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京华烟云》的日常生活叙事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赖勤芳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2-86,共5页
-
文摘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英文长篇小说处女作、成名作,然而历来对其褒贬不一。本文认为它是一部描写日常生活的家族小说或者说文化小说。家族的意象化强调、近情的日常态度描写和习俗的反复插叙等特点体现出作家本人对以家族精神为本性的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想象,小说因而具有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日常生活
中国文化
家族
近情
习俗
-
Keywords
daily life
Chinese culture
family
effection
custom
-
分类号
I246.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由《关雎正义》论林语堂的《诗经》学概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洪文婷
-
机构
空中大学人文学系
-
出处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
文摘
《关雎正义》是林语堂先生唯一一篇以谈论《诗经》为主题的文章。该文仅收录在台湾开明书店印行的《无所不谈合集》上册,应是林先生晚期所作,虽是短篇闲谈式的散文,却触及中国文学、《诗经》学、《诗经》学史等议题。林语堂十分敬重孔子,强调要认识孔子真面目,进而正确理解《诗经》及孔子的《诗》教。以《关雎正义》为核心,比对林先生其它文章,发现他从反省、检讨汉、宋儒家学者解释《诗》旨的过程里,逐步勾勒他理念中的孔子,进而整理出《诗经》的两种研读、赏析方向:一是单纯视为诗歌总集,一是蕴涵孔子教化思想的儒家经籍。他强调要正视《诗经》的文学性,不论抒情内涵或创作风格,都具有它独立的文学价值。他也倡导读《诗》者应拨开历代道学僵化义理的遮蔽,以领会孔子藉由说解《诗经》,"于人伦大端得人情之正"的《诗》教真义。
-
关键词
林语堂
《诗经》
《关雎正义》
达情
近情
-
Keywords
Lin Yutang
Classic of Poetry
Guan Ju Zheng Yi
reaching affection
being close to bffection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林语堂的“中庸哲学”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肖治华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6年第1期62-64,共3页
-
文摘
林语堂的“中庸哲学”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和谐地综合东西方文化和整合传统与现代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十分注重近情精神的思想。它既是林语堂文化观的体现,也是其人生观的体现。
-
关键词
林语堂
“中庸哲学”
近情
文化观
社会环境
-
Keywords
LinYuta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Near feeling
-
分类号
B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林语堂女性服饰话语中的多元文化意识
- 4
-
-
作者
张征
-
机构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0-33,共4页
-
基金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资助科研课题"林语堂女性服饰审美研究"(项目编号10YJ22)
-
文摘
林语堂的女性服饰描写体现了其"一捆矛盾"的文化内涵。林语堂继承并发扬了传统文化中服饰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功能。林氏通过细致入微的女性服饰描写,不仅为我们展现了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女性服饰发展的状况,更重要的是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自主、悲剧和近情意识是林氏服饰描写最重要的三种文化意识。
-
关键词
女性服饰
自主
悲剧
近情
文化意识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尘世中的诗意栖居——林语堂快乐哲学的内涵辨析
- 5
-
-
作者
丛坤赤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2,共6页
-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林语堂文化观念多元性研究"(项目号14CWXJ1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林语堂用快乐哲学概括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他认为快乐来自于感官的享受与觉醒,有不为、近情、放浪、幽默等是人们获得快乐的前提或者保障。林语堂力图用这种快乐哲学引导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纷乱嘈杂的尘世中实现诗意地栖居。
-
关键词
林语堂
快乐哲学
有不为
近情
幽默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近情:林语堂与苏东坡精神的契合点
- 6
-
-
作者
赵焕亭
-
机构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
文摘
“近情”就是指做人近乎情理、通情达理,它是人文主义的核心精神。“近情”论是林语堂的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一种鲜明的美学追求。他在《生活的艺术》中专门就“近情”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近情”精神。林语堂为自己的“近情”理论寻找到的注脚人物就是苏东坡。林语堂著《苏东坡传》借以表达自己对苏东坡的精神认同。林语堂和苏东坡在对待家人和他人方面都体现了一种“近情”精神。“近情”是二人精神的一个契合点,也是二人均受世人敬爱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林语堂
苏东坡
近情
《苏东坡传》
-
Keywords
Lin Yutang
Su Dongpo
Closeness
The Biography of Su Dongpo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林语堂美学观念中的“近情”精神
- 7
-
-
作者
丛坤赤
-
机构
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1312
-
文摘
林语堂以对人的关爱为核心,以"近情"为原则,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来解决社会、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同时他还提倡直觉、感性的思维方式,坚决捍卫人文学科的应有权利。其美学观念体现出浓厚的"近情"意识和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
-
关键词
林语堂
美学
近情
-
Keywords
Lin Yutang
Aesthetic
The Spirit of Reasonableness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近情和中庸:林语堂的一种人文选择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谢友祥
-
机构
嘉应学院
-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5-50,共6页
-
文摘
林语堂将"近情"和"中庸"取作自己的一种人文选择。他认为近情精神是文化的最高理想,而近情的人是最高形式的有教养的人。他指出孔子就是近情者,因为他尊重人性,且以人情之常为学、立论和行教,后来程朱宋儒以理学解孔子,才使他的面目发生了变化。但更加深刻和独特之处还在于,林语堂相信传统的中庸之道是最典型的近情主义。事实上,中庸的本义是对极端的否定;是无所坚执,保持思维的弹性和活性,使思想和言行始终不失其"正"。林语堂痛惜这种伟大传统文化智慧的莫名失落。
-
关键词
林语堂
近情主义
中庸哲学
-
Keywords
Lin Yu-tang
Approaching Feeling
the doctrine of Men
-
分类号
I03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宇宙风》杂志的近情文学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俞王毛
-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3-87,共5页
-
文摘
林语堂的文学理想是“近情,”他创办《宇宙风》杂志并提倡近情文学,表明其文学观念的成熟。以该杂志众多的生活散文和战争文学为个案来考察,其近情品质体现了林语堂的办刊宗旨。正因为契合公众的阅读期待,近情文学在三十年代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
关键词
《宇宙风》
林语堂
近情文学
文学场
-
Keywords
Yuzhou Feng
Lin Yu-tang
literature that is humorous, entertaining and expressive
literature field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林氏刊物散文的话语特色
- 10
-
-
作者
满建
朱妍
-
机构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6-90,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98)
宿州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4jb08)
+1 种基金
宿州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3XQRW03)
安徽省教育厅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179)
-
文摘
20世纪30年代,以林语堂为中心的《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等刊物,不断调整办刊策略,探索适应上海文化消费市场的途径,所刊登的散文以言必近情的话语内容、自然亲切的话语姿态和谑而不虐的幽默话语风格,满足了都市读者的文学阅读诉求,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林氏刊物
散文
言必近情
自然亲切
谑而不虐
-
Keywords
Lin's publication
prose
affectionately discourse
natural affability
tease without embarrassing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睹物伤怀 悲凉慷慨——曹植《送应氏·其一》赏析
- 11
-
-
作者
唐嗣德
-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8年第12期8-9,共2页
-
文摘
建安十六年(211),曹植随曹操西征马超,路过洛阳,会见好友应场、应璩兄弟。应氏兄弟因洛阳荒芜准备出游北往,曹植故作赠诗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
关键词
悲凉慷慨
曹植
洛阳
曹操
西征
景象
赏析
语近情遥
社会现实
建安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诗的随想
- 12
-
-
作者
张默
-
机构
台湾<创世纪>诗杂志社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4-215,共2页
-
文摘
自“五四”迄今,新诗的历史已经70余载,这期间各代诗人所经历与实验的,无非是语言的创新与颠覆,而在不断的创新与颠覆的过程中,是否把那些曾经视为不成熟的杂质统统给过滤掉,而融汇进去的是否全然是最精炼的水晶质,一丝一毫的渣滓都没有。
-
关键词
音乐性
中国新诗
建设与破坏
语言
文艺期刊
语近情遥
张力
外延与内涵
《水经注》
创作意图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不近情理
- 13
-
-
-
出处
《体育师友》
2010年第1期13-13,共1页
-
文摘
老佩气势凶凶地问道:“小申,你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为什么?”
“请原谅,教练,我遇到了倒霉事。”小申说道。
-
关键词
幽默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不近情理》
-
分类号
I277.8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