页
通过对东营中央洼陷带沙三段浊积砂体的物源和成因类型分析认为该区在沙三段沉积时期形成了南部物源和东部物源共同起作用的沉积格局。其中 ,南部的物源影响了整个中央洼陷带 ,沙三段共形成 5套规模较大的缓坡远岸浊积扇序列 ;而东部的... 通过对东营中央洼陷带沙三段浊积砂体的物源和成因类型分析认为该区在沙三段沉积时期形成了南部物源和东部物源共同起作用的沉积格局。其中 ,南部的物源影响了整个中央洼陷带 ,沙三段共形成 5套规模较大的缓坡远岸浊积扇序列 ;而东部的物源只影响东营三角洲前缘的局部地区 ,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滑塌浊积扇。同时指出梁家楼地区沙三段上亚段底部发育的缓坡远岸浊积扇属于较罕见的大型低位扇体系 ,并认为东营中央洼陷带沙三段下亚段也具有该类成因扇体的发育条件 ,其勘探潜力优于沙三段中、上亚段 ,发现大型的、以缓坡远岸浊积扇为储层的岩性油藏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洼陷带 缓坡远岸 序列 特征 岩性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