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二倍体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2
1
作者 简冰林 岳志霞 +5 位作者 徐晓 蒋持怡 李彬 苏雁 郭惟 马晓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数目为近二倍体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常规G显带技术检测骨髓染色体为近二倍体NB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 目的探讨染色体数目为近二倍体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常规G显带技术检测骨髓染色体为近二倍体NB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危险度分组、原发瘤灶部位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近期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纳入43例符合诊断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6例;亚二倍体组14例,超二倍体组29例;中位年龄35.5个月。43例患儿均为国际神经母细瘤分期系统(INSS)Ⅳ期高危组,原发瘤灶多位于腹膜后肾上腺区域(83.7%,36/43例),瘤灶最大直径多>10 cm(53.5%,23/43例),且就诊时常伴2个及以上部位转移。染色体核型方面,14例亚二倍体组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1~45条,以45条染色体核型最多见,共9例(64.3%);29例超二倍体组患儿中,以47条染色体核型多见,共11例(37.9%)。肿瘤标志物:41例(95.3%)患儿初诊时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升高,25例(58.1%)>370μg/L;42例(97.7%)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升高,亚二倍体组患儿LDH均>500 U/L,其中1例>10000 U/L。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MYCN基因9例(20.9%)扩增。治疗及预后情况:43例患儿化疗总疗程为1~12个疗程;19(44.2%)例患儿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46.5%)患儿进行术后或自体移植后放疗或间位碘代苄胍治疗;28例患儿出现疾病的进展或复发,中位进展时间为13.8个月,15例(34.9%)死亡。亚二倍体组14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14.9个月(2~38个月),12例出现进展或复发,7例死亡。超二倍体组29例患儿中位随访20.0个月(8.1~51.6个月),其中16例进展或复发,8例死亡。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显示,43例患儿3年预计无事件生存(EFS)率为18.4%,其中亚二倍体组17.1%,超二倍体组29.8%。结论近二倍体NB患儿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二倍体 二倍体 二倍体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