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4
1
作者 解红 刘学政 刘新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612-614,共3页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1]是指脑卒中发生后,经常规正确治疗后短时间内神经系统症状呈渐进性加重的一类难治性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其具有致残率高、预后差、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进展性脑卒中一直...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1]是指脑卒中发生后,经常规正确治疗后短时间内神经系统症状呈渐进性加重的一类难治性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其具有致残率高、预后差、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进展性脑卒中一直是临床工作者较为重视的一种卒中,广大学者也对其发病的机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大量研究。现就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有研究综述如下,旨在增强对PIS的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颅内低灌注压 神经损伤机制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90
2
作者 易兴阳 张顺开 +5 位作者 潘继豹 潘光强 胡永启 陈步满 林瑞声 余昌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起病在 72小时内的 2 0 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0 .4 ml,每日 2次腹部皮下注射 ,连续 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起病在 72小时内的 2 0 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0 .4 ml,每日 2次腹部皮下注射 ,连续 5~ 10天。治疗前后检测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 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同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 11例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常规治疗组 2 3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低分子肝素组发生的进展性卒中其进展的严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轻 ( P<0 .0 1) ;近期预后较常规治疗组好 ( P<0 .0 5 ) ;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明显降低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 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能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分子肝素 凝血因子 预防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59
3
作者 徐大飞 李凯 陈海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82-1285,1288,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短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30d治疗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d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治疗14、30dNIHSS和ADL绝对分值变化作为主要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动态复查颅脑CT和(或)MRI,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7、14d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后30d时较对照组有更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d时治疗组较对照组ADL评分有更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4、30d时,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生致死性出血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hs-CRP水平,临床疗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比单用阿司匹林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hs—CRP水平 NIHSS和ADL分值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4
作者 吴惠民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701-1702,共2页
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因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不稳定斑块形成,血小板的异常或者血栓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因素,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探索治... 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因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不稳定斑块形成,血小板的异常或者血栓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因素,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探索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每个神经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他汀类药物不仅能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二级预防治疗药物,同时在急性期应用能有效改善预后。本研究笔者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脑卒中 联合治疗 阿托伐他汀 拜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临床疗效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逾前 朱丹 +1 位作者 吕淑萍 吕晓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0年12月入住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A组)及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0例(B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0年12月入住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A组)及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0例(B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探查。结果动脉斑块最易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形成,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不稳定斑块多于B组,P<0.05;A组患者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例数多于B组,P<0.05;A组患者中、重度颈动脉狭窄例数多于B组,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都最易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可能是导致脑梗死早期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重度颈动脉狭窄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也是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6
6
作者 丁俊丽 贺婕 +3 位作者 李兰 何晓丹 银广悦 肖丽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04-3005,共2页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伴发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率分别为51.43%、68.57%,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糖、总胆固醇(TC...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伴发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率分别为51.43%、68.57%,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数量低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糖、高胆固醇、高LDL、低HDL、白细胞数量增多、高血小板平均体积、高血小板分布宽度、高FIB原容易促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付海龙 吕晓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神经功能障碍 展性卒中 正常组织 缺血半暗带 脑卒中 全身因素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黄莺 李莉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影响临床预后的一类脑卒中,是脑梗死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及如何预防和治疗没有推荐指南,这样就给临床诊治该病带来...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影响临床预后的一类脑卒中,是脑梗死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及如何预防和治疗没有推荐指南,这样就给临床诊治该病带来困难。本文综述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为临床预防脑梗死发生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白亮亭 钟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进展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4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彩超进行分析。结果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比...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进展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4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彩超进行分析。结果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比较,两组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24 h内血压下降>30%后病情加重者,进展组有16例(33.3%),非进展组有3例(6.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有高血糖者26例(54.2%),非进展组有11例(24.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38例(79.1%),非进展组有12例(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斑块形成且造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进展组有19例(76%),非进展组有8例(3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合理降压、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靖东 吴承志 +2 位作者 吕晓侠 董少军 马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展组)、112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同时对患者...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展组)、112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测定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进展组与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变化,对进展组作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相关分析。结果进展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分别有62例和43例,占70.45%和38.39%,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2.65±11.29μmol/L和15.43±6.2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展组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性(r=0.691,P<0.001)。结论高Hcy血症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为防治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常见不良事件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邢鹏飞 沈芳 +7 位作者 李子付 张磊 张永鑫 张小曦 花伟龙 张永巍 杨鹏飞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术中及术后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13例,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术中及术后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13例,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研究组(发生1种或几种不良事件,230例)和对照组(无不良事件,283例)。分析入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原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管成功再通率、良好预后率、病死率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良事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513例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4.8%(230/513),包括任何类型颅内出血(22.0%,113例)、症状性颅内出血(9.6%,4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23.4%,120例)、新血管流域栓塞(6.2%,32例)、动脉夹层(1.4%,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9%,10例)和血管再闭塞(4.5%,23例)等。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有再灌注损伤、无效再灌注、机械损伤(支架、导管、导丝)和药物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年龄偏大(t=2.298,P<0.05),男性患者占比低(χ^2=9.614,P<0.01),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美国神经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侧支循环分级系统(ASITN/SIRs)评分较低(Z=34.378、13.311,P均<0.01)。研究组取栓次数多于对照组(Z=22.677,P<0.01),但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2b/3级)率和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率均低于对照组(χ^2=19.903、180.191,P均<0.01),术后90 d病死率高于对照组(χ^2=52.81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会影响90 d预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不良事件 预后 症状性颅内出血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向东 淳彩璞 阿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8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钠,其余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及辅助治疗均相同。结果...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8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钠,其余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及辅助治疗均相同。结果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14、30d,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有效率:与治疗前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治疗7、14、3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钠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朱林 王治国 +4 位作者 王树桢 包志军 代永庆 范志刚 郭世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疗效。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3201医院神经外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SIP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进...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疗效。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3201医院神经外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SIP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及治疗后14dNIHSS评分与NDS评分情况,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及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d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37,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值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d、治疗后14dCRP值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治疗SIP,改善SIP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钙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晓红 刘文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7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病人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病人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93%)高于对照组(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Hcy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Hcy和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通注射液 氯吡格雷 血液流变学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刚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研究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接受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02例进行研究。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其他常... 目的:研究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接受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02例进行研究。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其他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以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NDS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04%(50/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7%(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及NDS评分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钙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动态变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6
作者 肖湘雪 白树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4-1365,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2、4、8天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第1、2、4、8天之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平均厚度呈正相关(r=0.31,P<0.01)。结论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病程的延续和严重程度没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疾病预防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2
17
作者 徐大飞 李凯 陈海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 目的探讨短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30 d治疗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d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治疗14、30 d NIHSS和ADL绝对分值变化作为主要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动态复查颅脑CT和(或)MRI,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患者的NIHSS、ADL分值及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30d,治疗组NIHSS分值、血清hs-CRP水平下降和ADL分值升高明显,治疗7、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ADL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2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生致死性出血现象。结论短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hs-CRP水平,临床疗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比单用阿司匹林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HS-CRP水平 NIHSS和ADL分值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佟振花 田立 刘晓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入院的60例新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h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颈部及血管彩超、血压、血糖...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入院的60例新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h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颈部及血管彩超、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与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0例)比较。结果进展性卒中组既往有糖尿病史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例数及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5或P<0.01),收缩压水平低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1)。结论血压水平下降,高血糖,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军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126-127,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有所提前,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较差,致残率与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家庭带来负担,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有所提前,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较差,致残率与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家庭带来负担,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高度重视[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及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复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马冬璞 肖茜茜 +4 位作者 李菲菲 朱小倩 梁冬忆 牛金朵 赵志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尤其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最佳。方法统计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01—2018-12所有接受静脉溶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2组,观察组为接受替罗非班...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尤其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最佳。方法统计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01—2018-12所有接受静脉溶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2组,观察组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责任血管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或小动脉闭塞型),对照组为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观察应用替罗非班前后各个时间点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3个月后mRS评分,评估静脉溶栓后病情仍进展的脑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安全性及替罗非班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最佳。结果观察组1 h、2 h、12 h、24 h及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小动脉闭塞型1 h、2 h、12 h、24 h及7 d的NIHSS评分低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的mRS评分低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出血风险低,尤其对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小动脉闭塞型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