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场巷道进路断面形状和尺寸参数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邢军 邱景平 +2 位作者 张世玉 张国联 孙晓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共5页
运用数值模拟、试验采场现场监测对小官庄铁矿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的断面形状和进路尺寸参数进行了研究。对矩形、半圆拱、三心拱、六边形等4种典型断面进行了应力应变模拟计算,从进路周围塑性区分布、主应力差分布以及位移变形分布3... 运用数值模拟、试验采场现场监测对小官庄铁矿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的断面形状和进路尺寸参数进行了研究。对矩形、半圆拱、三心拱、六边形等4种典型断面进行了应力应变模拟计算,从进路周围塑性区分布、主应力差分布以及位移变形分布3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试验采场位移监测数据,认为合理的断面为六边形;针对进路尺寸参数的高度、宽度、长度3个因素对采场的影响,通过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竖直方向位移正交数据表的分析,得出最优的参数为进路宽度3.5 m、进路高度3.5 m、进路长度60 m,该参数在现场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研究成果对小官庄铁矿的充填采矿方法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对类似矿山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矿 进路断面 进路尺寸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某硫化矿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发院 侯克鹏 +1 位作者 程涌 孙华芬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4期82-84,共3页
底部结构是金属矿山采矿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为了实现矿石安全高效的回采和提高资源回收率,针对某硫化矿中一段高品位矿体进行了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的设计分析,最后提出了适合矿段的分层分条施工方法构筑人工底部结构,使人工假底施工... 底部结构是金属矿山采矿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为了实现矿石安全高效的回采和提高资源回收率,针对某硫化矿中一段高品位矿体进行了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的设计分析,最后提出了适合矿段的分层分条施工方法构筑人工底部结构,使人工假底施工过程及出矿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提高了采矿效率,同时将矿石损失降到了最低,为矿石价值及品位高的矿体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路尺寸 底部结构 人工假底
下载PDF
复杂多金属矿集约化开采进路断面尺寸协同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田鑫 钟文 +4 位作者 罗建林 肖长波 查道欢 欧阳健 朱文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88,共7页
随着矿山地下开采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金属矿山都倾向于对矿区内中小分散矿体采用集约化开采模式。然而对于矿体形态、产状多变的复杂多金属矿床,集约化开采模式推荐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普遍存在单一性和排他性的不足。... 随着矿山地下开采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金属矿山都倾向于对矿区内中小分散矿体采用集约化开采模式。然而对于矿体形态、产状多变的复杂多金属矿床,集约化开采模式推荐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普遍存在单一性和排他性的不足。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将某复杂多金属矿山集约化开采的回采进路断面尺寸(宽度与高度)作为关键参数进行细部优化研究。针对由薄至中厚、倾角由缓倾斜至急倾斜、产状复杂多样、有用元素伴生共生复杂多样的矿体,通过建立协同开采系统有序度模型,计算并比较了在经济、安全和技术多重指标相互影响下3种基准协同开采方案1、方案2和方案3的序参量分量有序度、子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协同度进行了比较并评价,获得多重指标影响下序参量分量在子系统中的协同程度。结果表明:方案2推荐的回采进路断面尺寸3 m×4 m与4 m×3 m协同开采程度最优,与前期优选出的回采进路断面尺寸方案排序较为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集约化开采复杂多金属矿山的适应性,为类似矿山采场结构参数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优化 多金属矿 集约化开采 进路断面尺寸 协同度
下载PDF
深部矿体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开采进路断面尺寸优选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海辉 杨灵敏 +2 位作者 张晶 崔鹏 杨志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4期9-15,共7页
深部矿体地质条件复杂,在应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开采时,合理选取进路断面尺寸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云南某铅锌矿深部中段首采分段为工程实例,综合考虑经济、安全、劳动强度和环境4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 深部矿体地质条件复杂,在应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开采时,合理选取进路断面尺寸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云南某铅锌矿深部中段首采分段为工程实例,综合考虑经济、安全、劳动强度和环境4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初步筛选开采进路断面尺寸,其后针对初选结果,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模拟深部中段首采分段4个分层的回采,以优选适于该矿深部矿体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的进路断面尺寸,结果表明:3 m×3 m和5 m×5 m的进路断面尺寸在层次分析法中的优劣排序靠后,故先行淘汰;通过首采分段周边矿岩最小主应力、塑性区和垂直位移的综合对比发现,3.5 m×3.5 m和4 m×4 m的进路断面尺寸可较好地适应该矿深部矿体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开采。层次分析法初选和数值模拟优选相结合的方法,可为同类型矿山进路断面尺寸优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体 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 进路断面尺寸 层次分析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