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末至民初──中国的近代科学史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纯成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7年第2期23-26,共4页
中国有近代科学史,上限是1607年,下限是1915年。其标志分别是《几何原本》的翻译和《科学》杂志的创刊。前者使中国传统科学发生质变引起科学革命,中国科学进入近代时期,后者使中国科学登上世界科学舞台,中国近代科学史终结。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科技史
明朝末年
民国初年
《几何原本》科学
科学革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时期拉萨测候所的建立及历史意义
2
作者
喜饶尼玛
邱熠华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9,211-212,共13页
拉萨测候所的建立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奠基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有所改善的背景下,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先生首倡,并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支持。青年...
拉萨测候所的建立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奠基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有所改善的背景下,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先生首倡,并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支持。青年地理气象学者徐近之等随同1934年入藏的黎丹“西藏巡礼团”赴藏,建立拉萨测候所。1949年“七八”事件发生,测候所成员被迫与国民政府驻藏官员一同撤离。1934—1949年的15年间,拉萨测候所对西藏中部地区的气象情况进行了监测、记录,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文章侧重利用当事人的电函、日记等档案资料,对拉萨测候所建立、运行的史事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界对西藏科技史及其在中国近现代气象科学史上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老一辈科学家精忠报国,以赤子之心为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所作的贡献;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测候所
竺可桢
徐近之
近代
科技史
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
原文传递
站在近代科学的高度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李约瑟的研究特点之一
3
作者
李中黄
《出版与印刷》
1994年第2期68-70,共3页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积淀深厚。中国的知识阶层中不乏继承传统文化的人才,他们以毕生的努力,孜孜以求,使得璀灿辉煌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但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一个弱点,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势必导致理论与实际...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积淀深厚。中国的知识阶层中不乏继承传统文化的人才,他们以毕生的努力,孜孜以求,使得璀灿辉煌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但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一个弱点,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势必导致理论与实际相分离。士大夫崇尚清谈,脱离实践,对科学技术不重视,认为是“革器物之末”,更不要说去亲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科技史
李约瑟
出版
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格朗日与“米制”
4
作者
黄汉平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26,24,共3页
关键词
拉格朗日
度量衡
米制
法国大革命
近代
科技史
数学家
原文传递
略论邹伯奇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2
5
作者
戢斗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2-87,共6页
邹伯奇是清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先驱人物、岭南"首席"民间科学家,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理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对邹伯奇的科技贡献研究和宣传得不够,致使其声名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应当...
邹伯奇是清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先驱人物、岭南"首席"民间科学家,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理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对邹伯奇的科技贡献研究和宣传得不够,致使其声名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应当发掘邹伯奇科技思想中包含的优良传统和现代性因素,确立其地位,光大其精神,使之成为助推我国科技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伯奇
历
史
地位
中国
近代
科技史
岭南
科技
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末至民初──中国的近代科学史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纯成
机构
河南大学马列教研部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7年第2期23-26,共4页
文摘
中国有近代科学史,上限是1607年,下限是1915年。其标志分别是《几何原本》的翻译和《科学》杂志的创刊。前者使中国传统科学发生质变引起科学革命,中国科学进入近代时期,后者使中国科学登上世界科学舞台,中国近代科学史终结。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科技史
明朝末年
民国初年
《几何原本》科学
科学革命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时期拉萨测候所的建立及历史意义
2
作者
喜饶尼玛
邱熠华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9,211-212,共13页
基金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大课题“西藏文化史”(项目编号:2020ZD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拉萨测候所的建立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奠基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有所改善的背景下,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先生首倡,并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支持。青年地理气象学者徐近之等随同1934年入藏的黎丹“西藏巡礼团”赴藏,建立拉萨测候所。1949年“七八”事件发生,测候所成员被迫与国民政府驻藏官员一同撤离。1934—1949年的15年间,拉萨测候所对西藏中部地区的气象情况进行了监测、记录,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文章侧重利用当事人的电函、日记等档案资料,对拉萨测候所建立、运行的史事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界对西藏科技史及其在中国近现代气象科学史上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老一辈科学家精忠报国,以赤子之心为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所作的贡献;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之关系。
关键词
拉萨测候所
竺可桢
徐近之
近代
科技史
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
Keywords
Lhasa weather station
Zhu Kezhen
Xu Jinzhi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tim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Tibet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历史学]
P4-0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站在近代科学的高度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李约瑟的研究特点之一
3
作者
李中黄
机构
新乡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出处
《出版与印刷》
1994年第2期68-70,共3页
文摘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积淀深厚。中国的知识阶层中不乏继承传统文化的人才,他们以毕生的努力,孜孜以求,使得璀灿辉煌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但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一个弱点,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势必导致理论与实际相分离。士大夫崇尚清谈,脱离实践,对科学技术不重视,认为是“革器物之末”,更不要说去亲自观察、
关键词
近代
科技史
李约瑟
出版
史
分类号
G322.9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格朗日与“米制”
4
作者
黄汉平
机构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出处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26,24,共3页
关键词
拉格朗日
度量衡
米制
法国大革命
近代
科技史
数学家
分类号
K83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略论邹伯奇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2
5
作者
戢斗勇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2-87,共6页
文摘
邹伯奇是清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先驱人物、岭南"首席"民间科学家,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理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对邹伯奇的科技贡献研究和宣传得不够,致使其声名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应当发掘邹伯奇科技思想中包含的优良传统和现代性因素,确立其地位,光大其精神,使之成为助推我国科技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关键词
邹伯奇
历
史
地位
中国
近代
科技史
岭南
科技
文化
Keywords
Zou Boqi
historical position
modern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ulture in Lingnan
分类号
N09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末至民初──中国的近代科学史
张纯成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国时期拉萨测候所的建立及历史意义
喜饶尼玛
邱熠华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3
站在近代科学的高度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李约瑟的研究特点之一
李中黄
《出版与印刷》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拉格朗日与“米制”
黄汉平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4
0
原文传递
5
略论邹伯奇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地位
戢斗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