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对越南诗学的影响
1
作者
芳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由于丰富深厚的根源,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已站在世界的前列。其最大成就之一是"跨文化的(中西印)诗学比较"及其开始对国外特别是对越南诗学的影响。学而思——接受而努力创造,我们已着力进行"近文化的(越中)诗学比较"...
由于丰富深厚的根源,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已站在世界的前列。其最大成就之一是"跨文化的(中西印)诗学比较"及其开始对国外特别是对越南诗学的影响。学而思——接受而努力创造,我们已着力进行"近文化的(越中)诗学比较"。有人错误地把"近文化"视为"同文化",认为中国诗学核心不过是"文以载道",那么越南诗学也脱不了"文以载道"的圈子!但是,即使以"文以载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那么全部中国古典诗学系统也存在着四个逐层递进扩展的级度:1."文以载道"只是宋儒的文学原理;2.儒家全部的文学原理系统(除了文以载道以外,还有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3.所有学派的文学艺术原理系统(除了儒家,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的文学艺术原理);4.全部中国诗学系统(除了文学原理,诗学系统还包括关于作家、作品、体裁、读者等理论)。要进行越中古典诗学的比较研究,必须对这四个级度的逐层展开有足够深入的探析,才可能明显地看出越中古典诗学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比较诗学
跨
文化
同
文化
近
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现代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在越南的影响与启发
2
作者
芳榴
《文化与传播》
2014年第6期19-23,共5页
由于深厚的积淀,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已站在世界的前列。它最大成就之一是"跨文化的(中西、中印)诗学比较"及其开始对国外,特别是对越南产生影响。如果以"文以载道"作为出发点,那么全部中国古典诗学系统可以表述为四...
由于深厚的积淀,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已站在世界的前列。它最大成就之一是"跨文化的(中西、中印)诗学比较"及其开始对国外,特别是对越南产生影响。如果以"文以载道"作为出发点,那么全部中国古典诗学系统可以表述为四个逐层扩展(后者涵盖前者)的级度。第一级度:"文以载道"只是宋儒理学原理;第二级度:儒家全部的文学原理系统(除了文以载道以外,还有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第三级度:所有学派的文学艺术原理系统(除了儒家,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的文学艺术原理);第四级度:全部中国诗学系统(除了文学原理,诗学系统还包括有关作家、作品、体裁、读者等理论)。进行越中古典诗学的比较研究,必须充分地展开这四个级度,才能清晰地看出越中古典诗学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比较诗学
跨
文化
近
文化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氏南宗与近圣文化心理发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纪焕
童献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206-215,共10页
"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孟子以其所居邹地与孔子故里鲁地相近而感到庆幸、自豪,并以此之优势奉孔子之道而行之,此为中华民族近圣文化心理之源头。建炎三年,孔子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扈跸南渡,赐家衢州,是为&qu...
"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孟子以其所居邹地与孔子故里鲁地相近而感到庆幸、自豪,并以此之优势奉孔子之道而行之,此为中华民族近圣文化心理之源头。建炎三年,孔子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扈跸南渡,赐家衢州,是为"南宗"。"近圣人之居"遂从山东曲阜"位移"到浙江衢州,由狭隘的地理距离相近发展为以亲睹圣孙、亲谒家庙、亲知南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与孔子思想文化的相近相亲。这催化了近圣文化心理的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泛化、虚拟化、象征化的趋势。但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变化,自觉传承发展孔子思想文化的内核始终如一。孔氏南宗深刻影响了我国近圣文化心理发展,为孔子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激发、创造了更加强大的文化心理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氏南宗
近
圣人之居
近
圣
文化
心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地区近圣文化心理嬗变及其内在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纪焕
雷小青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
孟子以其所居之地与孔子故里相近而感到庆幸、自豪,并以此自觉奉行孔子之道,揭开了中华民族近圣文化心理的帷幕。建炎三年,孔子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族扈跸南渡,赐家衢州,激活了潜藏于以衢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士民内心的近圣...
孟子以其所居之地与孔子故里相近而感到庆幸、自豪,并以此自觉奉行孔子之道,揭开了中华民族近圣文化心理的帷幕。建炎三年,孔子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族扈跸南渡,赐家衢州,激活了潜藏于以衢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士民内心的近圣文化心理,并极大地催化了"近圣人之居"这一以地理空间为逻辑起点的文化心理在江南地区的嬗变,这种嬗变在南宋以降的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华民族近圣文化心理的积淀与催化、江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生力、孔氏南宗平民化转身的文化穿透力等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是江南地区近圣文化心理嬗变的内在文化机制。在这一文化心理影响下,"护圣""扬圣"成为江南地区士民自觉的文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近
圣
文化
心理
嬗变
文化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对越南诗学的影响
1
作者
芳榴
机构
越南河内国家师范大学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基金
越南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VII1.1-2012.05)
文摘
由于丰富深厚的根源,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已站在世界的前列。其最大成就之一是"跨文化的(中西印)诗学比较"及其开始对国外特别是对越南诗学的影响。学而思——接受而努力创造,我们已着力进行"近文化的(越中)诗学比较"。有人错误地把"近文化"视为"同文化",认为中国诗学核心不过是"文以载道",那么越南诗学也脱不了"文以载道"的圈子!但是,即使以"文以载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那么全部中国古典诗学系统也存在着四个逐层递进扩展的级度:1."文以载道"只是宋儒的文学原理;2.儒家全部的文学原理系统(除了文以载道以外,还有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3.所有学派的文学艺术原理系统(除了儒家,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的文学艺术原理);4.全部中国诗学系统(除了文学原理,诗学系统还包括关于作家、作品、体裁、读者等理论)。要进行越中古典诗学的比较研究,必须对这四个级度的逐层展开有足够深入的探析,才可能明显地看出越中古典诗学的异同。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比较诗学
跨
文化
同
文化
近
文化
Keywords
Chinese modern comparative poetics
inter-culture
Co-culture
Close-culture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现代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在越南的影响与启发
2
作者
芳榴
机构
越南河内师范大学语文系
出处
《文化与传播》
2014年第6期19-23,共5页
文摘
由于深厚的积淀,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已站在世界的前列。它最大成就之一是"跨文化的(中西、中印)诗学比较"及其开始对国外,特别是对越南产生影响。如果以"文以载道"作为出发点,那么全部中国古典诗学系统可以表述为四个逐层扩展(后者涵盖前者)的级度。第一级度:"文以载道"只是宋儒理学原理;第二级度:儒家全部的文学原理系统(除了文以载道以外,还有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第三级度:所有学派的文学艺术原理系统(除了儒家,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的文学艺术原理);第四级度:全部中国诗学系统(除了文学原理,诗学系统还包括有关作家、作品、体裁、读者等理论)。进行越中古典诗学的比较研究,必须充分地展开这四个级度,才能清晰地看出越中古典诗学的异同。
关键词
现代
比较诗学
跨
文化
近
文化
影响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氏南宗与近圣文化心理发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纪焕
童献纲
机构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206-215,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江南地区近圣文化心理研究:基于孔氏南宗考察"(13YJAZH14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孔氏南宗与近圣文化心理影响研究"(11FC03YB)
文摘
"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孟子以其所居邹地与孔子故里鲁地相近而感到庆幸、自豪,并以此之优势奉孔子之道而行之,此为中华民族近圣文化心理之源头。建炎三年,孔子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扈跸南渡,赐家衢州,是为"南宗"。"近圣人之居"遂从山东曲阜"位移"到浙江衢州,由狭隘的地理距离相近发展为以亲睹圣孙、亲谒家庙、亲知南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与孔子思想文化的相近相亲。这催化了近圣文化心理的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泛化、虚拟化、象征化的趋势。但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变化,自觉传承发展孔子思想文化的内核始终如一。孔氏南宗深刻影响了我国近圣文化心理发展,为孔子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激发、创造了更加强大的文化心理动能。
关键词
孔氏南宗
近
圣人之居
近
圣
文化
心理
Keywords
he south sect of Confucianism
living close to Confucius' hometown
the Near-Saint Culture psychology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地区近圣文化心理嬗变及其内在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纪焕
雷小青
机构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江南地区近圣文化心理研究:基于孔氏南宗考察"(13YJAZH14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孔氏南宗与近圣文化心理影响研究"(11FC03YB)
文摘
孟子以其所居之地与孔子故里相近而感到庆幸、自豪,并以此自觉奉行孔子之道,揭开了中华民族近圣文化心理的帷幕。建炎三年,孔子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族扈跸南渡,赐家衢州,激活了潜藏于以衢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士民内心的近圣文化心理,并极大地催化了"近圣人之居"这一以地理空间为逻辑起点的文化心理在江南地区的嬗变,这种嬗变在南宋以降的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华民族近圣文化心理的积淀与催化、江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生力、孔氏南宗平民化转身的文化穿透力等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是江南地区近圣文化心理嬗变的内在文化机制。在这一文化心理影响下,"护圣""扬圣"成为江南地区士民自觉的文化选择。
关键词
江南
近
圣
文化
心理
嬗变
文化
机制
Keywords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near saint cultural mentality
change
cultural mechanism
分类号
G09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对越南诗学的影响
芳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现代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在越南的影响与启发
芳榴
《文化与传播》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孔氏南宗与近圣文化心理发展
周纪焕
童献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南地区近圣文化心理嬗变及其内在机制研究
周纪焕
雷小青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